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下)▪P19

  ..續本文上一頁余直。阿難當知。若用錢物。或役其力。償足自停。如于中間。殺彼身命。或食其肉。如是乃至經微塵劫。相食相誅。猶如轉輪。互爲高下。無有休息。除奢摩他及佛出世。不可停寢。汝今應知。彼枭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頑類。彼咎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異類。彼狐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庸類。彼毒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很類。彼蛔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微類。彼食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柔類。彼服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勞類。彼應倫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文類。彼休征者。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合明類。彼諸循倫。酬足複形。生人道中。參于達類。阿難。是等皆以宿債畢酬。複形人道。皆無始來業計顛倒。相生相殺。不遇如來。不聞正法。于塵勞中法爾輪轉。此輩名爲可憐愍者。

  另外,阿難,當轉生爲畜生道中,從而酬還其從前的業債之時,如果這些被酬還的人過分多取所酬還的財物和形命,那麼,這等衆生就會還複爲人身,反征其應酬之外,剩余部分,一一索還。如果返還業債者有業力,並且也有福德,那麼,這等衆生就會在人道中之中住留爲人形,從而以此來酬還業力。如果返還業債者沒有福分與德力,就會淪還爲畜生之類,以此來償報他所造作的惡業。阿難,你應當知道,如果用錢和物來替代業債,或者勞役其業力,償債就到此爲止,自然停息下來,償債就到了頭,如果是居于衆生之中並且殺害自己的同類,或者食用自己同類的肉,這樣就會在微塵那樣多的劫時裏,輪轉在六道之中,並且相食相殺,沒有休止的時候。除非在正定離塵寂靜止定的奢摩地中,或者有大慈悲的佛出世救度,否則這生死輪轉是不可能停息的。你今天應當知道,那些枭鳥之類的東西,其酬報業債足夠之後便會恢複其形,投生于人道中,參合在愚頑的那一類人之中。那些精怪之類的生物,業報酬還足夠之後恢複其形,投生在人道中,便是參合在怪異的那一類人之中。那些狐狸之類的生物,業債酬還足夠而複原其形,生往人道中,參合在庸碌之輩那一類人之中。那些毒蟲之類的生物,業債酬還足夠而複原其形,投生于人道中,亦是參合在凶狠殘暴的那一類人之中。那些蛔蟲之類的生物,業債酬報足夠而複原其形,生往人道中,則是參合在卑微那一類人之中。那些食倫之類的生物,業債酬報足夠而複原其形,生往人道中,則將參合混同在柔弱的那一類人之中。那些山颢之類的生物,業債酬還足夠而複原成形,便生往人道中,參合混迹在勞苦的那一類人之中。那些候鳥類的生物,業債酬報足夠而複原成形,生往人道中,往往參合混同在文思之輩那一類人之中,那些現瑞象兆吉祥之類的生物,業債酬報足夠而複原成形,生往人道中,往往參合在聰明的那一類人之中。那些循良馴順貓狗家畜之類,業債酬報足夠而複原成形,生往人道中,參合在通達的那一類人之中。阿難,這些都是由于從前的業債酬還完畢複原成形而投生在人道中的,他們都是從無始以來,便作業顛倒的,他們相互滋生相互殘殺,如果沒遇到如來,沒聽聞正法,那麼,他們將在塵世的勞苦之中無盡的流轉沈淪。這些衆生才真叫可憐憫者。

  阿難。複有從人。不依正覺修叁摩地。別修妄念。存想固形。遊于山林人不及處。有十種仙。阿難。彼諸衆生。堅固服餌而不休息。食道圓成。名地行仙。堅固草木而不休息。藥道圓成。名飛行仙。堅固金石而不休息。化道圓成。名遊行仙。堅固動止而不休息。氣精圓成。名空行仙。堅固津液而不休息。潤德圓成。名天行仙。堅固精色而不休息。吸粹圓成。名通行仙。堅固咒禁而不休息。術法圓成。名道行仙。堅固思念而不休息。思憶圓成。名照行仙。堅固交遘而不休息。感應圓成。名精行仙。堅固變化而不休息。覺悟圓成。名絕行仙。阿難。是等皆于人中煉心。不修正覺。別得生理。壽千萬歲。休止深山或大海島。絕于人境。斯亦輪回妄想流轉。不修叁昧。報盡還來。散入諸趣。

  阿難,又有衆生身在人道之中,但不依據正等正覺修持叁摩地,而是別修妄念,心中欲想在六道中系牢自己的形體,從而遊隱在山林以及人迹不到的地方,這樣的衆生中有十種仙。阿難,在那些衆生之中,有爲健身而服食不得休息的,他的飲食之道圓滿之後,成爲地行仙。有爲延命而尋藥養生不止,當他的藥道圓滿之後,成爲飛行仙。有爲長生而食藥服丹不休止的,當他的丹道圓滿之時,成爲遊行仙。有爲強生而鍛煉筋骨卻不休止的,當其氣精圓滿成功之時,成爲空行仙。有爲健生而吞津咽液而不休止的,當其丹液之功圓滿成功之後,成爲天行仙。有爲保命而握固禁色而不休止的,當其吐納功夫圓滿成功之後,成爲通行仙。有爲衛生而持戒誦咒而不休止的,當其法術之道圓滿成功時,成爲道行仙。有爲永生而觀想意念不休止的,當其憶想之道功成圓滿的時候,成爲照行仙。有爲超生修房中術而不休止的,當其男女感應之道圓滿成功之時,成爲精行仙。有爲化生而堅定其志,固執在思悟變化之道沒有休止的,當其覺悟圓滿成就時,成爲絕行仙。阿難,這些衆生之流,都只是在人道之中修煉他的心志,但都不修持正覺正定智慧,而是別開妄道去獲取生命的道理,欲求其命有千歲萬歲之壽,于是他們在深山中或海島上,以及人迹罕見的地方隱遁修道,這也是輪回妄想的流轉沈淪。如此並不修持正覺叁昧,業債報盡仍要複來,從而只能散入這種種的惡趣之中。

