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別的理解,就是臨命終時十念稱名,這是最低。那麼平常我們看經文,要善于體會經中的意趣,乃至是最少,凡夫總有偷工減料的心理,乃至十念,一念可不可以啊?你應該往上去想,往上面去會更多,降,降到下面是十念,古人總結這個經文就說了,這個經文是教我們,是上,盡形壽,下,至十念,這個說法非常圓滿,就是說落實在生活中,我們現前怎樣落實這一願呢?我們現在活得好好的,不用一天到晚等著,我臨終再十念,現在就該十念了,十念又十念,不停的念下去,盡形壽,每一天能夠不間斷是最好的,每一天念多少呢?最少十念,這就是清朝慈雲灌頂大師所定的十念法,每一天至少十念,早晚各一次,十念法。念得也很簡單,大師這個方法,是教給工作及其繁忙的人所用的,早晨起來洗刷完畢,家裏有佛像,就恭敬合掌在佛前行禮,然後深吸一口氣,盡這一口氣,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這一口氣有多長,就念多長,念十口氣,這叫十念。晚上睡覺之前,也念十念,這叫十念法,能夠堅持一生不間斷,同樣符合願文所說的,這是最低,往上面去啊,當然是越多越好,有很多念佛同修每天有定課,早晨有定課,晚上有定課,這很好。
除此以外,日常生活中隨緣念,我們這個心啊,不念佛就一定念煩惱,你不信可以做個試驗,正念喪失,妄念立刻現前,甚至于我們就是提起正念的時候,妄念還會跟著湊熱鬧,何況正念失去。所以日常生活中養成念佛的習慣,凡是不需要去思維的工作,我們盡可能的用來念佛,養成念佛的習慣,至于怎麼個念法,這個經上教了很多,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愛好念六個字很好,四個字也不錯,念快可以,念慢也行,大聲念沒問題,小聲念不影響別人,心中默念呢,清楚就好。但是有個前提,大聲念不要幹擾別人,這一點有很多時候我們念忘記,念佛,我們認爲很好,別人不一定認爲就很好,我們或許認爲這是梵音,海潮音,別人可能認爲這是噪音,煩惱音,會給別人帶來煩惱,在這種情況下,不要大聲念,小聲甚至于默念都很好。總而言之,在日常生活當中養成這樣一種習慣,我們的生活本身就是在修行,就是在落實念佛法門信願行叁資糧,這樣修學,在這一生當中保證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往生。淨土聖賢錄裏面記載,宋朝有一個黃打鐵,他平常念佛就是這樣,每一天沒有特別的時間,他的工作就是打鐵,生活很辛苦,有一天遇到一個法師,法師就教他,你這麼苦爲什麼不修行呢?他說了你看我工作這麼忙哪有功夫修行,我們一般人也都這個觀念,工作很忙,誰有功夫修行啊,法師說了,正是因爲你很忙,很煩惱,所以才要修,減少自己的煩惱。給你說一個方法,就是念佛,打鐵嘛,每打一下念一聲阿彌陀佛,不用另外抽時間,他一想也是,這麼簡單就試試。從此以後每一天打鐵就是念阿彌陀佛,他那個鎯頭打下去,就象這個木魚一樣,一個接一個阿彌陀佛阿彌陀佛不停的念。他的太太看到了就說了,你以前單單打鐵就很累了,現在又加上念佛,豈不是更辛苦嗎?他說你不知道,以前單單打鐵,這個精力都在鎯頭上所以很累,現在加上念佛,注意力轉移了都在佛號上,所以不感覺到累,越打越輕松,反而變成一種享受樂趣了。這樣幾年下來啊他的功夫成就了,有一天就跟太太說,我要回家了,太太說這不是你家嗎?他說我家在極樂世界,太太以爲他說瘋話,沒理他,他就跟隔壁鄰居一一告假,說我要回老家了,他不認識字,請一個鄰居爲他寫了一首偈,說給大家作個紀念,這首偈很有名,也很實在。“叮叮當當,久煉成鋼,太平將近,我往西方”,說完站在那裏往生了。你看,這就是生活當中落實淨土法門修學的真實例子。實際上,這樁事情旨在用心,不在能不能做到,肯用心,人人都能做到。乃至臨命終十念,哪怕是就剩下這麼短暫的機會,如果遇到了肯至心稱念,同樣可以往生,保證一切衆生都有出離輪回的可能,絕對可能。除非是這個衆生他自己不願意,那就沒辦法。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如果具備了前面的條件還不能往生,那麼阿彌陀佛就不成佛,那麼這一願給我們肯定,阿彌陀佛現在在極樂世界,就是以十念必生的大願,接引十方一切衆生。我們在這個地方應該生起堅定的信心,我們現在有的是時間,不僅十念百念千念萬念,我們都能做到,只要具備至心信樂,心心回向,願生淨土,這樣的真信切願,然後,在我們的生活中隨緣隨分,盡心念佛,這一生肯定往生。
下面還有兩句經文,這兩句經文,唯除五逆,毀謗正法,就是除一類衆生之外,其他衆生都可以往生。
那麼今天時間到了,這兩句經文我們明天繼續學習。好,謝謝大家。
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
(仁山法師講于新加坡南海普陀山)
公元二千零七年九月六日
第五集
尊敬的諸位法師,諸位同修大德,大家好!
