2011百日共修 輪回過患(一)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所有衆生在輪回叁有——叁界(欲界、色界、無色界)中,都要感受叁根本苦:苦苦、變苦、行苦。我們臨終的時候,只有善業或惡業跟隨並牽引我們,讓我們不自由地流轉輪回。
《念住經》中講:“不善惡趣受痛苦,善業善趣得安樂。”不善業(惡業)會牽引我們墮落叁惡趣,在惡趣中感受痛苦。善業(此處指有漏的善業)則會牽引我們轉生叁善趣,獲得一些暫時的安樂。如此這般不停地在叁界六道中流轉叫輪回。就像陶師手中的輪盤,井中的水車,瓶中的蜜蜂一樣,接連不斷地旋轉。比如將蜜蜂放在瓶內,封閉瓶口,它飛得再快也只能在瓶中飛來飛去,無論如何也逃不出瓶子。同樣,無論我們生于善趣,還是墮入惡趣,都超不出輪回的範圍,都在輪回之中。叁善趣如同瓶裏上面的空間,叁惡趣如同瓶裏下面的空間,六道衆生就這樣以有漏的善業和不善業爲因,連續不斷地投生流轉,被稱爲輪回。
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遭受的痛苦是難以形容的。佛在《念住經》中雲:“諸比丘,當于叁界生厭離心。何以故?流轉于無始輪回中時,生爲蝼蟻所棄之身,若積一處,則高于須彌山王。”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僅投生爲螞蟻的次數難以計算,若是把我們曾投生爲螞蟻的肢體堆積在一個地方,比須彌山王還高。我們墮落惡趣中,尤其墮落地獄的次數最多,在地獄裏的時間最久,若是能回憶起在惡趣中,尤其在地獄中感受的難以忍受的痛苦,我們自然而然就能生起厭離心。但就是回憶不起來。那怎麼辦?我們現在就要相信佛,因爲只有通過佛的智慧,才能觀察出我們過去世中所經曆的這些事情。“哭泣之淚,過于四洋之水。”因爲口中無食,身上無衣,感受饑寒交迫而哭泣所流下的淚水,假設尚未幹涸而收集起來,肯定遠遠多于所有汪洋裏的水;墮落地獄喝過的鐵汁,投生爲餓鬼喝過的膿血,若是能彙聚,比四大海的海水還多;因爲利欲熏心所斷的頭顱和肢體,若是能計數,比恒河沙粒的數量還多。
這些都是我們經曆過、感受過的,但是現在全忘了。佛講,輪回沒有開始與結束的時候,無始劫以來到現在,我們在流轉輪回的過程中所受的苦根本無法形容,爲了我們能生起出離心,佛也只是大概地講,若是要真正講清楚,真的難以形容,無法表達。如果我們還不小心、不注意,不抓住今生這個難得的機會學佛修行,解脫成佛,我們還要流轉輪回,還會墮落惡趣,還將感受無窮無盡的痛苦。
在餓鬼道能喝到膿血,能吃到鼻涕,都是福報。其實餓鬼在數百年當中,連飲食的名字都聽不到。你怎麼還生不起出離心呢?難道還想墮落地獄繼續喝鐵汁?還想墮落旁生繼續做螞蟻?還想繼續當魚蝦被別人吃,被吃完之後再投生,再被吃,再投生……直到業力窮盡嗎?
我們就像嬰兒或小孩子一樣,剛才因爲疼痛而哭得不得了,然後別人給點糖吃,馬上就忘記疼了;一會兒又疼了,再給點吃的東西,又忘記疼了;過一會兒又疼了,再給點……在輪回中,有一點點甜頭,痛苦有一點點緩解的時候,我們就把一切都忘了,就認爲是萬事大吉了。不可能!這是暫時的,一會兒又要疼了,痛苦又要折磨你了……今生我們投生爲人,尤其正好這幾天暫時沒有感受到更多、更大的痛苦的時候,就生不起出離心了。這只是痛苦的暫時緩解。
與在叁惡趣中所感受的難以忍受的痛苦相比,身處叁善趣是幸福,就是福報。然而,人和天人哪有真正的快樂與幸福?盡管相對來說,叁善趣中有安樂,但實際上人間、天界的安樂都離不開痛苦的本性,都超不出輪回的範圍,只是與叁惡道難以忍受的痛苦相比是種安樂,但這種安樂和佛菩薩擁有的安樂相比,則是難忍的痛苦。我們在這裏沒有講故事,也沒有說別人,說的都是我們自己,說的是你是我。我們在過去世中受盡了痛苦,今生獲得了人身,這是從輪回中、從痛苦中解脫的機會;若是不利用這個機會,錯過了,就要繼續六道輪回,就要繼續感受痛苦。
之前我們學習了壽命無常課程,知道了生命是非常脆弱的,像水泡一樣不可靠,我們隨時都會死亡,相當于我們解脫的機會隨時都會失去。若是不抓緊時間,不爭分奪秒地學修佛法,我們就會失去機會,會錯過這樣一個機緣,一旦死亡來臨,我們還要繼續跟著業力流轉輪回。
大家應該好好觀察自己,有沒有積累無漏的善根?若是有無漏的善根,就可以脫離輪回,可以解脫了;若是沒有無漏的善根,就要繼續六道輪回:若是造的惡業多,先要墮入惡趣,感受惡趣的痛苦;若是修的善業多,善的力量能夠超越惡的力量,就可以轉生叁善道,但是也沒有脫離輪回。
現在的每時每刻都是關鍵的時刻,我們應該明確一下,自己修的善業多,還是造的惡業多?能解脫,還是要繼續輪回?
