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觀音靈感錄續編▪P6

  ..續本文上一頁身穿皮袍,在衆人中,盜匪並不問他,毫無損傷,平安而回。可知念觀音菩薩,決蒙加被,不至或有意外之禍也。

  十二、求救得脫 王昌聲,住安徽宿縣順河集,營雜貨業。承友贈普門品,如獲至寶,朝夕虔誦不辍。常負善書,逢人勸化。讵土匪蜂起,燒殺搶劫,喪命傾家者不少。集有通匪之徒,約匪于民國廿一年九月廿日晚來集搶劫,並劫佛堂。匪到即先捉王,再挨戶搶劫,將盡遭毒手。正默求觀音垂救,忽有先一日至集東二裏許之縣保衛團隊數百人,聞匪警即四面包圍,獲匪二十余人,救出肉票兩名,王亦脫險,此念觀音之感應也明矣。

  十叁、每求必應 江蘇黃慧淳居士,在黃泾鎮開小店。民國二十六年十一月十九日妻方産一死孩,廿一日盜匪忽來,無法逃避,遂默念觀音菩薩,惟求匪勿上樓,免驚産婦,余無所惜。匪遍尋店內四次,果無一上樓,得保無恙。而全鎮被匪搶劫,無一幸免。廿叁日七時半突聞湖匪又來,市民逃走一空。黃率妻兒匆逃荒郊,銀貨均未攜帶,遂在荒地禮拜觀音菩薩,懇求慈祐,俾匪稍留余銀,以維一家七口之生活,免遭凍餒。匪去回店視之,樓上樓下,洗劫一空,惟床鋪底下之銀數十兩,果均存在,藉維一家生計,得免饑寒之苦,皆蒙菩薩感應之所賜也。

  第叁章 救災禍難

  古人雲:“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又雲:“莫爲風波羨平地,人間到處是危機。”水火旱風等天災,雖科學進步,尚難作萬全之防護。交通工具,日益發達,乘馬坐轎者少,而車禍之多,幾每日常有,輕則殘廢,重則死亡。乘船于江湖河海,風波險阻,則有船禍與海難。乘飛機于空中,氣象變化,或機件故障,則有空難。或文言不檢而遭誣陷,或訪友不慎而受牽連,或屋倒被壓,或上樓跌傷,或安坐家中而被竊拐,此皆防不勝防,隨時可以發生意外之災禍,而禮念觀音菩薩,即可隨時蒙萬全之防護也。佛說:“人之災禍,皆前業所致,今世不種苦因,來世自無苦果。”惟大善可轉惡業,不待來世,所謂業由心造,亦由心轉,現作現受是也。普勸中外同胞,爲防患未然,速發改惡遷善之大心,不造殺盜淫妄等惡業,隨力隨緣,廣行衆善,家設佛堂,恭敬供養,行住坐臥,常念阿彌陀佛及觀音菩薩,至誠忏悔,定蒙慈祐,業消障盡,禍滅福臻。若遇災禍降臨,請專念觀音聖號,決蒙救護,履險如夷,遇難成祥,無往而不平安也。

  第一節 救水災與水難

  一、屋浮如船 民國廿四年夏廣東韶州洪水爲災,夜間水漲,波濤洶湧,平地村舍皆淹沒。馬壩有鄉戶雲姓者,一家十五人,其屋正當滔天洪水中。家有幼童方四歲,忽脫口念觀音菩薩,家人聞之,亦隨之疾聲大呼觀音菩薩救命,屋舍不覺浮水面,如船行洪流中,忽阻于大樹間,家人皆攀登樹上,屋即沈沒。水退後,全家詣南華寺敬香禮謝,向虛雲和尚親述。

  二、落水不沈 湖北丁翼夔,民國元年冬月廿九日在學生軍,奉命往黃岡新洲剿匪,夜半舟次鵝公頸,起見水光,誤爲沙灘而躍下,自忖必死,因身負武裝,及槍彈四十七排,決沈水難出。忽聞呼救聲,已身在對岸泥中,距落水之彼岸十余丈。由同學以舟渡回原舟更衣時,見背有青紫色掌印。次日至新洲,始聞匪首陳五霸,爲黃州防軍所誘執,沈水溺斃,即廿九日上午也。人皆信其目障落水,確爲鬼崇。臘月初返家,聞母言:“因汝在軍次,求觀音大士垂祐,冬月廿九夜夢行河堤上,見汝一人沿堤下趨,呼之,有老妪應曰:“有我在此照應不妨也。”定蒙大士默祐耳。”丁大驚異,恐母耽心,于落水事秘不敢禀,不料大士已當示之矣。

