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仁山法師)▪P30

  ..續本文上一頁活的,在生活當中不斷的曆練,不斷的提升自己的心境,最終成無上佛果。

  定中常供無量無邊一切諸佛,在禅定之中供養無量諸佛,定中供佛,有人說了,定中還怎麼供佛啊,我們只有夢中供佛,我們什麼時候入過定啊,入定不容易,我們常常看到入定坐在那裏一動不動啊,實際上,入定不一定要一動不動,菩薩的禅定是在行住坐臥之中。定,就是心地如如不動,不是說這個身不動啊,身不動,身不動很容易,坐在這邊打瞌睡,睡著了就不會動了,很容易,可是心還在動,胡思亂想,真正的定,就是心地清淨平等,供養諸佛就是以清淨平等的心去爲一切衆生服務。有人說這供佛啊,怎麼講到衆生?衆生是未來佛,對菩薩來說,對于衆生的服務就是菩薩上求佛道的修學科目,這就是對諸佛的供養,諸佛並不需要菩薩供養什麼,只需要幫助更多的衆生,所以,我們明了了,學會了,在我們現前生活中,我們也能夠以這樣的心面對一切衆生,就是在供養諸佛。有很多人很想修個大供養,供養大法師,供養大德高僧,供養這個比較殊勝的道場,可有時候並不是象我們想的那樣,佛教我們最好以平等心供養才真正供養的諸佛菩薩。有很多同修啊到中國去朝山,去過五臺山,五臺山有一個道場,裏面有一座寶塔,這一座寶塔裏面供奉的不是別的,是文殊菩薩的幾根頭發,有人說這是怎麼回事呢?這是菩薩教化衆生的,在南北朝元魏的時候,五臺山這個大佛靈鹫寺就是現在的大顯通寺,過春節的時候過去這個大的道場啊逢年過節照例舉行無遮大法會,就是這一天無條件免費供養,供齋,所有人都可以來吃飯,那麼清早呢大家都來這邊忙著幫忙,要舉辦無遮大會供養所有人,還沒有要開飯呢,就來了一個穿得破破爛爛的婦女,懷裏抱著一個小孩,一只手還牽著一個小孩,身後跟著一條狗,來了之後就跟這個負責人說,哎呀我很餓,能不能先給我點吃的?因爲還沒開飯,負責人就看到她就問她從哪裏來啊,婦女說從來的地方來,要到哪裏去啊,到很遠的地方去,然後這個負責的法師看到了,哎呀也不容易,就先拿點飯給她吃,盛了叁碗飯給她吃,然後她的兩個小孩也吃了,吃完之後,說你可以走了吧,她說不行,我還要再要一碗,我後面的狗好幾天沒吃飯了,也給它一碗吧,這個負責的法師一想,這女人也太貪得無厭,自己吃就算了,還要給狗要碗,算了給她一碗,又給後面的那一條狗端了一碗,狗也吃完了,這下可以走了吧?還不行,我肚子裏面還有一個小孩,我要爲她再吃一碗,這一下負責的法師受不了了,說你這個女人太貪心了,沒完沒了了,你這不是存心搗亂嗎?不再應付你了,你走吧。他這邊剛說完,這一個婦女就忽然搖身一變,上升虛空,現文殊菩薩莊嚴法相,後面的那一條狗是座下的青獅,兩個孩子是兩邊的童子。在場的一千多人都看到,這一下大家嚇呆了,爲什麼嚇呆了?在菩薩家裏把菩薩趕跑了,文殊菩薩的家就是五臺山,現在菩薩回家要碗飯,不給還要趕跑她。我們也差不多,我們常常喊著菩薩慈悲佛慈悲,結果有時候佛菩薩來了,我們把佛菩薩罵跑了,有時候是這樣的,上升虛空說了一首偈給大家,苦瓜連苦根,甜瓜徹蒂甜,這個比喻很好,衆生爲什麼苦啊,有苦的原因,不是誰讓衆生苦的,衆生的心他沒有種快樂的因,菩薩給機會衆生也不知道修快樂之因,苦啊,苦得活該。甜瓜徹蒂甜,真正明了的人,諸佛菩薩爲什麼那麼快樂啊,他們的心徹底改過來了,快樂有快樂之因,大衆聽到之後非常慚愧,尤其是這個負責的法師,想要拿刀把眼睛挖下來,真叫有眼無珠,不識菩薩真身,好在大家勸,沒有挖下來眼睛。菩薩說了,看你們還有點善根,讓你們培點福報,留了幾根頭發下來,拿去供養,種點善根。臨走之前又說了一首偈頌,教大家要修平等心,怎樣修呢?心平如大地,學佛要學平等心,象大地一樣,亦如水火風,象水火象風一樣沒有分別,如果人能夠這樣做,的確佛法的真實受用現前就得到,以這樣的心去供養一切衆生,那就是定中供養一切諸佛。以平等心供養一切衆生就是供養諸佛,心地如如不動這就是定中,供養完了之後啊也不會想著,哎呀我這幾天做了什麼好事,供養了什麼很多人啊,沒這個概念,心地清淨一塵不染這叫不失定意,這就是菩薩發心,上求佛道下化衆生,若不爾者,不取正覺。

