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 卷上▪P6

  ..續本文上一頁來、應、正等覺,現在說法。曼殊室利,彼佛如來行菩薩道時,發四大願。雲何爲四?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九個恒河沙那麼多的佛國,有個世界名叫善住寶海,有佛祖名法海勝慧遊戲神通如來、應、正等覺,現正在演說大乘法門。曼殊室利,那個佛如來在修行菩薩道時,在因地發四大弘願,這四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造衆惡業,種植耕耘,損諸生命,或複興易,欺诳他人,戰陣兵戈常爲殺害,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資生之具不假(1)營求,隨心滿足,常修衆善,乃至菩提。

  【注解】

  (1)不假:不借用。

  【講述】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若有衆生造衆多惡業,種植耕耘,損害生命,或經商欺騙別人,在戰場上以兵戈殺害他人,若聽聞我的佛號,專心持念,由于佛加被之緣故,生活資具不用靠營生而求,隨心願皆得滿足,常修衆善行,直至證得無上佛果。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造十惡業(1)、殺生等罪,由此因緣當墮地獄,若聞我名至心稱念,于十善道(2)皆得成就,不墮惡趣,乃至菩提。

  【注解】

  (1)十惡業:又名十不善業,即殺生、偷盜、邪淫、妄語、惡口、兩舌、绮語、貪欲、嗔恚、愚癡。

  (2)十善道:即十種善業: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不绮語、不貪、不嗔、不癡。

  【講述】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佛果時,若有衆生造十惡業、殺生等罪惡,由此惡業故應墮地獄受苦,若聽聞我佛名號,誠心持誦憶念,在十善道中修行,都能成就,不至墮入惡趣叁塗,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不得自在(1),系屬于他,或被禁系、杻械、枷鎖、鞭杖,苦楚乃至極刑,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所有厄難,皆得解脫,乃至菩提。

  【注解】

  (1)自在:進退無礙的意思,指吾人的心完全脫離了煩惱的束縛而通達無礙。

  【講述】

  第叁大願:我來世成佛時,若衆生于煩惱中,失去自由,被他人捆綁,或犯法被監禁,被鐐铐、枷鎖系縛,身受鞭撻,甚至將受殺戮極刑時,若聽聞我佛名號,一心皈依持誦,由我佛的慈悲、福德和威神之加被,所有災難,困苦都能解脫,直至證得無上菩提。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有衆生,造衆惡業,不信叁寶,隨虛妄見,棄背正理,愛樂邪徒,謗毀佛經,言非聖說(1),外道典籍,恭敬受持,自作教人,俱生迷惑,當墮地獄,無有出期;設得爲人,生八難處,遠離正道,盲無慧目。如是之人若聞我名,至心稱念,由是力故,臨命終時,正念現前,解脫衆難,常生中國,受勝妙樂,乃至菩提。

  【注解】

  (1)聖說:聖者所說的話,指佛所說之法。

  【講述】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正等正覺時,若有衆生造種種惡業,不信奉佛法僧叁寶,追隨虛假、違背正理的知見,親近邪門外道,誹謗诋毀佛經,宣傳邪說非理,恭敬奉持外道典籍,不但自己作,還教別人誤入歧途受其迷惑,應墮地獄,無有出頭之日;假設投生爲人,生于八難處,遠離佛法,盲目,沒有智慧。這樣的人若聽聞我佛聖號,誠心誠意持誦信奉,由于佛加持之故,命終之時,佛法正念顯現,苦難速得解脫,常投生于佛法盛行之中國,享受殊勝美妙音樂,直至修成佛果。

  曼殊室利,是爲彼佛如來、應、正等覺行菩薩道時所發四種微妙大願。曼殊室利,彼佛國土功德莊嚴,與上妙寶如來世界等無有異。

  【講述】

  佛告曼殊室利,這就是那個佛、如來、應、正等覺修行菩薩道在因地所發四種殊勝微妙誓願。曼殊室利,那個佛國土功德巍巍莊嚴,與上面妙寶世界、寶月智嚴光音自在王如來世界相同,沒有差別。

  複次曼殊室利,東方去此過十殑伽河沙佛土,有世界名淨琉璃(1)。佛號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曼殊室利,彼佛世尊從初發心行菩薩道時,發十二大願。雲何十二?

  【注解】

  (1)淨琉璃:藥師如來的淨土,那個國土的佛號稱琉璃光。淨琉璃是依報世界,琉璃光是正報佛名。世界名淨琉璃,即常寂光淨土,以究竟清淨真如爲體。藥師如來徹底破除無明障礙,證得最清淨法界,所以對所證成的境地——國土來說,即名爲淨琉璃世界;而不離法界,圓滿具大智慧,光明遍照,能破一切愚癡暗昧。

  【講述】

  釋尊告訴曼殊室利,從我們這個世界,向東方去,經過十倍恒河沙那麼多的國土,有一個佛國世界,名叫淨琉璃,有佛祖名叫藥師琉璃光如來、應、正等覺。曼殊室利,那位世尊從前修菩薩道,在因地發過十二大願。這十二大願是: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自身光明(1)照無邊界,叁十二相(2)八十隨好(3)莊嚴其身,令諸有情,如我無異。

  【注解】

  (1)自身光明:藥師說他將來成佛時,要身放光明,照遍一切世界。佛的慈光是隨時隨地照耀著,充滿著,只是衆生因無明煩惱的障蔽,常在光中而不見光。修學佛法若能精勤進修,除去煩惱的塵垢,必能沐浴于佛的慈光中。