  叁、浮水獲救 嚴靜安、江蘇人。民國叁十二年八月祖父病死于鄉,擇于次年正月初出殡,適逢寒假,臘月廿六日隨父母乘車至鎮江。父信佛,沿途默念觀音聖號及大悲咒,心口未停。廿八日乘輪回河口,由旅館送客之某叟送至碼頭時,天尚黑暗,人多擁擠。離岸裏許,方至船邊,時有兩輪,至叁江營者泊于內,往河口者泊于外,父由兜售鋪位者導入艙後,方欲告其子及妻小心,須再過一輪,方爲所乘之船。嚴忽失足落水,飲水數口,幸未下沈,即四肢伸直,仰浮水面,兩足打水,兩手上舉,露于水上,由叟俯伏船邊,拉手而上,棉衣尚未盡濕,得慶更生。非蒙菩薩加被,斷無如此僥幸者也。

  四、救起送回 玉枝居士,住臺中北屯區軍功寮。民國四十二年加入蓮社彌陀班,朝暮念佛及觀音聖號。四歲幼弟在附近魚池邊遊玩,不慎落水,池深丈余,忽一女人跳入水中,抱放池邊,並送回家,女忽不見。其母見子全身濕透,如落湯雞,問明情形,爲換衣後,帶往池邊,水尚未幹,遍詢各家,均不知救水之人。後買一日製念佛珠頭,內有觀音聖像一尊,全家爭看,弟一看時,即雀躍大叫:“前從池中抱我起來的就是她。”衆始大悟,深感慈恩!

  按丁等因父母及姊常念聖號,皆落水獲救,凡有子女而慮從軍或外出危險者,請即供奉觀音,禮念聖號,決蒙護祐,永保平安也。

  第二節 救火災與火難

  一、報應分明 武岡一幻居士之胞兄正覺,民國十八年七月十五日請智空,心印等老和尚在家念經,是夜拜願時,聞火起出視,乃兄嫂黃嚴福之母家也。已焚及正堂,救火者因火焰猛烈,不敢前,一幻舉家爲其猛念觀音菩薩,忽風轉火勢頓減,正堂後之樓房不撲自滅。西首數椽,火雖燃及,稍注水即熄,此非大士之感應乎?蓋正屋系劉黃兩姓共有,各占東西,劉舍俱燼,黃屋獨存,因黃素忠厚,而劉反是,豈非善惡之報應分明耶?

  二、擊醒救火 陳寶善居士,河北人,爲津浦鐵路局職員。信佛甚笃,與友租居下關民宅,自居樓上,佛像供奉滿室,公暇禮誦彌勤。樓下二室,友與仆分居。一日夜半,仆擁衾燃燭讀戲考,夜深神疲,熟入睡鄉,燭盡棹燃,漸延帳席,將釀火災。忽一白發老媪,冒失臨榻,一擊而醒,急起救火。火滅尋媪,室門緊閉,杳無人蹤,啓扉出尋,院門仍扃,亦寂無聲迹,乃悟爲樓上主人供奉觀音大士顯聖救火。翌日買香燭登樓禮佛,主人詫詢發心之由,具述經過,相顧愕然!此民國廿一年事也。

  叁、風轉無恙 董懷清居士,住浙江嘉興新勝鄉。有淮民張叁、張六,攜眷傭工于新塍。民國廿二年四月在董宅之東蓋草屋兩間,遂家焉。閏五月廿四日午後不戒于火,火趁風勢,直撲相距丈余之董宅,時與董宅工人均在田間工作,聞警奔回,火已燎原,不可向迩。況在炎天烈日之下,火勢熊熊,因無消防工具,束手無策。董不獲已,惟有虔誦觀音聖號,以求呵護。忽風向南吹,董宅得保無恙。非蒙菩薩感應,曷克臻此?

