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五)

  2011百日共修 皈依(五)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皈依的對境有佛法僧叁寶,有上師、本尊、空行,有氣脈明點。以佛爲究竟的導師,以法爲究竟的道路,以僧爲究竟的道友,這是外皈依;上師爲加持的根本,本尊爲成就的根本,空行爲事業的根本,這是內皈依;脈清淨爲僧寶和化身,風(氣)清淨爲法寶和報身,明點清淨爲佛寶和法身,這是密皈依。

  

   我們在殊勝的皈依境面前,應該真心實意,發自內心,表裏如一地做皈依,這樣才能得到戒體,才能真正皈依佛門,最後才能成就。

  

   皈依的功德利益不可思議。你已經立下了誓言,絕不能違背自己的誓言,不能違背上師叁寶的教言。此處要受持皈依的學處,皈依的戒律,也要守護自己的誓言,保護我們所獲得的戒體。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的。無論是從世間的角度還是從出世間的角度來看,立下誓言後都不應該違背。違背誓言相當于違背自己的良心,舍棄誓言相當于舍棄自己的生命,就像行屍走肉一般。舍棄誓言也是一種言而無信的行爲,是一種罪過。

  

   佛講戒律,講的是事實、真理。佛讓我們受戒是爲了增加我們的功德,不是佛要求我們什麼,也不是佛用戒律來束縛、控製我們,讓我們受苦受累。我們受戒了就有功德,有功德了就有福報,有福報了就有智慧。我們真正能夠持戒了,那個時候才能身心清淨,身心清淨了,才能快樂,才能自在,這都是讓我們脫離痛苦、獲得快樂的方法。

  

   皈依的學處有因皈依的學處和果皈依的學處。

  

   一、因皈依的學處

  

   因皈依的學處包括叁種所斷之學處、叁種所修之學處、叁種同分之學處和五種共同之學處。

  

   (一)叁所斷之學處

  

   皈依叁寶以後,要斷除叁種不應該有的行爲。

  

   第一、皈依佛後,不能再皈依所謂輪回中的世間天神,即不能把這些還沒有擺脫輪回痛苦的自在天王、遍入天等外道天尊以及地方神、土地神等世間大力鬼神作爲後世的皈依處,而對他們做頂禮、供養等。

  

   屬于世間的這些天尊、鬼神,就算他們有再大的神通與能力,也不能皈依他們,因爲他們自己都沒有擺脫輪回,無法教給我們解脫成佛的方法。他們爲了擺脫痛苦,爲了獲得安樂,也不擇手段,可是所想與所行卻背道而馳。他們跟我們一樣,是愚癡的、顛倒的,沒有擺脫輪回、解脫成佛的正確方法,所以我們不能把他們作爲究竟的導師。

  

   我們皈依佛的時候已經想明白,確定好了,並且已經下定了決心,立下了誓言:以佛爲究竟的導師。因爲佛已經脫離了痛苦,獲得了永恒的安樂,只有佛有能力教給我們解脫成佛的方法。若是我們叁心二意,還以這些天魔外道、世間的天尊鬼神作爲究竟的導師,就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這是犯戒,是過錯。

  

   這裏強調的是:不允許把他們作爲究竟的導師而去頂禮和供養,一般意義的頂禮和供養是允許的。每個家庭都有家神,每個人都有保護自己的神,天有天神,地有地神,水有水神,橋有橋神,山有山神,樹有樹神……我們應該恭敬、供養他們,這是一種禮貌,是一種尊重。好比人與人之間也需要恭敬、有禮貌,聯絡感情,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人與天人、鬼神之間也是如此。

  

   其實人和神是最近的鄰居,更應該搞好關系,和睦相處。但是很多人都理解錯了。以前家裏供神、供仙、供祖先,皈依叁寶以後,都不供了,這是錯誤的。他們都屬于世間的衆生,你這樣做,他們會高興嗎?會滿意嗎?不會的。就如同你今天有了一個新朋友,就不要老朋友了,趕他們走,他們肯定會不高興的。那些鬼、仙、神等嫉妒心更強,嗔恨心更重,因爲你冒犯、傷害了他們,他們一定會嫉恨你,一定會壞你的事,會利用神通神變給你製造違緣障礙。你沒有神通,也沒有神變,根本不可能對付得了他們。

  

   恭敬和供養他們是應該的,這與我們皈依佛不沖突。以前佛在世的時候,到哪裏就供奉哪裏的地神。佛經裏有很多供養鬼神的儀軌,那是一種恭敬與禮貌。人供養神,神保護人,人與神之間建立一種和諧的關系,這是非常重要的。人若是有神的保護,就有威力,容易承辦事業;神若是沒有人的供奉,就會非常貧窮。人需要神的保護,神也需要人的供奉,這是種相互依存的關系,也是一種因果,一種自然規律。

  

   皈依是皈依,供奉是供奉,皈依和供奉是兩碼事。很多人都沒有明白,以爲磕頭就是皈依,以爲供養就是皈依。我們一定要搞好人與神的關系,我們不皈依,但是可以恭敬、頂禮、供養他們。其實鬼神是很講道理的,他們知道我們皈依佛的目的是希求解脫成佛,也是爲了能利益他們,所以他們不但不會嫉恨,相反還會盡力地保護我們。如果你不恭敬他們,甚至傷害他們,就是違反了佛法,犯了皈依戒,因爲佛法是不傷害衆生的。

  

   每個寺院都有供養護法的儀軌和儀式,我們現在每天也都供護法,包括供世出世間的一切護法。我們的弘法利生事業必須靠他們的護持,假若沒有他們的幫助和支持,將寸步難行!

