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正法妙音》第叁冊 因果的奧秘▪P22

  ..續本文上一頁此就手淫不斷了。上初中之後,他坐在教室最後一排,居然在老師上課時,偷偷手淫,隨著年齡的增長,他的手淫、意淫越來越頻繁。有了VCD之後,他到音像店買很多淫穢光盤,也看過色情雜志。在上網之後,更加變本加利,整日流連在黃色網站中,搜集小電影和色情圖片,而且樂此不疲。

  由于頻繁的淫業,心光的身心受到嚴重的染汙,他自己說:“自我感覺在初次手淫之後,就有深深的負罪感,害怕醜行暴露,整天心神不甯,從此說話做事很難集中注意力,而且有胸悶氣短的毛病。升學之後,住在集體宿舍,手淫仍在繼續,每當同學們睡覺之後,我才作那種醜惡之事,行爲鬼鬼祟祟,生怕被人看到。現在回想起來,那時候的我豈不就是一個鬼嗎?到了白天,又裝得象個人似的。這樣的生活一直延續到畢業。參加工作後,手裏有了自由支配的錢,就迷上了網絡,一頭紮進黃網,不能自拔,每月高額的費用也不能使我動搖。有了家庭後,老毛病還是無法去掉。”

  幾年前,心光接觸了佛法,一度也學得很努力。他認識到邪淫的危害,並且登陸過一些戒邪淫的網站,熱情高漲之下,發誓戒邪淫,但是屢屢失敗!每次懊悔之後,都發誓要改,可是過不了幾天,又象蒼蠅逐臭一般,沈迷在黃網當中。

  從以上這一段,可以看出以淫業之力,使心光陷于痛苦之中不能自拔,伴隨他的只有深深的負罪感,整天心神不甯,說話做事難以集中注意力,心理陰暗,胸悶氣短,現生已經變成鬼相。業力的作用不會錯亂,大家注意體察善惡業對內心截然不同的作用,遠離邪淫的白法會使心清淨、開朗、喜悅、安祥,邪淫的黑業則會使心汙穢、沈重、萎縮、陰暗,確實是“善惡報應,絲毫不爽”。正是基于邪淫損壞相續這一點,我們不能造邪淫業,造了決定會毀壞福德、智慧,不可能産生絲毫真正的安樂,這就是邪淫黑業決定之相,也是緣起無自在的相。《八師經》說:“淫爲不淨行,迷惑失正道,精神魂魄散,傷命而早夭,受罪頑癡荒,死複墮惡道。吾用畏是故,棄家樂林薮。”(淫欲是不清淨的,它讓人迷惑顛倒,喪失正道,精神消散,由此損失壽命,過早夭折,現生以愚癡、荒淫放縱而感受罪惡,死後還要墮入惡道。因爲恐懼這種業報的緣故,舍棄世俗之家,喜歡在山林中安住。)

  有一位四十歲的居士,他講述自己邪淫的過程以及現世的果報:

  他第一次手淫,是看了挂曆上的女名星,後來基本每月都有手淫,當時在校學習很好,是老師表揚的對象,所以還能盡力克製,把精力用于學習,但是手淫使他身體差,睡覺不好,心浮,經常感冒,扁桃體發炎。而且自己覺得有陰暗心理,與人交往心地不坦然。中學時手淫的後果還不是很嚴重。

  後來他以理科全省第四名的成績考入南方某重點高校。在大學裏,因爲追求一位女生遭到拒絕,結果晚上時常幻想,經常手淫,和同學相處不好,兩年後得了躁狂性精神病,休學一年。九五年在廈門大學複習一個月,准備考試,以他的聰明本以爲十拿九穩,可是考前一段時間,卻晚上失眠,而且性欲旺盛,後來再度發病被送進精神病院。

