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從淨土談環保▪P2

  ..續本文上一頁還是會抽空與一些生態界的朋友,到處去關心臺灣的汙染問題。最近,妙心寺與法雲文教協會,以及妙心寺慈恩婦女會(注:2000 年起更名爲慈恩護法會),共同集資製作了一卷錄影帶,定名爲「淨土的吶喊──臺灣環境和環保的故事」。片中除了比較臺灣環境的過去與現況,更對臺灣的未來發出警語,希望大家共同來省思:我們到底要交給後代子孫怎樣的一個臺灣?目前初步已剪輯好了,但願借著這卷錄影帶的製作、發行,喚醒更多社會大衆同來關懷臺灣的生態。

  臺灣目前環境汙染之嚴重,不知大家感受到了沒有?例如我們現在所喝的水,都是來自水庫已經優養化的水,再經過自來水公司以氯等多種化學藥物消毒過的,所以喝起來「很有味道」!爲什麼水庫的水會優養化呢?因爲高山上的大樹都被砍光了,原本海拔超過二千五百公尺,坡斜在十五度以上的都禁伐,但林務局現在又變更規定,照砍不誤!一棵八百年的老松樹,原本可以吸收五噸的水,涵養樹身方圓叁丈的水土保持,但只消五分鍾!五分鍾,一棵八百年的大樹,就「唰」!地一聲,被攔腰截斷!當局還反駁說沒那回事!這些樹齡幾百年的老樹,于是一株株地被判定同樣的命運!

  原本水源地的樹群,有它的生態倫理,大雨降下來,經過大樹、中樹、小樹,到矮灌叢、草厥類,雨水是不致直接沖刷到表土的;一旦這些樹群形成的天然保護網被人類自己除去,人類當然要承受伴之而來的惡果──土壤不斷流失,而後沖積河床,流入水庫,淤積庫底。尤有甚者,上頭的大樹被砍光之後,取而代之的,便是高山茶、高冷蔬菜、山葵、高爾夫球場……。斜坡種起菜來不容易,就用推土機把山坡地推平,或辟成梯田;但表土只剩大約半尺比較肥沃,怎麼辦?沒關系!到平地買來雞糞、豬糞,鋪半尺厚再來種,種起菜來就很好吃!有的菜農和茶農又施用農藥,以防蟲害;尤其高爾夫球場的施藥、施肥,更是嚴重!一下起雨來,這些「添加物」當然又順著溪流,被沖進水庫,最後到達我們每個人的肚子裏了!

  大家可能還不知道「好年冬」有多毒吧!吃槟榔的朋友可要小心了!菲律賓甲蟲已經漂洋過海,到臺灣來了!它們專以椰子,尤其是槟榔爲食。只要被這種甲蟲一嚙食,椰子、槟榔鮮有能夠存活的,連一般的DDT都奈何不了它!得在槟榔樹的根部鑽一個洞,將一湯匙的「好年冬」稀釋五百倍後拌勻,再利用夜間以針管從根部的洞口注射進去,然後將洞口塞住。夜裏,槟榔樹會將水分由下往上送,明天一早去看,就會發現所有的甲蟲全被毒殺殆盡;即使鳥兒或其他動物吃了那只蟲,一樣難逃如此的厄運──而且,才含進嘴裏就毒發身亡!可見其毒性之烈!

  種植玉米、落花生,鳥類同樣地會來啄食,農夫們也是如法泡製,以稀釋的「好年冬」來對付這些鳥類;一般的蔬菜、水果等,亦莫不以農藥來施打。如紅甘蔗的栽種,也是以「好年冬」伴隨肥料,滲入培土裏。雖經一年以後才收成,但運銷外國仍被驗出含過量藥物而遭退回;甚至在國內的甘蔗攤上,都見不到一只蒼蠅!類此種種,最後真正受害的,何嘗不是人類自己呢!我有個朋友在臺東種水果,他也是將「好年冬」稀釋五百倍,然後以毛筆的筆管,像吹泡泡一樣的,吹一個泡泡正好將一整個水果籠罩住。隔天到園裏一看,什麼老鼠、松鼠,全死光了!簡直可以用「屍橫遍野」來形容!最後只好放棄販售,這還算是有良心的農友。

  要是比起杜邦公司在臺灣所造成的汙染,這些都算不得什麼了!大家應該記憶猶新吧!桃園觀音的镉米汙染事件,被汙染的稻田原本只有二、叁公頃,我們的政府官員去抽查,發現它的重金屬含量遠超過標准含量,他們于是抽取地下水來稀釋這些水稻田的含镉量,好通過重金屬檢驗。如此一來,原本被汙染的稻田才二、叁公頃而已,現在卻擴大到二、叁十公頃,面積加大了,無疑地,受害者人數也增多了!那些稻田生産出來的米是吃不得的呢!一吃下去,這裏痛、那裏痛,卻查不出病因,所以稱作「痛痛病」。更慘的是罹患此症的病患,不會一下子就死亡,先是眼睛看不見了,慢慢地皮膚潰爛了,要這樣被折磨十幾年才死亡。多可怕!十幾年!這在日本早就有了,大約是「日本能,我們也能」吧!

