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昭明寺佛七開示▪P3

  ..續本文上一頁爲何能把法傳到現在都特別好,經久不衰?因爲他們真正的在傳戒,戒才是佛法的主要傳承。在泰國、斯裏蘭卡、緬甸,受八關齋戒最多能達到十萬人。。傳授場面非常壯觀。但如果在中國傳受八關齋戒一千多人就已經很了不起了。泰國在以前有一個製度,上至國王下至貧民百姓只要成年,年滿二十歲就必須要出家修行叁個月。但是因爲現在是自由時代,這個政策就放寬了,也就進入了自由化。但是在泰國出家是很平常的,出家人也是非常尊貴的。政府也特別重視。中國出家卻很難。在中國有的人甚至會認爲出家是不是因爲家庭條件不好呀?沒辦法生活呀?經曆了什麼挫折呀?要不然是不是沒人要了?或者是找不到工作沒有飯吃了?但是,我們要知道佛法是超越科學。超越哲學。超越人們智慧的一種法門。現在很多知識份子,大學生、碩士、博士、高幹子弟出家的不計其數。爲什麼他們出家?因爲他們找到了真正的真理。如果佛法不好,那又爲什麼會流傳到現在?在泰國、斯裏蘭卡、緬甸,沒有戰爭發生在那裏,爲什麼?佛法呀。因爲佛法在那裏。佛法興則國土興。有法就有戒,有法就有阿彌陀佛,有佛法就有辦法,用智慧選擇。

  要受八關齋戒就要從發願開始。發願最重要的是心。我們要用一顆什麼樣的心去發願?學佛要用一顆什麼樣的心去學習?皈依叁寶後要以什麼樣的心去做事?這都很重要。佛法即是心法。心決定一切。發什麼樣的心得什麼樣的果。八關齋戒中有講:“我發廣大菩提心,此世不久成正覺。”只要發廣大菩提心即可在不久的將來得到圓滿成佛。八十八佛忏悔中講到:“我今發心,不爲自求人天福報,聲聞緣覺乃至權乘,諸位菩薩,唯一最上乘,發菩提心,願與法界衆生一時同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學佛發心很重要,想要得無上的菩提佛果首先就要發廣大菩提心。何爲廣大菩提心?這廣大菩提心就是我們的真心。我們要找到心不容易呀。心有兩種1:真心 2、即是妄心。佛爲何能成佛,因爲用對心了,用了真心即:真誠心、清淨心、平等無私心、正覺的心、大慈悲心、大孝順心、大感恩心、喜舍心、無我心,能悟到即見本來面目,便無所執著。待人處事都要以真心。遇境八風吹不動。別人打你你也如如不動。爲什麼?不執著了。諸法因緣生,諸法因緣滅。沒有罵和所罵。心與一真法界完全相應。虛空不礙妙有。知緣起緣滅,當下空性。神秀大師曰:“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勿使惹塵埃。”六祖大師看後對曰:“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種境界才是真空法性。我們現在的身心有住呀。住在貪、瞋、癡、貢高我慢、執著、事事非非上了。所以說:“凡夫呀,凡夫呀,起心動念無非是罪,無非是業。”貪、瞋、癡、貢高我慢、執著、事事非非使我們住在妄心上不能自拔。我們要想辦法住在真心上,而不是妄心上。《楞嚴經》中講:“返聞聞自性,性成無上覺。”誰在聽我講話。能聽的又是誰?就是我們的心。死人你跟他講話能聽見嗎?罵他能聽得懂嗎?但是現在如果罵你的話,你肯定就會起瞋恨心。有功夫的人如如不動,因爲他有心,但不是妄想心,死人心識離身,別人罵他不會生氣,贊歎他不會高興。這又是什麼在作用?像禅宗講的:“誰在念佛?”又有金山活佛參:“誰.在.念.阿.彌.陀.佛

  ”最後肯定有一個回答:“佛。”我們講身在動。誰在動?爲什麼我們遇到順境會歡喜、逆境會瞋恨,要找出來爲什麼?因爲我們有一顆能辨別的心。這心在胎爲身,處世爲人,在眼爲見,在耳能聞,在鼻辨香,在舌談論,在手執捉,在足運奔。我們一切的一切都來自我們“心”的作用。明白的知道的那是真心,不明白的把他叫做靈魂。這一切都是心的作用,可是這心你說有可又抓不到,說沒有他明明還存在,不存在我們也不能有感覺,其實這心就是我們本具足的佛性。。有了心我們可以辨別善惡、邪正、事非。六祖講:“無住生心。”衆生因爲執著有“我”,才致使生死輪回,六道受苦。其實我們本無生死,本無輪回,只因執著,執著我們所見的:家庭,財産,夫妻,父母,名利。一切執著于應該是我的。可是什麼是你的,真的有“我”存在嗎?真正有“我的…”,現在人因爲執著做了多少可憐,可笑的事情。戰爭是因爲人們的貪心引起的。鬥爭是因爲我執引起的。災難是因爲欲望産生的。這些都是因爲我們存在了一顆妄想心。這妄想心會造業。雖然諸法空性。但因果不空。法性畢竟空,因果絲毫不爽。釋迦牟尼佛弘法利生也不離因果,如是因,如是果。所以我們不能起貪心,動貪念。我們要發起慈悲喜舍的心,我們要心心與佛、菩薩相應。大慈大悲憫衆生,我們要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那才是真正了不起的學佛人,我們要處處關心衆生,每天起床叁摸頭:“守口攝意身莫犯,莫惱一切諸有情,無益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

  願以此功德回向給世界各地區天災人禍離難亡者 墮胎嬰靈

  願生西方淨土中 九品蓮花爲父母

  花開見佛悟無生 不退菩薩爲伴侶

  再以此功德回向世界和平 國家富強 人民安樂

  願消叁障諸煩惱 願得智慧真明了

  普願罪障悉消除 世世常行菩薩道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昭明寺佛七開示》全文閱讀結束。

✿ 继续阅读 ▪ 清涼寺開示系列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