  參加工作後,因爲嫖娼,染上了尖銳濕疣的性病,結婚前有過四次嫖娼,以邪淫業力使他不得貞潔之妻。九六年結婚時,對方隱瞞了曾經離婚的事實,而且婚後和一位教授長期保持不正當關系。在兩千年生下一個非他血緣的孩子。小孩生下來不久,兩人就離婚了。離婚後還不能痛下決心改掉邪淫,反而經常去嫖娼。邪淫使他經常耳鳴,每到半夜心就發熱,睡不著,就象經中所說的火燒地獄一樣。

  公案當中的主人公曾經是全省理科第四名的高才生,照理來說,智慧這樣好,前途肯定遠大,可是後來他的人生完全走到身心崩潰的邊緣。他是被什麼摧毀的呢?不是被外在敵人,而是被他心中的淫欲煩惱。少年時代的邪淫使他身心早受傷害,相續被黑業染汙,導致心理陰暗,與人交往心地不坦然,這也是惡業力必然造成的影響。中間以淫欲煩惱,迅速削減福德和智慧,使他不僅功名不得成就,反而精神失常。後來邪淫業力再次引發等流果,使他不得貞潔之妻,無形當中,以業力的不自在運轉,使他無法擁有幸福的家庭生活。僅僅現前幾十年的人生,就反應出這樣一系列的苦果,所以業力絲毫不錯亂,以邪淫的黑業在初中後任何階段,唯一只會引生苦果,以黑業産生安樂的機會等于零。

  辛叁、破除性解放之邪見

  一、性解放主義者認爲:以性是人類本能的緣故,不能壓抑,需要開放。

  回答:如果凡是本能都需要開放,那貪嗔癡是每一位凡夫的俱生煩惱,是本能,是否都需要開放呢?以生活中的經驗可以說明,人的行爲需要如理地取舍,而不是無原則的開放,例如飲食是人的本能,我們能否不考慮食量而無限製地暴飲暴食呢?能否不考慮身體狀況而無選擇地飲食呢?能否越位而侵占他人的飲食呢?能否不按時間規律而隨時隨意地飲食呢?稍有理智的人,都會知道飲食是要遵循規矩的,不然就會引生很多不良後果。在對待飲食乃至種種的行爲上,以智慧如理抉擇而取舍極其重要。我們人類有辨別智慧,以智慧觀察時,凡是會引起負面結果的方面應當提前遮止,凡是能導向健康、安樂結果的方面都應當采取,這樣行持才是如理如法。因此不是無條件地開放,而是先要以理性判斷因是善是惡,果是安樂還是痛苦,然後再如理取舍。同樣,如果性行爲在時間、場合、對象等方面,對自他造成痛苦,那就應當遮止、防護,而不是隨心所欲地解放。

  二、性解放主義者認爲:以性是安樂的緣故,應當開放,而不是壓抑或節製。

  所謂性的安樂,是指眼前片刻的安樂,還是未來的安樂?如果以片刻安樂而導致未來漫長之苦,請問這是我們所應希求的安樂嗎?假如美食之中摻有慢性毒藥,暫時確有一點樂受,但以此將造成未來損壞身命的惡果,請問是否願意受用這種帶毒的美味呢?同樣,以邪淫可能會有片刻快樂,可是最終會導致一系列損害身心、家庭以及未來墮落的後果,爲什麼爲了片刻之歡而不顧未來無盡的痛苦呢?再者,如果淫欲是一種真實的安樂自性,應當是次數越多,安樂越增盛,爲什麼在這個業重複造作之後,會導致身心衰竭乃至死亡呢?

  叁、性解放主義者認爲:婚外戀是兩情相悅,爲什麼判定爲黑業?

  雖是兩情相悅,但她的丈夫悅意嗎?子女悅意嗎?親人朋友悅意嗎?天下的善人悅意嗎?出世間叁乘的聖人悅意嗎?以兩人的悅意,遭致這樣大的公憤,豈是一種善業?比如兩人和合造一件惡業,得到暫時的享樂而高興,但卻引起衆人的公憤,這能算是一種善業嗎?

