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說。生墮地獄中,大火熾燃身,焚燒甚苦痛,業報罪信爾。熾燃大鐵犁,具滿五百數,而耕其舌上,遍碎身苦惱。(有熊熊燃燒的巨大鐵犁,數目滿五百個,以此等熾燃鐵犁于謗法者的舌頭上耕作,謗法者全身悉皆爲犁所碎而萬分苦惱。)若從地獄出,複受諸惡報,諸根常缺漏,永不聞法音。設使得聞者,複生于謗法,以謗法因緣,還墮于地獄。(如果從地獄中出來,以余業影響,尚須感受許多惡報,諸根常有缺漏,無法聽到正法妙音。即使聽到,然以同行等流果所感,仍將造作謗法惡業,以謗法之因緣還將墮入地獄。)”
公案:
寶蓋燈佛的像法時代,有一快見王子出家學道,因曾貴爲王子,故出家後仍有傲慢習氣。和尚傳講甚深空性法門時,其聞後反生邪見。和尚滅度後,快見謗言:“和尚無智,但知贊歎空性,我後世不欲見彼。”又說:“阿阇黎具足智慧辯才,願其生生世世成爲我之善知識。”言畢後,便教弟子受持邪見。雖其守持戒律,然以毀謗般若、執持邪說,故命終後墮入阿鼻地獄,于八十億劫中感受無量巨苦。罪報窮盡後從地獄中脫離,轉生爲貧賤者,五百生中癡聾瞎眼,一千二百生中常作下劣仆人。
漢傳佛教曾有過輝煌曆史,如盛唐時代曾出現十宗鼎盛之局面。漢地所盛行者,皆爲大乘法門,若于學習藏傳佛教後,反而輕視、毀謗漢傳佛教,則十分顛倒。對于偉大的漢傳佛教,每位漢族佛弟子皆當平等地恭敬、頂戴、贊歎、護持,如此聖教方能弘揚、興盛。
(3)毀謗聲聞緣覺乘法之過患:
《地藏十輪經》雲:“複有一類,于大乘法得微少信,實是愚癡,自謂聰敏,于我所說聲聞乘法、緣覺乘法毀呰誹謗,不聽衆生受持讀誦,下至一頌。如是等人,名爲毀謗佛正法者,亦爲違逆叁世諸佛,破叁世佛一切法藏,焚燒斷滅,皆爲灰燼。斷壞一切八支聖道,挑壞無量衆生法眼。”
藕益大師在《贊禮地藏菩薩忏願儀》中說:“嗚呼!大法久湮,人多謬解,執大謗小,舉世皆然。甯知地獄衆苦已隨其後,喑啞余報,複更難窮。故我地藏慈尊,于大集會中,現聲聞相,而世尊廣歎勝德。蓋末世之中,駕言于大乘甚易,而躬行于僧行實難。甯知廢小談大,並其大而亦非,悟大用小,並其小而亦大。”大法久已湮沒,佛教徒每多錯解,執著大乘、毀謗小乘,舉世都是如此。豈知地獄衆苦已緊隨其後,喑啞之余報更是難以窮盡。所以,我地藏慈尊在大集會中,顯現聲聞形相,而世尊廣大贊歎其殊勝功德。在末法時代,以大乘而誇誇其談十分容易,然欲真正實踐比丘的行爲則著實困難。豈知廢棄小乘而高談大乘,則連其大乘亦不應理;證悟大乘而善用小乘,則連其小乘亦成大乘。
(4)若無極大密意,亦不應毀謗外道:
《毗盧遮那菩提續》雲:“不能诋毀外道宗,若人诋毀外道者,遠離毗盧遮那因。”
《月燈經》雲:“世上其余外道者,不應于彼起嗔心,而應發起大悲心,此乃第一忍耐法。”
全知麥彭仁波切于《大乘莊嚴經論》注釋中說:“如來教法——大乘經典之量沒有限定範圍,所以五明皆是以佛的善說對于諸菩薩宣講而安立的,諸菩薩如實住持之後,爲了利益有情,在各個時代幻化爲具足五種神通的仙人與大婆羅門等後,所宣說的也是無量。”
從釋迦佛的傳記中亦可了知,佛陀因地行菩薩道時,亦曾多次以外道婆羅門、仙人等形象度化衆生。是故,若無極大密意與必要,于外道亦不應毀謗。
(5)謗法罪超過五無間罪,不得解脫:
