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46-50卷▪P11

  ..續本文上一頁   秋山新雨霁。遠水澹無垠。湖上幽人宅。悠然隔市塵。

  憨山老人夢遊集卷第四十九

   南嶽逢何玄圃

   相逢南嶽前。坐對中秋月。清光徹夜看。疑是燕山雪。

   玉山

   閑登玉山頭。城中見煙火。萬井密如雲。蓮花青朵朵。

   望江樓

   獨上望江樓。四面山如織。中有餐霞人。相對不相識。

   高山寺

   山城枕江流。梵刹雲中起。鍾鳴萬戶開。人在蓮花裏。

   愚溪

   愚溪何似我。我愚溪不愚。流泉日夜響。說法聲嗚嗚。

   華嚴庵

   庵近恒河水。僧衣舍衛城。經聲和人語。總是說無生。

   雜詠二首

   白鶴飛沖霄。翛然任去住。可惜無礙身。不知生死路。

   蝼蟻慕膻腥。逐氣呼伴侶。忙忙不暫停。所得能幾許。

   偶成二首

   法侶千峰影。生涯數畝田。信知人世裏。難結此中緣。

   青山待人歸。本欲求深契。誰知來者心。動靜多相戾。

   山居十叁首

   片雲浮太虛。倏忽遍大地。試看未生前。清淨無纖翳。

   萬境本寂然。因心有起滅。一念若不生。動靜何處覓。

   長夜無燈燭。修途總暗冥。可憐酣睡者。大夢幾時醒。

   青山容易入。白業不難修。獨有降心法。英雄讓一籌。

   一枕黃粱夢。千秋汗血功。秪知常不朽。誰信轉頭空。

   雪老蒼松古。僧閑水石清。坐來忘百慮。眼見一身輕。

   酷暑不可人。清風來竹下。飕飕涼氣生。毛骨頓潇灑。

   風靜蟬聲急。龍歸雨氣腥。乘涼高樹下。閑寫換鵝經。

   雲深便野寺。僧老愛扶筇。乞食歸來晚。愁穿十裏松。

   爽氣入疏林。萬山秋色好。貪看溪頭雲。忘卻來時道。

   獨坐長松下。悠然太古心。高山流水意。誰複是知音。

   日月如飛鳥。乾坤似轉丸。浮生忙裏度。誰向靜中看。

   長明一碗燈。夜對心更寂。多少醉眠人。夢中狂未息。

   山居二十首(六言)