  阿難。諸世間人。不求常住。未能舍諸妻妾恩愛。于邪淫中。心不流逸。澄瑩生明。命終之後。鄰于日月。如是一類。名四天王天。于己妻房。淫愛微薄。于淨居時。不得全味。命終之後。超日月明。居人間頂。如是一類。名忉利天。逢欲暫交。去無思憶。于人間世。動少靜多。命終之後。于虛空中朗然安住。日月光明。上照不及。是諸人等自有光明。如是一類。名須焰摩天。一切時靜。有應觸來。未能違戾。命終之後。上升精微。不接下界諸人天境。乃至劫壞。叁災不及。如是一類。名兜率陀天。我無欲心。應汝行事。于橫陳時。味如嚼蠟。命終之後。生越化地。如是一類。名樂變化天。無世間心。同世行事。于行事交。了然超越。命終之後。遍能出超化無化境。如是一類。名他化自在天。阿難。如是六天。形雖出動。心迹尚交。自此已還。名爲欲界。

  阿難,如此世間的人,他們不追求常生不老,未能舍棄妻妾的恩愛,但是在男女行房這種事中,其心思不放逸流亂,而是保持著澄瑩生明的狀態,那麼,在其命終的時候,其將能夠得以與日、月爲鄰。像這一類的衆生,叫做四天王天。那些雖有妻房,但淫愛不多,淡泊恩愛的,在清淨居住之時,淨心不純,時有念起,禅思不得全味,其命終之後,便能超過日、月的光明,而居住在人間天頂之上。向這一類的衆生,叫做忉利天人。那些逢到淫欲之愛時並不回避,但只是暫交而已,過後不再思憶淫欲的,在人世間生活中,少動多靜。其命終之後,便能在虛空之中,朗然安住。雖然日、月的光明向上照不到他們,但這些人自己能生光明,這一類則叫做焰摩天人。那些在任何時候都安安靜靜,順應感受行事並不著意乖戾的,其命終之後,上升成爲精明微妙之物,從而不必同下界各種人天境地有任何的相接。既使諸有情世間和器物世間都毀壞了,那火災、水災、風災都不會波及到他。這一類叫做率兜陀天人。那些沒有任何欲望之心,行事順應而巳的人,即使種種事物橫陳在前,對他來說只是味同嚼蠟,無動于衷,當其命終之後,便能生往越化地。這一類則叫做樂變化天人。那些並沒有世間的心念,只是不著心地仍與世間各種事務打著交道,依事而與世間相交涉而已的人,能夠了然超越沒有任何挂礙,當其命終之後,隨時隨地便能出入于超化無化境地。像這一類,叫做他化自在天人。阿難,像這六種天,他們的形體雖然已經出脫了妄動,但是心迹仍然與世間有交往。如此前所敘述的種種,就叫做欲界。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九

  阿難。世間一切所修心人。不假禅那。無有智慧。但能執身不行淫欲。若行若坐。想念俱無。愛染不生。無留欲界。是人應念身爲梵侶。如是一類。名梵衆天。欲習既除。離欲心現。于諸律儀。愛樂隨順。是人應時能行梵德。如是一類。名梵輔天。身心妙圓。威儀不缺。清淨禁戒。加以明悟。是人應時能統梵衆。爲大梵王。如是一類。名大梵天。阿難。此叁勝流。一切苦惱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叁摩地。清淨心中。諸漏不動。名爲初禅。

  阿難,世間一切所有修心的人中,有些人不憑借禅那,也沒有大智慧,但是卻能夠做到執守身心而不去行淫欲,于日常生活中的行、住、坐、臥中沒有任何的雜思亂想,不去沾染一切愛欲,不留戀欲界,那麼這種人的應念報身就是梵侶。像這一類的人,名叫梵衆天。有些人將各種欲望積習除掉,離棄欲界,本心已經顯現,並且對于各種戒律都樂意去隨順持守,那麼,這種人在業果應報的時候便能夠行使梵德,像這一類的人名叫梵輔天。有些修行人身體和心靈皆妙明圓滿,言行舉止威儀俱全,身心清淨嚴守禁戒,並且時時明心參悟,那麼,這種人在業報應念時,能統領梵衆而成爲大梵王,像這一類人名叫大梵天。阿難,這叁等上流之人,一切的苦惱是沒法逼迫他們的。他們雖然不是真正修持到了正等正覺叁摩地,但是在他們的清淨心中,各種煩惱都不能有所擾動。這就叫做初禅。

  阿難。其次梵天。統攝梵人。圓滿梵行。澄心不動。寂湛生光。如是一類。名少光天。光光相然。照耀無盡。映十方界。遍成琉璃。如是一類。名無量光天。吸持圓光。成就教體。發化清淨。應用無盡。如是一類。名光音天。阿難。此叁勝流。一切憂懸所不能逼。雖非正修真叁摩地。清淨心中。粗漏已伏。名爲二禅。

  阿難,其次,有些修心者在梵天統領攝收梵人,圓滿成就…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可畏可愛的業力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