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法句經講記(八)▪P2

  ..續本文上一頁。因爲物質的資生之具,是達致人生福樂所必需的,而此資生之具的取得,又必依于布施福業而來,所以佛弟子應重于修集布「施」福,「而無」功利觀念地求「受」對方的回報。有了基本的物質所需,修道方可能有成,否則『貧苦多怨,橫結惡緣』2,恐怕亦是修行的一大障礙呢!  

  綜上所述,不論持戒也好、布施也罷,佛弟子均應精勤修集,「力行勿」怠,即令在床「臥」中,亦應保持警醒向道之心,一如流水之長流不息,力盡不止。有了這樣的信念,才堪稱是真正的精進。 

  17.若人壽百歲 邪學志不善 

  不如生一日 精進受正法 

  百,音(逼)pek4邊激切 

  歲,音(稅)soe3時【過】切  

  「若」是有「人」,「壽」命長達「百歲」,卻始終不曾聽聞正法。終其一生,所親近的都是「邪」師與極端的異「學」;所「志」向實踐的,皆爲偏邪「不善」之法。那委實「不如生一日」,而能「精進」地領「受正法」,依正法而行。  

  生命的價值,並不在時間的短長;再長的壽命,也終有無常老死的一日。問題在于,活著的時候我們做了些什麼,成就了些什麼?我們是否利人利己,做過些有意義的事?抑或者我們竟然一任生命怅然虛度,而一無所成!當我們檢視這一路已然走過的足迹,內心可曾有過一絲迷惘、幾許遺憾?或者差堪告慰、滿心的踏實?  

  我們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嗎?知道自己爲了什麼而活著嗎?孔子說:『朝聞道,夕死可矣!』3可見他也將真理的追求,列爲人生的首要目標。但是,什麼是真理呢?多少人將邪師外道,當成善知識在恭敬、在信仰;將偏邪惡法,當成真理在追求、在奉行,結果卻落得自害害人、人財兩失,甚至精神錯亂、喪失生命的都有!所以在追求真理之前,信仰的抉擇實在太重要了!  

  真理,不因爲某人或某宗教將它貼上標簽,說它是真理,它便應該被認定爲真理。真理,是一種宇宙人生的通遍法則,它既不是佛教所特有的,也不屬于任何人;只不過釋迦世尊從正覺中圓滿地悟證了它,並且教導弟子,令弟子們也能覺證到此一真理而已。所以,『法』──真理,向被稱爲『法性、法住、法界』,而有著本然性、安定性與普遍性的。這樣珍貴的法,是因爲佛的成等正覺而始流行世間,所以才名爲佛法。  

  宗教的特質本在乎實踐,而非僅止于理論。佛法較諸其他宗教殊勝之處,即在其修行方法能夠領人抵達真理的奧秘處,而實現究竟解脫,這是佛法不共世間其他宗教與科哲學的一點。所以說「若人壽百歲,邪學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進受正法。」設若有人在其有生之年,能夠從善知識聽聞正法,又能將聽聞得來的法義如理思惟、如法修行,而用在平常。哪怕他只有短短一日的生命,哪怕他僅只受用了一法,都比那些長命百歲,卻將邪說惡法奉爲圭臬之人,要活得有意義,有價值!  

  記得叁十年前,一個信徒告訴我發生在他身上的真實經曆,聽得我十分感動!這個信徒開中藥房,一天中午,正好沒有客人上門,他就在店裏打起瞌睡來。突然,一陣冷風迎面吹了過來,他睡眼惺忪地見到一個人,站在他面前,對他說:『我找你好久了!你知道嗎?你已經連著好幾世都當我的乩童了,這一生就再繼續當我的乩童吧!』一聽這話,他頓時清醒了不少,『不行啦!我已經歸依叁寶,也受過菩薩戒了,再也不當你的乩童了,你另外去找別人吧!』只見那人惡狠狠地回答他:『不行!』然後就消失不見了!  

  他原本還自以爲是幻覺呢!豈知那個鬼神就此開始作弄他,弄得他痛苦異常,于是他想到念佛、念法、念僧。系念叁寶,鬼神的確是不敢上他的身,但是過了一會兒,就又發起乩來。一天裏,發作個十幾次是家常便飯,這個鬼神還對他說:『你如果願意當我的乩童來救世,我保證你名利雙收、人財兩得!』但是這個信徒非常堅決地拒絕了他,他心想:『我不過當了你幾世的乩童,就得生生世世奉事你,這個習氣一旦養成,那我不就永遠翻不了身了?不!我已經歸依了叁寶,就絕不再歸依外道鬼神!』  

  下定此決心之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這個鬼神來上他身的次數,竟然就慢慢減少了,從一天十幾次,到七、八次,五、六次,二、叁次,到後來一天一次,再來一個星期一次,再來一個月一次,到最後完全不來,這樣前後總共曆經十年的長期抗戰,才算永遠擺脫了這個鬼神的控製!這種決心和毅力,真是相當難能可貴的!古德說:『甯可千生不悟,不願一時著魔。』這真可謂最佳的寫照!  

  世間,誠然是穢惡的;人心,誠然是雜染的。可是,因爲有佛法,這個穢惡的世間,才不致那般的難耐;因爲有佛法,雜染的人心才有趣向淨化的可能;生命,也才變得可貴。所以,請好好把握自己難得而有限的生命,來修學佛法吧!讓我們生命裏的每一日,都沐浴在正法的光明與喜悅中──那麼,縱使長日將盡,又有何憾!(待續)

  注釋:

  1.印順導師,《成佛之道》〈聞法趣入章〉。

  2.佛說八大人覺經》(大正17.715中)。

  3.論語.裏仁篇第四》。  

  

《法句經講記(八)》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法句經講記(九)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