如果確認惡業多,應該猛厲忏悔,盡快地把這些惡業消掉;如果修的善業多,應該進一步明確是有漏的善業還是無漏的善業?如果是有漏的善業,還要修無漏的善業。有無我和空性智慧的攝持,所修的善業才是無漏的善業。而無我和空性智慧是在出離心、菩提心的基礎上才能生起的。如果連出離心,連願行菩提心都沒有,怎麼能生起智慧呢?有了無我和空性的智慧,才可以積累無漏的善根,才可以擺脫輪回,超出叁界。
有些人雖然學佛修行了,但還是懈怠懶惰,只在表面上、形式上學修,沒有真正地斷惡行善,沒有真正地學佛修行,就是因爲沒有相信輪回。我們不信因果與我們沒有深信輪回也有關系。信佛就要信佛講的六道輪回、叁世因果,因爲輪回觀和因果觀,是佛法獨具的觀點,是佛法最根本、最基礎、最重要的道理。佛教所有的理念都是從這裏建立起來的。唯有佛才能講六道輪回、叁世因果。若是沒有輪回觀和因果觀,就沒有佛法了。
你爲什麼不相信輪回?你有什麼證據證明輪回不存在?你沒有親眼看見,沒有親耳聽見,沒有想到,輪回就不存在了?我們的見聞覺知是有限的,在宇宙中你無法看到、無法聽到、無法想象但真實存在的事物不計其數。現在科技發達了,所證明的很多事情都是以前我們根本無法相信的,但是被事實證明了,擺在眼前了。若是十多年前,二十多年前,有人給你講這樣的事實,這樣的情況,你能相信嗎?不可能!現在我給你講六道輪回,講極樂世界,你一樣不相信。但是通過科學事實被證明了,被擺在眼前了,難道你還不相信嗎?
我們應該好好地觀察、思維一下,自己有沒有對六道輪回和叁世因果深信不疑?如果不是,那爲什麼沒有相信?佛初轉*輪時,首先講的就是六道輪回和叁世因果。不管是輪回還是因果,都是自然規律,都是宇宙人生的真相、真理。
對輪回觀和因果觀,我們作爲學佛人,不應該閉目塞聽,應該好好地觀察思維,應該有個判斷:明白就是明白,不明白就是不明白;相信就是相信,不相信就是不相信。如果不明白,可以去找一些依據,通過觀修等方法親自去體會。看看到底有沒有輪回?看看到底有沒有地獄?通過修行,通過禅定力,能感受得到、體會得到。
對于輪回的種種痛苦,絕不能只是局限于表面聽聽,而必須從內心深處去體會這些痛苦,一定要達到堅信不移的程度。如果你深信不疑,也就不需要刻意提防惡業,歡喜善法,自然而然就會斷惡行善。舉個例子:世尊的弟弟難陀因爲貪戀妻子而不願意出家,佛陀利用各種善巧方便使他入了佛門。盡管身已出家,可是難陀不學律儀。正當他准備溜之大吉的時候,佛通過神通,通過禅定力把他帶到了天界。世尊悠然地坐在一個地方,對難陀說:“你自己去看吧。”難陀看到很多無量宮殿裏有很多天人在享受著快樂,其中有一個無量宮殿是空的,就問:“爲什麼這間宮殿是空的?”天女回答:“在人間,世尊的弟弟難陀守持戒律,他將來會從人間轉生天界,這是爲他預備的無量宮殿。”難陀滿心歡喜,回到世尊面前。佛問他看到什麼了,他就如實地告訴了佛。佛又問他:“是你妻子漂亮,還是天女漂亮?”他回答:“天女漂亮,妻子與天女相比是天壤之別!”返回人間後,難陀開始護持清淨的戒律。
佛告訴衆弟子:“難陀是爲了天界的安樂而修行的,你們是爲了解脫而修行的,目的不一樣,所以不要和難陀講話,不要和難陀坐在同一座墊上……”衆弟子依教奉行,難陀爲此非常苦惱。這時佛通過神通,通過禅定力又把他帶到了地獄,讓他自己親眼看看地獄衆生所感受的痛苦。難陀看到地獄中有很多熾熱的鐵鍋,閻羅獄卒們拿著各種兵器打、割、煮著衆生。其中有一個鍋是空的,下面燃燒著熊熊烈火,許多獄卒圍繞在旁。他禁不住問:“這裏面爲什麼沒有衆生呢?”獄卒們告訴他:“世尊的弟弟難陀爲了獲得天人的安樂而守持戒律,他將來轉生天界享受安樂,當善果窮盡以後就會墮落到這裏。”難陀一聽嚇壞了,心有余悸地返回人間。此後,難陀深刻地意識到即便升入天堂最終也會墮入惡趣,善趣果報同樣無有實義,因而真正生起了出離心。正因爲他已經親眼目睹了地獄,所以護持清規戒律一塵不染,細微的學處也從沒有違犯過。世尊也說:“在我的教法中,難陀護持根門第一(持戒第一)。”
你現在一點禅定功夫都沒有,還說:“我看不到,感覺不到啊!”等你看得到了,感覺到了,你就完了!我們現在就是要通過觀修把心定下來,好好修四禅八定,等有了禅…
《2011百日共修 共同之四外加行 輪回過患(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