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日宜走路一小時。又宜時常勤習操勞,否則身體軟弱,志氣昏惰。惟每日作事,宜有一定時刻。每作事一小時,宜休息十五分鍾。”
“8、煙酒 煙酒有毒,不食最佳。雪茄煙及紙煙尤宜禁絕。”
“9、養心 心常知足,勿存奢望。觀世間萬緣,如蚊蚋聚散,未嘗有一事存于胸中。凡人之常情,苦則悲,樂則笑,悲哀最足傷人,人所共知,而歡笑最能益人,人所未知。考得人之歡笑,能補腦髓,活筋絡,舒榮衛,消食滯,遠勝于服藥。人之欲免疾病者,無論勞力勞心,每日應有片刻閑暇,逢場作戲,以資笑樂可也。若終歲抱憂,毫無樂趣,其壽命尚不能永,安能保其無疾病乎?病人宜生大解脫心,任其生死,莫起恐怖。人生能有幾時,石灰電光,轉瞬便過。世間榮華富貴,不過片時,災難苦惱,亦不過片時。宜將身外一切事並此身之四肢百骸,盡情放下。若事有必不可歇者,亦權且歇下,以待後日處置。視田宅錢財器用衣服等物,如水上浮萍,風中飛絮,聚散無常,來去皆幻。過去事如幻,未來事如幻。自此,心華湛然矣。”
“10、處世 當以愛字爲最有益。常人心不平安,即因愛字欠缺。如見人或事,不覺可愛,而反厭之。以爲人皆惡我,必防其害,萬物與我爲敵。此等人不但自棄其樂,即人見之,亦覺少興。因其不相愛也。宜勉爲慈善博愛之人,無論遇何人何事,皆發愛念。而此念一發,則四周之人,俱以愛心應之。雖有疑我害我之人,至此亦頓易其初心。彼此相愛,無猜忌之念,俯仰無愧,身心泰然,可得長壽之效果。”
王骧陸居士說:“大家要延年長壽,只要無病時防衛,有病時主宰,病愈後調養就是了。因爲人生壽命,本無一定。譬如燈有大小,油有多寡。浪費浪點的,自然幹得快了。只要隨時節省,就可以長壽。”
“一、無病時的防衛 最要的有四端:第一勿動肝風。第二節飲食。第叁慎起居。第四預防意外。”
“何謂勿動肝風呢?大凡一個人和一切凡物是一樣的,都是地、水、火、風四樣東西配造成叻。骨肉堅性的是地,血液濕性的是水,溫暖熱性的是火,呼吸動性的是風,即謂之四大。這四大不調勻了,或水多火旺,便要病濕病熱。漸漸老了,四大之中缺了一件就要死。叫做四大分離。主持這個四大的,全是這個心。要他早死就早死,要他長壽就長壽。但是世上的人,滿望要長壽;他的做法,卻處處求早死。佛所以說,可憐可憫。不要動肝風,就是叫你忍耐;不單是受辱要怒耐,連起居飲食時,一切要忍耐。因爲忍耐是不動嗔心,嗔心一動,肝風也動了。譬如扇子一扇,火也旺了,水就幹了,那地是沒有不燒壞的。這就叫做煩惱焰,像火一樣的利害。所以貪念不可太盛,心計不可太刻。夜來多睡得著,少些亂夢顛倒。遇著苦惱的事,要曉得惱悶是沒用的,反倒亂了主意,不如定心忏悔,不要怨人,也不要恨己,到底總會過去。又倘若陰謀人家的事。要想到我陰謀人,人也來陰謀我,卻到處造成危險。罷了我這個念頭,自然氣也平了,病也沒有了。又如自己遇著快活時,要曉得富貴浮雲,終是夢幻,不要發狂放縱酒色。或是得罪了人,受了殺身之禍,只要平順自然,也斷不會出亂子的。這豈不是要靠自己麼?”
“何謂節飲食呢?古人說:“禍從口出,病從口入”,所以要有節製。1、蔬食:蔬食之中,滋養料極多。牛羊只吃草,它就十分肥碩。可見不在乎吃肉。佛說:“衆生身上,都是蟲聚”。那血食的東西,含的細胞甚多,腐爛了,都是毒蟲,發生的性子極烈,吃了等于吃毒藥。如能吃素,就不容易染病。有了病,也不會添病。2、戒酒:酒爲一切心病身病及意外的媒介。佛定爲戒條,就是這個意思。3、飲淨水:水和身體,關系非常密切。作飲料,要煮得極沸。4、少吃:從來生病,大半由于傷食。胃的消化力弱了。所以天天要讓它餓一時。因爲餓的時候,是胃的休息時候了。如果貪吃太多,胃是永遠不能休息的。5、勿亂吃:食料性質,各有不同。有熱性的,有寒性的。和自己的體質不對的,不可亂吃。又兩樣東西,性質是沖突的,更不可夾在一起亂吃。狂奔賽跑之後,肺部開張,那極冷的冰水,或冰淇淋,更不可亂吃。”
“何謂慎起居呢?四面八方的風邪,處處等著我們,一有空隙,它便乘虛而入。所以起居上的防衛是最要緊了。1、早起早睡,要有一定時間。2、室內空氣要新鮮,但不可太寒冷。3、居地要高燥,防其受濕。4、衣服要潔淨,不是要華麗。5、常常沐浴,如用冷水洗浴,第一要揩得幹,並用力摩擦,使皮膚紅潤,否則一定生病。6、每日要勞動,使氣機自然流暢。7、有風露的地方,不可睡覺。8、勞動之後,切忌的是房勞。輕則必病,重則必死。9、家常用的藥品,及普通醫書要常備。10、每日大便一次,不可間斷。”
“何謂預防意外呢?人爲萬物之靈,只要看得見的,聽得見的,他的應付能力是夠了。獨有看不見的,不可思議的意外危險,如瘟疫,刀兵,水火,盜賊,惡事,狂事等等,是不容易預防的。要另有一種不可思議功德來對付它。這是有真實義的,有科學的意味,並且是自性的。”