  四、縱火獲免 民國廿二年十一月初一日晨九時,暹羅蓮華佛教社後民房,被匪縱火,事起倉卒,灌救無術,延燒叁面民房千余,只存南面民房未燒,而該社適在火區之中。當非念佛時,只存社友叁、五人,見火勢之盛,非人力所能熄滅,遂撞鍾擂鼓,虔誦佛及觀音聖號,以求加被。果即蒙威神之力,使風勢轉向東北而去,該社遂得保全,鹹謂精誠念佛之效也。

  五、風轉火滅 武進淩仲誠居士,與兄伯誠,皈依叁寶,寓內供佛及觀音聖像,朝夕禮拜。民國廿叁年八月某夜十時正在常州兩利襪廠辦公,兄正虔誠晚課,陡聞斜對門朱湧興銅鋪失慎,火勢甚猛,濃煙烈火,隨東北風直撲位處西南襪廠之樓窗門面,勢甚危殆。仲與兄立率全體廠友焚香叩求觀音大士加被,曆二小時,火勢屢撲屢斂,卒乃微轉風向而滅,得慶安全。且自信定蒙救護,一切貨物均未搬動,故一毫無損。

  六、墜爐蒙救 商述聖,沈陽海城縣虎獐屯人。信佛懇切,每日念觀音菩薩普門品叁遍,十余年未曾間斷。民國十八年傭工撫順千金寨煉鐵廠,兩人擡鐵礦一筐,倒入大冶洪爐,忽失足墜入爐中,衆皆驚駭!商亦自駭必死,爐高數丈,在墜下時,覺有人用手托出,放平地上,睜眼一看,果躺在平地,並未墜入爐底,衆尤驚訝,監工日人亦甚驚奇!商起回家,衣已被火熾酥。此後虎獐屯人,都信奉觀音菩薩,感化之深,盛極一時,此普門品所謂“設入大火,火不能燒”之征驗也。

  七、人房獨安 鎮海戴登兆居士,旅居上海法租界朱葆叁路平安旅社二叁五號房間,將及一年。民國叁十年十一月十九日夜一時鄰居失火,各旅客驚起,救火車已到,皆謂即可救熄。讵起火之家爲紙號及堆棧,多儲火油洋燭等易燃之物,致火勢爆發,不可收拾。旅社爲第叁家,相距甚近,頓時電燈熄滅,黑煙四射,秩序大亂。因系舊式房屋,無太平門及後門,大門爲救火車阻塞,早已緊閉。旅客數百,多跳窗而逃,死傷甚多。戴心鎮定,隨念觀音聖號,向窗逃出,得攀水鬥及電線,循至下層樓窗,尚離地丈余,似有人引導而下,時已六十二歲,年老衰邁,竟毫發無傷。大火延燒,地廣時長,北至愛多亞路,南至法大馬路,至十二月初仍有救火車灌救余燼。旅社被焚客房一百五十余間,惟二叁五號一連十余間均系木板,因戴之佛經念珠等不及取出,蒙菩薩保祐,獨安然無恙。佛經衣箱等亦絲毫無損,均贊歎念佛功德不可思議。

  第叁節 救旱災與風災

  一、求雨辄應 雲陽郭母陶居士,常茹素念佛兼觀像,民國廿一年後,每念佛時,辄見觀音聖像了了分明。會歲旱,集村人同念觀音聖號,求雨辄應驗。

  二、禁屠得雨 民國廿叁年夏,南通東社鎮天久不雨,將成旱災。東鄉季國香居士等約善信數十人,于五月十六日起就極樂庵舉行觀音七以祈雨。西鄉複興寺釋滌凡亦集善信二叁十人,于五月十九日起在普陀寺念觀音聖號,求降甘霖,由鎮長陳繼堯通告禁屠。廿一日複聯合祈禱,諸善信及合鎮紳商,由普陀寺起執香繞市一周,虔誦聖號,四時後大雨如注,人心大慰。

  叁、念即降霖 江蘇常熟縣,民國叁十一年夏,天久不雨,氣候酷熱,火傘張高,水流涸竭,禾苗枯槁,民心惶恐久旱成災。沙洲各鎮鄉公所,率領民衆虔誠齋戒,合境斷屠,設壇懇求,越數日依然不雨。遂將當地各廟龍王猛將等神…

《觀音靈感錄續編》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