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悅。爰有長者。無心而遇。欲效優阗。作妙相具。傾心易之。願即成佛。擇地而施。遂獲廣福。時有比丘。具大信力。發荷擔心。衆妙嚴饬。叁十二相。手出一人。如從兜率。示現威神。圓滿毗盧。大功德聚。無量光明。遍一切處。如剖微塵。以善方便。一時湧出。大千經卷。佛本無相。隨心而成。法本無住。應緣即形。以長者心。乘比丘願。世閑叁寶。于是出現。法界蒙熏。觸者離垢。凡有歸依。頓空諸有。法身常住。國土豐樂。鱗甲羽毛。俱蒙解脫。草芥微塵。同歸華藏。故我如來。現尊中上。
熾盛光如來贊
稽首熾盛光明王。普照十方塵刹中。所有日月四天下。一切衆生皆蒙益。有情無情共一體。同入如來光網中。身心毛孔及微塵。一切洞然無不徹。衆生夢想顛倒心。盡是如來光明藏。是故七曜及四余。二十八宿各分布。共作衆生有相身。生死去來皆寂滅。衆生之苦即佛心。佛即衆生煩惱海。以斯二者無分別。是故苦樂隨念轉。善哉佛子契佛心。能持如來秘密印。念念常放大光明。能破無始煩惱暗。一切妙用悉現前。流入如來大願海。普使見聞及稱揚。盡塌涅槃常樂地。
睡起彌勒贊
終日沿街走。兩腳不休歇。困來樹下眠。肚裏黑如墨。被誰喚醒來。夢語尚未徹。通身疲倦骨頭酸。左右欠伸消不得。者等邨僧懶斷筋。如何喚他作彌勒。
行腳彌勒贊
橫擔拄杖。挑個皮袋。一包破碎絡索。當作奇貨買賣。逢人就乞一文錢。不知都是來生債。指著龍華樹下莊。折合將來還欠在。
坦腹彌勒贊
爲甚開口。大笑不歇。坦腹赤肚。想是怕熱。
布袋和尚贊
谛觀胸中不有。看來手中不無。生成如此褦襶。翻卻笑人糊塗。肩頭橫擔拄杖。腳根自在無拘。若不被小兒搬弄。則可稱雄猛丈夫。
辟支佛贊
磐陀之上。長松之下。端悟無生。水流花謝。
叁大士贊
惟叁大士。隨類現身。在天而天。在人而人。如月處空。影落衆水。水有清濁。月無彼此。智度爲母。故多其子。慈能與樂。如如意旨。大願無盡。真經非字。大士之心。如虛空是。
文殊大士贊
金色界裏月。五臺山上雪。雲端獅子兒。空中霹雳舌。誰識飲牛翁。原是甘露滅。宴坐金剛窟。似踞猛虎穴。玻璃一盞茶。聊清煩惱熱。借問窟中多少人。前後叁叁非浪說。
又。
居寂滅地。建大法幢。擊塗毒鼓。聞者心降。七佛之師。衆生之父。如獅子王。大方闊步。
普賢大士贊
蓮華半卷經。峨嵋一輪月。世界燦如銀。頭顱白似雪。萬壑吼松風。盡是廣長舌。法界任掀翻。空花從起滅。佛刹入毫端。十方置眉睫。香象奔騰跨步行。蹴蹋盲驢與跛鼈。
又。
稽首普賢。法界爲身。塵毛國土。坐臥經行。于法性空。大雲彌布。以普遍故。了無去住。故微妙相。曾無隱顯。若有見者。須是普眼。乘大象王。其體純白。以本無染。是真淨潔。一切聖凡。不離毛孔。通身遍身。如海潮湧。大士觀我。我觀大士。以空合空。本來無二。故我敬禮。大法界空。願一切時。處處相逢。
又。
稱法界身。萬行之宗。毛孔刹土。何所不容。象王遊行。十方無礙。稽首如空。廣大自在。
普賢洗象圖贊
法界爲身。何所不往。乖此象王。番成鞅掌。象體純白。本來無染。無故洗之。更增塵點。水不洗水。白不染白。二者求之。了無分別。何勞奴兒。枉費其功。有不到處。轉見不通。以我觀之。現成最好。人象兩忘。聖凡齊掃。
又。
象體潔白。何處染塵。眼中著屑。其汙通身。以水洗之。返增其汙。不洗自淨。莫知其故。水不增潔。潔不用水。兩不相到。本來若此。大士叁昧。圓融法界。何于此塵。而生障礙。存之非染。去之非淨。此幻法門。是名無诤。
普賢乘象贊
大行闊步。十方踏遍。毛孔微塵。何處不現。獨行獨坐。何等輕快。要假他力。便成狼狽。腳下蓮華。鼻孔缭繞。不是者些。被他累倒。身命相依。往來已熟。雖是累他。卻閑我足。
普賢大士加持象贊
惟我大士。法界爲身。有持經者。即現其形。不是神通。亦非好逞。要使衆生。當下猛省。
大悲觀音像贊
我聞大士本無住。但在衆生心想中。衆生既即大士心。如何顛倒若不見。若言大士心顛倒。如何能化顛倒人。衆生若是不顛倒。何勞大士強說法。嗟哉人無智慧光。猶如白日酣酒臥。種種夢想恐畏途。怕怖慞惶不能脫。驅馳逃遁不可得。又如渴鹿奔陽焰。愈奔愈渴心力疲。猶不自知在夢想。惺眼觀者悲愍生。極力叱之苦不覺。不但不覺苦生嗔。又複夢見追逐者。畏前怖後盡力呼。一呼忽然攘臂起。從此一覺視夢中。始信自心生顛倒。如是大士能救苦。大都亦似惺眼人。縱能恒順諸衆生。疑者反更生驚怖。當人若肯暫回光。猶勝大士千手眼。善哉佛子何顛倒。若不自求向他覓。若從覓處見自心。我亦名爲觀自在。
