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體慧長老鸠摩羅什寺佛七開示

  體慧長老鸠摩羅什寺6.16簡單開示

  八關齋戒就是出家人的戒律,在家人爲什麼要受出家人的戒律?因爲生死就是一種痛苦。人生要面臨著生、老、病、死苦,要面臨著愛別離苦、求不得苦、怨憎晦苦、五蘊熾盛苦。種種的痛苦。所以,六道輪回就是一種痛苦,佛陀來這個世間就是讓我們脫離六道輪回的痛苦。教化大家脫離六道輪回而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出家。但是說出家很多人都害怕,所以,佛陀就慈悲爲那些出不了家卻很有道心的在家居士設了八關齋戒。讓大家不用出家就可以和出家人一樣了脫生死,佛陀來這個世間的目的,就是讓衆生脫離六道輪回。而八關齋戒就是佛陀給在家居士的方便讓大家脫離輪回的痛苦。衆生無始劫以來就是因爲沒有戒所以才不得解脫。

  那你說念阿彌陀佛要不要戒?念佛更需要戒!極樂世界九品往生,上品往生都是持戒念佛的出家人。中品往生都是的持戒念佛的在家居士,而下品往生都是持戒持不好的在家出家人,因爲沒有戒的觀念或者持戒持的不好的。今天受八關齋戒有兩個重點。住在寺院裏的還沒什麼問題,但是回去的人就要知道了,第一就是要不淫欲戒,在家人的戒允許在家人淫欲,但是今天受的是出家人的戒,所以是不淫欲戒,所以回去後雖然是夫妻,但是不能同床睡覺,你能做到就受,聽不懂也不要受,以後懂了再受,2、不非食時戒,中午吃飯後,晚上就不能吃東西,除非你有病可以開緣,藥品呀,紅糖,白糖都可以,但是豆漿、牛奶、糕餅、面類食品是不可以吃的。

  體慧長老鸠摩羅什寺6.17開示

  受戒最重要的宗旨,就是要:諸惡莫作,衆善奉行自淨其意。這是佛教最重要的理念。諸惡莫作就是要你深信因果。因果是什麼?就是善惡的因果,可是現在人什麼叫善,什麼叫惡都不懂,所以,佛陀就分了出來,什麼可以做,什麼不可以做,在家人叁皈五戒十善法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殺生、偷盜、邪淫、妄語、飲酒(酒本身沒有罪行的,酒放在瓶子裏一百年兩百年都沒有問題,但是放到人的肚子裏什麼事都有了,佛陀講喝酒有叁十六種過失),妄語(惡口、兩舌、绮語、妄語)都是非常不好的行爲。衆生爲什麼會六道輪回,在楞嚴經中講,就是因爲我們不持戒,殺盜淫妄,處處造業。殺生,就是互相的討債還債抱怨。所以,爲了避免這些互相討債要債的果報,所以,要衆善奉行。如何衆善奉行?要以戒爲根本。以戒爲基礎。

  孝順父母,供養叁寶,救濟苦難衆生。現在的人呀最喜歡買股票,但是什麼是最好的股票,你不殺生就是長壽,不偷盜就是富貴,不淫欲就是解脫生死,不妄語就是有德,不飲酒就是智慧,不香花滿莊嚴其身可以讓身心莊嚴,不坐臥高廣大床可以增長善根,佛陀爲什麼叁十二相八十種好,持戒的力量。所以楞嚴經中講:由戒生定,由定發慧,戒是非常重要的,你有持戒的力量可以得到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並且大家發菩提心,菩提心就像東方的太陽,太陽一出來整個大地無明的黑暗就消失了,菩提心一發出來,無始劫以來所造的一切極重惡業全部消除掉,千年的愚暗一燈即破,菩提心就像暗室中的明燈,雖然只有一盞,但是千年的黑暗,立即破除。所以,受戒念佛,一定要深信因果。今天來這裏受八關齋戒念佛是因,將來往生極樂世界是果。這個佛七就是往生極樂世界的佛七,所以,你想要往生極樂世界就要來這裏登記呀。

  

  附:喝酒的35種過失 -《大智度論》

  問曰:酒能破冷益身,令心歡喜,何以不飲?

  答曰:益身甚少,所損甚多,是故不應飲。譬如美飲,其中雜毒,是何等毒?

  如佛語難提迦優婆塞:酒有叁十五失,何等叁十五?

  一者、現世財物虛竭,何以故?人飲酒醉,心無節限,用費無度故;

  二者、衆病之門;

  叁者、鬥诤之本;

  四者、裸露無恥;

  五者、醜名惡聲,人所不敬;

  六者、覆沒智慧;

  七者、應所得物而不得,已所得物而散失;

  八者、伏匿之事,盡向人說;

  九者、種種事業,廢不成辦;

  十者、醉爲愁本,何以故?醉中多失,醒已慚愧、憂愁;

  十一者、身力轉少;

  十二者、身色壞;

  十叁者、不知敬父;

  十四者、不知敬母;

  十五者、不敬沙門;

  十六者、不敬婆羅門;

  十七者、不敬伯、叔及尊長,何以故?醉悶恍惚無所別故。

  十八者、不尊敬佛;

  十九者、不敬法;

  二十者、不敬僧;

  二十一者、朋黨惡人;

  二十二者、疏遠賢善;

  二十叁者、作破戒人;

  二十四者、無慚、無愧;

  二十五者、不守六情;

  二十六者、縱色放逸;

  二十七者、人所憎惡,不喜見之;

  二十八者、貴重親屬,及諸知識所共擯棄;

  二十九者、行不善法;

  叁十者、棄舍善法;

  叁十一者、明人、智士所不信用,何以故?酒放逸故;

