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雲何爲四?
【講述】
佛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六倍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圓滿香積,其佛祖號稱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有無數億萬菩薩恭敬圍繞著,現在演說開示大乘佛法。曼殊室利,這個佛如來在因地修行菩薩道時,心發四大誓願,這四大誓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造作種種屠害之業,斷諸生命,由斯惡業受地獄苦,設得爲人,短壽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傷,當受死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無病長壽,不遭橫死,乃至菩提。
【講述】
第一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如有衆生有情從事各種屠殺、傷害生命的行業,由此惡業應受地獄苦刑,假設投胎爲人,會短命,多疾病,或遭受水溺、烈火,爲刀、毒藥所傷害,並受到死亡危險的痛苦,若聽聞我的佛號,專心持誦,由佛功德加被力之緣故,所有罪惡業障都能消滅,無病而長壽,不會遭受橫禍,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作諸惡業,盜他財物,當墮惡趣,設得爲人生貧窮家,乏少衣食常受諸苦,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衣服飲食無所乏少,乃至菩提。
【講述】
第二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情衆生作種種惡業,盜竊別人的財産,應當墮于地獄、餓鬼、畜生叁惡道;假設投生爲人,
會生在貧窮的人家,缺少衣服、飲食,經常受種種苦難,若能夠誠心實意稱誦佛號,由佛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所有惡業全都消滅,衣服、飲食不會缺少,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更相淩慢,共爲仇隙(1),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猶如父母,乃至菩提。
【注解】
(1)仇隙:仇恨。
【講述】
第叁大願:我來世證得佛果時,若衆生相互欺侮、傲慢,産生仇恨,若聽聞我佛號,誠心稱誦,由于佛功德力加被的緣故,衆生都生起慈悲心,相互尊重友愛如父母,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貪欲、嗔恚、愚癡所纏,若出家在家男女七衆(1),毀犯如來所製學處(2),造諸惡業,當墮地獄,受諸苦報。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惡業悉皆消滅,斷諸煩惱,敬奉屍羅(3),于身語心善能防護,永不退轉,乃至菩提。
【注解】
(1)七衆: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前五衆爲出家衆,後二衆爲在家衆。
(2)學處:即所學之處,一般即戒律。指比丘、比丘尼所遵循之戒條。
(3)屍羅:梵語音譯,即戒、持戒。是以意志抑製種種欲望。爲一種意志之努力。
【講述】
第四大願:我來世證得無上正等正覺時,若衆生被貪欲、嗔恚、愚癡所纏繞,不論出家僧尼或在家男女,七衆若毀壞如來製定的戒律,作種種罪業,應當墮于地獄中,受種種苦難的報應,如聽聞我佛號,虔誠憶念持誦,由于佛威神加被力的緣故,全部惡業都消滅,斬斷諸多煩惱,尊敬、奉持戒律,防備和保護身口意,造諸善業,永遠不會退轉,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爲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四種微妙大願。曼殊室利。又彼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皆以寶成,常有香氣,如妙旃檀(1),複以香樹而爲行列,天妙珠璎摩尼等寶處處垂下,多有浴池,天寶嚴飾,香水盈滿,衆德皆具。于其四邊懸妙缯彩,街衢八道隨處莊嚴。所有衆生無諸煩惱及憂悲苦。亦無女人。多是住地諸菩薩衆。勝妙音樂不鼓自鳴,演說大乘微妙深法。若有衆生聞此音者,得不退轉無上菩提。
【注解】
(1)妙旃檀:旃檀木,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爲粉末,可爲檀香,或製香油。有白、赤二種。白檀可療治熱病,赤檀可祛除風腫,皆能除疾安身。烏洛迦旃檀更具消除蛇毒之效。故稱有如此香氣之旃檀樹爲妙旃檀。
【講述】
世尊告訴曼殊室利,這就是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應、正等覺修菩薩道時在因地發四大微妙誓願。曼殊室利呀,那個佛如來所居住的佛土寬闊、博大、莊嚴、清淨,由各種寶石砌成平整的地面,散發著妙旃檀芬芳的香氣,各種香樹排列成行,處處垂挂著美妙的珍珠、璎珞、摩尼等各種寶石,各種寶石裝飾浴池中,香水充盈,具備各種高尚功德,四周懸挂美妙的長幡、彩帶,八條街道寬廣、莊嚴,所有衆生都沒有各種煩惱和憂愁、悲哀、苦悶,也沒有男女欲愛。他們是住在此佛土的各位大菩薩們,不用吹奏而自然鳴唱奇妙動人的音樂旋律,都在宣講大乘微妙、深奧的佛法。若衆生聽聞此聲音,都能證得不退轉之無上菩提。