  我們政府的經濟要員還大放厥辭地說:沒關系啦!不要將那些米都留給桃園的人吃就好了!一包镉米稀釋成一千包,然後分散各地,這樣就不要緊了!意思是將這些毒米平均分配在更多的臺灣人肚子裏,「通通有獎」,毒性就沒那麼強了!所以大家要是這裏痛、那裏痛,卻找不出什麼原因,那可得非常小心了!

  另外,像某地的蓮霧──黑珍珠,明明是明天就要采收了,今天卻照樣噴灑農藥。面對別人的質疑,果農們滿懷委屈地說:「沒辦法啊!市場需要啦!萬一被蟲咬了,那就別想賣錢了!」「反正我們這裏的人不吃,都運到外地去賣的!」聽一聽,好像什麼東西都吃不得了!空氣汙染了、水汙染了、蔬果殘留農藥、食物添加化學色料或防腐劑……(現在還增加了基因食品、動植物施打荷爾蒙或成長素等)。我常說:沒關系啦!沒吃,可能死得早些──餓死;吃了,不過死得慢些──病死,人生終究難逃一死嘛!

  不知各位是否注意到,今年的大學聯考有人在賣氧氣?還打廣告詞說:「吸一口森林氧氣,頭腦清新,作答順利!」生意人腦筋的確動得很快,但也反應了臺灣空氣品質之惡劣。如果有朝一日,臺灣也像日本一樣,要吸口新鮮空氣,得去買個「新鮮空氣」利樂包,那我們大概就離「人瘟」不遠了!

  關于近年來一直爭議不休的核四建廠問題,一般人聽到的訊息,大抵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不容易判別誰是誰非。尤其經濟突飛猛進之後,國民所得提高了,不僅工商業所需的用電量劇增,連一般家庭對于電力的耗用量亦大幅提高;但是,核能發電真是我們唯一的選擇嗎?會不會是飲鸩止渴呢?

  四年前(1986),蘇俄車諾堡的核子災變,慘痛的血淚教訓猶在眼前,而所造成的傷害還在持續擴大之中。遠一點的,美國叁哩島的核變事件,不也産生了嚴重的輻射汙染,與人體、動物的殘害嗎?這些高科技的世界大國,尚且揮不去核變的夢魇,爲什麼我們的政府官員竟然敢信誓旦旦地宣稱:核電是幹淨又安全的能源?我們又憑什麼相信臺灣不會成爲第二個叁哩島或車諾堡?小小的臺灣,當真付得起核能災變的代價嗎?

  不說臺電因爲人爲的疏失,而造成原有核一廠至核叁廠的跳電頻仍,所可能導致的災變了。即使是叁個核電廠目前所製造出來的高輻射性核廢料「钸」,臺電乃至世界各國,都還找不出妥善的處理方法,目前臺電是放置在核電廠中一籌莫展呢!這種高放射性物質「钸」,要將近二十五萬年的時間才會半衰竭,想想每一次生産出來的核廢料,竟然要到二十五萬年後才開始半衰竭,這麼依次遞延推演下去,果真再增建核四廠,我們這一代究竟還要禍延幾千幾萬代的後世子孫呢?爲何不尋求替代性的能源方案來發展呢!

  我們所居住的「福爾摩莎」──美麗之島臺灣,已漸失她昔日美麗的風貌,環境品質每況愈下不說,整個社會生態都變得不複往日的純樸、詳和,反倒充斥著奢靡、暴戾、唯物、拜金的思想,一切向「錢」看!精神憂郁症增多了!心靈空虛貧乏了!這雖然有人視爲物質與經濟過度發展的後遺症,但是有多少人能夠從「經濟奇迹」的迷夢中醒覺過來?這真是我們衷心所向往與追求的嗎?不!我們每個人都應該靜下來聽一聽內心的聲音,我似乎聽到心中人間淨土的呼喚!也相信每個人心中,都各有一塊淨土,也許其中的內容不盡相同,但至少讓我們共同將這分理想付諸實現──用心去認識臺灣的生態環境,關懷臺灣的生態問題,進而共同來解決臺灣的生態問題!讓我們心中的淨土,落實在現實世界中吧!

