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已作了畜生,然後叫另一個人在這人身後做踏踩尾巴的動作,頓時便使這人不能起身,于是大家都傾心折伏于講法者。如某人有疑心生起,這人早已知其心事端倪,便不依佛的律儀威嚴,令其人苦修不已,還隨意誹謗比丘,漫罵弟子,肆無忌憚地攻擊人際間事情。其人口中好預言禍福,每每都毫發不差的應驗其預言,這是大力鬼年老成魔來惱亂這修道人。你應當對此先有覺察,才不致于流入輪回,不會去迷惑無知的衆生,不使他們墮入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地中。心愛知見。勤苦研尋。貪求宿命。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殊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知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無端于說法處。得大寶珠。其魔或時化爲畜生。口銜其珠。及雜珍寶簡冊符牍諸奇異物。先授彼人。後著其體。或誘聽人藏于地下。有明月珠照耀其處。是諸聽者。得未曾有。多食藥草。不餐嘉馔。或時日餐一麻一麥。其形肥充。魔力持故。誹谛比丘。罵詈徒衆。不避譏嫌。口中好言他方寶藏。十方聖賢潛匿之處。隨其後者。往往見有奇異之人。此名山林土地城隍川嶽鬼神。年老成魔。或有宣淫破佛戒律。與承事者潛行五欲。或有精進純食草木。無定行事。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俱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又有修學的善男子,其受蘊已達虛妙,能不遭邪慮邪想侵蝕,于是從圓定發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叁摩地中,其人心中愛戀執著于知見,便勤苦研究尋找,貪求能知先見後的宿命神通功夫。這時天魔趁機得其方便,將魔靈飛附其人身上,向他講經說法,這人昏然不覺知這是天魔附體,也自稱得了無上涅槃境界。然後在來他這裏追求知見智慧的僧衆中間鋪座講法,這人可以無緣無故地從講法的地方取得大寶珠。這天魔有時候或變化成動物,口中含著珠寶、珍奇、簡冊、符篆等等異常之物,將這些東西授予這人,然後附體在這人身上,這人便誘惑聽他講法的人,說某地方中藏有明月珠,照耀那裏,使得這些聽者獲得從未有過的驚奇。這人多半以藥草爲食,不吃精美的飯菜,或者有時一天只吃一麻一麥,但其身體依然壯實,這是由于魔力加持的緣故。這人隨意誹謗比丘,漫罵弟子,不怕別人對他诳言的譏笑與嫌惡。嘴上好說哪裏有寶藏,哪裏又有十方來的聖賢之人隱居在那裏,然後跟隨他的人一去果然看見那裏有奇異之人。這是山林、土地、城隍、川嶽等鬼神,年老成魔,宣說淫欲,破壞佛的戒律,同跟隨他的人暗中行種種貪欲,或者迷戀功夫的長進,純粹只吃草木,過著沒有規律的生活,來惱亂這修道人。天魔厭足而離開這人後,這人及其弟子多半要陷于王難。你應當對此先有所覺察,才不會流入輪回,不去迷惑無知的衆生,不使他們墮入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地中。心愛神通。種種變化。研究化元。貪取神力。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誠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通善男子處。敷座說法。是人或複手執火光。手撮其光。分于所聽四衆頭上。是諸聽人頂上火光。皆長數尺。亦無熱性。曾不焚燒。或水上行。如履平地。或于空中安坐不動。或入瓶內。或處囊中。越牖透垣。曾無障礙。唯于刀兵不得自在。自言是佛。身著白衣。受比丘禮。誹谛禅律。罵詈徒衆。讦露人事。不避譏嫌。口中常說神通自在。或複令人傍見佛土。鬼力惑人。非有真實。贊歎行淫。不毀粗行。將諸猥媟。以爲傳法。此名天地大力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一切草木積劫精魅。或複龍魅。或壽終仙。再活爲魅。或仙期終。計年應死。其形不化。他怪所附。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又有些修道的善男子,其受蘊虛妙,能夠不遭邪慮邪想的幹擾,于是從圓定之中發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叁摩地中,其人心中愛戀和執著于種種神通變化。便研究變化的究竟,貪求能有變化的神通功夫。這時天魔趁機得其方便,將魔靈飛附于其人身上,對他講經說法。這人卻不覺知這是天魔附體,也自稱得了無上涅槃境界,在來他這裏追求神通的信衆中鋪座講法,這人手中拿著火光,用手指撮取火光分別布在四周的聽衆頭上,這些聽衆的頭上火光都光焰數尺,但卻感覺不到熱力,也不會焚燒身體。這人也可以在水上走如履平地,或可以騰空安坐不動,把自己裝在瓶中、口袋中,越窗穿牆,進出沒有障礙。但是唯有在刀兵武器面前無能爲力不得自在。