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障礙。所以要盡力保密。如果不保密,就犯戒了。
以上所講的四個內容,是暫時應該保密的,屬于暫時的秘密。
第叁種,應密。
上師或道友的一些過失,在沒有必要的情況下,不能往外講。其實,看到他人的過失也是自己的煩惱和業障。在有必要的情況下,即對自己的修行或對他人的修行有幫助的情況下可以講。如果對自己和他人的修行都沒有幫助的情況下,不能講。
昨天講了,你以爲是過失、是不好的,實際上不一定是過失、是不好的。因爲你現在還沒有判斷能力。你連他心通都沒有,怎麼能衡量他人,怎麼能知道他人的發心和動機呢?
以前給大家講過,修行人有四種情況:內熟外不熟、外熟內不熟、內外都熟和內外都不熟。內外都熟和內外都不熟這兩種人容易判斷,而另外兩種情況不容易判斷。一個是外熟內不熟,外表上很如法、很清淨,但是內心裏不如法、不清淨。另一個是內熟外不熟,內心是清淨的,但是外表看不清淨,這種人也不好判斷。所以不能輕易地說別人的過失,不能輕易地判斷別人。
對自己對他人的修行都沒有幫助,在沒有意義的情況下,看到上師或者金剛道友的過失,不能隨便跟別人講。你明明知道不允許講,還帶著輕視的態度去講,就會犯這條戒的根本戒。
這是第九個要保守的秘密。
第四種,委托的秘密,即上師和金剛道友委托你的,不讓你說的,一般情況下就不能說。
對自己和對方的修行有幫助、有利益的情況下可以說,否則就不可以說。如,上師或者金剛道友告訴你,自己現在在做什麼,你不要告訴別人;自己在修何種法,跟你說,你也不要告訴別人。可你一轉身就到處講。我們有一句諺語:“跟騎馬的人站著說,跟坐著的人坐著說。”這樣到處去說,是不允許的。
以上所講,一共是十個要保守的秘密。
對境。書上講對沒有接受過灌頂,沒有進入密乘,對密法有成見的人要保守秘密。但也不一定。有些事情是這樣的對境但是有些事情,該保密的還是對誰都要保密。
動機。發心動機是故意的、惡意的,或輕視的態度。已經講了不允許說,你卻認爲“就這麼點事,沒事吧”,然後就說了,這就是輕視的態度。
行爲。就是用語言、寫信或其他方式暗示他人。
結果。即他人知道了,聽明白了,這樣就會犯根本戒。
要保守秘密啊!如:上師的行蹤,金剛道友,壇城內部的一些事情,不應該對誰都講。應該有智慧,有分辨能力。該講的講,不該講的就不能講。講了不該講的,對自他雙方都沒有好處,只有害處。
顯宗、小乘裏都有不绮語,不惡語。
什麼是惡語?就是無論所說的是何種話,無論是好聽的還是難聽的,只要讓對方生起煩惱,讓對方反感了,就是惡語。所以要把握分寸。雖然你說的話沒有不悅耳的,但讓對方起煩惱了;如果你說的話都是好聽的,但是讓對方起反感了,就是惡語。
什麼是绮語?就是到處說沒有用的話或者說了不該說的話都是绮語。不是僅密宗、密法裏這樣要求,一般的斷惡行善裏也有這樣的要求,所以大家要明白。
如果真心想學佛修行,就要守護好自己的叁門,不該說的不說,沒有用的不說,這就是口清淨;不該做的不做,沒有用的不做,這就是身清淨;不該想的不想,沒有用的不想,這就是意清淨。要想讓身口意叁門清淨,就要這樣做。
什麼叫妄想?什麼叫邪見?不該想的想了,就是邪見;沒有用的想了,就是妄念。心存妄念和邪見,還會清淨嗎?不可能!這就是意不清淨,心入邪道了。
身和口不清淨也一樣,就是不該做的去做了,沒有用的去做了,對自他沒有利益的事情去做了。什麼是不該做的?就是對自他有傷害的事和行爲,都是不應該做的。什麼是沒有用的?對自他沒有幫助和利益的事與行爲。你去做了,就是身不清淨,身入邪道了。口也是,什麼是不該說的?就是對自他有害的,就是不該說的。什麼是沒有用的?雖然沒有害,但都是沒有用的,做了就是口不清淨,口入邪道了。
身口意不正,那就是身口意不清淨,結果就是煩惱痛苦。所以不該講的不要講,不要經常打電話講這個講那個的,你到山上參加百日共修,就管好自己的身口意,好好地學修。
不知道是誰在泄露密法,泄露秘密。我今天做了些什麼,說了些什麼,包括一些小小的動作,不用幾個小時,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了。
有的人一打電話就說半天,說些不該說的,影響自己的修行。到山上修行,還帶著電話,開著機,總接聽。你是來學法、學佛修行的,還是來說閑話,造惡業的?以後少接電話、少說話。該通知的可以通知,對大家修學有幫助的可以說,不該說的就不要說了。
我們的同修道友來了,好多人也都知道了。今天又來了多少人,是從什麼地方來的,多少男衆,多少女衆,有哪些身體不太好的……說這些有用嗎?這些人都是從四面八方來的,都帶著手機。雖然我們沒有廣播電視臺,但是有了這些人就已經達到那種效果了。
壇城和修法的事也是,今天壇城布置了什麼,又請了什麼,都往外說,沒有必要吧?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不要說,這樣容易出現違緣和障礙。
你可以不考慮自己,但是應該考慮大家啊!他們都是你宿世的父母,未來的佛。你做爲兒女,做爲佛弟子,不應該傷害他們。自己造業了沒什麼,但是你不能影響大家,不能傷害大家,不能給大家帶來違緣和障礙。所以該保密的保密,該說的說,不該說的一定不能說。
有的人就是愚昧顛倒,該通知的不通知。我說了,爲了遣除違緣,這幾天我們要多念金剛七句,這個卻不通知,不告訴別人。應該通知讓大家都參與,我們的力量就更大了。
想學佛修行,要有智慧和正知正見。什麼是智慧?就是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什麼是不該做的;什麼是該說的,什麼是不該說的;什麼是該想的,什麼是不該想的,這叫智慧,除了這個哪有智慧啊?
