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得過或者不准備接受無上密法灌頂者,請勿閱讀下文 密乘五條根本戒(叁)不停咒印 爲修持成佛要發殊勝菩提心! 爲度化一切父母衆生要發誓修持成佛! 爲早日圓成佛道要精進認真聞思修行! 今天接著講戒律,戒律有別解脫戒、菩薩戒、密乘戒。今天講密乘戒。密乘戒也有很多,有外密和內密;有共同的戒律,也有不共同的戒律。以前講過十四條根本戒,它是外密、內密共同的戒律。現在講五條根本戒,這主要是在大幻化網裏講的。大幻化網屬于內密,屬于瑪哈瑜伽。雖然我們現在修的是阿底瑜伽(無上瑜伽大圓滿法),因爲這五條戒也是內密、外密和叁乘共同的戒律,所以我們應該學修。 前面講了第一條和第二條。第一條是恭敬上師,若有不恭敬上師的行爲,就會犯根本戒。第二條是不舍無上密法,所有的佛法都不能舍棄,更不能舍棄密法。 在顯宗,舍法罪是一種非常嚴重的罪過。有兩種人不能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一種是犯無間罪的,另一種是犯舍法罪的。其他的罪業通過忏悔都能忏除,但是這兩種罪業很難忏除,屬于顯宗的定罪。顯宗的舍法罪指非常嚴重的舍法,這裏講的舍法指輕視的態度。 比如,密宗講很多戒律,特別強調本具光明、大光明的境界。密宗單講空性時,與顯宗、中觀,尤其是與應成派的觀點一致,沒有再高的境界,沒有更高的空性見。但是從相上,顯宗沒有特別強調大光明,而密宗特別強調,尤其是內密非常強調大光明。什麼是大光明?大光明是處處清淨,處處圓滿。我們經常講的五種圓滿,也屬于大光明的修法與境界。 密宗有很多特別深奧、殊勝的方法,如密宗特別強調的大光明,一切要觀爲清淨、圓滿。對這些道理不能有疑惑,不能有輕視的態度。不能這樣說、這樣想:“雖然密宗某某續部確實是這樣講的,但只是講講而已,實際不可能吧?這不一定是事實吧?”現在你不一定能領悟到這種境界,但是要深信。你做爲密宗弟子,既然學密法了,就要相信,心裏就要這樣想:“密宗講的很多道理是很深奧、很方便的方法,雖然我現在還不太明白,還做不到,這是我自己的問題。我現在還是凡夫,所以肯定領悟不到,實際上肯定是這樣的,佛菩薩看肯定是這樣清淨的。”應該有這樣的恭敬心和信念。若是你心裏有疑惑,甚至有邪見,就會犯這條戒。所以大家要注意,這條戒律對我們來說,是很容易犯的。 對密宗的很多法器、手印和各種方法,也不能産生懷疑和輕視。要盡量做,做不到的地方一定要忏悔,這樣才不會犯這條戒。如果你輕視地認爲:“只是說說而已,應該沒有事,不會這樣吧。”這是不允許的,這樣會犯這條根本戒。 現在我們聽起來容易,實際上做起來非常難。有些人到山上、到廟裏、到實修中心,總是挑這個挑那個的。佛講處處都是清淨的,處處都是圓滿的,應該盡量觀爲清淨、觀爲圓滿。我們的寺院、道場,就是西方極樂世界、東方現喜刹土。西方極樂世界是阿彌陀佛所在的地方,東方現喜刹土是不動佛或金剛薩埵佛所在的地方,就是佛國,就是清淨刹土。不能挑這挑那。有時候看有的人順眼,看有的人不順眼;跟這些人想接觸,跟那些人不想接觸。總挑同修道友的毛病,實際上這也是犯戒。 處處都是好處,人人都是好人,事事都是好事,一切都要觀爲清淨圓滿。密宗最基礎的法就是五種圓滿。無論在哪裏,無論修什麼法,首先都要觀五種圓滿。在五種圓滿的基礎上,通過兩個次第,最後才能成就。密宗的外密叁乘(事部、行部和瑜伽部)和內密叁乘(瑪哈瑜伽、阿努瑜伽和阿底瑜伽)的共同戒律,就是觀五種圓滿。現在我們不是想修大圓滿,想即身成佛嗎?大圓滿內密叁乘最高的是阿底瑜伽,阿底瑜伽是無上瑜伽,是九乘之巅,是最頂層的法。你到實修中心修大圓滿法,若是連五種圓滿都沒有做到,也不想去做,怎麼成就啊? 我們從加行,從基礎開始學修,不是直接修正行。但我們是對無上瑜伽,對大圓滿法具有信心的人,爭取修大圓滿正行,爭取即身成佛。我們應該是有這樣偉大的發心和願望的人,應該盡量去觀清淨圓滿,不要挑這挑那。 “我的房間怎麼這麼黑呀,她們的房間怎麼那麼亮呀,又暖又好。”不要這樣!以前我也給大家講過,在實修中心沒有分別,人人都一樣。分配房間的時候,也許會有一些差別。但是沒辦法,人的福報不同,緣分不一樣。要怪就怪你自己,要怨就怨你自己:“噢,是我自己的福報不夠,到哪裏都比不上別人。應該多忏悔、多修行、多積累福報。”不能勾心鬥角,不能將問題都推到別人的身上,不能總冤枉別人。雖然你沒有說出來,但是心裏這樣想,也是冤枉他人,對他人不公平啊!