  伍、結語

  還記得佛曆二五叁二年,也就是前(1988)年的佛誕日,妙心寺聯合了法雲文教協會、妙心寺慈恩婦女會,以及成大環保社、維鬘文教協會等單位,由人間雜志策畫,于臺南東帝士百貨中庭廣場,舉辦了爲期五天的「我們只有一個臺灣」環保展,展出有關環境汙染的圖片、影片、幻燈片、書刊等。並且,邀請了林俊義教授、柴松林教授、馬以工教授、楊憲宏先生、黃美英小姐等五位學者專家來作專題演講,傳遞環境關懷的理念。

  妙心寺舉辦此項活動來慶祝佛誕,可說別開生面、前所未有的。因爲個人從這幾年的環保活動參與當中,漸漸地反省到在此時、此地的今日臺灣,如果我們仍依循著傳統的佛教儀式,一面以香湯灌沐如來,一面唱言:「五濁惡世離塵垢」,恐怕是並不足夠的。同樣的道理,縱使有一萬個佛教徒,以靜坐念佛來祈求選舉平和、遠離暴力,可能都改變不了殘酷的現實!所以佛教徒應該覺醒了!應該率先走出寺門,來推廣佛法的正知正見,並與愛好和平、正義的廣大群衆心手相連,共同來創造人間淨土,改造臺灣的未來!而不僅僅執守傳統,專重出世、自了!

  或許有人還會質疑佛教徒參與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的教理依據。其實這在二千五百多年前,佛陀他老人家即曾提出較諸現代生態學者更先進、更高明的環保理念,那就是透過深觀緣起而展現出來的「同體大悲,無緣大慈」。正因爲人類的生存、安樂,與整個自然界、衆生界息息相關、唇齒相依,所以自然界的汙染,就等同自己的缺陷;衆生界的不清淨,就等同自己的不圓滿!菩薩行者無論如何是無法坐視這些而作壁上觀的,于是遂以莊嚴國土、成就衆生作爲利他工作的兩大要務:使所依止的世間轉染成淨,也教化有緣衆生轉迷成悟。真正的學佛者,不應遵循著佛菩薩的足迹,隨分隨力地做去嗎!

  相較于佛教的生態學理念,西洋的生態學也有其叁階演化:首先,自許人類爲萬物之靈,地位淩駕萬物之上,所以萬物全憑人類予取予奪。其次,科學文明發達之後,生態萬物的地位一變而爲從屬于人類的財富資源,人類學會以科學方法,更有效率地利用它來改善物質生活。第叁階段,逐漸反省到人類只是地球生態的一部分,並且與整個環境相互依存。人類至此,終將要學會以謙卑的態度面對自然萬物。

  比觀臺灣的環境態度,卻仍將之忝列于經濟發展、社會進步、物質享受等等表象的繁榮之後;而現有的環保運動,亦多爲環境汙染受害者的意識反彈。是因爲汙染源就在自家附近,或者已深受其害,才毅然投身其中的。所以,臺灣真正的環保運動,路,還很長!但願今晚的演講,能如《維摩诘經》所講的無盡燈法門,以一燈燃萬燈,燈燈相續,大家以一傳十,以十傳百,將自己所知的正確環保觀推廣至周遭。

  末了,我建議真正關心環保與專事救濟、放生的人士,彙集各方善款,聯合成立環保基金會,以從事更廣大、更長遠的服務,如此當能更徹底、有效地解決臺灣的環境問題。好比說可聘請環保學者專家,以文宣或演講,多管齊下來教育社會大衆,以喚起執政單位及一般民衆對于環保的重視與共識。支持、鼓勵環保學者專家參政,實際參與行政決策或立法,一則就近監督,一則提升對于環境相關法案立法的正確性與周延性,以防患未然之先,免除事後救濟之弊。再者,可將環保教材編入國教課程之中,由了解人與自然、人與社會的互動關系著手,灌輸孩童開闊的生態觀、宇宙觀,這才能將環境保護、生態保育的種子往下紮根。

  其實,只要具備環保意識,心存環境關懷,日常生活中隨處可以作環保,那不過是一個習慣的養成而已,所以不但由自身做起,更應該鼓勵每一個家庭著手推廣。例如節約水電、垃圾分類,盡量不使用保麗龍碗盤或寶特瓶,塑膠袋重複使用,自備可折疊的紙杯或餐具、容器等等,這些都不難做到。讓我們從自己開始,領著親朋好友一起來關懷我們的土地,一起來學會降低物質數量的需求,提升精神品質的生活,一起來創造我們的人間淨土,過著素樸知足、與大自然和諧共存的人生!

  最後祝福大家正見增上,福慧圓滿!

  

《從淨土談環保》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