  四、有人反對對性行爲安立罪惡、醜陋、汙穢、邪淫等貶義的詞彙。

  譬如,我們需要將殺生、偷盜、貪汙、謊言等,安立爲罪業、黑業,因爲此等能染汙身心、造成痛苦。爲什麼不應安立爲罪業,或者不清淨、不正直、不誠實、暴力等的名稱?是否應該去掉這一切貶義詞,重新爲惡業正名,使惡業在人類社會泛濫通行呢?如果去掉負面符號,一定是正面支持、褒揚、贊成、鼓勵,而這樣的結果,勢必將人心引向罪惡而自我毀滅。所以對能造成自他痛苦的行爲,我們應當把它安立爲罪業或黑業,以此來進行遮止,才能使人心出離痛苦。同樣,不正當、不健康的性行爲是導致自他、家庭、現世、後世諸多痛苦的因,爲什麼要贊許、宣揚、維護它,使它合理化而肆意泛濫呢?難道人類是想毀滅自己嗎?

  五、有些人以“食色性也”作爲淫欲濫行的理論依據。

  但我們要用智慧抉擇,淫欲真正的本質是什麼,“食色性也”的“性”,是指人類的俱生煩惱,既然其本質只是一種煩惱,有什麼必要對這種煩惱自性安上“美好,快樂,清淨,永恒”等的概念?這是不合理的,因爲它的本質就是煩惱,它的果就是生死。許多持邪見者認爲,離欲節欲是壓抑人心,是禁锢人心的安樂,是刻意折磨自己。對此以比喻來破斥,譬如染上吸毒惡習,如不對治,就會導致嚴重的迷亂,而墮入無法自拔的地步,所以面對毒瘾,理智的方法是應當克製,才有希望擺脫。同樣淫欲是由無始以來的習氣力所形成,具有強大的勢力,面對它只有兩種方式:一種是隨欲放縱,另一種是以理智對治,最終根除。采取前一種方式,只會象飲鹽水越飲越渴一樣,結果是越陷越深,而采取後一種方式,雖然暫時要與自己的習氣作鬥爭,要有一種克製、轉化,但最終會使自己超越淫欲而達到真正的解放。所以,節欲離欲才是理智之道。針對善根深厚的修行人,爲了了脫生死,要求是絕對斷淫,對于在家男女,不得已緩而求其次,暫時將淫欲規範在正淫的範圍之中,以求能逐步過渡到離欲,最終還是以離欲才能出離生死。

  六、有些所謂的性學專家認爲:性是推動全人類發展的源動力。

  我們要問:這個源動力是從哪個層面說的?如果它會將人類推向災難,是否還需要這種源動力呢?以流轉的角度觀察,性不僅僅是整個人類流轉的源動力,而且是整個叁有輪回的源動力,因爲一切凡夫都是以淫欲而生死的,這沒有不成立之處;可是從解脫的角度觀察,如果不遮止這種迷亂,凡夫的生死何時才有機會解脫?生死的源動力是愛欲無明,而不是智慧,以無明力只會引起業和痛苦,所以這種迷亂力不是要讓它發展,而是要根除。人類所具有的善心與智慧,才是引導人類向上的動力之源,這才是真正需要發展提升的。

  七、還有人說:性愛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我們要知道所謂婚姻的意義在哪裏,對在家人來說,婚姻要負責人類的延續,這是一個很重大的問題。因爲每個人的生命只有依托父母,才能來到人間,因此在家男女結婚成家,是應負起孕育新生命的責任。這是爲人父母的責任,新生命獲得了寶貴人身,要使這個生命健康地成長,除此之外,縱欲並不是人生真正的意義。人身的寶貴品質,只在人具有突出的意志力、智慧力、善心的力量,如果能夠開發它,就會以這種品質産生出偉大的事業、道德與成就…

《《正法妙音》第叁冊 因果的奧秘》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