曼殊室利,彼佛如來由昔願力,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圓滿莊嚴坐菩提座。作如是念:于未來世若有衆生,爲貪嗔癡之所纏繞,衆病所逼,怨家得便,或時橫死,複由惡業墮地獄中受大劇苦,彼佛見此苦惱衆生,爲除業障(1),說此神咒(2),令彼受持,于現世中,得大利益,遠離衆苦,住菩提故。即說咒曰:
【注解】
(1)業障:由前生所作種種罪惡,而生今生的種種障礙,如所作所爲皆不如意,就是業障的緣故。
(2)神咒:神秘的咒語,即陀羅尼。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金色寶光妙行成就如來,由過去因地所發弘願,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安住于完美莊嚴的菩提座位上,作這樣的想法,于未來世,若有衆生受貪、嗔、癡叁毒纏繞,衆側逼身,怨仇人家得了便利,或遭橫禍身死,或做惡業,遭受惡報懲罰,墮地獄中,受苦難的煎熬,此佛看到苦惱衆生,爲拔除罪惡業障,說此威力無比神咒,讓衆生領受憶持,于現世中,就能得到很大利益,脫離衆苦,安住于菩提道。于是演說大陀羅尼咒如下:
呾侄他 悉睇悉睇 蘇悉睇 谟折你 木刹你 目帝毗目帝 唵末麗毗末麗忙揭例 四嚂若揭鞞曷喇呾娜 揭鞞薩婆頞他 婆但你 缽啰摩頞他娑但你末捺細 莫诃末捺細 頞步帝 頞室步帝 毗多婆曳 蘇跋泥去 跋羅蚶摩 瞿俠祛跋啰蚶摩柱俠帝 薩婆頞剃數 阿缽啰匝帝薩跋呾啰阿缽喇底歇帝折睹殺 瑟致勃陀俱胝 婆俠帝 納摩娑婆 呾他揭多喃 莎诃
爾時世尊,說此大力大明咒(1)時,衆中所有諸大菩薩、四大天王(2)釋梵王(3)等贊言:“善哉!善哉!大悲(4)世尊。能說如是(5)過去如來大力神咒,爲欲饒益(6)無量衆生,竭煩惱(7)海,登涅槃(8)岸,除去疾病,所願皆滿。”
【注解】
(1)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衆生迷暗的陀羅尼。明是咒的別名。大明就是大咒。
(2)四大天王:東方持國天王,南方增長天王,西方廣目天王,北方多聞天王。
(3)釋梵王:帝釋天與梵天。
(4)大悲:偉大的悲心。拔衆生苦叫做悲。
(5)如是:如此的意思。
(6)饒益:給人豐富的利益。
(7)煩惱:煩是擾義,惱是亂義,能擾亂衆生身心,令人心煩意亂的見思惑,叫做煩惱。
(8)涅槃:華譯圓寂,圓是圓滿一切智德,寂是寂滅一切惑業。又譯做滅度,滅是滅見,思、塵沙無明叁種惑,度是度分段,變易兩種生死,又是不生不滅的意思。
【講述】
當佛說此威力無比大明咒時,衆中所有十方叁世一切大菩薩,四大天王、釋梵王等齊聲贊美:“好極了,好極了,你以偉大的悲憫心,演說過去如來如此威力無比神咒,爲拔除無量衆生的種種煩惱,使衆生獲最大利益,脫離苦海,到達不生不滅的境界,治愈疾病,使衆生所有願望都能滿足。
佛告大衆:“若有淨信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大臣、輔相、中宮(1)婇女(2),情希福德,于此神咒起敬信心,若讀若誦,若爲他人演說其義,于諸含識(3)起大悲心,晝夜六時香華燈燭,殷重供養,(4)清淨澡浴,持八戒齋至誠念誦,所有極重無邊業障悉皆消滅,于現身中離諸煩惱,命欲終時諸佛護念,即于彼國蓮花化生。(5)”
【注解】
(1)中宮:即太監,管理王宮事務。
(2)婇女:王宮中照應帝王和後妃的女子。
(3)含識:一切衆生。
(4)供養:奉養的意思。對上含有親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對下含有同情、憐憫、愛護的意思。
(5)化生:四生之一,即變化而生,如諸天、地獄,及劫初的人類都是化生的。
【講述】
釋尊告訴大衆,如有清淨信仰的男子、女人、國王、王子、國家衆臣大官、太監、宮女想有稀罕的福德,對此神咒恭敬、奉持,若朗讀或背誦,爲別人講解妙義,對諸衆生起悲憫心,虔誠地洗澡、淨衣,于晝夜六時中香華燈燭恭敬供養,守持八戒齋,誠心誠意地持誦此咒,所有極大無邊無盡的業障,全部消滅,在現在脫離各種煩惱,臨命終時,受衆佛保護憶念,則能在那個佛土托蓮花而化生。
複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無憂,佛號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應、正等覺。今現在彼爲衆說法。又彼如來所居佛土,廣博嚴淨,地平如掌,皆以寶成,細滑柔軟,常有香氣,無憂苦聲,離諸煩惱,亦無惡趣及女人名。處處皆有金砌浴池,香水盈滿,寶樹行列,花果滋茂,勝妙音樂,不鼓自鳴,譬如西方極樂世界,無量壽國(1)功德莊嚴。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雲何爲四?
【注解】
(1)無量壽國:阿彌陀佛的國土,即西方極樂世界。講述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此去東方,過七個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有個世界,名叫“無憂”,有佛祖名“無憂最勝吉祥如來”、應、正等覺。現正爲衆生講演大乘佛法。那個如來所居的佛國,地面寬廣遼闊,莊嚴、清淨,地平整如掌,以寶石砌成,國土精細、光滑、柔軟,飄灑著芬芳香味,沒有憂愁、痛苦聲音,脫離衆多煩惱,也沒有惡趣叁…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 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