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圓覺經講記▪P52

  ..續本文上一頁。佛經上也有一句話:「彼既丈夫我亦爾。」十方諸佛是大丈夫,他能成佛,我怎麼不能成佛呢?因爲人人皆有佛性,人人皆當成佛,怎麼能看不起自己呢?我們要是善根不深厚,現在是末法,並且是五欲熾盛的時代,我們怎麼會坐到佛學講堂裏,天天學大乘佛法?你要相信自己的善根深厚,你曾親近過無量諸佛,現在怎麼還在末法時代當苦惱凡夫呢?你親近是親近了,聞此經是聞此經了,你沒有頓超,你是漸次的根性,要慢慢地修,所以不要自暴自棄,聞到《圓覺經》,你應該慶幸自己有深厚的善根,努力增進,決定至于佛地。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

  「汝善男子!當護末世是修行者」,答複賢善首菩薩第四個問題:「雲何使我護持經人?」我們怎樣護持持經人?你們這些大菩薩都應當護持末世修持《圓覺經》的人,因爲末法時代魔強法弱,環境惡劣,五欲熾盛,誘惑力太強。他剛剛發了一點露水道心,太陽一曬,把露水曬幹了,不是太可惜了嗎?末法時代,他難得發菩提心,你要護持,不讓他退心。

  剛才是勉勵、鼓勵諸位,不要輕視自己,同時不要粗心大意,我們的環境,不是好環境;時代,不是好時代,你不要害怕,謹慎就是了,因爲有諸大菩薩護持你。「無令惡魔及諸外道,惱其身心,令生退屈。」不讓惡魔、外道,來擾亂末世的修行人,使他昏煩惱亂,退屈大乘道心。

  爾時,會中有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並其眷屬,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衆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我當守護,如護眼目。

  接著講第四科「禀命加衛外護流通」,禀受佛的慈命加以保衛,作爲外護,這樣才能流通《圓覺經》。前面是自己修行、自己聞法、自己講法,內護流通,十方諸佛諸菩薩都來護持內護。外護流通分爲一類一類,這是金剛類,也叫金剛神類。

  「爾時」,這時候。「會中有火首金剛」,火首金剛頭上會冒火,火首金剛的火從哪裏來的呢?是淫欲心化的叁昧火。這個衆生的淫欲心特別重,他發心修圓通,結果淫欲之火變成叁昧火,在頭上放火苗出來,他頭上的火,實際是叁昧的光明。《圓覺經》前面講:「皆因淫欲而正性命。」淫欲心太重怎麼能成佛呢?就怕你不修行,你一修行,淫心變成叁昧火,火首金剛就是給我們作榜樣。金剛神類的衆生,手裏拿著金剛杵,是金剛寶做成的,金剛寶能壞一切,一切不能壞它;它能摧碎一切物,一切物不能摧碎金剛寶。我們現在供的護法神,就是護法韋馱尊天,他手裏拿的就是金剛杵。「摧碎金剛」,摧破粉碎一切邪魔的金剛。「尼藍婆金剛」,「尼藍婆」是梵語,沒有翻譯,同學看什麼地方有翻譯。「等八萬金剛」,一共約八萬個金剛。「並其眷屬」,還帶來很多眷屬。

  「即從座起」,就是火首金剛、摧碎金剛、尼藍婆金剛等八萬金剛,及其眷屬,在法會聽佛說法的時候,從本座而起,禀受佛的慈命,要護持末世的修行人,他們都發了心。「頂禮佛足,右繞叁帀,而白佛言:世尊!若後末世一切衆生」,向佛足頂禮,右繞叁圈,仰白佛說:假若以後末世一切衆生。「有能持此決定大乘」,「決定大乘」,《圓覺經》叫決定大乘,就是實教大乘。大乘法有權教大乘、實教大乘,權教大乘不決定,是權巧方便的大乘,爲接引二乘人,來學大乘法,很多都是方便說法。要是有能持此實教大乘、決定大乘者。「我當守護」,我們金剛神衆要保衛、護持他。怎樣守護?「如護眼目」,人的眼目最寶貴,身體上的部位可以碰一下,眼睛卻碰不得,所以人最小心保護眼睛,我們保護持《圓覺經》的人,如保護自己的眼睛那樣保護他。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我等金剛自領徒衆,晨夕守護令不退讓。

