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出声念不方便,可以默念;念仪轨、偈诵不方便,可以在心里思维这些仪轨、偈诵的内容。都要记住可能做不到,能思维一部分,观想一部分也行。任何时段都可以这样做,只要不间断就行。
如果能坚持,即使没有前进,最起码也没有后退啊!如果一忙,一想其它事心就乱了,课就间断了。一天、两天、三天,甚至更长时间,你就退步了。然后过了一段时间,你又找到感觉了,还应该学呀,然后又开始念。你需要重新往上爬,再快也需要一段时间才能赶上来,因为你已经退下去了。所以,一定要坚持、不间断,即使没有前进,不后退也行。
所以我经常跟大家讲,修法不要间断。感觉肯定有好的时候,也有不好的时候。有时候能进入状态,实在进入不了状态也没有事,只要不间断就行。心魔也非常可怕啊!有时候心魔一上来,就不愿意上课,不愿意上座,这个时候要克服它,不能顺从魔王,顺从魔力。其实修法不能勉强,但是这个时候可以勉强做。跟魔王、魔力对着干,虽然当时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也没事,过后还是一种进步。
学佛和学其他的学问不一样,修行和修其他的鬼道、神道等不一样,一定要用心、认真、实在。为什么叫实修小组、实修中心?我处处强调“实修”,一就是一二就是二,不能虚伪。不能是表面上闻法修法了,实际上没听懂几句,没记住几句。
这次百日共修,仅实修就有四个时间段落,加上闻思、生活修行共有八个时间段落。应该在每个时间段落里有个总结,是善念多还是恶念多,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是有收获还是没有收获。快要结束的时候,用一或两分钟的时间,重新观察一下自己整个修法的过程,最后总结一下:“噢,恶念多了、退步了,应该多多地、猛力地忏悔:这个时间段落又浪费了,又没有把握住,甚至还造业了。”或“这个时间段落还行,善念挺多,虽然进步不大,但是也有进步;虽然收获不多,但是也有收获。”这个时候应该回向,应该随喜、表扬自己:“你行啊!不错,应该持之以恒,下一个修法段落里要更有进步、更有收获。”给自己提出要求,并将这些功德、善根进行回向,这叫修行啊!
修行应该实在一点。我经常用“不死不活”这个词。修行的道路上,修法的过程中,别不死不活的。什么意思呢?说没学也学了,说学了也没学到什么东西;说没修也修了,说修了也没有任何成就,没有任何进步,这叫不死不活。每一个时间段落、每一天,一百天就这样糊里糊涂地过去了,一切都跟以前一模一样,像水里的石头一样。
石头在水里的时候,看着似乎是变颜色了,变软了,拿上来放一会儿就干巴了,还是原来那么硬,一点都没有变软。自己也是,在山上和大家一起的时候,似乎变了;一下山,一接触家人,一接触那些怨亲债主,又和以前一模一样了。也许有些人能熬几天,熬一个礼拜,表现很好,之后越来越差了。不能这样!真正地把法融入相续了,实实在在地改变自己了,你下山的时候绝对是不一样了。若是你不用佛法对治自己,不用说一百天,即使在山上待一百年也没有用!
