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密乘五條根本戒(叁)不停咒印▪P2

  ..續本文上一頁;出聲念不方便,可以默念;念儀軌、偈誦不方便,可以在心裏思維這些儀軌、偈誦的內容。都要記住可能做不到,能思維一部分,觀想一部分也行。任何時段都可以這樣做,只要不間斷就行。

  

   如果能堅持,即使沒有前進,最起碼也沒有後退啊!如果一忙,一想其它事心就亂了,課就間斷了。一天、兩天、叁天,甚至更長時間,你就退步了。然後過了一段時間,你又找到感覺了,還應該學呀,然後又開始念。你需要重新往上爬,再快也需要一段時間才能趕上來,因爲你已經退下去了。所以,一定要堅持、不間斷,即使沒有前進,不後退也行。

  

   所以我經常跟大家講,修法不要間斷。感覺肯定有好的時候,也有不好的時候。有時候能進入狀態,實在進入不了狀態也沒有事,只要不間斷就行。心魔也非常可怕啊!有時候心魔一上來,就不願意上課,不願意上座,這個時候要克服它,不能順從魔王,順從魔力。其實修法不能勉強,但是這個時候可以勉強做。跟魔王、魔力對著幹,雖然當時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也沒事,過後還是一種進步。

  

   學佛和學其他的學問不一樣,修行和修其他的鬼道、神道等不一樣,一定要用心、認真、實在。爲什麼叫實修小組、實修中心?我處處強調“實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虛僞。不能是表面上聞法修法了,實際上沒聽懂幾句,沒記住幾句。

  

   這次百日共修,僅實修就有四個時間段落,加上聞思、生活修行共有八個時間段落。應該在每個時間段落裏有個總結,是善念多還是惡念多,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是有收獲還是沒有收獲。快要結束的時候,用一或兩分鍾的時間,重新觀察一下自己整個修法的過程,最後總結一下:“噢,惡念多了、退步了,應該多多地、猛力地忏悔:這個時間段落又浪費了,又沒有把握住,甚至還造業了。”或“這個時間段落還行,善念挺多,雖然進步不大,但是也有進步;雖然收獲不多,但是也有收獲。”這個時候應該回向,應該隨喜、表揚自己:“你行啊!不錯,應該持之以恒,下一個修法段落裏要更有進步、更有收獲。”給自己提出要求,並將這些功德、善根進行回向,這叫修行啊!

  

   修行應該實在一點。我經常用“不死不活”這個詞。修行的道路上,修法的過程中,別不死不活的。什麼意思呢?說沒學也學了,說學了也沒學到什麼東西;說沒修也修了,說修了也沒有任何成就,沒有任何進步,這叫不死不活。每一個時間段落、每一天,一百天就這樣糊裏糊塗地過去了,一切都跟以前一模一樣,像水裏的石頭一樣。

  

   石頭在水裏的時候,看著似乎是變顔色了,變軟了,拿上來放一會兒就幹巴了,還是原來那麼硬,一點都沒有變軟。自己也是,在山上和大家一起的時候,似乎變了;一下山,一接觸家人,一接觸那些怨親債主,又和以前一模一樣了。也許有些人能熬幾天,熬一個禮拜,表現很好,之後越來越差了。不能這樣!真正地把法融入相續了,實實在在地改變自己了,你下山的時候絕對是不一樣了。若是你不用佛法對治自己,不用說一百天,即使在山上待一百年也沒有用!

  

   學佛就是以佛法對治煩惱、對治習氣、改變自己。我們來這裏是修行的,不是來享受的,而且要接受磨難和坎坷,要訓練、磨練自己的習性。學著什麼都能適應、都能忍受,順境也行,逆境也行,任何時候都能如如不動。在順境當中非常淡然,在逆境當中非常坦然,才是成就者。

  

   我給大家講過,佛法非常強調出離心。真正的、究竟的出離心是一種勇敢的心。敢面對,敢承擔,什麼都能適應。不逃避了,甚至是不想逃避了,才是出離心,否則沒有用。現在很多人,都在學佛修行,但是沒有進步、沒有變化。這樣學修有用嗎?若是你不如法地修行,正法也會變成惡趣因。

