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有机会还要当大官;你不但要做生意,你还要越做越大。有人会说:“哎哟,师父你这个跟佛教不相符!”我说:“怎么不符啊?”佛教让你当官,要当好官;让你做生意赚钱,要赚干净的钱。所以说,绝对不是说让你不干,是要你干,而且要好好干。但是诸位这个“好好干”可不容易哦,我都怕做不到,为什么?诸位你试试看吗,你们一天到晚骂那些个贪官,这个贪官太坏了。我告诉你,要你去做官,你还可能更贪。你相信不?到了那个位置你就不一定把持得住了,我给你讲,要把得住才是真功夫。
有些人认为那钱是假的,不要用。嗨,要是真的有钱你用一下,舒服呐!你今天去那个宾馆,看那个门口写的:“衣冠不整恕不接待”,你进去跟人家讲价钱讲了半天,八折吧、七折九吧?人家讨厌死你了,走的时候人家心想,下次不要来了,穷死了还来我们这消费。可是要是去个有钱的,进去就不讲价,拿最好的来,吃完了,算账,多少,九千九,拿去一万不用找了,他高兴死了,好啊下回再来哈。这就是钱的力量,你知道吧,但是你有的时候就把持不住了。你多去上几次,嗨,这个钱还让我挺有面子的来,你就开始发晕了,你就开始迷失方向了。
佛教讲的是什么?有不拒绝,没有不刻意,而且在有的时候能够把持得住。保持正念——做到这一点不容易的呐,所以这才是佛教的名利关,而不是佛教说看破啦,不要啦,都仍给你们去做吧,不是的。所以我一般听到人家说哪个哪个家伙好贪啊,我就一句“阿弥托佛”,同情而已,不恨他。为什么?因为说不定他比我还好一点,说不定我去搞他那个可能还更贪呢,还更坏呢!为什么?刚刚讲的吗,人内心好多“魔鬼”啊,他们随时都在踮着脚,伸着脑袋,在等机会啊呢!是不是?哎呀,那可怕死了。所以,那个大菩萨的境界,不是不要,是多多益善,但是他能把持得住。
所以这个问题我就少说一点。主要来讲关于是和非的社会现象。
二、认识是和非
(一)佛家的是非观
实际上天底下啊,我们最不能正确面对的就是是和非的这个问题,我们在生活中经常被你对我错、他好你坏等这样的是非观念所缠绕。我给你讲,按照佛家的观点来说,这个天下没有坏人,没有绝对的坏人;也没有好人,没有绝对的好人。你信吗?人是变化的。你说那个人真是坏,坏的不得了。那个监狱里的人还互相帮助来,监狱里关的是什么人?我们今天讲都是坏人。嗨!他们还都互相帮助,生病了还帮他去看医生呐,他这个时候好像还有点善心。他绝对的坏吗?不是。你说好人绝对的好吗?他有时候也有私心的来。你看今天我们有些人,他当好人当的烦恼的很呢。为什么?还是有私心、自我的观念还没有突破,所以他还不能彻底的解决问题。所以按照佛家的话讲,没有彻底的坏人。为什么?他可以变好人。没有彻底的好人,为什么?他有可能变成坏人。所以我们见到坏人别骂他,听到没有?这是我们容易犯的毛病:见到坏人就咬牙切齿地,哎呀,这家伙坏,坏死了,怎么还不死呢。不能有这样子的心那,这是憎恨心,不可以。
(二)认清是非的根源 —— 我执
为什么你会有这样子的心呢?因为你觉得他是坏人。按佛教来讲,没有绝对的好和坏。但是有人就和我说了,哎呀,你这个和尚不行,你怎么连好坏都不分呢!不是这样的,不是连好坏都不分,如果他这个时候真正犯了错误,你把他看成对立的绝对的坏,第一,从主观上你不会去接近他,对吧;第二,你会跟他对立,你能帮助他吗?帮助不了吗。佛教讲要度一切众生,没说要只度好人,不度坏人。否则,这个学佛的心量到哪儿去了?所以你越是那个,就是普通人所认为的坏人,他越缺乏温暖和关怀,他越会走向极端。那么这个时候我们要是有点良知,有点慈悲心的人,你就更应该用另外一种方式去感化他。这样他就能转化过来。你想啊,一个从来没有得到过温暖的人,你给他一丝丝的温暖,他都会对你感恩戴德啊!坏人你把他推向对立面,你不可能让他改过,你这样就让他永远的成为一个坏人了啊!为什么我们会有这样好人和坏人的划分?就是因为有我们今天的是非标准:对的、错的。有些东西啊,我们光看现象是不可以的。所以我们今天说,这个社会的是非现象,这个江湖上的是非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为什么会存在?就因为我们每个人按佛教刚才给你讲的那个《百法明门论》里告诉你的,都有一个“我慢”之心。什么叫慢?争强好胜!有争强好胜是非就来了,总要赢吗,我比你行吗,我的是对的吗。对吧?这样是非就开始了。
还有我们中国人哪,有些传统的思维习惯也是不好的,需要改的。我给你举个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好面子。特别好哦,以前你看那个请客的(特别是成都人):我请你嘛,到我家去吃饭嘛;没空!好,我下回再请你吗。说了十回也没去成,哎!喊的都是假的。为什么?因为好面子。好像天底下好多人都有这个观念,为什么?总觉得自己要有个尊严,要活的有脸面。诸位我问你,你那个面子值多少钱
