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唱到這個要思念啊,朋友要來了,就開始由原來的那種歡快轉入有點婉約纏綿了(指歌曲《思念》),對不對?這一轉九十年代就開始要“潇灑走一回”(指歌曲《潇灑走一回》),爲什麼?已經不潇灑了,潇灑不起來了,就開始向往潇灑走一回了。沈重的開始,是不是?于是唱歌的表現就開始有點沈重了。這一轉到了新世紀,就開始老鼠吃大米了(指歌曲《老鼠愛大米》),這還算好的,到最後都叁節棍、叁節棍了(指歌曲《雙節棍》)。什麼哼哈、呼哈的就沒得唱了,就開始說了。是吧?表達不了了,就是內心的那種迷茫沒有方向了,是不是
這就是叁十年青年人的變化,就是這麼變過來的呀。所以你看現在的流行歌壇唱啊唱啊,唱不出什麼新東西了。爲什麼?他內心的那種感受找不出什麼東西來表達了。老年人的變化。這有老年人,怎麼變的?叁十年來的保健品變化,就是老年人的心路曆程。開始那個八十年代初,哎喲,我這有虎骨鹿茸,現在又開始興這樣那樣的膠囊了。小孩的心裏變化,我給你們是這樣總結的,從木頭玩具到塑料玩具,從塑料玩具到打遊戲機,從打遊戲機到電腦。是不是?所有的小孩子都是這樣變化過來的。
但是你說過兩百年以後寫思想史,誰顧得你這些人想什麼啊,早就忘光光了,所以諸位啊,不要一天到晚,不要你對我錯他是我非,一室之牆成一室之門的。所以我講是非與曆史如同過眼雲煙,一瞬間就過去掉了。你永遠都是對的,他永遠是錯的?沒有的事啊!
四、放下是非
既然以上這些東西都是靠不住的,既沒有絕對的對,也沒有絕對的錯,既沒有絕對的好,也沒有絕對的壞,它們隨著時間的推移都會被遺忘掉,那麼你們幹嘛還死抱著一個是非不放呢?你跟是非作伴嗎?你爲什麼不把他放下去?讓他成爲過去呢?老成天惦記著它?昨天我們兩個人小摩擦,今天見了面,嗨,昨天對不起哈,對不起,對不起…就過掉了嗎!你老是對別人昨天跟你頂了兩句而耿耿于懷,今天見了面,一個走這邊,一個走另一面,你這一輩子,生生世世都要做反面嗎?沒有必要嘛!所以我給你們講,佛教裏有一句話:不要欠來生帳。今生,所有結的不好的,所有的惡緣,所有的逆緣,全部在活著的時候還掉。無債一身輕,好去見阿彌陀佛啊!
老是背著一個包袱,經常想著那個家夥是壞的,那個家夥曾經害過我,他曾經整過我,他曾經怎麼個我。我的天啊!到死的時候你都在想。這個時候哪個給你來助念,他也無力回天。不要別人助念,自己說走就走。關鍵還有個問題,人家來助念的時候,你那個念頭還要轉的過來。人家在那念“南無阿彌陀佛,南無阿彌托佛…”,你說別念了,那個家夥還欠我錢呢。你想的是這個,你們兩個心不相應嗎。所以哪有放不下的東西?到最後你都得放下,還不如早點放下,還痛快一點,不要一天到晚讓是非煩惱好壞壓在你的心上,變成一塊石頭沈甸甸的,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在那裏哎喲哎喲的叫胸悶。當然胸悶了,一天到晚都放不下,還不胸悶!所以我覺得,我們在這個世上生活,不可能不面對是非,彼此之間肯定會因爲有意見的不統一而起爭執,甚至是有爭吵。但是今天過了,明天就要把他放下,彼此還是笑臉相對。這就是我用佛家的一句話要告訴你的:千萬別欠來生帳。欠來生帳很麻煩呢,將來來生如果你是個有智慧的人,你還沒有迷失本性,你還有辦法自己去還,就像那個安世高一樣,對吧?他知道欠誰的,他能走過去對他的債主說:“你把我殺了吧,這是我欠你的。”恐怕一般人沒有這個智慧吧?既然辦不到,那爲什麼我們不現在把他辦掉呢?是吧?所以我覺得在這個社會上生存,剛才我講了名利的問題,下面是個是非的問題,我們應當用什麼態度來對待它。這些都是社會的現象。當然這個社會還有很多的現象需要我們用智慧去觀照清楚,這就不是我今天這個講座能跟諸位報告的了的。
結 論
那麼我們前面講了人、講了家庭、講了社會,我給你們做個總結。怎麼總結呢?人與人之間哪,過去有一首詩叫《遊子吟》,內容是: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的叁春晖。讀了這首詩你就會想起誰呢?會情不自禁地想起母親來。我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個經驗啊,當你想母親的時候,也有可能母親在想你。爲什麼?有血緣關系,你那個身上有個DNA和母親身上那個DNA是一樣的,這兩個是有磁場咧,有感應;即使不是血緣關系,真心的朋友,你在這想他,他也會在那想你的。所以,我覺得人與人之間,不管是親戚還是朋友,你只要用真心相待,彼此之見一定會有感應的。注意“感應”兩個字怎麼寫?下面都是“心”字。說到家庭,我們過去老是處理不好家庭成員的關系,就是因爲你太容易把他遺忘掉了,你容易忽視他的存在,因爲你覺得天天都見了面的嗎,用不著那麼關心。這恰恰錯了,越是在你身邊,你越是要用慈悲心來呵護他,這樣你這個家庭才能真正的融洽。注意!我用了這兩個字:慈悲!慈悲兩個字怎麼寫?下面還是“心”。
最後談及社會,我覺得儒家的社會解決問題有兩個原則:忠和恕。剛才我講的放下是非,不要計較,屬于那個範疇啊?顯然是屬于恕的範疇!也就是做人要包容,心量要大,這個佛教也是提倡的。還有忠,就是你在社會上做任何事情都要用心不貳。過去叫忠,今天叫什麼?叫責任。一個人只要盡責任,守誠信,就叫忠。所以你看“忠、恕”這兩個字下面也是什麼東西?是“心”啊!
所以最後我總結一句話:只要你是真心待人,一定會心心相印,一定會有感應;只要你是用慈悲心來呵護,你的家庭一定會是融洽的;你只要是以忠恕之心對待社會所有人都認爲不平的現象,你一定會擁有快樂和幸福。但是,感應也好,要用心;慈悲也好,要用心;忠恕也好,要用心。概括起來一句話,只要你在這個世界上生存,只要你在這個世界上作人做事,你是一個用過“心”的人,你的人生就一定是成功的!
《人.家庭.社會》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