阿彌陀佛!
請掀開經本第29頁,經文從最後一行看起:我作佛時,十方衆生,聞我名號,至心信樂。所有善根,心心回向,願生我國。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唯除五逆,誹謗正法。這是十念必生的大願,昨天我們學習過了,還有最後的兩句經文沒有詳細解釋。每一個衆生,聽聞到阿彌陀佛的名號能夠至心信樂,心心發願,求生淨土,上盡形壽,下至十念,在一生當中必定往生,沒有疑惑。那麼有一種情況是除外,唯除五逆,誹謗正法。五逆重罪,在佛經裏面是非常嚴重的惡業,我們讀地藏經,地藏經裏面明白的告訴我們,五逆十惡造作這樣嚴重的惡業,果報是命終之後直接墮阿鼻地獄,這個中間沒有商量的余地。那有人說了,有沒有一個方法可以挽救他們,這個地方把五逆也除了,好像他們不包括在內。五逆重罪,我們知道逆就是違犯人情,大逆不道,你譬如殺父殺母,這是有背人倫,殺阿羅漢,出佛身血,破合和僧,這是破壞叁寶,有背師道,無論任何一條,這個罪都極其嚴重。經上說,造作五逆重罪任何一條,命終之時,如箭射一般墮阿鼻地獄,在其他法門的修學過程中,這些重罪可以說沒辦法救,縱然有,也需要修非常複雜的忏悔法。可是,我們在觀無量壽經下品下生章中看到,造作五逆十惡的這些衆生,臨命終時遇善知識勸他念佛,他肯念,哪怕只念了十聲,乃至一聲,他的地獄境界就不見了,化地獄猛火爲七寶蓮花。這個真實的事例,在淨土聖賢錄裏面有記載。彌陀同修常常聽到的就是張善和,唐朝的張善和那就是一個造十惡業的衆生,十惡業中的殺業,極其嚴重,命終之時,地獄猛火現前,看到很多牛頭人向他討命,他很恐慌,就讓太太到寺院裏去請師父,法師來了看到他這種情況就說,你這種情況沒有其他方法可以救了,只有念佛。他說我現在相信了,以前不相信殺生有這麼嚴重的果報,現在知道了,既然殺生墮地獄是真的,那念佛往生極樂世界也肯定是真的,你教我我就念。來不及燃香供佛,就給他點一把香手裏邊拿著,至誠恭敬念南無阿彌陀佛,還不到十聲,他就說地獄不見了,牛頭人也不見了,接著再念幾聲,他說看到佛來拿著金蓮花接他往生,說完他真的就往生了。這是我們在淨土聖賢錄裏面看到的真實的記載,造五逆十惡,臨終忏悔,至心稱念,同樣可以往生。
那有人說豈不是跟這個經文有矛盾嗎?這不矛盾,這個兩句最重要的是說誹謗正法,假如一個人誹謗正法,那或許就沒有機會往生了。注意,是或許,或許沒機會往生了,但或許他還有機會往生。我們先說什麼叫誹謗正法,誹謗就是我們常說的造謠陷害,以惡意的言語去攻擊,如果是對一個人這叫誹謗人,如果是對團體呢,是誹謗僧團,對學佛的團體,誹謗僧團,如果對整個佛法誹謗那就叫誹謗正法,不論誹謗哪一個法門,通通屬于誹謗正法。這一點我們念佛的同修要特別慎重。你譬如,我們念佛了,我們贊歎淨土法門殊勝,我們可以大力贊歎,淨土法門是如來說法度衆生最殊勝的法門,但是不能夠誹謗其他法門。
這一點很關鍵,我只說念佛好,並沒有說參禅不好,你如果理解爲參禅不好,那是自己的事,我們只說念佛非常好。如果我現在是講這個禅宗經典,也會贊歎禅宗很好,以前老和尚教的,每一個法門都是佛說的,都好,好的程度呢,它都平等,金剛經說,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我們應該以平等心去對待。但這不是說要我們通通都學,這就好比藥店裏面的藥一樣,藥是沒有貴賤的,沒有高下的,但並不是說你什麼藥都可以吃,我們得了什麼病,需要什麼藥,而這一副藥對我們來說最好。我們選擇念佛法門對我們來說最好,參禅我沒選擇,這個學密我也沒選擇,有些同學選擇了,有些學佛的朋友他們學了我們遇到了,贊歎他們,這是善導大師特別交待的,念佛人遇到解行不同的人,應該怎樣去面對。大師說了,遇到解行不同的人我們應該贊歎他,千萬不要我們念佛同修遇到參禅的了,就告訴他念佛好啊,你那個禅參了沒用啊,這末法時期淨土成就啊,你這邊還沒說完他馬上打斷你,參禅好,念佛太慢了,參禅直截了當,來得痛快,結果呐,念佛的同修不念佛,參禅的朋友不參禅,幹什麼?念佛的去勸參禅的來念佛,參禅的勸念佛的去參禅,到最後兩敗俱傷,禅也沒參,佛也沒…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仁山法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