  

   既然之前你已經供奉他們了,就說明與他們有緣分,就應該繼續供奉。你供奉他們,跟他們結上了善緣,也是度化他們的一種方法。起初是他們保護你,現在你學佛了,他們也會跟著你與佛結上善緣,進而種下善根,將來他們也可以皈依叁寶,修持正法,可以解脫成佛。不能錯過跟衆生結善緣、給衆生種善根的機會。

  

   我們要恭敬、供養鬼神等,但是不能皈依他們,不能把他們作爲究竟的導師。原因有兩個:一是他們滿足不了我們解脫的願望,倘若皈依了他們,最終會失望的;二是我們已經選擇皈依佛,已經發誓以佛爲唯一、究竟的導師,若是再皈依這些世間鬼神,會有叁種過失。這叁種過失是:其一,如果做不到一心一意,就是不恭敬佛,這是一種罪過;其二,如果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這也是一種罪過;其叁,我們這樣叁心二意、漂浮不定的,會影響自己的成就。

  

   皈依佛後,不能再皈依所謂輪回中的世間天神。否則就違背、舍棄了自己的誓言,這是自己也不能允許的;而且這樣做既不符合人規也不符合法規,是不應該的。

  

   第二、皈依法以後,必須斷除惱害衆生之事,盡己所能防微杜漸,努力做到連夢中也不傷害衆生。

  

   佛法是不惱害衆生的,皈依法以後,直接或間接地惱害衆生都是不允許的。你已經發誓發願要以佛法爲究竟的道路,這裏是以道路來比喻解脫成佛的方法,不是走路,而是修持。隨時隨地以佛法來攝持自己的身口意叁門,使自己的身口意叁門和佛法保持一致,這叫修持。如果你的身口意和佛法背道而馳了,就是違背了自己的誓言,這都屬于自性罪,只要做了就有罪過,並不是佛製定這些戒條來束縛、控製、操縱我們。無論是按人規還是佛規,違背誓言都是違背良心,破壞誓言都是破壞生命,是彌天大罪。

  

   小乘主要強調不惱害衆生,不傷害他人。大乘要求更高,在這個基礎上還強調饒益衆生。在大乘裏,不僅僅是不傷害衆生,還要去饒益衆生,這才是善,才是佛法。如果你受了菩薩戒,不但沒有饒益衆生,反而去惱害衆生,就是徹底地違背了誓言,就是罪過。

  

   你發誓以佛法爲解脫的唯一道路,卻不是誠心誠意,而是虛情假意,這是對佛法的不恭敬。佛法是諸法的真理、真相,不恭敬佛法就是不恭敬諸法的真理、真相,是一種罪過。

  

   你想解脫成佛就要一心一意、誠心誠意,若是你虛情假意、飄浮不定,會影響自己的解脫成就,也是一種罪過。

  

   我們學修皈依之學處的同時,應該下決心:自己不應該違背真理、真相;不應該對真相、真理有不恭敬的心態和行爲;不允許違背自己的誓言,不能給自己製造成就的違緣障礙。

  

   第叁、皈依僧之後,不能與外道爲友,也就是不能與不信仰佛教及導師佛陀的外道種姓交往。在藏地雖然沒有真正的外道,但侮辱謾罵上師,诋毀亵渎正法,以及誹謗密宗甚深法門的人也與外道相同,絕不能和他們親密接觸,友好往來。

  

   我們已經皈依僧寶了,已經發誓發願以僧爲究竟的道友,因爲僧是跟隨佛陀的,在解脫道上已經不退轉了,因此我們把他們作爲修行的榜樣,跟著他們學,跟著他們修。那些不相信佛法的外道不是僧寶,所以不能把他們作爲究竟的道友。

  

   一般來講,和那些不信佛、不學佛甚至對上師叁寶有邪見的人在一起工作沒有什麼,但是在沒有得地以前,若是經常與那些天魔外道以及周圍的朋友密切交往,第一、不以僧衆爲究竟的道友,反而與外道,與對佛、對法沒有信心,甚至有邪見的人在一起,這是違反誓言;第二、會受他們的影響,甚至會退失道心。在你有把握、有能力轉變他們,自己又不受影響、不會退心的情況下,可以跟他們接觸、交往。否則,不允許經常跟他們來往,親密接觸。

  

   以上叁點都是所斷之行爲,也是皈依叁寶的戒,即不應該做,不允許做的。

  

   (二)叁所修之學處。

  

   叁所修之學處是皈依叁寶後的律,即應該做的,必須要做的。

  

   第一、皈依佛以後,要恭敬佛,恭敬佛像,乃至佛像的碎片都要看作是真正的佛,以頭頂戴,放在清淨的地方,對它生起真實佛寶想,生起信心並觀清淨心,恭敬供養。

   …

《2011百日共修 不共之五內加行 皈依(五)》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