“二、有病時的主宰 一個人的病苦是不能免的。但大病可以化爲小病,小病可以化爲無病。這就用得著內心的主宰了。我所說主持四大的,就是這個心。病中主宰是要:
“1、要忘記自己的病,萬不可時時記著它。”
“2、不可多疑。疑心一重,一切亂了,脈氣也會不准,熱度也會不准。醫生沒法子診斷用藥,病也就此添了。”
“3、醫生不可亂請。請定了,要信托他,這要平時留意了。有錢的人,往往一天請幾個。醫生又要各顯神通,暗鬧意見。那就沒有不小病變大病,大病去送死的。藥性吃下肚了,至少二十小時才轉,好壞才可以知道。如果一天吃兩叁劑,到了明天、靈不靈,自己也不曉得了。並且還要變病。這叫做自殺,那都是由性急誤事的,所以要忍耐。”
“4、病中的飲食。第一要醫生指示。口裏不忍耐。病也會添了。”
“5、生病的時候,切不可預打算盤。明知五六天可好,卻要打十天的主意,自然好得快了。”
“6、遇著重要的症候,切不可心慌。旁人亦不可著急。第一先要安心。從來生病,多半是火。好比一個火盆,切不可去撩它。一撩撥,這火就大了。最好不理它,火勢自然會小。所以病是不可專靠醫生的,要靠自性的“醫外的醫”。這就是主宰了。”
“7、忍耐兩字,要做到卻是困難。但只要把這個念頭放在別處去就成功了。所以念佛是養病的不二法門。使他心定,自然脈靜熱退。佛說病是夙世的孽障。能念佛,就可以消滅罪業。並且懂了佛法,就知道四大的境界,都是因緣和合的。以上所說,叫做有病時的主宰。”
“但如壽終命盡的時候,自己也要有個主宰。要曉得:有了生,即有死;有了成,即有壞。本屬尋常不希奇的事。如果離了這個惡世界,換個好世界,豈不更妙。況且我再活下一百年,也是要去的,落得清清爽爽,幹幹淨淨的去。清爽幹淨的心,方可以到極樂世界去。所以生死關頭,第一要主宰。切不可有貪戀心,恐怖心,憤恨心。來去都看明白了,一切都無挂礙,一霎時就超凡入聖了。”
“總之一個人有兩件事自己是不曉得的,一件是我幾時睡著,還有一件是我幾時死。可見死和睡著,沒有分別,這卻要自己主宰。在平時念佛修練的,自然就無恐懼了。
“叁、病愈後的調養 病愈後的光景,是最危險的。複病比原病可以重到幾倍,要算是死多活少。所以要格外鄭重。”
“1、注重複病。複病有房勞複(或是犯手淫),這是十分危險的。病愈後的性生活要特別慎重,大病須過一百天,小病須過一個月。”
“其次是氣複。病後切不可動氣,動氣容易得吐血的病。又有食複,過飽了立刻可以複病,非常厲害。所以每頓要吃得少。可以多吃幾頓,就無流弊了。更有勞複。病後切不可過勞,過勞了,往往變成弱症的。”
“2、每早聽和雅的音樂,這是養性的法子。”
“3、每日常聞好香,可以清醒精神的。”
“4、室內空氣清潔。”
“5、不可看帶刺激性的書畫。”
“6、每日在無人的屋內,靜坐二十分鍾。不可有一切雜念。”
“7、睡覺和大便,每日要有一定的時候。”
“8、不吃不容易消化的物品。”
“以上所說的,叫做病愈後的調養”。
二、疾病療養
病是八苦之一,誰也免不了的。病有兩種的原因,一種是四大不和,那是醫藥可治療的。還有一種是前生業報的關系,那就非醫藥所能奏效了。患了業報的病,只有信佛念佛,忏悔,弘法,使業障消滅,病也就痊愈了。或許有人要疑心,既然是這樣的,那末學佛的人,就不會生病了。但是問題並不這樣簡單。要知我們從無量劫以來,所作的惡業是很多的。信了佛以後,就可以仗著佛力和自己虔誠學佛的心力,把重報減爲輕受,以一些病苦來抵消許多的重罪了。
(1)療養的方法
我們不幸生了病苦,一方面固然要求醫藥的療治,而最重要的是要曉得療養的方法。我佛在各種經裏有詳細的指示。如增一阿含載:
“聞如是。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爾時,世尊告諸比丘:疾病之人,成就五法,不得時差(不能早日痊愈),恒在床褥。雲何爲五?于時病人,一不擇飲食。二不親近醫藥。叁多憂。四喜嗔。五不起慈心,向瞻病人(對待侍疾的人)。是謂疾病之人成就此五法,不得時差。”
“若複病人,成就五法,便得時差(早日痊愈)。雲何爲五?于時病人,一選擇而食。二隨時而食。叁親近醫藥。四不懷愁憂。五鹹起慈心向瞻病人。是爲病人成就此五法,便得時差。”
“如是,比丘,前五法者,當念舍離;後五法者,當共奉行。如是,比丘,當作是學。爾時,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大詩人白居易居士說:“病有十可卻。靜坐觀空,覺四大原從假合。一也…
《建設佛化家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