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P4

  ..續本文上一頁王,就是阿阇世。

  【釋】阿阇世聽到守門人說,他的母親送進食品來救王的話,他就拿了很鋒利的劍,要想害死他的母親。在那個時候,有一個臣子,名字叫月光的,這個人很聰明,【是世俗上所說的聰明。】又很有智慧的。【是出世法所說的智慧。】他同了阿阇世的弟,名叫耆婆的,向阿阇世行禮,並且說許多勸阿阇世的話。就是下邊從大王起,一直到我等不宜複住于此的十句話。

  大王:臣聞毗陀論經說:劫初以來,有諸惡王,貪國位故,殺害其父一萬八千;未曾聞有無道害母。

  【解】“臣”字,是月光自己稱自己。毗陀是婆羅門一種經書的名稱。【婆羅門: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淨行兩個字。婆羅門人是印度四大族裏頭的一族,這一族的人都是又清高、又華貴的,他們專門修清淨的,所以稱他們淨行。】毗陀: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明智兩個字;明:是明白事理,智:是發生智慧。毗陀論經是一部講修淨行的書。劫初:是這個世界剛剛成功的時候。“曾”字:要在左角下邊加一圈,讀做成字音;未曾:是沒有過的意思。

  【釋】月光先叫阿阇世一聲大王,就接下去說道:我聽到過毗陀論經上說,從這個世界起初成立,一直到現在,有許多惡性的國王,因爲貪圖奪到王位的緣故,殺害他們的父王,竟然有一萬八千人的多。從來沒有聽到過不講道理的國王,竟然會殺害母親的。

  王今爲此殺逆之事,汙刹利種,臣不忍聞。是旃陀羅,我等不宜複住于此。

  【解】“爲”字:是做的意思。“逆”字:有叛逆忤逆兩種意思。“汙”字:是被不潔淨的東西染龌龊的意思。刹利,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王種,也可以說是田主。是印度四大姓裏頭的第二姓。【大姓:就是貴族的姓。】不忍:是心腸硬不起的意思。旃陀羅,是梵語。翻譯中國文,是嚴幟兩個字。【“幟”是小旗。旃陀羅是賤種,四大姓的人,都不肯同他們往來的。他們出門到街上去,一定要拿一面小旗在手裏頭,或是插在衣領上,做他們是賤種的記號。他們在路上碰到了大姓的人來,就要讓到路旁邊去的,因爲用小旗做他們特別的記號,所以叫嚴幟。】“複”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負字音,就是再字的意思。

  【釋】王現在做了殺害母親的忤逆事情,是把清白高貴的刹利王種,都染汙穢了。大家都要罵王是旃陀羅,不是刹利王種了。我們沒有那樣的狠辣心腸,來聽旁人的罵。王如果不聽我們的勸谏,【下級的人,勸請上級,都叫做谏。】我們只好離去本國,不相宜再住這裏了。

  時二大臣,說此語竟。以手按劍,卻行而退。

  【解】“竟”字:是完了的意思。“按”字:是把手壓在上邊的意思。“卻”字:是倒退的意思。

  【釋】二大臣,就是月光同了耆婆兩人。他們向阿阇世說的話說完了,就用手來壓在阿阇世所拿的劍上邊,倒走下來,就退去了。

  時阿阇世,驚怖惶懼。告耆婆言:汝不爲我邪?

  【解】驚怖:是嚇的意思。惶懼:是怕的意思。這個“爲”字,也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位字音。爲我:就是幫助我的意思?“邪”字:同了耶字一樣的聲音,一樣的意思。

  【釋】阿阇世看見月光,同了耆婆那樣的舉動,就露出驚嚇懼怕的形狀來。告訴耆婆說:“你怎麼不幫助我呢?”因爲耆婆是阿阇世的弟,阿阇世這一句話,有要耆婆幫助他的意思在裏頭。

  耆婆白言:大王,慎莫害母。王聞此語,忏悔求救。即便舍劍,止不害母。敕語內官,閉置深官,不令複出。

  【解】“慎”字:是謹慎小心的意思。“莫”字:有不可同了不要兩種意思。“舍”字:是放掉的意思。國王對臣子發布的命令,叫敕。【凡是上對下吩咐的話,都可以稱敕的。】敕語的“語”字,是同他說的意思。內宮,是王宮裏頭侍候國王國太的宮。“閉”字:是關禁的意思。“置”字:是安放的意思。“宮”字:凡是國王國太所住的房屋,都稱宮的。深宮,是在極裏邊的宮,不是近外間的宮。複字,同了前邊不宜複住的複一樣的。

  【釋】耆婆聽到了阿阇世的話,就知道阿阇世要他幫助,所以就向阿阇世說道:大王須要謹慎,不可以殺害母親。阿阇世聽到耆婆這一句話,就忏悔自己的罪過。【忏字,是梵語。忏悔兩個字,同了中國文的悔字,差不多的;不過忏,是忏已經造的罪。悔,是悔以後不再造罪。忏悔兩個字,合並起來,是梵語華語雙用的意思。○華語,就是中國話。】並且求耆婆救他。他自己就把所拿的劍放掉了,停止用這把劍來做殺害母親的惡逆事情了;一面用命令去知照宮裏頭的侍奉官,把他的母親關禁在深宮裏頭,不讓他再出來了。在阿阇世的意思裏頭,是只要國王死,並不一定要殺死母親。他所以要殺母親,就是母親死了,就沒有人拿食品去供給國王,國王就可以餓死了。所以他看見月光同了耆婆不幫助他,就不敢殺害母親了。但是不殺害母親,恐怕母親又要把食品去供給國王,國王還是不會餓死。所以又把國太夫人關禁起來,那就國王終有一天會餓死了。