這人自稱是佛的應身,穿著白衣,接受比丘們的禮敬,誹謗禅律,罵斥弟子,攻擊人事,不怕別人的譏笑嫌惡。這人嘴上喜歡說神通自在,或者使他身邊的人眼見佛土佛國境象等等。這些都是由于魔鬼神力而造成的惑人現象,並非是這人真正實在具有神通本領。這人贊賞行淫,不毀除粗鄙惡劣的行爲,以種種猥亵的方式來傳法傳功。這是天地間有大魔力的山精、海精、風精、河精、土精,以及一切草木精怪,或是龍魅,或是壽終的神仙再活爲魅,或是仙期終結死期將臨但其形體不化的精怪等等,年老魔來惱亂這修道人。當天魔厭足而離棄這人時,這人及其子多半陷入王難。你應當對此先所覺察,才不會流入輪回,不去迷惑無知的衆生,不使他們墮入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地中。心愛入滅。研究化性。貪求深空。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終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空善男子處。敷座說法。于大衆內。其形忽空。衆無所見。還從虛空突然而出。存沒自在。或現其身洞如琉璃。或垂手足作旃檀氣。或大小便如厚石蜜。誹毀戒律。輕賤出家。口中常說無因無果。一死永滅。無複後身。及諸凡聖。雖得空寂。潛行貪欲。受其欲者。亦得空心。撥無因果。此名日月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千萬年不死爲靈。出生國土。年老成魔。惱亂是人。厭足心生。去彼人體。弟子與師。多陷王難。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又有些修學的善男子,其受蘊已達虛妙,能夠不遭遇邪慮邪思,于是從圓定中發明智慧。但是在修持正定叁摩地中,其人心中愛戀執著于入滅,便研究化滅之術,貪求深入于空無之中,這時天魔趁機得其方便,將魔靈飛附于人身上,對他講經說法。這人卻終始不覺知這是天魔附體,也自稱是證得無上涅槃境界。然後在來他這裏追求空滅的信衆中間鋪座講法,在衆人之中忽然形空身隱,不見蹤影,然後又從虛空中突然現身而出,隱顯自如隨意。或顯現自己的身體如同透明的琉璃,或是舉手投足皆散發出檀香氣,或者排泄出的大小便如同厚石蜜香味。這人自持魔力,便去誹謗佛的戒律,輕視出家比丘,口中常說無因無果的修行法門,人死即是永遠的空滅,並沒有業報後身,其人雖然獲得了空寂,但是暗中仍然施行貪欲,接受其欲行者,也可獲得空滅之心,而不被因果業報撥動。這是日、月中薄蝕精氣、金玉芝草、麟鳳龜鶴,經曆千百萬年不死而成爲精靈,出生在國土之中,年老成魔時來惱亂這修道人。當天魔厭足而離開這人時,這人及其弟子多半陷入王難。你應當對此先有所察覺,才不會流入輪回,不去迷惑無知的衆人,不使他們墮入無間地獄。
又善男子。受陰虛妙。不遭邪慮。圓定發明。叁摩地中。心愛長壽。辛苦研幾。貪求永歲。棄分段生。頓希變易細相常住。爾時天魔候得其便。飛精附人。口說經法。其人竟不覺知魔著。亦言自得無上涅槃。來彼求生善男子處。敷座說法。好言他方往還無滯。或經萬裏。瞬息再來。皆于彼方取得其物。或于一處。在一宅中。數步之間。令其從東詣至西壁是人急行。累年不到。因此心信。疑佛現前。口中常說。十方衆生皆是吾子。我生諸佛。我出世界。我是元佛。出世自然。不因修得。此名住世自在天魔。使其眷屬。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未發心者。利其虛明。食彼精氣。或不因師。其修行人親自觀見。稱執金剛與汝長命。現美女身。盛行貪欲。未逾年歲。肝腦枯竭。口兼獨言。聽若妖魅。前人未詳。多陷王難。未及遇刑。先已幹死。惱亂彼人。以至殂殒。汝當先覺。不入輪回。迷惑不知。墮無間獄。
又有些修學的善男子,其受蘊已然虛妙,能不遭遇邪慮邪想,于是從圓定中發明智性。但是在修持正定叁摩地中,其心愛戀執著于長壽,便辛苦研究長壽密機,貪求長生不老,唾棄人的自然生命變化,希圖人的生命不發生任何細微變易。這時天魔趁機得其方便,將魔靈飛附于其人身上,對他講經說法。這人竟然不覺知這是天魔附體,也自稱是證得無上涅槃境界,在來他這裏追求長生不老的信衆中鋪座講法。喜歡言說自己可以無遮無攔隨意來往于它方別處,或者在瞬息之間已從萬裏之外取得某物回來,或在某一住宅中數步之大的空間裏,叫人從東壁走到西壁,那人急行卻長久都走不到。于是衆生相信這人,以爲是佛現在面前。這人還常說十方的衆生都是我的子孫,諸佛是我生的,我是出世之佛,我是第一個佛,不是靠修行而得的,而是自然而然出世的佛等等。這是住于世間的自在天魔指使其眷屬弟子,如遮文茶,及四天王毗舍童子等等,未發心求無上覺道者,利用他們善于變化的幻術,來吸食這人的精氣,入魔幻之中的修行人不須有師指點也能感覺到長壽境象,欣喜自己之命壽已是金剛不壞之身。這些魔靈又能變現美女身體,令修行人與其施行貪欲,使其還沒到衰老之年,便已經是肝腦枯竭了。這些魔靈還常常獨言,聽來盡是些妖魅惑衆之言,聽者不知其是妖言而信服,故而多有遭到王難的,甚至在還沒有遭到刑罰禍之前,信服者便先已幹死。魔靈如此惱亂這人,甚至致使這人早夭早損。你應當對此有所先覺,才不會流入輪回,不去迷惑衆生…
《大佛頂首楞嚴經白話(下)》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