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从初发心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讲述】
佛告诉曼殊室利,从我们这个世界向东方去,经过六倍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土,有一个佛国世界,名叫圆满香积,其佛祖号称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应、正等觉,有无数亿万菩萨恭敬围绕著,现在演说开示大乘佛法。曼殊室利,这个佛如来在因地修行菩萨道时,心发四大誓愿,这四大誓愿是:
第一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造作种种屠害之业,断诸生命,由斯恶业受地狱苦,设得为人,短寿多病,或遭水火刀毒所伤,当受死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无病长寿,不遭横死,乃至菩提。
【讲述】
第一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如有众生有情从事各种屠杀、伤害生命的行业,由此恶业应受地狱苦刑,假设投胎为人,会短命,多疾病,或遭受水溺、烈火,为刀、毒药所伤害,并受到死亡危险的痛苦,若听闻我的佛号,专心持诵,由佛功德加被力之缘故,所有罪恶业障都能消灭,无病而长寿,不会遭受横祸,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二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作诸恶业,盗他财物,当堕恶趣,设得为人生贫穷家,乏少衣食常受诸苦,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衣服饮食无所乏少,乃至菩提。
【讲述】
第二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菩提时,若有情众生作种种恶业,盗窃别人的财产,应当堕于地狱、饿鬼、畜生三恶道;假设投生为人,
会生在贫穷的人家,缺少衣服、饮食,经常受种种苦难,若能够诚心实意称诵佛号,由佛功德威神之力加被,使所有恶业全都消灭,衣服、饮食不会缺少,直至证得无上佛果。
第三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更相淩慢,共为仇隙(1),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各起慈心,犹如父母,乃至菩提。
【注解】
(1)仇隙:仇恨。
【讲述】
第三大愿:我来世证得佛果时,若众生相互欺侮、傲慢,产生仇恨,若听闻我佛号,诚心称诵,由于佛功德力加被的缘故,众生都生起慈悲心,相互尊重友爱如父母,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第四大愿:愿我来世得菩提时,若有众生贪欲、嗔恚、愚痴所缠,若出家在家男女七众(1),毁犯如来所制学处(2),造诸恶业,当堕地狱,受诸苦报。若闻我名,至心称念,由是力故,所有恶业悉皆消灭,断诸烦恼,敬奉尸罗(3),于身语心善能防护,永不退转,乃至菩提。
【注解】
(1)七众:即比丘、比丘尼、式叉摩那、沙弥、沙弥尼、优婆塞、优婆夷。前五众为出家众,后二众为在家众。
(2)学处:即所学之处,一般即戒律。指比丘、比丘尼所遵循之戒条。
(3)尸罗:梵语音译,即戒、持戒。是以意志抑制种种欲望。为一种意志之努力。
【讲述】
第四大愿:我来世证得无上正等正觉时,若众生被贪欲、嗔恚、愚痴所缠绕,不论出家僧尼或在家男女,七众若毁坏如来制定的戒律,作种种罪业,应当堕于地狱中,受种种苦难的报应,如听闻我佛号,虔诚忆念持诵,由于佛威神加被力的缘故,全部恶业都消灭,斩断诸多烦恼,尊敬、奉持戒律,防备和保护身口意,造诸善业,永远不会退转,直至证得无上菩提。
曼殊室利,是为彼佛如来、应、正等觉行菩萨道时所发四种微妙大愿。曼殊室利。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常有香气,如妙旃檀(1),复以香树而为行列,天妙珠璎摩尼等宝处处垂下,多有浴池,天宝严饰,香水盈满,众德皆具。于其四边悬妙缯彩,街衢八道随处庄严。所有众生无诸烦恼及忧悲苦。亦无女人。多是住地诸菩萨众。胜妙音乐不鼓自鸣,演说大乘微妙深法。若有众生闻此音者,得不退转无上菩提。
【注解】
(1)妙旃檀:旃檀木,其材芳香,可供雕刻,研根为粉末,可为檀香,或制香油。有白、赤二种。白檀可疗治热病,赤檀可祛除风肿,皆能除疾安身。乌洛迦旃檀更具消除蛇毒之效。故称有如此香气之旃檀树为妙旃檀。
【讲述】
世尊告诉曼殊室利,这就是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应、正等觉修菩萨道时在因地发四大微妙誓愿。曼殊室利呀,那个佛如来所居住的佛土宽阔、博大、庄严、清净,由各种宝石砌成平整的地面,散发著妙旃檀芬芳的香气,各种香树排列成行,处处垂挂著美妙的珍珠、璎珞、摩尼等各种宝石,各种宝石装饰浴池中,香水充盈,具备各种高尚功德,四周悬挂美妙的长幡、彩带,八条街道宽广、庄严,所有众生都没有各种烦恼和忧愁、悲哀、苦闷,也没有男女欲爱。他们是住在此佛土的各位大菩萨们,不用吹奏而自然鸣唱奇妙动人的音乐旋律,都在宣讲大乘微妙、深奥的佛法。若众生听闻此声音,都能证得不退转之无上菩提。
