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P3

  ..續本文上一頁裏去。又在他頸項上所挂的許多璎珞的寶珠裏頭,都裝了葡萄的汁,偷偷地獻上去,給國王吃。

  爾時大王,食麸飲漿,求水漱口。漱口畢已,合掌恭敬;向耆阇崛山,遙禮世尊,而作是言。

  【解】吃幹的東西,叫食。吃濕的東西,叫飲。“漱”字:讀做瘦字音;俗話叫蕩口,就是用水來洗口。合掌,是把十個手指伸直了,左右兩手合攏來。“遙”字:就是遠。“禮”字:就是禮拜。世尊:是世界上大家尊重的意思;是佛十種德號裏頭的一種,【十種德號,在暮時課誦白話解釋裏頭,有詳細注解的。】就是指釋迦牟尼佛。作字:是說的意思。是言,是指下邊的四句話。

  【釋】韋提希拿乳蜜和麥粉,同了葡萄的漿汁,送給國王。國王吃完了,要一些清水來漱口。漱口完畢後,國王就把左右兩手掌合攏了,很恭敬的向耆阇崛山,遠遠的禮拜釋迦牟尼佛。口裏頭還說下邊的四句話。

  大目犍連,是吾親友。願興慈悲,授我八戒。

  【解】大目犍連,就是目連。“興”字:就是發的意思。教旁人學習一種法門,叫授。八戒:第一、不殺生。第二、不與取。第叁、非梵行。第四、虛诳語。第五、飲諸酒。第六、塗飾香鬘,歌舞觀聽。第七、眠坐高廣嚴麗床座。第八、食非時食。【這八種戒,在下邊釋裏頭,就會解釋清楚的。】

  【釋】目犍連神通最大,在釋迦牟尼佛許多弟子裏頭,推他神通第一。並且他出家的年數,也很長久了,所以稱他大目犍連。目犍連同了國王,照俗家講,是親戚,可以稱親。但是目犍連已經證了大阿羅漢的,【大阿羅漢,可以查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皆是大阿羅漢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國王還是俗家人。照佛法講,是師父同了弟子,只能夠稱友。所以國王說大目犍連是我親友。國王很願意大目犍連大發慈悲心,【把樂來給他人,叫慈。拔旁人的苦,叫悲。】教我八種戒法。

  這八種戒:第一、戒殺生,就是五戒裏頭的第一戒殺。

  第二、戒不與取,【“與”字:是給的意思。】是沒有給他的東西,他就拿了,就是犯五戒裏頭的第二戒盜。【盜:不一定是搶,就是偷,也叫做盜;沒有給他,他就自己拿了,那就同了偷差不多了,所以也可以算是盜的。】

  第叁、戒非梵行,【非,就是不是;“梵”字:本來是清淨的意思。梵行,是清淨的行動;非梵行,就是不照佛法裏頭清淨的行動。那恐怕是很嚴的戒了,只要有一些不清淨,就要算是淫,犯淫戒了。】就是五戒裏頭的第叁戒淫。【五戒裏頭的淫,有正淫邪淫的分別。正淫,是指自己夫婦的淫;邪淫,是指夫婦以外的淫。這八戒裏頭的淫,不論是夫婦、不是夫婦,都是淫,沒有正淫邪淫的分別。】

  第四、戒虛诳語。“虛”字:是不實在的意思;“诳”字:是說假話騙人的意思,就是五戒裏頭的第四戒妄語。【“妄”字:就是虛假的意思。】

  第五、戒飲諸酒;諸酒,是隨便什麼酒,都不可以喝,喝了就算犯戒的,這就是五戒裏頭的第五戒酒。

  第六、戒塗飾香鬘,歌舞觀聽。塗字:是把香的東西,塗在面上,或是身上;不論塗的是水是粉,或是穿著用香來薰過的衣服,都是犯戒的。飾:是種種的裝飾。鬘:是一種裝飾品,用很貴重的華;編結成功像帽子那樣的東西,裝飾在頭發上的。歌,是唱歌。舞,是跳舞,或是看舞,或是聽歌,都是犯第六戒的。【從這個六戒,連同下邊的第七第八兩戒,都是五戒裏頭沒有的,加出了這叁戒來,所以成了八戒。】

  第七、戒眠坐高廣嚴麗床座;眠,就是睡。廣,就是大。嚴,是莊嚴。雖然裝飾得很好看,但是沒有一些些輕佻的樣子。麗:是美麗,就是好看的意思。座,是坐的大椅。凡是睡了這種高廣嚴麗的狀,或是坐了這種高廣嚴麗的大椅,就是犯了這第七戒了。

  第八、戒食非時食;佛法裏頭有過了午時不吃東西的一種戒,叫過午不食。非時食,是不應該食的時候食,就是過午食,過午食,是犯第八戒的。

  時目犍連,如鷹隼飛,疾至王所。日日如是,授王八戒。

  【解】時:就是在那個時候。鷹隼:是一種最凶猛,最會飛的鳥,兩張翅膀張開來,有二尺五寸長;嘴是完全曲的,背上的羽毛,是灰黑色的,肚下是白的。隼【音筍】是鷹一類裏頭最小的一種鳥。“疾”字:是又急又快的意思。“所”字:是地方的意思。

