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P7

  ..續本文上一頁汝廣說衆譬。亦令未來世一切凡夫,欲修淨業者,得生西方極樂國土。

  【解】這個“爲”字,也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位字音的。【下邊再有同這個爲字一樣解釋的,就不再注解了。】“廣”字:是大同了多兩種意思。譬:就是譬喻。未來世,是把沒有來的一世十世、百千萬億世,都包括在裏頭了。在生死裏頭,迷迷惑惑,轉來轉去,生了又死,死了又生;不覺得苦惱,不曉得修佛法的俗人,叫凡夫。

  【釋】我現在爲了你,詳詳細細說種種的譬喻。不但是你可以明白西方極樂世界的種種樂處,也可以使得沒有來的一世、十世、百千萬億世,所有十方世界上的一切凡夫,有願心修淨業的人,都能夠生到西方極樂國土去。

  欲生彼國者,當修叁福:一者、孝養父母、奉事師長;慈心不殺、修十善業。

  【解】彼字;是那個的意思。長字;要在左角上邊加一圈,讀掌字音,就是尊長同了有道德的人的意思。

  【釋】凡是要生到西方極樂國土去的人,應該要修叁種福。第一種福,是孝養父母:說到一個孝字,那就多得很哩!敬重父母、親愛父母、事事要依順父母,不可以有一些些違背父母,不可以使得父母有憂愁不快活的心思、不可以做不應該做的事情、學習下流,使得父母受人吐罵。好的食品讓父母吃,好的衣服讓父母穿。時時刻刻,都應該記念父母生我、養我、教我的大恩大德。父母有病,應該求醫診治,親自煎湯喂藥。父母死後,殓葬一切,【人死了,把新的衣服穿好了,放進棺材裏頭去,叫殓。】要盡我的心,盡我的力,還要念佛誦經,超度祭祀,使得父母能夠往生西方。這是孝父母最大、最要緊的一件事情。做兒子的,應該要做孝養父母的事情多得很,那裏說得完呢!現在世界上,曉得孝養父母的人,很不多了,所以我噜噜蘇蘇說了許多話。想借這個機會,勸勸現在做兒子的人。(我做過一篇勸孝白話文的,說來還覺得詳細,倘然有人要看,我可以奉送的。)奉:是供奉。事:是服侍。師長有世間的師長,【是俗人的師長,教弟子讀誦詩書,修行仁義的。】有出世的師長。【是學佛法的師長。】

  慈心:是大慈悲心,也就是佛的心。修行人要有慈悲心,不可以殺有生命的東西,這是不論在家人、出家人、小乘人、大乘人都要戒的。殺生是最重的惡業。同了佛的大慈悲,大相反的。一個人活的時候,專門殺害生命,到死的時候,還會往生淨土麼?天下決沒有這種道理的。十善業,是不犯十惡,【十惡,在前邊五濁惡世底下,已經詳細解釋過的。】就是十善。修:就是禁戒不犯的意思。

  二者、受持叁歸、具足衆戒、不犯威儀。

  【解】受:是領受在心裏頭的意思。“持”字:是常常記住不忘掉,像把手來捏住的意思。叁歸的“歸”字:同了皈依的皈字一樣的,是從邪的一邊,反過來歸向到正的一邊去。叁歸:就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具足:是完全的意思。威儀:是說行、【是走路。】住、【是停住不動。】坐、臥,【是睡,】都有威嚴。【威嚴:是鄭重不輕浮的意思;使得人看見了,生恭敬的心,不是使得人看見了,生懼怕的心。】“儀”字:是禮節、面貌、身體,都有正當合法的樣子。犯字:是違背的意思,就是不合法則。

  【釋】第二福,是要領受記得叁種皈依。第一、是皈依佛:倘然本來已經歸依了邪的外道神鬼,就應該要反過來,歸依正的佛菩薩。第二、是歸依法:倘然已經歸依了邪的魔法,就應該要反過來,歸依正的佛法。第叁、是歸依僧:倘然已經歸依了修邪術的人,【術:就是法術。】就應該要反過來,歸依出家修佛法的正僧。能夠歸依佛法僧的人,都可以跳出叁惡道,同了叁界裏頭,生了又死死了又生的苦。【叁界:是欲界、色界、無色界,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無量諸天大衆俱一句底下,有詳細注解的。】還要守種種的戒法。

  在家修行的人,不論男女,都應該要守五戒。【就是殺、盜、淫、妄語、飲酒。】出家的比丘,應該要守二百五十戒;比丘尼應該要守五百戒。既經做了修行人,應該要有修行人的樣子,要守修行人的規矩,無論行住坐臥,都要端端正正,有些威嚴。使得大家看見了,生恭敬的心,若是顯出了一些些輕浮的舉動來,就違犯了威嚴儀式了。要求生到淨土去的,都要處處留心,時時注意的。

  叁者、發菩提心、深信因果、讀誦大乘、勸進行者。如此叁事,名爲淨業。

  【解】菩提:是梵語,完全說起來,是菩提薩埵四個字;翻譯中國文是覺悟的意思,【覺:就是不迷;悟:就是醒悟。】也可以翻譯做一個道字的。“因”字:是種子的意思;下了什麼種,就結什麼果,所以叫因果。大乘,是指講大乘佛法的經;聲聞緣覺是小乘,佛菩薩是大乘。【緣覺,是修十二因緣法修成的。在這裏沒有什麼大關系,解釋起來很煩的,所以不講了。若是要曉得清楚,在阿彌陀經白話解釋裏頭,皆是大阿羅漢一句底下,講得很明白的。】勸進:是勸導旁人上進的意思。行者:就是修行人。