  叁十二者、遠離涅槃;

  叁十叁者、種狂癡因緣;

  叁十四者、身壞命終,墮惡道泥梨(即地獄);

  叁十五者、若得爲人,所生之處,常當狂呆。如是等種種過失,是故不飲。

  —— 龍樹菩薩 -《大智度論》

  體慧長老鸠摩羅什寺6.18開示

  八關齋戒就是佛陀的清淨戒律,也是佛陀的清淨梵行,也是出家人的清淨戒律,清淨梵行。衆生爲什麼無使劫以來都在六道輪回,無法解脫,就是因爲沒有戒。爲什麼佛陀能成佛,因爲佛陀有戒,清淨的戒律。出家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戒,出家人的清淨戒律,才是了脫生死的根本。所以,出家受持清淨戒律,是了脫生死的第一步。十方叁世一切諸佛,也必須現出家相修清淨戒律而成佛的。經典中講:“若人受佛戒,即入諸佛位,位同大覺矣,是真實佛子。”但是講到出家有很多人沒有辦法,所以,佛陀爲了給有道心的在家居士方便,讓大家雖然沒有出家,因爲有在家居士沒有辦法出家,最好在六齋日來受持八關齋戒一般民間只是認爲齋日只是吃吃素菜就可以了,很多外道也喜歡吃素呀,可能很多比我們佛教徒吃的還清淨呀。吃素並不能代表佛教,齋日最重要的是要有八關齋戒,好好靜下來,用用功,你好好齋戒一天,根據戒經講,你受八關齋戒一日一夜的功,德就有中品中生的果報,去極樂世界沒有障礙。有八關齋戒保障你就能解脫。所以,八關齋戒是在家人必修之課。在家居士想要跳出生死的苦海是非常不容易的,但是我們有八關齋戒一切都有辦法,出離六道沒問題,了脫生死沒問題,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講的很清楚,都攝六根靜念相續,入叁摩地,思維第一。如何入叁摩地,就是持戒呀,你持戒的目的就是要諸惡莫作,你持戒了,眼睛不會亂看是非,耳朵不亂聽是非,嘴巴不說是非,身體不亂造業。這不是督攝六根嗎?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說。禮,就是要有規規矩矩的態度,佛陀告訴我們,無論你是一個在家人還是出家人,每天早上起來都要叁摸頭,守口攝意身莫犯,莫繞一切諸有情,無意苦行當遠離,如是行者得度世。你這樣再來念佛,很容易達到一心不亂。我們要把這句阿彌陀佛,念好你就要持戒。要常常存好心,說好話,做好事。祖師講:“少說一句話,多念一句佛”法華經講:散亂心來念佛,都能成佛,更何況我們大家都是虔誠心來念佛的,怎麼可能不成就,怎麼可能不到極樂世界。反過來,你不來參加這場佛七不可能出離生死,但是你要知道吃苦就能了苦,你不來,在家無非還是在造業呀。你決定持戒就有很多的束縛,這個不可以做,那個不可以做。但是你不持戒,造了業就沒有罪嗎?在家居士能守好五戒,家庭會很平安快樂,爲什麼家庭常常不和諧,打架,戒的宗旨在不淫欲戒,生死輪回就系在這淫欲上,我們爲什麼會來到世間輪回?無名貪愛,男貪女愛,女貪男色。你爲什麼會來投胎呀,還是墮落呀,因爲你有貪愛呀,像鸠摩羅什大師,爲了迎接大法師,不惜代價發生了戰爭,衆生就是處在無名的黑暗中,不能解脫,但是只要我們持八關齋戒,我們就能從無名黑暗中解脫出來。從男女的貪愛中解脫出來。你持一天的八關齋戒,大家都在極樂世界有份,並且是中品中生。八關齋戒就是諸佛的父母呀。佛爲什麼能成佛?因爲佛陀有持戒。所以,在家居士就算你再困難,也要堅持八關齋戒,最起碼要在六齋日受八關齋戒,一天八關齋戒的功德有多大,把八關齋戒分成16分,但是統領全世界的轉輪聖王,也不如你持八關齋戒16分之一的功德。所以,大家今天來受八關齋戒,你一定能成佛。你們去極樂世界了,我要到上上品生找你們。

  出家並不是將相所能爲也。所以,看到別人出家,你就要隨喜功德。人生沒有什麼可以享受的,都是虛幻不實的。你們認爲吃魚吃肉是享受,我們認爲吃魚吃肉是在造業。所以,修行的人一定要吃素,但是吃素也不是佛陀的本懷呀,最重要的是要來受八關齋戒,要有清淨戒律,了脫生死,這才是佛陀出世的本懷。受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它諸罪悉皆消滅。佛陀有辦法就兩種人,1、知過能改的人,2、不犯錯誤的人。過去的就過去了,人非聖賢孰能無過,知過能改善莫大焉。只要從今天起,我們好好持戒,從心開示,從心修行。我們大家今天都來持八關齋戒,大家都到極樂世界去,親近阿彌陀佛,大家持八關齋戒都能成佛了!所以,今天我們來這裏參加這場佛七,是往生極樂的佛七,是成佛的佛七。我爲什麼回來祖國大陸弘法,1、我深信佛陀的話。2、報答過去生父母的恩惠。

  體慧長老鸠摩羅什寺6,19開示

  八關齋戒就是佛陀的清淨戒律,也是佛陀的清淨梵行,因爲唯有持清淨戒律,修清淨梵行才有辦法成佛。所以,在《戒經》中講:“八關齋戒就是諸佛的父母。”父母有兩種,一種是生我們這個色身的現身父母。我們每一個人還有法身父母。就是八關齋戒。…

《體慧長老鸠摩羅什寺佛七開示》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