《般若八千頌》雲:“何人若造五無間,不及相似謗佛法。”五無間罪是殺父、殺母、殺阿羅漢、出佛身血,以及破和合僧。若造此等罪業,死後無間即墮入無間地獄,然謗法罪之過患尤甚五無間罪。
續部中說:“何人偏執自宗派,輕易毀謗諸他宗,罪障之中最深重,彼人不得諸果德,死後墮獄受痛苦,此乃等同無間罪。”
《寶性論》雲:“若由數近惡人故,具有惡心出佛血,殺父殺母殺羅漢,破壞最勝和合僧,若能思惟修法性,此人速疾從此脫,若人惡心謗聖法,此人焉能有解脫?”所以,若以惡心造下五無間罪,依靠思惟、修習法性尚能解脫,然以惡心毀謗聖教法,則必斷絕解脫。
米拉日巴尊者說:“佛法豈有好壞別,執著宗派即謗法,是爲斬斷解脫根。”
(6)謗法是往生西方淨土最大的障礙: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中第十八願說:“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
大恩上師住世時,常苦心教誡我們,往生淨土最大的障礙,即毀謗正法。所以,凡欲求生西方淨土者,須時時謹慎防護,切莫以貪嗔煩惱造下謗法惡業。
以上已從因、果兩個角度解釋“應遮”。概言之,即須遠離一切偏執自宗、毀謗他宗的邪行。諸如此類邪思分別語言皆須禁止,心不作是意,口勿出是言。無垢光尊者在《叁十忠告論》中說:“護持自宗破除他宗者,雖思辯論清除教法塵,依彼生起煩惱之因故,禁止自語即是吾忠告。”以下解釋“應持”之善行。
3、對治——修持有緣本尊法門、淨觀一切他宗
淨觀一切他宗我心語
首先分叁方面解釋“淨觀一切他宗”:1、淨觀一切佛教宗派皆是諸佛引導衆生成佛之方便;2、淨觀一切佛教宗派皆爲一補特伽羅成就二利之方便;3、淨觀一切大乘佛教諸宗的究竟密意無二。
(1)淨觀一切佛教宗派皆是諸佛引導衆生成佛之方便。
諸佛以大悲爲體,其本願即引導衆生成就與彼同等的菩提果位。然以衆生之根機意樂有別,諸佛應機而接引,故爲契合衆生根機所施設的教法,亦有八萬四千法蘊之別。因此,我們須以清淨心觀想此等法蘊,皆爲諸佛從大圓覺海中流現之度生方便。
《普作續》雲:“爲調貪惑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律;爲調嗔惑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經;爲調癡惑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論;爲調叁毒之對治,宣說二萬一千密。”
《勝樂金剛續》雲:“衆生根基既無邊,如來幻化亦無邊,若于自宗不相同,即時不能作毀謗,應當發願將來知。”
《華嚴經》雲:“善逝幻變既無量,爲調伏一切有情衆,現示彼色形色等。”
(2)淨觀一切佛教宗派皆爲一補特伽羅成就二利之方便。
以自利而言,若欲獲得斷證圓滿之佛果,即須斷盡一切過失、成滿一切功德,而諸佛任何一教法善說,即具斷除一分過失、成就一分功德的作用,故皆爲令我等趣入斷證圓滿之方便。
以他利而言,大乘菩薩若欲真實利益叁乘種性乃至無量根性的衆生,則須精通一切八萬四千法蘊,如是方能契合衆生根機而圓滿利他。是故,對于一切佛教宗派不但不應舍棄,且應發願通達,如是方能成就遍知果位。