  【釋】在國王向耆阇崛山,求佛派目犍連去授他八戒的時候。目犍連聽到了,趕緊像鷹同了隼那樣快的飛,立刻趕到國王所住的地方。鷹隼飛起來的快,是各種鳥都趕不上的,所以用鷹隼的飛,來比目犍連的快。目犍連是有神足通的。【有一句話,叫五通仙人,六通羅漢。六通:是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漏盡通。要明白怎麼樣叫六通,在阿彌陀佛經白話解釋,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神足通,是只消一動念頭的時候,十方無窮無盡的世界,就可以一齊都趕到。並且一些不吃力不煩難高山大海,也不能夠阻隔他的。目犍連就得到這種圓滿的神足通。所以佛常常說:我的許多弟子裏頭,得到神足通,能夠飛到十方國土的,要算目犍連是第一個了,沒有能夠勝過他的了。目犍連天天這個樣子,從耆阇崛山,飛到阿阇世把國王關禁的地方,把八種戒法,教授國王。每天教完了就飛回耆阇崛山,到明日再飛去教。

  世尊亦遣尊者富樓那,爲王說法。如是時間,經叁七日。

  【解】“亦”字:是也字的意思。“遣”字:是差他去的意思;讀做欠字音。尊者:是年歲大、道德高、大家尊重他的名稱。富樓那,是佛的弟子,出家沒有多少時候,就證了阿羅漢果的。【他的名字,完全說起來,是富樓那彌多羅尼子。富樓那叁個字,翻譯中國文,是一個滿字;彌多羅尼,翻譯中國文,是一個慈字。是他母親的姓。】“爲”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位字音;意思是爲了王說的法,也就是說給王聽的意思。

  【釋】目犍連因爲同了國王有親友的關系,所以一聽到王請他教授八戒的話,就像鷹隼那樣快的飛去了。這是目犍連自己去的,不是佛差他去的。佛是專門把佛法來教化人的,聽到了有人要修學戒法,一定要派弟子去教他的。並且還一定要差一位說法說得最好的弟子去教的。所以在十個大弟子裏頭,派說法第一的富樓那去,教國王八種戒法。在法華經五百弟子授記品裏頭說,富樓那過了無量阿僧祗劫,【劫字,在下邊劫初以來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就要在我們這個娑婆世界上成佛的。【娑婆世界,在下邊不樂閻浮提一句底下,有詳細解釋的。】佛號法明如來,可見得佛差他去,是看得很重很重的了。富樓那像這樣的教授八戒,經過的時間,是叁個七日共二十一日。

  王食麸蜜,得聞法故,顔色和悅。時阿阇世,間守門者:父王今者,猶存在邪。

  【解】“故”字:是原因的意思。“悅”字:是快樂的意思。“猶”字:是尚還的意思。存在,是沒有死的意思。“邪”字:讀做耶字音,意思同耶字一樣的;用一個耶字,是有疑惑的意思在裏頭。

  【釋】王吃到了麸蜜做的食品,又聽到了富樓那的說戒法。肚裏頭有食品吃下去,就可以不餓了;耳裏頭又有法味聽通去,【法味,是佛法的味。】所以面上就顯出和順快樂的顔色來了。正在那個時候,阿阇世忽然走到關禁國王的地方來,問那個守門的人說:父王現在還活著在那裏麼?

  時守門人白言:大王,國太夫人,身塗麸蜜;璎珞盛漿,持用上王。

  【解】“白”字:是說的意思。【這個白字,是在下的人,向在上的人說話,才用的。】“持”字:是拿的意思。

  【釋】那個守門的人,聽到了阿阇世問他的話,先稱了阿阇世一聲大王,就接下去說道:國太夫人身上塗了麸蜜,璎珞裏頭裝了葡萄漿,拿來獻上去請王吃的。

  沙門目連,及富樓那,從空而來,爲王說法。不可禁製。

  【解】沙門:就是出家人。“及”字:是同了的意思。“製”字:是管住壓住的意思。

  【釋】沙門: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一個息字;有停止同了安靜兩種的意思,就是停止惡念,安靜煩惱。目犍連同了富樓那,都是出家人,所以稱他們沙門。他們兩位,都是已經證到大阿羅漢果的,都有神足通的,所以都是從空中來的。他們來了,就爲王講說佛法。國太夫人是我們的主人,我們怎麼能夠禁止他,不許他來見國王呢?目犍連同了富樓那,又都是從空中飛來的,我們沒有方法,能夠禁止他們、製住他們。

  時阿阇世,聞此語已,怒其母曰:我母是賊,與賊爲伴。沙門惡人,幻惑咒術,令此惡王,多日不死。

  【解】此語,是這種話的意思;就是上邊守門人所說的八句話。“已”字:是完畢了的意思。怒:是發火。伴:是同伴。“幻”字:是像變戲法那樣的一種法術。惑:是迷惑人心的意思。念了咒,就會生出種種變化的法術來的,所以叫咒術。令字:是讓他放他的意思。

  【釋】阿阇世聽完了守門人所說的,從大王起一直到不可禁製的八句話,就大發起火來,罵他的母親國太夫人道:【下邊的六句,就是阿阇世罵國太夫人的話。】我的母親是賊,【賊字:是罵人的話,並不一定是說偷東西的人。】同了賊做伴侶。【伴侶,就是同伴的意思。】還有出家的惡人,用那種變戲法的方法,迷惑人的咒術,使得這個惡王,關禁許多日子,還是沒有死。阿阇世把國王關禁在七重深的房屋裏頭,一個人都不許進去,原是爲了要斷絕國王的食品,使得國王餓死了,使他可以把國王的位子奪到了,自己做國王。現在聽到守門人說,國太夫人拿食品供給國王,使得國王還沒有餓死,他就奪不到王位了。所以就大發起火來,竟然開口罵他生身的母親是賊。

  即執利劍,欲害其母。時有一臣,名曰月光。聰明多智,及與耆婆,爲王作禮,白言。

  【解】“執”字:是捏的意思。“利”字:是鋒利的意思。耆婆,也是國王的兒子,是阿阇世的弟。他的母親,名叫奈女,耆婆是在王舍城做醫生的。作禮:就是行禮。這裏所說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