又。
至人無名。名之在人。耳中見色。眼裏聞聲。六用唯一。一亦不立。遍界遍空。無處不入。皓月在天。光印百川。如草頭露。顆顆皆圓。于一毫端。現微妙身。坐微塵裏。轉大*輪。火聚刀山。鐵床銅柱。絕叫一聲。忽成淨土。不擇淨穢。何分男女。若欲求之。在我而已。
又。
我聞大士。化身萬億。眼見耳聞。不知誰是。有苦便叫。叫即不受。不見去來。不知誰救。我今思惟。大士無我。六根門頭。觸者如火。火不燒火。塵不染塵。無彼此故。名觀世音。
又。
惟大士身。在衆生心。參而不雜。離而不分。故我有求。隨聲而應。匪大士來。實我自證。我不知苦。何以能求。即知苦處。是爲返流。我流既返。大士即我。以我求我。于何不可。
又。
我觀大士身。本離一切相。以本離相故。故能現衆身。譬如摩尼珠。隨緣明衆色。是故佛菩薩。及六道衆生。乃至異類形。一切無不入。如何男女身。而作分別見。若見大士身。平等無二相。了知法性空。光明如滿月。能令煩惱暗。一切當下除。故我依大士。頓出生死苦。
水月觀音贊
身若浮雲。心如水月。不動而應。無言而說。呼之有聲。覓之不得。凡有苦求。皆得解脫。
又。
水月之姿。空花之表。谷響之聲。摩尼之寶。到處相逢即現形。往來六道無昏曉。一片身心只爲人。若個阿師何處討。
又。
鏡像水月。太虛閃電。觸而動之。瞥然影現。
又。
一塵不染。十方露布。通身手眼。不須回互。
又。
心本無事。爲誰苦思。有來問者。自亦不知。
又。
大士無心。如響應聲。凡有求者。隨叫隨應。
又。
以無相身。應有求心。無處不現。名觀世音。
又。
水流在海。月不離天。不思而應。爲自在禅。
又。
無相之相。相不在我。隨應而現。如薪遇火。叁十二應。猶是瑣瑣。百千萬億。有何不可。
又。
大士身心。衆生即是。所以願求。隨感而至。
又。
至人無形。真悲無聲。感應道交。沙白水清。
又。
以慧爲命。以物爲心。尋聲救苦。名觀世音。
又。
身心洞徹。猶如琉璃。表裏得淨。如月臨池。不感而應。不求而至。是故我師。名不思議。
又。
無聲而說。有求而應。如答谷響。似臨寶鏡。是則稱名觀世音。所修叁昧名真淨。
又。
以寂滅心。現微妙相。滿月寒空。光明無量。我以精心。如澄濁水。水清月現。不須議擬。月不離水。水不離月。以無去來。兩皆寂滅。我心既寂。大士即我。故我所求。應念而果。
又。
如鏡中像。如水中月。視之似有。取之不得。以海潮音。出廣長舌。此我大士。說法之則。
又。
法身如雲。充滿十方。從空中生。如水月光。以身無外。故心無礙。所以應物。得大自在。叁十二應。人謂是實。在我大士。如海一滴。衆生煩惱。如火之狂。甘露見灑。應念清涼。
又。
我觀大士。如水中月。楊柳一枝。稱甘露滅。十方世界普沾濡。能解衆生叁毒熱。
又。
無慮而應。不思而遍。春到花開。水清月現。手捉足奔。眼聞耳見。遠而愈親。淡而不厭。丈夫若下苦心腸。相逢即遂平生願。
又。
大士之身。本來無相。隨心應現。不狀之狀。電影空花。鏡像水月。作如是觀。忽然超越。
又。
畢竟空中。縣清涼月。影沈衆水。不容分別。故大士身。與物無二。隨所見聞。無處不是。
又。
大士本無身。身隨衆生現。如月映衆水。不分垢淨故。昏明在清濁。非月有揀擇。是故現大士。應以淨心觀。觀者心既淨。衆苦悉皆空。若知救苦心。應即是觀者。
又。
大士無思。其思以慈。爲衆生故。兀兀如癡。癡與衆生。膠漆附離。兩者相合。俱不可知。故能救苦。影響同時。是故大士。悲深願重。衆生界空。其癡無用。
又。
我觀大士。如月在空。凡有水處。皆現其中。不擇淨穢。原無彼此。以水性空。故無塵滓。衆生心水。亦複如是。故有求者。應念即至。以有衆水。如月普照。以有衆生。見大士妙。
觀音大士化比丘像贊
有爲而然。無方而應。何故舍他。現此真淨。以佛非法。非法誰傳。若無傳者。聾瞽皆眠。是故比丘。即法即佛。以心如空。似響出谷。以空無形。盲者能視。其響無聲。聾者得意。視聽不住。聲色兩忘。以叁昧力。醒彼癡狂。塵中作主。火裏生蓮。稱名禮敬。應念現前。我師方名。得自在禅。
蓮葉觀音贊
苦海無涯。誰爲彼岸。一葉紅蓮。隨流泛泛。以此舟航。無處不遍。萬類有求…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31-35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