  【釋】第叁福,發菩提心:是發道心,就是要發成佛的大心。【大心:是放大心量,不求成緣覺聲聞的心,求成佛成菩薩的心。】發心大,成功也大,所以要發大心。還要深切相信,種什麼因,一定會結什麼果。譬如種了豆下去,一定是結豆的,決不會結谷的;種了谷下去,一定是結谷的,決不會結豆的。所以種了成佛成菩薩的因,一定就會成佛成菩薩,決不會成聲聞緣覺的;種了聲聞緣覺的因,一定只能夠成聲聞緣覺,決不會成菩薩的。所以因果一定不可以不信,並且不可以不深信切信的。還要應該讀【看了書出聲的念,叫讀。】誦【不看書,或是雖然看書的,但是不出聲的念,叫誦。】大乘的經典,不可以讀誦小乘的經典。“乘”字:本來就是車;大乘:是大車,可以多裝東西的。譬如佛菩薩能夠勸度無量的衆生。小乘,是小車,不能夠多裝東西的,譬如聲聞緣覺,只能夠度自己免生死的苦,不能夠普遍的度一切衆生的。

  從第一福、孝養父母起,一直到第叁福、讀誦大乘,十一種修法,都是利益修行人自己的。這末一句,勸向來不修行的人,進步做修行佛法的人,才是利益旁人的事情。要修淨業,一定要做利益旁人的事情的,這是一件很要緊的事情。像上邊所說的叁種福,就叫淨業。

  佛告韋提希,汝今知不,此叁種業,乃是過去、未來、現在叁世諸佛,淨業正因。

  【解】叁世,就是已經過去的一世、還沒有來的一世、同了現在的一世。正因:是修成功淨業正當的原因,就是修成淨業正當的種子。

  【釋】上邊叁種福的話,本來就是佛親口說的。這裏又向韋提希問一句,你現在曉得了麼?佛只怕韋提希同了後世的修行人,不很注意,所以又重說一遍。這叁種業,【叁業,就是前邊所說的叁福。】就是在過去世、現在世、未來世出現的一切諸佛,修淨業的正正當當的種子。佛的勸化修行人,有這樣的懇切,這樣的不怕煩瑣,真是我們的大慈悲父呀!

  佛告阿難及韋提希,谛聽谛聽!善思念之。如來今者,爲未來世一切衆生,爲煩惱賊之所害者,說清淨業。

  【解】“谛”字:有切實、詳細兩種的意思。菩字、是好的意思。兩個“爲”字,都要在右角上邊加一圈,讀做位字音;下一個“爲”字:是被字的意思,就是被煩惱賊所害的衆生。煩惱能夠傷害慧命的,【凡俗人的命,是年歲、壽命;修行人的命,是智慧,所以叫慧命。】所以煩惱叫做賊。

  【釋】前邊的一段,是佛向韋提希一個人說的話。這裏又加上一個阿難,是因爲將來阿難要編集這部經的。所以要阿難格外的靜心仔細的聽,將來編起來,可以不會錯誤,這是佛爲了後世的修行人,可以勿走錯路的大慈悲心。所以矚咐阿難韋提希二人道:你們要切實詳細的聽,【連說兩個谛聽,也是鄭重的意思,要聽的人格外的注意。】聽了還要好好的想念,牢牢的記住。佛現在爲了將來的世界上,被煩惱賊所傷害,不能夠跳出這五濁惡世的一切衆生,詳詳細細的說清淨的善業。

  善哉韋提希,快問此事。阿難:汝當受持,廣爲多衆,宣說佛語。

  【解】善:是好的意思。“哉”字:是虛字,有些稱贊的意思在裏頭的。此事,是這一件事情,就是問生西方極樂世界去的事情。“宣”字:是宣布出來的意思。

  【釋】凡是佛稱贊人都是用善哉兩個字的。佛因爲韋提希願意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去,所以稱贊他。前邊佛所說的修叁福,不過說了一個大略,沒有詳細的說,所以要韋提希再問問明白。阿難是專門把佛所說的佛法,編集成功佛經的,所以特地鄭重囑咐阿難說:你應該領受記住我所說的話,到各處去爲許多許多的衆生,宣傳講演;並且還要編成經典,可以使得後世後後世的衆生永遠流傳下去,使得大家都曉得,修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法門。

  如來今者,教韋提希,及未來世一切衆生,觀于西方極樂世界。

  【解】這個“觀”字,同了經題裏頭的觀字一樣的。

  【釋】佛現在教韋提希,同了未來世界所有的一切衆生,觀想西方極樂世界種種奇妙的景象。

  以佛力故,當得見彼清淨國土。如執明鏡,自見面像。見彼國土極妙樂事,心歡喜故,應時即得無生法忍。

  【解】應時:是立刻的意思。無生法忍,是一種修行功夫的名目。沒有生也沒有滅,叫無生,實在就是真實的理性;智慧證到了真實的理性,叫無生。“忍”字:是安住的意思,就是把智慧安住在真實的理性上邊。

  【釋】韋提希是一個凡夫,只有肉眼,【眼有五種:凡夫的眼,叫肉眼。天上人的眼,叫天眼。聲聞緣覺的眼,叫慧眼。菩薩的眼,叫法眼。佛的眼,叫佛眼。】怎麼能夠看得到西方極樂世界呢?這是因爲佛用了佛力來幫了韋提希,韋提希靠托了佛力的緣故,所以能夠見到西方清淨國土。像拿了明亮的鏡,自己看見自己的面像一樣。能夠看到那邊國土裏頭種種極奇妙的快樂事情,因爲心裏頭歡喜的緣故,所以立刻就得到了無生法忍。要曉得衆生都因爲種種的…

《佛說觀無量壽佛經 白話解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