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的訣竅
——寬見法師在河北遷安佛七的開示(叁)
(弟子根據錄音整理)
我們都有個毛病,希望周圍的人都跟聖人一樣,用聖人的標准去要求別人,這樣不是真正的學佛之人。對自己,總是能找到理由原諒自己,我們有沒有錯誤?有沒有缺點?有缺點、有錯誤,你能原諒自己嗎?(大家:不能。)不能?想不想別人原諒你?(大家:想。)希不希望別人恨我一輩子?(大家:不希望。)但是,如果說別人有缺點,別人有錯誤呢?你肯不肯原諒他?給不給他找理由?給不給他找借口?(大家:給。)真的?我呀,經常犯一個毛病,我看見別人,都希望別人都像聖人一樣,如果看見他雞蛋裏有骨頭,我都得挑出來,哪怕看到他有一絲毫的不如我意,我就覺得恨鐵不成鋼!爲什麼?我希望你都像聖人一樣啊!爲什麼你不能表現出像聖人一樣呢?這樣對不對啊?但是對于自己呢?我們要是犯了錯誤,我們就很委屈:“唉!我是凡夫嘛!凡夫肯定是會犯錯誤啦!你怎麼能這樣要求我呢?對不對?你太苛求我啦!哎呀,你怎麼那麼斤斤計較啊!我不就犯了那麼一丁點錯誤嘛!我不就是在大殿裏頭罵了你一句嘛!這麼一丁點錯誤爲什麼就不肯原諒我呢?”你看我們對自己,有沒有人像找別人的缺點一樣,來找自己的缺點呢?有沒有人肯像爲自己找借口一樣給別人找借口呢?“哎呀!他也還是凡夫,他還沒有成佛嘛,他肯定也會有缺點有錯誤嘛!那爲什麼我們不能原諒他呢?”沒有掌聲呢?(掌聲起)
所以,我寫過一個對子:“以苛人之心律己,以縱己之心容人。”我們對別人都是什麼心呢?苛刻挑剔。往往女同胞在一起,喜歡交流什麼?哎呀!那個誰誰誰可不怎麼地了,那個誰誰誰家又咋地了,誰家那個婆婆跟媳婦怎麼著了,愛不愛交流這些事啊?(大家:愛。)談不談自己啊?談自己都是:“我這個人老善良了,我一輩子從來不做虧心事。”是不是啊?所以說我們呢,對待別人都是苛刻挑剔,不信你看我們平時談話的內容,觀察一下。所以,佛法裏有一句就是“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我們倒過來:“靜坐常思人過,閑談不論己非。”看看是不是這樣子啊!
修行的訣竅,第一,靜坐常思己過,閑談莫論人非。沒有這個胸襟,你想要往生西方極樂,門兒都摸不著,極樂世界沒有是非!爲什麼呢?你想想看,到極樂世界“ 觀音菩薩,你看大勢至菩薩,他咋老不理我呢?你看我做夢夢見你,他從來也不來我夢裏頭啊,大勢至菩薩不如觀世音菩薩。”你想想看這樣能去極樂世界嗎?
還有一點。昨天有一位參加我們佛七的居士來問我說,師父啊,我來參加佛七。我說好哇,我說你皈依了沒有?他說我還沒皈依,我說那你咋不皈依呢?他說:“哎呀!我啊,自己看佛書也好多年了,但是我到這個信佛的人這兒來一看啊,這個學佛的人也是是是非非,還不如我呢!所以我不肯皈依。這種想法,對不對啊?(大家:不對。)打個比方來講,人家有個小孩七歲剛上學,你幾十歲的人了,沒上過學,有一天去看他家小孩子,“咦?你這小孩子不是上學了嗎?咋還不如我呢?他知識還不如我呢。”人家才上學啊!因爲不懂才上學啊!你不能認爲說,別人小孩子上學,還有很多知識不懂,你就說上學沒有意義。我們學佛人,當然也是參差不齊,不要用苛刻挑剔的眼睛看別人。如果他不上學,他連現在還不如。孔子之所以了不起是因爲什麼?有教無類。什麼意思?他是不管什麼樣的人,只要你願意學習,孔子都願意教化。我釋迦牟尼世尊,更是如此。不管是什麼樣的人,你就是十惡不赦的罪犯,只要你真的肯浪子回頭,釋迦牟尼佛不會拒絕你。你光看有一些人不如你,可是他還有比你強的地方啊!你不要老看有不如你的人,還有比你強的人啊!不要老是要求別人都像聖人一樣。比如說,我們到遷安來,發覺也有不咋地的人啊,我就說:“不來遷安了,聽說遷安是我們中國經濟百強縣,結果我到遷安來,我慕名而來,我發現遷安也有窮人啊,還有比我窮的人啊。遷安也有窮人嘛!看來是徒有其名。”這樣看對不對啊?(大家:不對。)這叫作以偏概全。
再打個比方來講,聽說你們家特別漂亮,我就到你們家去參觀。參觀之後,我哪也不去,不去你家大廳,不去你家的臥室,我直奔廁所去了。掀開抽水馬桶,舀起那個水來,聞一聞,“哎呦!這個味道比那個農夫礦泉水味道差遠啦,你們家也不咋地嘛!”這樣看對嗎?(掌聲起)
我們要學會揀寶貝,不要揀垃圾。什麼叫揀寶貝?看人優點,莫看人缺點。我告訴你呀,人家說那個男的長得漂亮叫貌比潘安,說那個女的長得漂亮像西施一樣。即使是西施,你要用放大鏡、顯微鏡去看,她肯定也有美中不足的地方,你即使再醜八怪,你去看他某一點,肯定他也有好的地方。爲什麼我們不多看別人的優點,老看別人的缺點呢?對自己的缺點視而不見,對別人的優點又視而不見。印光老法師講了非常重要的一段話,肯定很多人都知道:“只看好樣子,不看壞樣子,看一切人都是菩薩,唯我一人實是凡夫。只管自家,不管人家。果能依我所說修行,決定往生西方極樂。”有沒有認識到這個話的重要性?這是往生西方極樂的訣竅啊!這幾句話裏面沒有談到念佛,其實這就是念佛,因爲佛是無是非法,佛是清淨法。