曼殊室利,彼佛如来由昔愿力,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圆满庄严坐菩提座。作如是念:于未来世若有众生,为贪嗔痴之所缠绕,众病所逼,怨家得便,或时横死,复由恶业堕地狱中受大剧苦,彼佛见此苦恼众生,为除业障(1),说此神咒(2),令彼受持,于现世中,得大利益,远离众苦,住菩提故。即说咒曰:
【注解】
(1)业障:由前生所作种种罪恶,而生今生的种种障碍,如所作所为皆不如意,就是业障的缘故。
(2)神咒:神秘的咒语,即陀罗尼。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金色宝光妙行成就如来,由过去因地所发弘愿,善巧方便,成就佛土,安住于完美庄严的菩提座位上,作这样的想法,于未来世,若有众生受贪、嗔、痴三毒缠绕,众侧逼身,怨仇人家得了便利,或遭横祸身死,或做恶业,遭受恶报惩罚,堕地狱中,受苦难的煎熬,此佛看到苦恼众生,为拔除罪恶业障,说此威力无比神咒,让众生领受忆持,于现世中,就能得到很大利益,脱离众苦,安住于菩提道。于是演说大陀罗尼咒如下:
呾侄他 悉睇悉睇 苏悉睇 谟折你 木刹你 目帝毗目帝 唵末丽毗末丽忙揭例 四嚂若揭鞞曷喇呾娜 揭鞞萨婆頞他 婆但你 钵啰摩頞他娑但你末捺细 莫诃末捺细 頞步帝 頞室步帝 毗多婆曳 苏跋泥去 跋罗蚶摩 瞿侠祛跋啰蚶摩柱侠帝 萨婆頞剃数 阿钵啰匝帝萨跋呾啰阿钵喇底歇帝折睹杀 瑟致勃陀俱胝 婆侠帝 纳摩娑婆 呾他揭多喃 莎诃
尔时世尊,说此大力大明咒(1)时,众中所有诸大菩萨、四大天王(2)释梵王(3)等赞言:“善哉!善哉!大悲(4)世尊。能说如是(5)过去如来大力神咒,为欲饶益(6)无量众生,竭烦恼(7)海,登涅槃(8)岸,除去疾病,所愿皆满。”
【注解】
(1)大明咒:指放大光明以破除众生迷暗的陀罗尼。明是咒的别名。大明就是大咒。
(2)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
(3)释梵王:帝释天与梵天。
(4)大悲:伟大的悲心。拔众生苦叫做悲。
(5)如是:如此的意思。
(6)饶益:给人丰富的利益。
(7)烦恼:烦是扰义,恼是乱义,能扰乱众生身心,令人心烦意乱的见思惑,叫做烦恼。
(8)涅槃:华译圆寂,圆是圆满一切智德,寂是寂灭一切惑业。又译做灭度,灭是灭见,思、尘沙无明三种惑,度是度分段,变易两种生死,又是不生不灭的意思。
【讲述】
当佛说此威力无比大明咒时,众中所有十方三世一切大菩萨,四大天王、释梵王等齐声赞美:“好极了,好极了,你以伟大的悲悯心,演说过去如来如此威力无比神咒,为拔除无量众生的种种烦恼,使众生获最大利益,脱离苦海,到达不生不灭的境界,治愈疾病,使众生所有愿望都能满足。
佛告大众:“若有净信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大臣、辅相、中宫(1)婇女(2),情希福德,于此神咒起敬信心,若读若诵,若为他人演说其义,于诸含识(3)起大悲心,昼夜六时香华灯烛,殷重供养,(4)清净澡浴,持八戒斋至诚念诵,所有极重无边业障悉皆消灭,于现身中离诸烦恼,命欲终时诸佛护念,即于彼国莲花化生。(5)”
【注解】
(1)中宫:即太监,管理王宫事务。
(2)婇女:王宫中照应帝王和后妃的女子。
(3)含识:一切众生。
(4)供养:奉养的意思。对上含有亲近、奉事、尊敬的意思,对下含有同情、怜悯、爱护的意思。
(5)化生:四生之一,即变化而生,如诸天、地狱,及劫初的人类都是化生的。
【讲述】
释尊告诉大众,如有清净信仰的男子、女人、国王、王子、国家众臣大官、太监、宫女想有稀罕的福德,对此神咒恭敬、奉持,若朗读或背诵,为别人讲解妙义,对诸众生起悲悯心,虔诚地洗澡、净衣,于昼夜六时中香华灯烛恭敬供养,守持八戒斋,诚心诚意地持诵此咒,所有极大无边无尽的业障,全部消灭,在现在脱离各种烦恼,临命终时,受众佛保护忆念,则能在那个佛土托莲花而化生。
复次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七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曰无忧,佛号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今现在彼为众说法。又彼如来所居佛土,广博严净,地平如掌,皆以宝成,细滑柔软,常有香气,无忧苦声,离诸烦恼,亦无恶趣及女人名。处处皆有金砌浴池,香水盈满,宝树行列,花果滋茂,胜妙音乐,不鼓自鸣,譬如西方极乐世界,无量寿国(1)功德庄严。曼殊室利,彼佛世尊行菩萨道时,发四大愿。云何为四?
【注解】
(1)无量寿国:阿弥陀佛的国土,即西方极乐世界。讲述
【讲述】
释尊告诉曼殊室利,此去东方,过七个恒河沙那么多的佛国,有个世界,名叫“无忧”,有佛祖名“无忧最胜吉祥如来”、应、正等觉。现正为众生讲演大乘佛法。那个如来所居的佛国,地面宽广辽阔,庄严、清净,地平整如掌,以宝石砌成,国土精细、光滑、柔软,飘洒著芬芳香味,没有忧愁、痛苦声音,脱离众多烦恼,也没有恶趣三…
《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释义 卷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