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求出世,則一切鬼神迷信邪魔外道之思想信仰,皆可假神仙宗教佛法之名以行。烏煙瘴氣,昏霾天地,此亦近日人世之現象也。今此既示人生之正道,又示出世之正軌,一切異端邪說外道傍門,皆得糾正。文字雖少,攝義甚富。依法作人,可以弗畔矣。更進而讀吾《新人生哲學》及《人生學》,則義理益富,行踐益確矣!
近世世界大通,人類思想以交流而趨複雜,主義學說,互相沖突,茫茫宇宙,莫知所趨。此人生之大患也。故人生哲學乃不能不力爲提倡,以求得一坦途,與人類以同遊。然而今之講人生哲學者,其複雜沖突亦正與一切學說主義思想同。以各家各派皆有其特有之人生觀,即莫不有其特有之人生哲學故也。又竊怪現時講人生哲學者,常將古今中外凡言人生問題者,若儒若墨,若道若法,若功利主義,若快樂主義,若浪漫主義,若理性主義,乃至其他一切一切,詳爲曆舉,各爲專章,以爲極人生哲學之大觀。不知學者本因茫然不識人生之正道,乃須學人生哲學。今一讀人生哲學,而五花八門,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莫衷一是,愈增長其懷疑,愈加重其苦悶,以爲人生者固若此多歧途,而莫適所歸耶。彷徨踟躅,益將煩悶?故不學人生哲學猶可,愈學愈糊塗,愈不知其所應行應爲者當何如也!蓋自無中心思想,無真知灼見,則唯有旁征遠引以表示其博學多聞而也,以雲指導人生則無當也。洋少受慈親之教,長讀孔孟之書,即知有作人之道,聖賢之學。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心向往之。長出遊學北京,適當新潮澎湃之會,非難先聖者雲起,毀裂古學者比肩。洋衷心深不以爲然。而學識短淺,終未有以解救之也。因進而研究西洋之哲學,倫理學等書,以爲彼方哲人,學有根柢,其所立說,必有異于今之浮慕虛聲,狂吹瞎說者。讀數部既了,覺得西洋人的學說有條理,有系統,組織能力強,表現方法好。反視中國古人的學問都是零零碎碎雜亂無章的。西洋學者之所長,中國古代學者真望塵莫及也。但又有一種感覺。覺得西洋的學說雖有條理系統,但無論其說得如何圓滿,如何完備,讀了便了,對于身心全然發生不起作用。反覺吾人先時讀孔孟書及宋明儒者語錄時,每每片詞只字,發人深省,打動人的心肝,激起人的志氣,真真有如孟子所謂。奮乎百世之上,百世之下,聞者莫不興起的氣象。如此乃爲人格的感化,道義的薰染,學問的受用,豈但說食者不飽哉!以是得一結論。以爲吾人如欲持之有故,言之成理,成一家之言,以傳之當世,則莫如走西洋學者的路。如欲安身立命,正己化人,使吾人當下受用處,而不徒說廢話,則乃當深究中國古人的學說,悉心體會而驗之以行事。當時適逢中日交涉,學生以喪權辱國之外交條約,起而抗爭,遊街演講,激厲民衆。政府以大兵彈壓,當即逮捕四十人,洋亦在其內,拘禁百二十日,洋初以爲同逮捕者,皆有志少年,經此煉磨,必爲國家大器。相處略久,則見其質地修養,並不優良,怨尤之詞,乖戾之氣,恇怯之情,弗可理解。嗚呼,其何以曆禍變而立成仁取義之節哉!因是又覺今之學風,思想之解放、自由,則誠有之,人格之修養鍛煉,則猶未也。爲闊眼界,增知識長技能,西學誠爲當務。若欲修身立本,養氣不動心,則古先聖賢之學。仍屬必需。本此感覺,故對中國古學益致尊崇。時值梁漱溟先生講學北大,洋從之受聽東西文化及其哲學。因對儒學益增長信心,對佛學亦初識宗旨。彼此研究唯識學略有入門,梁師複命洋往南京內學院歐陽竟無先師處問學。洋既見師,慈悲攝受,至誠仰賴,兩情投契,如魚得水,因留受學,得識玄旨,既通佛理,轉治儒書,益覺親切。自爾以來,頗思宏護,以救瞑盲。後返家開建龜山書院授徒講學,作人生學四篇。初篇人生實相,所以窮究人生原理真義也。此篇儒學大義,所以明儒者教人立身作人之正道也。叁篇解脫道論,所以示佛法出世之方法結果也。四篇大菩提論。故以顯大乘菩薩六度四攝大悲願行也。全書二十余萬言,儒佛之理明,世出世間之道備。對于西洋思想,亦時與糾正。實爲近時治東方之學者必讀之書。其後講學成都,複作世間論,一價值論,二本體論,叁緣起論,四出離論,五無住涅槃論,與人生學倚乎發揮,並印行于上海佛學書局。中日戰起,交通阻絕,連近年所印之論語新疏、孟子新疏、等十余種,皆弗能寄來蜀中,叁十一年,東方文教研究院開辦于內江,際此戈馬倥偬之際,不但研究學問難得其人,欲得一部好書亦不易。然文化學說甯可廢置?將欲建立國家,拯救人類,尤非爲根本建立澈底澄清不爲功。予故于兩年間,新成孔子學案,孟子學案,大學新疏,及余佛學經論疏釋多種。而新人生哲學更爲對病之藥。讀吾書者,當自知也。今年七月,自貢市友人同情文化事業,發起濟世心願,特爲文教院成立董事會,籌集基金,志在開拓,盛意良足感謝。予因赴會議,董事諸君便請講人生哲學與佛學于述川公園。故將人生之原理,人生之正道,及佛法大旨,略爲開示。爲時有限,未克詳盡,雖然如海一滴,已知全味矣。續赴嘉峨,轉蓉返院,時已九月。因將原稿寫定,付印流通,饋遺知好。亦將以紀念文教院董事會之成立也。此篇文雖祗萬四千言,義已略備。讀者苟能深心體會,實踐躬行,自可舍歧路而履大道,拔泥淖而入康莊,如航巨海,已得指南。如行深夜,已得明炬。不似一般所謂人生哲學者。自無定見,祗以增人彷徨煩悶者也。苟讀此篇已,更能進讀吾近作各書,則其于立身作人之道,儒學佛學之真,必能廓雲霧而見青天,獲真知而明定守。己立立人,己達達人,大願精進,前途不可限量。
中華民國叁十叁年九月二十九日王恩洋識于東方文教研究院。
原稿:天臺國清寺法物流通處印
《人生哲學與佛學》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