  (2)叁十二相:是爲印度公認的大人相,特別爲男子的勝相,如佛足底的平滿相,千輻輪相,佛身的紫金色相,垂手過膝相,頂髻相等。這些相,依印度當時的相法,爲最高貴最莊嚴的福德相。輪王或如來,才完滿的具足。

  (3)八十隨好:是隨身體的某部形態,所有某種美的特征,如佛手柔軟,毛發光澤,面容豐滿等。佛法本不著相,但爲了導引衆生,令衆生喜歡生信,所以藥師如來因地中,要發願具足這種福德莊嚴相。藥師佛的本願,不但希望自己身相光明,衆好具足,同時還希望,令所有一切有情皆如自己一樣,平平等等,無有差異。

  【講述】

  第一大願:願我來世證得無上菩提時,自身能放射大光明,熾然照耀無量無數無邊世界,以叁十二相,八十隨形好,圓滿莊嚴自己的德相。使一切有情衆生,皆如自己一樣,平等沒有差異。

  依照這第一大願的大意,可以從兩方面說:

  1、從淨琉璃世界的生佛平等說:生于東方淨土,身相圓滿,與佛無異。但不能說一切有情皆如此,因爲現實的衆生界,並不曾真的如此平等。

  2、從一切衆生佛性說:一切衆生性,本都是光明遍照,具叁十二大丈夫相,八十隨形好的。只因爲衆生爲無明所覆,不曾開顯,所以隱而不現。這要到成佛,方能如實證知。故《華嚴經》說:“奇哉!奇哉!一切衆生皆有如來智慧德相,但因妄想執著,未能證得。”在佛的心境,照見一切衆生,確是平等不二的。從這個意義說,佛證得無上正等覺時,大地衆生無不是佛,衆生與佛原爲平等。但從衆生邊看,衆生苦惱,愚癡暗昧,于一切諸法實相,從來不知不見,痛苦流轉,何能與佛平等?因此,有人說我們是凡夫,不要妄自尊大;盡管生佛平等,而我們還是衆生。有人說:我們要深信自己是佛,如禅宗要人直下承當自心是佛;密宗要人起佛慢,說即身成佛。這些話,可說都有一分道理。我們是凡夫,所以要修行辦道;因爲有成佛的可能性,所以可修行成佛。

  第二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身如琉璃(1),內外清徹,光明廣大遍滿諸方,焰網莊嚴過于日月,鐵圍中間,幽冥(2)之處互得相見。或于此界暗夜遊行,斯等衆生見我光明,悉蒙開曉,隨作衆事。

  【注解】

  (1)身如琉璃:藥師如來,徹底揭去無明暗影,刷除煩惱汙泥,本身佛性畢竟顯發,故說身如琉璃。

  (2)焰網:即光光相輝映結成網路,而此琉璃光身,即善安住于由光線所組成的光明奪目的焰網之中。

  (3)幽冥:即叁惡道無真理光之處。

  【講述】

  此文與第一大願的意義有關而用意不同。上願重于佛的法性身,顯示生佛平等。此願重在從法性而起應化身,開曉衆生。

  藥師如來,所發的第二大願是說:願我來世,究竟證得大菩提時,身相猶如琉璃寶,內外都極明亮清徹,光明廣大遍滿各方。佛身的光明熾盛,光光相照,形成一種莊嚴的焰網,勝過于世間的日月之光。

  藥師如來的身光,照及幽冥的苦惱衆生,衆生得到佛光的照耀,就得到開曉,就可隨自己的意趣,做他所樂意做的種種事業。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以無量無邊智慧方便(1),令諸有情,所受用物(2),皆得無盡。

  【注解】

  (1)方便:隨方因便,以利導人。

  (2)受用物:人們衣、食、住、行上種種需要受用的物質。

  【講述】

  第叁大願:願我來世證得大菩提時,以無量無邊的智慧方便,生産多量的受用物質,使一切有情衆生,凡有所需求的,皆能夠受用無盡。

  修學大乘菩薩行,凡有利衆生的學問技能,都要學,智慧一天天求增長,到了成佛,一切功德妙法,始能圓滿具備,取之不竭,用之不盡。所以大乘佛法,並不反對科學物質的發達增産。現代世界科學昌明,有人埋怨它是罪惡的淵薮,其實禍患在于人類不善于運用他,這裏引出嚴重的弊害。人類若增進德性的修養,愛人愛群,善于控製,善于運用,那麼科學對于人生,將是有莫大利益的,所以菩薩對于種種有利于民生的知識和技巧,不獨不厭棄,而且還應該學,應該會:這樣才能解除衆生因物質貧乏而帶來的苦痛與罪惡。藥師如來的第叁大願,特別著重這方面。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得菩提時,若諸有情行邪道者,悉令遊履菩提正路;若行聲聞、獨覺乘者,亦令安住大乘法中。

  【講述】

  第四大願:願我來世證得大菩提時,若有不信善惡因果,作殺盜淫妄種種罪惡,不幸失去正途而誤入邪道者,都要使他們的心志能永遠安住于菩提正路中。此外,若有行聲聞、獨覺的小乘行者,都要以大乘究竟法門令他們安住,得以永不退轉。

  《法華經》說:“佛以一大事因緣出現于世。”這一大事因緣,即是使一切衆生,盡皆悟入佛之知見…

《藥師琉璃光七佛本願功德經釋義 卷上》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