什么是面子?甚至我们今天讲,还不仅要活的有面子,死的也要有面子。我的天哪,你看看那个死的有面子的,有没有?是有面子啊,因为死了都化了妆的。你看吗,那些火化场里,我送过很多人开追悼会。生的时候没有化妆,死了还要涂一下,我说哎呀天哪那也叫面子啊!有几个死的有面子的?没有吗。你看你死后就把你送到那个冰冻箱里去了,你这个时候还有什么尊严?你泡到那个水里还都是一样的,最后那个工人把你捞起来,提前两天给你抹一抹,化一化。到了那个时候都是平等了,你还哪有面子来!这个都成问题,那么这些面子也好,什么尊严也好,都从那儿来?都是从争强好胜来。但是诸位啊,不是说人不要尊严,真正的尊严是什么?是人要自尊自重,你是人就要做合乎人的事,这个才叫尊严。你不要一天到晚,做人那干的全是鬼的事,那就没有尊严。所以我们佛法里面讲,这个人那,是非曲直就源于我们争强好胜,争强好胜的根源在那里?就是我执,以自我为中心,你就开始狭隘。一狭隘就跟其他人对立,一对立判断他是对的,他是错的,我要对,我绝对不能错,我怎么能错那,错了我都要把他说成是对的。好像这样心里才舒服,这个现象是不好的。
三、是非与历史
(一)由历史剧而知是非的不实与虚幻
第三是非与历史,为什么我讲这个?我讲完了你才知道什么是非啊,都是假藏货。我给你们讲一个故事《霸王别姬》。看过这个戏吗?熟悉这个故事吗?你看那个楚霸王跟那个虞姬,被逼到那里走投无路了,两个人生离死别,情投意合啊。最后虞姬干嘛呀?抹脖子了,自杀了。楚霸王到那儿去了?投江自尽了。两个人都死了,我试问诸位,那个历史书上写的,津津乐道的,两个人生离死别、情投意合的,多么的不得了啊!两个人都死了,那么我问你?他们两个人的事情谁知道的啊?他两个人不是都死了吗?谁知道的?那是历史啊,编的!是不是编的你想吗——两个人都死了吗,就是两个当事人都死了,结果我们还写的活灵活现的,还唱了几千多年了。今天还在唱,让好多人都羡慕,你看生死不相弃啊,典范啊。当然从伦理意义上我们确实应当提倡,但是从历史角度上讲,那个是站不住脚的。老实说,还有那个电视里面演的,一个人得罪了别人了,是吧,于是另外一个人就雇个杀手杀他。结果那个人杀手去行刺的时候看对方挺正派,觉得要是把他杀了呢,天下又少了一个好人,可是要是不杀他呢,自己又收了别人的钱了。左琢磨右琢磨,算了(做了个抹脖子自杀的动作),我自己死了算了,两头都不是人。诸位我问你们,他既然都自杀了,他在那儿来回的徘徊,矛盾的心理,谁知道的呢?所以诸位啊,那个什么是非历史,好多东西是靠不住的。
(二)由30年来社会不同年龄阶层观念的流变而知是非如过往云烟
我们最近不是老是讲这个吗,不是要总结过去的三十年吗?我们今天不是看中国哲学史,中国历史,中国通史吗?我问诸位,中国哲学史里面,从先秦诸子开始、经唐宋理学到明清考据就写完了。嗨!好像我们全中国就那么几个人活动了几千年似的一样,其他社会上的人都在活动,这些人的东西都到那儿去了?谁记住了?所以我老是给他们讲中国的历史主要是精英的历史,中国的思想史、哲学史完全就是一部精英史。你我这些老百姓谁管你哦,你想什么,留得下来吗?你以为将来还有哪个人会研究你们两个人今天,因为争了一批蒜苗两个人打了一架?这是一个历史事件?有没有人来研究?没有的啦!所以我给他们开玩笑讲,我说,过去三十年你们要好好总结,青年人怎么在变化,老年人怎么在变化,小孩子怎么在变化。你们琢磨一下,这里面有佛法啊!
我给你们提供一个参考,我思考的。我说青年人的变化,最大的参考和坐标是什么?是流行歌曲的排行榜,它就是这三十年青年人的心路历程的变化。你看开始的时候是八十年代初,我们这些人“捆红领巾”(指歌曲《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神圣的不得了,要写三回申请,还要审查一下你们家里是不是地主啊,所以那一刻,捆个红领巾简直是欢欣鼓舞。为什么?因为写了三回申请,还胆战心惊担心通不过,你说高兴不高兴?今天有那个小朋友他捆红领巾有那么高兴过。所以我们那个时候我们写的第一篇作文是《当我捆红领巾的第一天》,觉得这是自己生命重生的开始啊!我们那个时候唱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今天给你报告,那个时候还真的以为自己要接班了,真的是啊!当初你听八十年代的那些校园歌曲,哎哟,并且你看那些老照片,八十年初的人,那个脸上的笑容啊,纯洁,无暇,欢快,对吧?可是这个过了五年,不行了,八六、八七、八八又开始了,西方的自由思想来了,这个时候就要“燃一把火” 了(指歌曲《冬天里的一把火》…
《人.家庭.社会》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