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因为物质的资生之具,是达致人生福乐所必需的,而此资生之具的取得,又必依于布施福业而来,所以佛弟子应重于修集布「施」福,「而无」功利观念地求「受」对方的回报。有了基本的物质所需,修道方可能有成,否则『贫苦多怨,横结恶缘』2,恐怕亦是修行的一大障碍呢!
综上所述,不论持戒也好、布施也罢,佛弟子均应精勤修集,「力行勿」怠,即令在床「卧」中,亦应保持警醒向道之心,一如流水之长流不息,力尽不止。有了这样的信念,才堪称是真正的精进。
17.若人寿百岁 邪学志不善
不如生一日 精进受正法
百,音(逼)pek4边激切
岁,音(税)soe3时【过】切
「若」是有「人」,「寿」命长达「百岁」,却始终不曾听闻正法。终其一生,所亲近的都是「邪」师与极端的异「学」;所「志」向实践的,皆为偏邪「不善」之法。那委实「不如生一日」,而能「精进」地领「受正法」,依正法而行。
生命的价值,并不在时间的短长;再长的寿命,也终有无常老死的一日。问题在于,活着的时候我们做了些什么,成就了些什么?我们是否利人利己,做过些有意义的事?抑或者我们竟然一任生命怅然虚度,而一无所成!当我们检视这一路已然走过的足迹,内心可曾有过一丝迷惘、几许遗憾?或者差堪告慰、满心的踏实?
我们清楚的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吗?知道自己为了什么而活着吗?孔子说:『朝闻道,夕死可矣!』3可见他也将真理的追求,列为人生的首要目标。但是,什么是真理呢?多少人将邪师外道,当成善知识在恭敬、在信仰;将偏邪恶法,当成真理在追求、在奉行,结果却落得自害害人、人财两失,甚至精神错乱、丧失生命的都有!所以在追求真理之前,信仰的抉择实在太重要了!
真理,不因为某人或某宗教将它贴上标签,说它是真理,它便应该被认定为真理。真理,是一种宇宙人生的通遍法则,它既不是佛教所特有的,也不属于任何人;只不过释迦世尊从正觉中圆满地悟证了它,并且教导弟子,令弟子们也能觉证到此一真理而已。所以,『法』──真理,向被称为『法性、法住、法界』,而有着本然性、安定性与普遍性的。这样珍贵的法,是因为佛的成等正觉而始流行世间,所以才名为佛法。
宗教的特质本在乎实践,而非仅止于理论。佛法较诸其他宗教殊胜之处,即在其修行方法能够领人抵达真理的奥秘处,而实现究竟解脱,这是佛法不共世间其他宗教与科哲学的一点。所以说「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设若有人在其有生之年,能够从善知识听闻正法,又能将听闻得来的法义如理思惟、如法修行,而用在平常。哪怕他只有短短一日的生命,哪怕他仅只受用了一法,都比那些长命百岁,却将邪说恶法奉为圭臬之人,要活得有意义,有价值!
记得三十年前,一个信徒告诉我发生在他身上的真实经历,听得我十分感动!这个信徒开中药房,一天中午,正好没有客人上门,他就在店里打起瞌睡来。突然,一阵冷风迎面吹了过来,他睡眼惺忪地见到一个人,站在他面前,对他说:『我找你好久了!你知道吗?你已经连着好几世都当我的乩童了,这一生就再继续当我的乩童吧!』一听这话,他顿时清醒了不少,『不行啦!我已经归依三宝,也受过菩萨戒了,再也不当你的乩童了,你另外去找别人吧!』只见那人恶狠狠地回答他:『不行!』然后就消失不见了!
他原本还自以为是幻觉呢!岂知那个鬼神就此开始作弄他,弄得他痛苦异常,于是他想到念佛、念法、念僧。系念三宝,鬼神的确是不敢上他的身,但是过了一会儿,就又发起乩来。一天里,发作个十几次是家常便饭,这个鬼神还对他说:『你如果愿意当我的乩童来救世,我保证你名利双收、人财两得!』但是这个信徒非常坚决地拒绝了他,他心想:『我不过当了你几世的乩童,就得生生世世奉事你,这个习气一旦养成,那我不就永远翻不了身了?不!我已经归依了三宝,就绝不再归依外道鬼神!』
下定此决心之后,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了,这个鬼神来上他身的次数,竟然就慢慢减少了,从一天十几次,到七、八次,五、六次,二、三次,到后来一天一次,再来一个星期一次,再来一个月一次,到最后完全不来,这样前后总共历经十年的长期抗战,才算永远摆脱了这个鬼神的控制!这种决心和毅力,真是相当难能可贵的!古德说:『宁可千生不悟,不愿一时着魔。』这真可谓最佳的写照!
世间,诚然是秽恶的;人心,诚然是杂染的。可是,因为有佛法,这个秽恶的世间,才不致那般的难耐;因为有佛法,杂染的人心才有趣向净化的可能;生命,也才变得可贵。所以,请好好把握自己难得而有限的生命,来修学佛法吧!让我们生命里的每一日,都沐浴在正法的光明与喜悦中──那么,纵使长日将尽,又有何憾!(待续)
注释:
1.印顺导师,《成佛之道》〈闻法趣入章〉。
2.佛说八大人觉经》(大正17.715中)。
3.论语.里仁篇第四》。
《法句经讲记(八)》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