   松下數椽芽屋。眼前四面青山。日月升沈不住。白雲來去常閑。

   雪裏梅花初放。暗香深夜飛來。正對寒镫獨坐。忽將鼻孔沖開。

   幾片白雲不去。一輪明月飛來。伴我山中寂寞。笑他世上塵埃。

   一片寒心雪夜。數聲破夢霜鍾。爐內香銷宿火。窗前月上孤峰。

   滿面清霜冽冽。盈頭白發蕭蕭。世上空花影落。目中幻翳全消。

   淅淅泉聲入耳。明明祖意西來。不動舌根常說。何須再歎奇哉。

   幽谷蘭香馥馥。中宵月色娟娟。一段清塵勃勃。無端打破枯禅。

   一念忘緣寂寂。孤明獨照惺惺。看破空中閃電。非同目下飛螢。

   雲散長空雨過。雪消寒谷春生。但覺身如水洗。不知心似冰清。

   衰朽應憐骨弱。看來轉覺心強。午夜脊梁似鐵。常時一念如霜。

   空谷諸塵盡謝。止留一片閑雲。伴我松根揮塵。堪多麋鹿成群。

   文字眼中幻翳。禅那心上浮塵。內外一齊拈卻。大千世界全身。

   靜夜鍾聲不住。石床夢想俱空。開眼不知何處。但聽滿耳松風。

   清淨涵空寶鏡。春來水滿彭湖。照徹廬山面目。月如額上明珠。

   蓮漏六時猶短。長香百刻安排。日夜真常流注。識神早托華胎。

   一片雲封谷口。千峰劃破虛空。中有數椽芽屋。深藏白發山翁。

   可惜青山常在。堪嗟白發時新。盡是塵中逆旅。誰爲物外閑人。

   山色愁含宿雨。松聲冷咽清霜。乞食僧同倦鳥。娥眉月上新妝。

   世界光如水月。身心皎若琉璃。但見冰消澗底。不知春上花枝。

   門外青山朵朵。窗前黃葉蕭蕭。獨坐了無言說。回看妄想全消。

   舟中即事

   空水連天一葉舟。即看身世等浮漚。雁聲叫破緣生夢。明月蘆花古渡頭。

   大姑山

   霞帶雲裳月偃眉。江湖滿目少相知。寒流徹底心如洗。莫問夫君是阿誰。

   姑山塔

   空裏浮圖水月身。太虛中點一微塵。行人兩眼重添屑。幾個男兒認得真。

   鄱湖寶陀寺

   玻璃宮殿水晶盤。面面青山碧玉欄。中有一人常說法。西江吸盡夜潮寒。

   過桐江挽曾健齋光祿

   龍華樹下舊相逢。每夜談心聽曉鍾。今日覓君桐水上。空含血淚灑春風。

   清江漁父詞二首

   水清沙白月如鈎。影落波心釣未收。無限遊魚吞不得。空教漁父抱深愁。

   一葉輕舟逐浪翻。五湖風月任加餐。夢魂常在深深處。最苦離鈎水更寒。

   舟次橫浦

   五雲一水入南安。萬疊山回六六灘。行到水窮山盡處。梅花無數嶺頭看。

   登南安城

   城頭瓣瓣湧青蓮。花蕊香含萬戶煙。身在鏡中人不識。更于此外覓諸天。

   度大庾嶺二首

   一徑雲霞閣道深。梅花松雨氣陰森。翻思昔日宵行客。何似今朝度嶺心。

   嶺上寒梅正發花。枝頭雲擁舊袈裟。試將拄杖重拈出。香逐天風遍海涯。

   曹溪谒六祖大師二首

   曹溪滴水自靈淵。流入滄溟浪拍天。多少魚龍從變化。源頭一脈尚泠然。

   樵斧才抛石墜腰。黃梅夜半寂無聊。自持一缽南歸後。從此兒孫氣日驕。

   廣州道中二首

   煙水南遊曆百城。相逢知識總無情。挨身才欲須臾住。又指前途向別行。

   兩岸中流總不容。扁舟逐浪任天風。直須高挂孤帆去。自信恩波到處同。

   抵雷陽戍所

   瘴海岚煙日夜浮。龍蛇氣吐混清流。到來盡是無生國。愈見 君恩未易酬。

   寄少林無言宗師二首

   五乳峰頭草木深。春來花發滿空林。峰頭積雪仍千尺。誰似當年斷臂心。

   清涼會罷複長安。一度相逢一度歡。別後天南望天北。炎風朔雪兩相看。

   放舟波羅江

   片帆東去海波平。箫鼓如從天上鳴。遙望叁山天外落。不知人在鏡中行。

   寄小金山珍公

   天風吹上妙高臺。午夜乘潮載月回。灑掃楞伽山上石。待余重爲寫經來。

   小金山叁首