有一首偈子:“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挂心頭,人生處處好時節。”你看,這是會修行、會用功、會念佛的人,就是這樣子的,他會揀寶貝,他會欣賞。不會修行的人怎麼樣呢?春天怎麼樣?沒有雪,又老是容易睡覺,春天又沒有秋高氣爽,你看夏天,討厭死了,太熱了!秋天你看,除了菊花就沒啥花了,對不對?冬天凍得要死,你看,四季都那麼煩人。你不會欣賞啊!所以說,他一天到晚皺著眉頭,不管在什麼天氣、什麼季節。天晴了,哎呦!天晴了太熱,太陽這麼大;天陰了,哇!搞得我心裏頭也陰沈沈的。哎呀好不爽快!刮風了,哇!刮風,把我衣服都吹髒了,哎呀!討厭死了。沒有風,哇!又這麼熱!你看,不會修行的人,不會欣賞,什麼時候都是煩惱。
會修行的人不一樣了,看見一切都能認識到這是阿彌陀佛的大全化現,沒有抱怨,沒有是非,歡歡喜喜。遇見不順,消我業障啊!你想想看,你遇到不順怪誰呀?自己的因果啊!你自己的因果你想不償、不受能行嗎?所以遇到逆境、遇到不順,這是消自己業障啊!我們昨天已經講了那個故事,釋迦牟尼佛成佛這麼快什麼原因呢?難行能行,難忍能忍啊!我們呢?哎呀,難行不行,難忍不忍啊!但是,總喜歡叫別人難行能行,叫別人難忍能忍,我就要給你過不去,爲啥給你過不去?我讓你難行能行!聽得懂嗎?我這是在幫你!我讓你難忍能忍!錯了!我們要允許別人做我們忍辱的對象,可別自己去當別人忍辱的對象啊。聽得懂嗎?你不要這麼講:“你不要怪我罵你,我幫你修忍辱啊!我幫你消業啊!”這樣對不對?錯了!你千萬不能幫別人修忍辱啊!你要讓別人幫你修忍辱,你別幫別人修忍辱啊!記住,千萬千萬不要做別人修忍辱的對象,千萬不要搞錯了對象啊!要學會給別人找借口,但不要給自己找借口啊!一個真正的修行人,永遠從自己身上找問題,永遠不要從別人身上找問題。當然話又說回來,有些人說:“哎呀!真的很難噢!”我也承認,要那麼容易的話你還學什麼佛啊!釋迦牟尼佛要那麼容易就成佛了,我們還學什麼呀?就是因爲難所以才要學啊!你看貪嗔癡難不難?你看,那個小學生貪玩難不難?我們不念佛玩去難不難?打麻將去難不難?說閑話去難不難?說是非難不難?不難,爲什麼我們到這裏來幹這個念佛的事,不去說閑話,去家裏頭打麻將,幹那些容易的事,爲什麼來這兒呢?因爲你想進步啊!對不對?你要想進步,你就得做一些難的事啊!他是聽老師話難,還是不聽老師話難?當然是聽老師話難了。比如說你做生意,你起早貪黑難,還是想睡多晚,想什麼時候起床就什麼時候起床難?起早貪黑難。那你爲什麼要做難的事不肯做簡單的事呢
是吃飯難還是不吃飯難?(大家:不吃飯難。)吃飯你不得嚼啊?你還得做菜啊,你還得花錢去買啊,那你幹嘛還做飯呢?諸位,要明白這一點。我教大家兩句話,好好記住,帶筆的趕緊拿出來。很重要的,注意啊!“人不如我意”,這種事情多不多?就是別人做的事不合我的意,多不多?太多了吧,放眼望去,百分之九十九全是,是嗎?“人不如我意,是我沒有量,”什麼意思?是我沒度量,因爲你包容不下嘛,你沒有宰相的肚子嘛!所以,“人不如我意,是我沒有量”記下來哦!那“我不如人意”呢?“是我沒有德。”你看有的時候,會不會我有不如人意的時候啊?那說明什麼?是我德行不夠,是我沒有德,但是你千萬別念反了。怎麼叫念反了?“人不如我意,是他沒有量,我不如人意,是他沒有德!”後面兩句是輪回、前面兩句是解脫的基礎!千萬千萬別念反了!“人不如我意,你咋這麼德行不夠呢,你咋做事那麼差勁呢?”我不如人意,“你咋這麼小心眼,這麼斤斤計較呢?”對不對啊?這就是凡夫,這就是輪回法。你看啊,因爲我是有經驗了,基本上吧,很多人來找我,都是說:“哎呀!師父,誰誰又不如我意了,他這個不如我意了,那個誰又不如我意了,總之吧,哎呀!咋那麼多事不如我意啊,他們咋那麼沒德行呢?做的咋那麼差勁呢?”大家看看我們談的話題,有多少是不是都跟這相關呢?是嗎?你想學佛嗎?想解脫嗎?想往生西方嗎?(大家:想。)哎呀,你可千萬不要做後面兩句話,做後面兩句話極樂世界不收你啊。一定要注意啊。哦,很少有人到我面前來,說:“師父,最近我又不如人意了,我咋德行這麼差呢?哎呀!最近別人又不如我意了,我的度量咋這麼小呢?”很少有人這麼找我。
所以說諸位,我們打佛七,其實…
《修行的訣竅》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