  再看下面經文,我作佛時,他方世界諸菩薩衆,聞我名者,證離生法,獲陀羅尼。這是第四十六獲陀羅尼願。證離生法,離生,生就是生死,徹底的離開生死,這也不容易,兩種生死通通離開,叁界之內的生死,叁界之外的變異生死,通通離開,分段生死變異生死通通離開,這要圓成佛果了。獲陀羅尼,陀羅尼翻成總持,就是一切萬法的總綱領,宇宙人生真相徹底明了。

  清淨歡喜,得平等住。修菩薩行,具足德本。應時不獲一二叁忍。于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這是最後兩願,第四十七聞名得忍願,第四十八現證不退願。聞名得忍,清淨歡喜,這是說菩薩的生活,菩薩每一天生活在清淨法喜之中,心地安住于平等之中,修菩薩行,就是以清淨平等歡喜的心態每一天過生活,這就是菩薩的菩薩行。具足德本,具足無量無邊功德之本啊,實際上就是菩薩修學的成就,真正表現在現前的生活之中,得真實受用,這個功德不是空洞的。應時不獲一二叁忍,一二叁忍本經後面有說,一者音響忍,二者柔順忍,叁者無生法忍。這個叁種忍的境界都是地上菩薩的,這一些菩薩得彌陀本願加持,縱然沒有往生,他們境界也能得到很快的提升,成爲地上大菩薩,就是把他們的境界提升到最高的層次。于諸佛法,不能現證不退轉者,不取正覺。現證不退啊,就是所有一切佛法的教誨落實在現前生活中,現證不退這一願是最後最圓滿的大願,說到底了,我們學四十八願,學完了之後怎麼用啊?我們知道怎麼用啊?不是學完了之後然後就放在一邊,這是阿彌陀佛的願,我們聽聽而已,頂多我們會想到要往生的時候要靠這個願,可現前我們能得到什麼受用,這一願實際上就是教我們具體的落實現證不退啊,就是在現前把我們學的佛法,落實在現前的生活當中。佛法不是談玄說妙,不是存在于死後的一般人看不到的境界,而是活生生在我們當下就可以去發揮作用的,所以我們一開始就提出,佛法與生活,念佛與生活,乃至于我們今天學的四十八願與我們現前的生活是什麼關系,願是生活的動力,一個人在生活當中如果沒有美好的願望,美好的追求,生活就失去了動力,菩薩的生活就是堅強宏偉的大願在支撐著,所以叫發菩提心,行菩薩道,發願。那麼我們今天發心學佛,發心念佛,發心學習四十八願,在我們現前生活中,我們要從自己內心深處生起,不要說爲衆生無邊誓願度的大願啦,先要生起一個從今天開始不要發脾氣,不要生煩惱的大願,這比較實在一點,再發一個一切時一切處能夠爲衆生服務的大願,這比較實在一點,然後以這樣的心態,也就是以這樣的心願發願求生淨土,那才是真正念佛人完整的生活。我們這樣去學,這一句佛號就活了,這個法門就充滿了生機。而現前我們學的這部經四十八願,的確可以指導我們眼前的生活,所以我們這幾天的學習,最後總結,終止,沒有別的,佛法不離生活,生活中有了佛法,生活會更加精彩,佛法落實在生活中,佛法的道理才是活活潑潑真實有用的理論。

  佛法與生活是一體的,牢不可分的,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次學習,大家都能夠在今後的人生,當然往生之後不算,往生之後大家肯定幸福不用祝福了,問題是在往生之前我,們能夠很好的去面對生活當中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每一個人,每一個衆生,以最美的心情過最幸福的生活。

  好,最後祝福各位菩薩,不但將來肯定往生,現前也都能每一天歡歡喜喜,快快樂樂,幸福美滿的過好每一天。

  謝謝大家,阿彌陀佛!

  

《阿彌陀佛四十八願(仁山法師)》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