不該想的想了,不該說的說了,不該做的做了,那不是智慧,那是愚癡。我們不是要斷除愚癡,開啓智慧嗎?這幾天在講戒律,也就是在講修行,怎麼修行,如何修行。你們還以爲現在是講戒律,還沒有正式開始,真正的佛法或竅訣,肯定是在後面。山下有人問,這幾天是不是在講戒律,有的人說:“不知道!總講這個不允許,那個不允許,事太多了,不知道!”有些不太高興了。不應該這樣,大家要明白什麼叫學佛,什麼叫修行,應該怎麼學佛,怎麼修行。
我天天在講,別糊裏糊塗地上山,糊裏糊塗地參加百日共修,糊裏糊塗地結束,糊裏糊塗地下山。像水裏的石頭一樣,下山回到家裏,回到那個環境,又跟以前一模一樣。水裏的石頭在水裏時,看起來顔色好像變了,變軟了,一拿上來,一會就幹了,還是那麼硬,沒有一點變化。不要這樣嘛!
學佛修行就是以佛法對治自己的煩惱和習氣,去改變自己的相續和行爲。你雖然學了修了,可是思想沒有改變,行爲沒有改變,還同以前一模一樣啊!這幾天一直在講戒律,就是讓你們知道應該怎樣想、怎樣做。其實戒律才是真正改變你的方法,這才是一種真正的竅訣,但是都沒意識到,都認爲竅訣在後面。
大幻化網裏講的五條根本戒都講完了,順便也講了很多內容。其實法就是這樣,一句佛法或偈誦,怎麼講都是通的,怎麼講都是對的,這就是智慧。雖然這幾天我們講戒律,但是講了很多內容,因爲戒律裏已經包含了這些內容。密宗的五大根本戒,若是會講的話,它包含了所有其他的戒條,無論是別解脫戒還是菩薩戒,或是一般的善惡行善都包含在內了。
大家要有智慧,好好地去領悟,去運用,這樣才會受益。受益了,不得了啊!若是你真正領悟了、運用了,對你的今生,乃至生生世世的幫助,你所得到的利益,是不可想象,不可思議的!你們都在追求世間的名聞利養,其實真正地如理如法地學佛修行,世間名聞利養到時候自然就有了,不要也會有,躲也躲不掉。
沒事,那個時候也不用躲,它也傷害不到你,因爲你的精神世界已經超越了物質,這個時候黃金和牛糞是等同的,對你來說都一樣。這個時候它壓不住你,傷害不到你。在你沒有看破放下之前,你的精神世界沒有超越物質的時候,雖然有物質的享受,但是它會壓死你,它會讓你煩惱痛苦。
所以要有智慧啊!好好學好好修。看破了放下了,那時就什麼都有了,那個時候是方便,而不是業障。沒有看破放下之前,有世間的福報也是一種業障。我以前講過,這些世間的福報也許是禍也許是福。在沒有看破放下之前,這些世間的福報是禍。爲什麼這麼講呢?因爲它只會給你帶來災難,給你帶來煩惱,給你帶來痛苦。你看破了放下了以後,有這些了是方便,那才是真正的福報啊!我們現在在福慧雙修,這裏說的福報指的是方便,什麼都變成方便了。方便就是無礙,無礙就是不起煩惱。
真的好好修吧,如理如法地修。現在很多人真的沒有學好,雖然學佛的人也不少,但是真正得到利益的人非常少,就是修行不如法。不如法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因;雖然你修的是正法、佛法,但是它也會給你帶來煩惱、帶來痛苦、帶來災難。這也沒有辦法,因爲你自己沒有如理如法地修。
所以我經常給大家講經說法,其實你們現在明白的已經夠多了,但是卻沒有真正去體會、去利用。法沒有融入相續,修行沒有融入生活。所以沒有受益。法沒有融入相續,改變不了相續;修行沒有融入生活,改變不了生活,這個很重要啊!
什麼叫修?這就是修。修行的前面要有聞和思,要聽明白、思維明白,然後才能落實到生活中,融入到相續中。有足夠的聞思,才能有修行。真正的修行就是將法融入相續,去改變相續;將法融入生活,去改變生活。這樣才會受益,才會成就。
修行融入生活了,生活圓滿了,一切吉祥圓滿了,就是修行。法融入相續了,沒有煩惱了,沒有習氣了,改變心態了,就是成就。回向。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密乘五條根本戒(五)對非法器保守秘密》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