  「乃至道場所修行處」,不但保護修行人,連他修行的道場我們都保護。「我等金剛自領徒衆」,八萬金剛自領徒衆。「晨夕守護,令不退讓」,從早到晚守護他的道場,不會遭災遭難,不會遭魔害,令他不退屈。

  其家乃至永無災障,疫病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

  「其家乃至永無災障」,前面講道場,這裏怎麼有家呢?因爲修圓覺菩薩行有四衆弟子,前面講道場是出家二衆,還有在家衆修行,則保護他的家,叫他家裏永遠沒有災難、障礙。「疫病消滅」,不叫他得疾病,什麼病都給它消滅。「財寶豐足,常不乏少。」叫他發財,在家菩薩可以有財寶,財寶充足,用不完。這是金剛神護法,下面是天衆,天王護法。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

  「爾時大梵天王、二十八天王」,大梵天王,是色界初禅天。佛教所說的天,分叁界,一共二十八天,二十八天的天王都要出來護法。「並須彌山王、護國天王等」,須彌山王是欲界第二層天忉利天,也叫帝釋天的天王,他住在須彌山頂,叫做須彌山王。欲界第一層天,是四天王天,叫做護國天王。二十八天王是總說,爲什麼特別說大梵天王、須彌山王、護國天王呢?因爲每一個佛出世,大梵天王與須彌山王,他們都是請法主,衆生不知道如何請法,他們給衆生作榜樣,替衆生請佛說法。護國天王的職務是護人護國,也護持叁寶,所以特別說這叁個天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者,常令安隱,心不退轉。」我們二十八個天王,也要守護末法時代持《圓覺經》的人,叫他無災無難,精進不會退轉,這是天衆出來護法。

  爾時,有大力鬼王名吉盤茶,與十萬鬼王,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其人所居一由旬內,若有鬼神侵其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

  「爾時,有大力鬼王」,下面鬼王出來護法,鬼王有大力,叫做大力鬼王。「名吉盤茶」,吉盤茶也叫做鸠盤茶,翻成中國話叫甕形鬼,也翻成冬瓜鬼,他的形相很醜陋,看不出頭來,像甕,甕是裝水、裝菜,小口大肚的缸,大力鬼王像個大冬瓜。鬼王人看不見,普通鸠盤茶,人時常會看見,在我的家鄉,這種鬼叫半截缸,只有缸一半高。你看見一個半截缸,一拐一拐的,那就是鸠盤茶,他沒有事,常逗著狗玩,狗在那兒臥得好好的,忽然間好像發神經病,就是鸠盤茶逗的。這裏不是普通的鸠盤茶,是大力鬼王,還有十萬個鬼王。

  「即從座起,頂禮佛足,右繞叁帀,而白佛言:世尊!我亦守護是持經人」,我們這些鬼王也來守護持《圓覺經》的人。「朝夕侍衛,令不退屈。」我們從早到晚都來給他守衛,使他不會起退心。「其人所居一由旬內」,一由旬就是四十裏,不但他住的道場,我們要守衛,他居住在那兒修圓覺行門,四十裏路以內,我們都給他保衛。「若有鬼神侵其境界」,前面說的神鬼,都是護法神,是善神。還有惡神、惡鬼,他看你在修行故意來侵害你的境界。「我當使其碎如微塵」,大力鬼王,會把這惡神、惡鬼粉碎得像微塵那樣。這是第四科,你只要修行,不要害怕惡神、惡鬼來擾亂你。諸佛要護持你,諸菩薩要護持你,一切善神善鬼都要護持你。