   萬裏長波萬裏流。誰將拳石砥中洲。不因禹鑿開叁級。自是魚龍會點頭。

   水晶宮殿絕塵蹤。香霧氤氛露氣濃。明月空中浮客桌。夜深階下臥魚龍。

   山浮水面寺依空。樓閣虛無杳霭中。不是幻成人世界。多應天湧梵王宮。

   寄河東妙峰師叁首

   首陽山色枕河流。師住中條最上頭。麻谷床前章敬錫。至今風韻鬼神愁。

   黃河一線自天來。流入中原洗劫灰。把斷要關看砥柱。慈航不數濟川才。

   天涯行盡路途難。毒霧炎風任飽餐。忽憶龍門千丈雪。猛然提起徹心寒。

   答高常侍寄香

   一瓣名香出上方。封書遙寄到炎荒。夢聽刁鬥疑鍾磬。夜起親焚禮法王。

   懷五臺龍門舊居

   萬年冰雪擁芽廬。一別于今廿載余。葉鬥峰頭明月夜。不知誰在此安居。

   憶匡山

   遙憶匡山五老峰。白雲深鎖萬株松。寒空月照彭湖水。瀑布聲飛幾度鍾。

   懷匡山天池憑虛閣主人

   空中樓閣閣中人。宛似花間自在身。午夜天池浸明月。不知此際與誰親。

   五羊喜譚子文至自薊門二首

   西山雪擁薊門寒。曾憶圍爐坐夜殘。一別杳然如隔世。相逢疑是夢中看。

   炎風朔雪兩無憑。火宅何如大地冰。相對莫驚須鬓改。此心元是五臺僧。

   憶家山並諸舊遊(有引)

   余別家山叁十余年矣。今被放嶺外。適法兄珂公。同廣侄遠慰。因成叁絕書。還懸之舊壁。以見人生幻迹如此。

   萬竿竹繞舊庵居。樓上仍懸讀遍書。夢見四檐青不改。空留明月照庭除。

   長安陌上舊行蹤。吹盡微塵曉夜風。別後消磨叁十載。不知幾許出虛空。

   憶昔兒童共聚沙。百千嬉戲笑如花。風霜縱使形容變。此念渾同未離家。

   本寺回祿。余亦遠遊。久抱修複之念。今聞恩兄已新寶塔。而殿宇尚在荊榛。感念嬰心。遙寄以詩

   洞然劫火憶當年。寶塔如生火裏蓮。今見優昙花再現。何時重睹率陀天。

   獨坐

   七軸蓮華一炷香。晝長趺坐倚匡床。市塵門外深千尺。唯任輪蹄日夜忙。

   送劉贻哲還鄉兼東諸故人叁首

   瘴海叁年共此心。形骸總不屬浮沈。君歸獨載秋江月。徹底寒波思更深。

   身自驅馳心自閑。窮廬獵隊等青山。故人傥問余消息。只道婆娑鬓已班。

   世路崎岖不易行。幾能真見是浮生。君歸傥過西湖上。試看蓮花出水情。

   軍中寄懷虛谷師

   禅板輕抛事鼓鼙。跏趺鞍馬不相宜。夜深月照轅門下。恰似松陰對坐時。

   懷天臺山二首

   天姥雲霞傍海多。半生夢想竟空過。何時一曳撩天杖。打醒癡僧寂滅魔。

   華頂峰頭月倍明。石梁橋下水偏清。能持一滴來炎海。猶勝昙花盞內生。

   曹溪四時詠

   祖意明明百草頭。春林花發鳥聲幽。朝來雨過山如洗。紅白枝枝露未收。

   四山密密綠陰濃。窗下風來水面松。午睡正鼾才欲夢。長廊忽聽一聲鍾。

   刀耕火種是良方。秋到家家晚稻香。放不下時擔取去。何如老偃在韶陽。

   夜深旋煮雪中茶。此味天然最可誇。更有一般奇特處。滿林寒月浸梅花。

   軍中吟二首

   鐵甲天教當敝裘。從軍原不爲封侯。身經赫日如爐冶。傲骨而今煉已柔。

   缁衣脫卻換戎裝。始信隨緣是道場。縱使炎天如烈火。難消冰雪冷心腸。

   陳生讀書天寗寺

   迹寄祇園已出塵。夜眠應與佛相親。夢魂忽被鍾敲破。始信原爲聽法人。

   海月樓

   海天空處一樓居。方丈中涵無盡虛。夜起開窗放明月。波光霞氣滿襟裾。

   劉生讀書石湖

   心似寒泉色若冰。幽居不讓石岩僧。夜烹一滴源頭水。乞火頻分照佛燈。

   寄…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46-50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