  時韋提希,被幽閉已,愁憂憔悴。遙向耆阇崛山,爲佛作禮,而作是言:

  【解】被幽的“被”字:是給旁人把他幽閉的意思。“幽”字:是暗的意思;“閉”字:是關的意思。凡是關禁人的地方,大半都不很明亮的,所以稱幽閉。“愁”字:是不快活、不放心的意思,同了憂字差不多的。憔悴:是面貌幹枯不滋潤的意思。

  【釋】阿阇世發了把他母親關禁的命令後,他的母親韋提希,就被關禁在深宮裏頭了。沒有吃、沒有喝,心裏頭又很憂愁,所以面上就非常的幹枯。他想到國王那裏,沒有人可以送食品去,國王終不免要餓死。他又不能夠親自去見佛,實在沒有方法好想,所以只好遠遠的,向耆阇崛山,對了佛行禮,說下邊的幾句話,求佛救他。

  如來世尊,在昔之時,恒遣阿難,來慰問我。我今愁憂,世尊威重,無由得見,願遣目連尊者阿難,與我相見。

  【解】如來,是佛十種德號裏頭的一種。“如”字:是不變的意思;“來”字:是隨緣的意思。【隨緣:是說機緣怎樣,就跟隨了機緣,也是怎樣;沒有一些固執不圓通的見解。在朝暮課誦白話解釋卷下裏頭,有詳細注解的。】“昔”字:是從前的意思。“恒”字:是常常的意思。“慰”字:是安慰的意思。

  【釋】韋提希先向佛稱一聲如來世尊,就接下去說道:從前時候,佛常常差阿難來向我安慰,向我問好。我現在很愁悶,很憂急,要想見見佛,又因爲佛威嚴很重,沒有緣由能夠見到。【緣由:同了原因一樣的意思。】我願意世尊差目連尊者,同了阿難【阿難,是佛的堂弟,也是佛的弟子。】都到我這裏來,同了我見見面。國太夫人不敢請佛親自到他那裏去,所以請佛派目連同了阿難去。佛的弟子很多,國太夫人所以指定這二人,也有緣故的。因爲目連是教國王八戒的師父,所以請他;阿難又是佛的堂弟,可以請他代向佛前,求佛慈悲,親自把佛法來布施給他。【就是叁種布施裏頭的法布施。下邊佛教他修叁福,修十六觀,都是的。○叁福十六觀,下邊就會講明白的。】

  作是語已,悲泣兩淚,遙向佛禮。未舉頭頃,爾時世尊,在耆阇崛山,知韋提希心之所念。

  【解】但有眼淚,沒有哭的聲音,叫泣。雨淚:是淚水多到像雨那樣的意思。“舉”字:是擡起來的意思。“頃”字:是時間很短的意思。

  【釋】韋提希說完了上邊的幾句話,悲慘得很的哭泣,淚水像雨那樣的多,這是韋提希希望佛哀憐他的表示。韋提希一邊哭泣,一邊遠遠的向佛行禮,這是顯明白至誠懇切的意思。在韋提希還沒有來得及擡起頭來的短時間,佛在耆阇崛山,已經知道韋提希心裏頭所想念的事情了,這是佛的他心通。【他心通,是六通裏頭的一通;就是不論什麼人,心裏頭轉的念頭沒有不曉得的意思。若是要曉得詳細的解釋,可以查看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供養他方十萬億佛一句底下,講得很清楚的。】

  即敕大目犍連,及以阿難,從空而來。佛從耆阇崛山沒,于王宮出。

  【解】目犍連名字上邊,加一個大字,是因爲目犍連年紀大、道德高的緣故。目連尊者一樣的意思。“以”字:本來是拿的意思;這裏只好說是帶的意思。“沒”字:是隱下去的意思。

  【釋】佛知道韋提希盼望佛派大目犍連,同了阿難,到他那裏去的念頭。所以立刻就派大目犍連,還帶了阿難,從空中飛到韋提希王宮裏頭去。【大目犍連有神足通的,可以飛行的,所以能夠帶了阿難,一同飛到韋提薪宮裏頭去。】佛自己從耆阇崛山,隱沒下去後,就在王舍城的王宮裏頭,顯現出來了。

  時韋提希,禮已舉頭,見世尊釋迦牟尼佛,身紫金色,坐百寶蓮華。

  【解】金有四種,一青金。二黃金。叁赤全。四紫金。也叫紫磨金,是金裏頭最好的一種金。

  【釋】在韋提希向佛行禮已經完畢的時候,擡起頭來,見到佛的全身,都是紫金色的,坐在百寶蓮華裏頭。這種蓮華,都是百種寶貝合成的。【百寶,並不是恰巧一百種,不過形容寶貝的多罷了。】蓮華:是各種華裏頭最清淨的,並且是很大很軟的。所以佛往往喜歡坐在蓮華裏頭。雖然是百種寶貝合成的,但是這種寶貝也是很軟的。

  目連侍左、阿難侍右。釋梵護世諸天,在虛空中,普雨天華,持用供養。

  【解】“侍”字:是伺候的意思。釋,是忉利天上天帝的名;完全說起來,是釋提桓因四個字,就是俗人所說的玉皇大帝。梵是梵天,就是從我們頭頂上這一層天,再上去的第九層的大梵天。護世:是保護世界的天王。“普”字:是周遍的意思。“雨”字: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裕字音;像雨那樣從天上落下來的,所以稱雨。天華是天上的華。“持”字:是拿的意思。

  【釋】佛坐在蓮華裏頭,目連伺侯在左邊,阿難伺侯在右邊。我們頭頂上的天是第二層天,叫仞利天。在須彌山的頂上,是帝釋所管的天。在須彌山腰的四周圍,東南西北各有一層天,叫四天王天;有四位天王分管的,實在是第一層…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