(3)淨觀一切大乘佛教諸宗的究竟密意無二:
雖然大乘各大宗派暫時抉擇的方法、修行的儀軌等有所不同,然其究竟密意皆是一致,此乃因各派大師皆爲同一化身之故。
以下引教證說明:
四世班禅大師:“大智成就蓮花生,化身具德燃燈尊,又化樂桑紮巴華(宗喀巴),我無其余皈依境。”
《無偏佛教史》引述夏嘎措周讓卓的金剛語:“于前宏時期由釋迦佛授記之化身蓮花生大士照耀佛教明燈,後宏時期蓮師化現燃燈尊者,其化爲具德上師樂桑紮巴等出世的無數化身。”
大智者土官在智慧品書當中說:“阿底峽尊者與無等達波瓦、法王宗喀巴都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
在《蓮師廣傳》中授記薩迦班智達是蓮花生大士的化身。
由以上教證可知,各派大師都是一體無二,且各派大師所抉擇的法要,究竟爲同一密意。
全知剛夏讓卓爾說:“大手大圓中觀等,智者之前同密意,愚者對此舍法也。”
叁世嘎瑪巴自生金剛說:“遠離戲論大中觀,遠離伺察大手印,此乃諸聚大圓滿。”
米拉日巴尊者在《勝樂金剛明釋》中說:“心性明空無別者,大手印謂無分別,大圓滿謂法界性,波羅蜜多謂空性。”
修持有緣本尊之法門
雖然無量法門皆爲成就菩提之方便,然補特伽羅的緣份具衆多差異,故于淨觀一切他宗之前提下,尚須修持與自己有緣本尊之法門。
阿底峽尊者說:“不得毀謗諸正法,何法起信求彼法。” 于外,須平等淨觀一切正法,不應毀謗;于己,則須于八萬四千法門中,尋求一起信之法門,一心專修。
比如,米拉日巴尊者最初依止甯瑪派上師,修持大圓滿,但根機與法不相應,後依止深具宿緣的上師瑪爾巴尊者,修學有緣的大手印法門而獲得成就。又如,慶哲王修的見歌中如是唱道:“我學的是薩迦教典,精通的卻是甯瑪密法,此前世因緣真稀奇;我修習的是密咒道果,證悟的卻是自現大圓滿,此前世因緣真稀奇;我祈禱的是瑜伽自在,卻唯有蓮師賜予加持,此前世因緣真稀奇。”
是故,趣入何種法門、修習哪個本尊,確與前世因緣密切相關。大恩上師教誡弟子,于己之修學,應當修持有緣的本尊法門。
以下再從大恩上師生平事迹中,深入體會“淨觀一切他宗,平等護持聖教”之理:
大恩上師一貫平等護持佛教各大宗派。上師曾言:“時至末法,佛法本已極其衰微,故各宗派更應互相幫助,攜手共進,不應互相排斥打擊,如是佛法便會興盛,否則唯加速佛法滅亡而已。”
一九八九年,應第十世班禅大師的邀請,大恩上師在北京中國藏語系高級佛學院,對甯瑪、格魯、薩迦等各大教派的大德,傳授《定解寶燈論》爲主的法要,且爲彼等賜予甚深灌頂、修要與竅訣,聞者均受益匪淺。
此後,班禅大師又邀請上師同往紮什倫布寺。座談會上各派大德皆發表演講,贊歎自宗。最後,班禅大師請上師如意寶代表甯瑪派作一簡要開示。大恩上師引用衆多教證、理證,闡述各大教派所抉擇之究竟密意互不相違,當時,班禅大師高度贊歎上師乃“護教之聖者法王”。
在從拉薩回途中,大恩上師應邀前往噶舉派著名寺院哲貢寺。當時,于上師境界中,噶舉派大護法神——阿謝曲尊在烈火狂風之中,前來恭迎上師,余者亦現見許多奇特征相。
途中,上師立即…
《《正法妙音》第一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