  

   自己到山上、到實修中心的目的是什麼?應該多思維、多觀察。如果是爲了學佛修行,爲了解脫成佛而來,這時候應該多思維,什麼叫學佛,什麼叫修行;怎樣才能解脫,怎樣才能成就。不要糊裏糊塗地來了,糊裏糊塗地參加了,糊裏糊塗地結束了,糊裏糊塗地回家了。

  

   你到山上修一百天,雖然因爲自己煩惱太重,習氣太重,沒有太多改變。但起碼對自己應該有個了解吧。“哎呀,自己太差了,和佛菩薩相比,和那些大成就者相比,天壤之別啊!”這樣認識自己也行,也是收獲。

  

   每次,我都非常希望大家有一點收獲,不要白來,兩手空空地回去。特別是在百日共修期間,朗措瑪寺、實修中心相當是寶洲,到處都是如意寶,你應該多積累點,多帶點寶貝回去。如果兩手空空地回去,真是太可惜了,太沒有福報了!

  

   學修期間不看別人只看自己不會有錯。如果總看別人就錯了。我說過,我們是一個壇城的金剛道友,是生生世世的一家人。我們對一般的衆生,都不能有看不起、看不慣的想法和行爲,何況是自己的金剛道友呢!有看不起的人,說明你沒有慈悲心;有看不慣的事,說明你沒有智慧。

  

   這麼多人聚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修行,肯定有各種各樣的習性。你應該明白這個道理,不要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評價別人。作爲一個凡夫,你沒有評價別人的權利!以前我給大家講過,你怎麼知道他人是不如法的?你怎麼知道他人是不好的?你怎麼知道他人在造業?你有他心通嗎?你知道他人的發心和動機嗎?你若是要評價別人、判斷別人,別的不說,最起碼要有他心通。即使有了他心通,你也只能觀察、判斷和評價比你層次低的人。比你層次高、修行好的人有很多,即使你有他心通也無法衡量。

  

   佛說了,要全面地衡量、評價他人,必須要有佛眼,有佛的智慧。佛的境界是最高的,沒有比佛的智慧再高的了。佛看一切衆生的內心與外表,一目了然。你具備了這樣的能力,才可以評價他人。若是你盲目評論、評價他人,非常容易犯錯犯戒,甚至還會犯誹謗佛菩薩的罪過。這比殺害叁界衆生的罪過還嚴重。

  

   現在有些人太容易、太輕易地評價別人,一說別人的過患,一評價別人時,都有能力,都有一套。不要這樣吧!所以,大家只看自己,不看別人;將佛法當鏡子,只照自己;將佛法當秤,只稱自己。這樣才知道自己有多好、多壞,才知道自己有多重。沒有佛法這面鏡子,看不見自己真正的模樣;沒有佛法這杆秤,稱不出自己真正的重量。

  

   共修期間,除了管理人員、僧值,任何人都不准說別人、評價別人,你沒有這個權利。

  

   舉辦這麼殊勝的法會,最重要的是所有參加學修的人,都要團結一致,和睦相處,這是成就的根本。若是搬弄是非,搞一些不團結的事或者有沖突,最好自動離開,不要留在這裏,否則會影響整個團體,這個罪過非常嚴重,這點非常重要,大家要銘記在心。

  

   共修的力量,就是團結的力量。沒有團結,就沒有共修的力量。我們在一起聞法、思維、修行,若不齊心協力,不團結一致,就失去了共修的意義了。所以,任何人都要遵守這條戒律,不准說別人的是非,不准說別人的缺點。

  

   “噢,我是這麼想、這麼做的,但是某某人……”有些人總是說這些,把所有的責任,所有的問題都推到別人的身上。就是習氣!以後,我絕對不會接受這些說法。不要說這個,要怪就怪自己,要恨就恨自己。大家一定要記住,這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今天就講到這裏。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過患敵。

   生老病死猶波濤,願度苦海諸有情!

   以佛所獲叁身之加持,法性不變真谛之加持,

   僧衆不退意樂之加持,如是回向發願悉成就!

   達雅塔,班贊哲雅阿瓦波達呢耶所哈!

  

《密乘五條根本戒(叁)不停咒印》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