  下面是第五科,「時衆受持總結流通」,當時聽經的大衆都要受持《圓覺經》,這樣《圓覺經》就可以流通,叫總結流通。

  佛說此經已,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及諸天王梵王等一切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佛說此經已」,佛說完《圓覺經》。「一切菩薩、天、龍、鬼、神,八部眷屬」,聽圓覺大法的一切大菩薩,還有天衆、龍衆、鬼神等衆,分開來說有八部眷屬,就是天、龍、夜叉、幹闼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八部。天龍八部,不是八部以外有天龍,是八部以天龍爲首,叫做天衆、龍衆,八部都是護法神。「及諸天王」,總說天衆,有二十八天王。「梵王等」,前面說過,大梵天王也在二十八天王裏面,因爲大梵天王是請法主,特別指名出來。「一切大衆」,一切聽法的大衆,「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聽了法,得了法喜,信心堅定而不疑惑,就能受持圓覺大法,就要依教修行,《圓覺經》等著你流通于世了。

  這個學期我要跟諸位同學講《圓覺經》,卻生起病來,病得很嚴重,不能吃飯,不斷咳嗽吐痰,雖然吃藥,卻越來越厲害。諸位同學每天作課誦,或者念經拜忏以後,都要替我回向,有大感應,結果服一帖湯藥,咳嗽止住了。要不是你們回向給我的功德,怎麼病好得這麼快呢!病好了我才能把《圓覺經》講完,我心裏面得了法樂,因爲我發願要跟諸位講《圓覺經》,結果滿了願。今天講圓滿,如釋重負,像一個重擔子放下來了。講經的時候,不斷勸導諸位修行,在末法時代講圓頓大法的人很少,《華嚴經》《法華經》是兩部圓教大乘的經典,講《華嚴經》,縱然有時間、有道場,每天講二個小時,得叁年才能講一遍,誰能發心聽你講叁年呢?講《法華經》,每天講二個小時,最短也得叁個月,也不容易。所以最好是講《圓覺經》,容易受持,它有十二章,文句章法很整齊、很清楚,有很多我們要問的問題,菩薩都替我們問出來,我們解除了疑惑,可以增加信心,所以諸位同學聽了以後,要好好研究。發給諸位同學兩部注解,一部是圓瑛法師的《講義》,一部是憨山大師的《直解》,在臺灣流通的圭峰大師的《大疏》、《略疏》要看。還有谛閑法師的《法彙》裏面,有兩部《圓覺經》注解,一部《講義》,一部《親聞錄》,都拿來參考研究。你把《圓覺經》越研究越熟,將來發心去講,不要著相,我們不求功德,弘法是我們的責任,你們要負起弘法的責任,不要辜負你們的善根。這是勸各位先自修,把它研究好,再去講。諸位同學聽經聽多了,自然這裏面的道理都會料揀得很清楚,要是有同學還是聽不太明白,認爲一會兒說:沒有生死,沒有涅槃,生死涅槃,猶如昨夢。一會兒又說:要證得涅槃,證得菩提。怎麼繞來繞去,一會兒這樣說,一會兒那樣說呢?這是你聽大乘經聽得太少,說到最高的地方,不著相的境界,是佛的境界。這是跟我們說,由凡夫到成佛什麼樣子,「不與法縛,不與法脫,不厭生死,不愛涅槃。」那是佛的境界。我們初發心的人,要堅持淨戒,要持戒清淨,要認識愛爲生死根本,淫欲是我們的生命,你要先斷淫欲,再除愛染,這樣下手。不然你說佛的境界,就算你我的境界了嗎?你我不吃飯,肚子會餓;不睡覺,會發困。我們是凡夫,看了佛的境界,那是地圖,你走路,還是得從出發點開始走,譬如高雄是我們抵達的終點,你從八堵上車,還沒有到高雄,所以一會兒這樣講,一會兒那樣講,講道理,要講到最高最圓的地方,修行要腳踏實地,按部就班,一步一步來,這是告訴諸位研究經典、修行的方法。

  講到這裏,把《圓覺經》講完了。

  附件一

  能仁佛學院第四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考試題目

  一、 何謂如來因地法行?

  二、 何謂是故幻滅,名爲不動?

  叁、 何謂二空觀及法界觀?

  四、 在修觀慧之前,應作何方便?

  五、 什麼是輪回根本?

  六、 叁界內外,共有幾種愛?

  七、 叁種淨觀,以何爲起行方便?

  八、 何謂迷識四相及迷智四相?

  九、 何謂善知識之正知見?

  十、 末世衆生欲修行者,在叁期道場之前,應作何方便?

  

《圓覺經講記》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