所以不要這樣,盡量調整自己的心態。 我們到山上、到實修中心的目的是什麼?就是學佛修行。其實這些房間都沒有太大的差別;即使有差別,也只是稍微有一點點差別,你也應該磨煉一下自己。修行就是磨煉習性的過程。以前總是挑這挑那的,現在就忍一忍、讓一讓。什麼都一樣,習慣了,適應了,就好了。修行就是將不好的習慣改成好的習慣,什麼都適應了,無論是順境還是逆境,心都能如如不動,不起煩惱了,就是成就。 不能輕視,認爲這條不舍法戒是不容易犯的一條戒律。應該仔細觀察自己,對照自己,改正自己,這是第二條。 第叁條,是不間斷密咒和手印。 不能長期間斷修法,否則不容易成就,甚至會徹底倒退。修法時間長短都可以。有時間了,自己心態也比較好的時候,可以多坐幾個小時,多念幾個小時。 一切都是無常的,尤其我們的心態,像春天的天空一樣,一會兒好,一會兒壞;一會兒下雨,一會兒又出太陽,一天變好幾次。我們的心非常容易動搖,心情不好,或者實在不願意上座,不願意修法的時候,少坐也行,但是不能間斷。有時候實在太忙,也應該稍微坐一會,或者念幾句,但是也不能間斷。 在這裏主要講的是我們修密法,修哪尊佛,哪個本尊都一樣,都有他自己的修法儀軌、咒語和手印。密宗和顯宗不一樣,按道理和規矩來講,如果沒有傳承,沒有灌頂不允許修這些。若是要修,首先應該接受傳承,然後接受灌頂。你接受灌頂和傳承的時候,要依靠上師。上師會告訴你,你現在得到了灌頂,得到了傳承,可以修這位本尊了。但是你不能間斷這個儀軌、咒語或者手印,若是間斷了,就會犯戒。 手印、咒語的面很廣,有很多種。得到灌頂或傳承以後,不能間斷密咒和手印。若是你無意中間斷了也不會犯根本戒律,但如果是故意或惡意的間斷,就犯根本戒。比如,精神正常,思想也沒有錯亂,明明知道不能間斷,卻找借口,惡意地間斷咒語或者手印,或者是輕視的態度,就犯根本戒了。比如說,間斷一天或一個月。書上寫的是一個季節,或者是夏天和冬天兩個月,一直沒有念,也沒有打手印,這樣的話,就會犯根本戒。如果實在不方便也沒有什麼,但是如果沒有不方便,自己也明明知道不能間斷還間斷,就會犯這條戒。 若是你真心想成就,修法不能長期間斷,包括我們的早課晚課都一樣。早晚課的內容非常重要,是具體的修持方法。我說過,早課晚課的內容,這些儀軌、偈誦,相當于交通工具;現在修加行,修出離心、菩提心、空性智慧,聽聞、思維,然後去體會,都相當于燃油。只有工具沒有燃油不行,只有燃油沒有工具也不行。又有工具又有燃油,才可以向前走,最後才能到達目的地。 我們的早晚課,是顯密一切經典續部的精髓與精華,是曆代祖師們成就的最根本的方法。爲什麼每天都要反複地念誦這些呢?這都是重點與精華啊!如果僅聽聞、思維、觀修和靜修,最終沒有抓住重點與精華,也無法成就。 現在很多人都不願意上課,一看表快要上課了,就歎氣:“唉,去吧!”有的人找借口:“活兒還沒幹完呢,事情還沒做完呢!”然後就不來做課。 我說過,一定要邊念邊思維,邊念邊觀想,要表裏如一、心口一致。我們念誦這些偈誦、儀軌的目的是什麼?是心要進入那種狀態!念誦儀軌,祈禱或忏悔,觀想佛降臨發光或降下甘露消除自己的業障,最後自己的身口意得以清淨,與本尊無二無別,得到了這樣的成就。心裏要這樣觀想,保持這樣的狀態。若是心沒有進入狀態,只在嘴上哇哇地念,沒有用,沒有意義! 每天反複念誦的目的,就是爲了對治煩惱,降伏習氣,爲了調整心態,進入那種狀態,不是爲了別的。 現在要求你們,尤其是剛開始的時候要求你們每句、每段的修法都表裏如一,肯定做不到。剛開始時,能做到百分之二叁十也行,然後逐漸提高,慢慢地提高到百分之五六十、七八十,最後提高到百分之百,就了不起了。然後慢慢地行住坐臥,任何時候都能保持那種表裏如一的狀態,就成佛了。這個非常重要! 做課的時間也就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不要浪費這段時間,不要浪費這樣殊勝的機緣,應該表裏如一,邊念邊思維,邊念邊觀想,邊念邊調整自己的心態,這才叫修啊! 今天我爲什麼強調這個呢?我擔心時間久了,你們就當成任務或當成日常要做的一件事,不重視了。你可以廣聞博學,但是最後都要歸落到這裏。所以盡量別間斷,其實堅持下去也沒什麼做不到的。這些內容有長的也有短的。念長的不方便,可以念短的… 《密乘五條根本戒(叁)不停咒印》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