学佛就是以佛法对治烦恼、对治习气、改变自己。我们来这里是修行的,不是来享受的,而且要接受磨难和坎坷,要训练、磨练自己的习性。学着什么都能适应、都能忍受,顺境也行,逆境也行,任何时候都能如如不动。在顺境当中非常淡然,在逆境当中非常坦然,才是成就者。
我给大家讲过,佛法非常强调出离心。真正的、究竟的出离心是一种勇敢的心。敢面对,敢承担,什么都能适应。不逃避了,甚至是不想逃避了,才是出离心,否则没有用。现在很多人,都在学佛修行,但是没有进步、没有变化。这样学修有用吗?若是你不如法地修行,正法也会变成恶趣因。
自己到山上、到实修中心的目的是什么?应该多思维、多观察。如果是为了学佛修行,为了解脱成佛而来,这时候应该多思维,什么叫学佛,什么叫修行;怎样才能解脱,怎样才能成就。不要糊里糊涂地来了,糊里糊涂地参加了,糊里糊涂地结束了,糊里糊涂地回家了。
你到山上修一百天,虽然因为自己烦恼太重,习气太重,没有太多改变。但起码对自己应该有个了解吧。“哎呀,自己太差了,和佛菩萨相比,和那些大成就者相比,天壤之别啊!”这样认识自己也行,也是收获。
每次,我都非常希望大家有一点收获,不要白来,两手空空地回去。特别是在百日共修期间,朗措玛寺、实修中心相当是宝洲,到处都是如意宝,你应该多积累点,多带点宝贝回去。如果两手空空地回去,真是太可惜了,太没有福报了!
学修期间不看别人只看自己不会有错。如果总看别人就错了。我说过,我们是一个坛城的金刚道友,是生生世世的一家人。我们对一般的众生,都不能有看不起、看不惯的想法和行为,何况是自己的金刚道友呢!有看不起的人,说明你没有慈悲心;有看不惯的事,说明你没有智慧。
这么多人聚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修行,肯定有各种各样的习性。你应该明白这个道理,不要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评价别人。作为一个凡夫,你没有评价别人的权利!以前我给大家讲过,你怎么知道他人是不如法的?你怎么知道他人是不好的?你怎么知道他人在造业?你有他心通吗?你知道他人的发心和动机吗?你若是要评价别人、判断别人,别的不说,最起码要有他心通。即使有了他心通,你也只能观察、判断和评价比你层次低的人。比你层次高、修行好的人有很多,即使你有他心通也无法衡量。
佛说了,要全面地衡量、评价他人,必须要有佛眼,有佛的智慧。佛的境界是最高的,没有比佛的智慧再高的了。佛看一切众生的内心与外表,一目了然。你具备了这样的能力,才可以评价他人。若是你盲目评论、评价他人,非常容易犯错犯戒,甚至还会犯诽谤佛菩萨的罪过。这比杀害三界众生的罪过还严重。
现在有些人太容易、太轻易地评价别人,一说别人的过患,一评价别人时,都有能力,都有一套。不要这样吧!所以,大家只看自己,不看别人;将佛法当镜子,只照自己;将佛法当秤,只称自己。这样才知道自己有多好、多坏,才知道自己有多重。没有佛法这面镜子,看不见自己真正的模样;没有佛法这杆秤,称不出自己真正的重量。
共修期间,除了管理人员、僧值,任何人都不准说别人、评价别人,你没有这个权利。
举办这么殊胜的法会,最重要的是所有参加学修的人,都要团结一致,和睦相处,这是成就的根本。若是搬弄是非,搞一些不团结的事或者有冲突,最好自动离开,不要留在这里,否则会影响整个团体,这个罪过非常严重,这点非常重要,大家要铭记在心。
共修的力量,就是团结的力量。没有团结,就没有共修的力量。我们在一起闻法、思维、修行,若不齐心协力,不团结一致,就失去了共修的意义了。所以,任何人都要遵守这条戒律,不准说别人的是非,不准说别人的缺点。
“噢,我是这么想、这么做的,但是某某人……”有些人总是说这些,把所有的责任,所有的问题都推到别人的身上。就是习气!以后,我绝对不会接受这些说法。不要说这个,要怪就怪自己,要恨就恨自己。大家一定要记住,这是最根本的,最重要的!今天就讲到这里。
此福已得一切智,摧伏一切过患敌。
生老病死犹波涛,愿度苦海诸有情!
以佛所获三身之加持,法性不变真谛之加持,
僧众不退意乐之加持,如是回向发愿悉成就!
达雅塔,班赞哲雅阿瓦波达呢耶所哈!
《密乘五条根本戒(三)不停咒印》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