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惹得是非深。直至而今抱冤屈。幾度逢人話本懷。才欲開言雙淚濮。雙淚濮。不知那個是知音。但得相逢心願足。
又。
不戀王宮。不住兜率。脫卻珍禦衣。埋身千丈雪。瘦骨如柴。剛腸似鐵。六年凍餓口難開。幾度思量心未瞥。一朝蓦地睹明星。從前妄想都休歇。便欲挨身入鬧藍。滿目風塵徒蹩躠。返惹時人話短長。誰知弄巧翻成拙。直至而今怨未申。通身是口難分說。休分說。費周折。肝腸瀝盡空饒舌。無限春光百鳥啼。杜鵑叫徹空山血。
又。
身墮雪濤。心寒秋水。內外洞然。又何彼此。思之不及。類之難比。夢想不到。誰能議擬。若欲求之。是非鋒起。但莫思量。自然法爾。
又。
骨如柴。心似雪。念如冰。面似鐵。不是剛腸疾惡人。怎肯抛家輕失業。幸賴明星換出頭。免教笑折傍人舌。
又。
世念已枯。諸緣盡撇。千尺寒嵓。萬年冰雪。一片身心放下時。從前妄想都休歇。都休歇。但看幾點疏星。一輪明月。
又。
骨瘦心寒。冰枯雪老。不是者翻。畢竟不好。六年凍餓實難當。可幸明星上得早。當初錯愛者些些。使得兒孫臥荒草。
又。
抛擲金輪王。如棄舍殘涕。埋身雪山中。絕無一毫事。端坐苦思惟。不知竟爲誰。只待明星上。當頭下一椎。何似當初未醒時。皎皎月挂珊瑚枝。
舍那如來法身贊(有引)
余寓旅泊庵中。爲諸白衣談楞嚴。適門人王安舜。持舍那如來畫像一幅。高叁尺許。遍身衣紋。並頂上圓光。通書華嚴經一部。字如針鋒芥孔。而點畫分明。行如遊絲。飄如散發。其身當胸。闊一尺二寸。則計字二百二十行有奇。其圓光邊約二寸圍。則字幾百行。其微密細致。又過于身。真有不可得而思議者焉。以色古而不可讀。侍者谛視。于左臂辨出。一一塵中一切佛。則知其經爲雜華無疑矣。余見之。歡喜踴躍而歎曰。此非蒙如來甚微細智而加被者。決不能至此。然豈粗浮想像而可得耶。因焚香稽首。以偈贊曰。
我聞諸佛微細智。以此證得妙法身。遍在衆生心想中。而能造作難思業。今見衆生微細智。遍入如來法身內。于一微細毛孔中。莊嚴難思法性海。一毛一塵本性如。具含無盡功德藏。猶如清淨璃琉瓶。內盛微細多芥子。炳然顯現無障礙。無壞無雜各安立。假離婁眼極最明。窮盡目力不能辨。始觀法身本無相。今見佛以法爲身。法身本不離衆生。故從微細想中現。是衆生心與如來。無二無別互相入。如是微妙淨功德。久墮沈昏諸暗冥。譬如微塵含大經。苟非智眼不能見。善哉佛子智力雄。一見即生真實信。剖破微塵出此經。令我頓入華藏海。佛心既即衆生心。我入即同衆生入。我身與佛及衆生。互相攝入如珠網。如此圓滿大法界。全憑佛子信力持。以此信力作佛事。展轉攝化廣無邊。見聞隨喜禮念閑。彈指即能成正覺。是故我贊佛子德。廣大如空不可量。我願法界諸衆生。普入佛子信心住。
思惟佛贊
稽首吾師。何爲獨步。叁七思惟。如何可度。不用思惟。但行平等。傥遇知音。自然猛省。
思議佛贊
默然思惟。所思爲誰。思之之地。人孰知之。十方一念。衆生一心。但有知者。即是知音。明月在天。影現衆水。不出不入。無彼無此。如雲浮空。無心而遍。于一毫端。十方齊現。一切圓成。萬緣具足。但不思惟。即如如佛。
無量壽佛贊(有引)
余昔誦十六觀經。以佛觀爲第一。故修淨業者。靡不從事。至若工繪家。各有所本。而于佛像尤難之。蓋以垢濁心鏡。現妙相影。豈易致哉。越人蔣生太清。英年而獨精此技。豈夙觀行所致耶。余入粵之二年。戊戌春。蔣生亦至。所繪佛菩薩不滿十幅。獨遺蓮阜居士陳元譽。叁聖像。精妙絕倫。蓋居士長齋繡佛有年。亦精神感通而致耶。嗚呼。蔣生尋與物化。睹此遂成千古矣。居士焚香稽首請贊。余邈焉興懷。贊曰。
稽首無量光。徹照十方際。湛然不思議。永破癡暗冥。我觀寂滅境。清淨絕纖塵。大地及山河。竟從何處起。刀山及劍林。是誰之所造。良以自心迷。堅固妄想結。譬如水成冰。業風鼓扇力。于受想夢中。屬此燒炙苦。我師冷眼看。自心不耐細。現此比丘身。急撾塗毒鼓。令諸耳之者。一觸生死絕。猶如妙蓮華。扶疏出秋水。又以大悲勢。左提而右挈。直使恐畏途。翻成極樂土。妄想歇滅處。正覺即現前。猶如湯消冰。但由轉變力。奇哉善男子。夙習般若深。能以一毫端。現此希有事。俨若大願時。翹勤共悲仰。皎如淨滿月。遊于畢竟空。心水垢濁澄。光影一時現。熱惱即清涼。諸想頓寂滅。真常妙樂地。本不假外求。即此幻化身。便登安養國。具此難思力。是故我歸依。願此盡未來。永作大依怙。
又
稽首無量壽。端居常寂光。普照法界空。攝受有情者。衆生迷本有。逐諸生滅轉。輪回六趣中。如亡子背母。慈母憶其子。未嘗一念舍。子若暫回光。無有不見者。以我出苦願。入佛攝受心。猶如空合空。似以水投水。衆生無明暗。即是常寂光。妄想一念歇。常光當下現。生滅無去來。法性本不動。見此法性身。無量壽常樂。
接引佛贊
稽首慈尊。大光明聚。淨法界身。不可思議。諸苦衆生。入大悲眼。眼淨無塵。圓明赴感。入衆生心。如月墮水。心水澄清。故無彼此。不接而來。無生而至。是故我師。常住在世。
又。
冷地不禁。入塵垂手。分明示人。人不知有。但肯一念暫回光。蓮華頓現非良久。
又。
稽首寂光主。清淨妙法身。如月現星中。湛然即衆水。以愍衆生故。不受法性樂。示現微塵刹。屈垂方便手。俯提弱器者。同歸極樂土。以衆生即心。土亦非心外。惟以心印心。如以水入水。是故見聞者。一念即歸依。但即自心觀。本無心外佛。色相如空華。猶是翳眼見。惟以清淨空。寂然了無相。以此見自心。即見如如者。
又。
踞常寂光。坐清淨土。垂手入廛。爲衆生故。以本法身。現衆生心。故十方界。悉知其名。憑悲願力。普皆攝受。故稱念者。必得成就。九品蓮臺。爲衆生母。不借他緣。作賓中主。
又。
稽首無量光。遍滿法界身。普接諸衆生。同歸寂滅海。土本無淨穢。淨穢從心變。心垢若消除。淨境應念現。佛在衆生心。以垢蔽不現。垢除佛現前。不用他接引。自佛自度生。原無彼此相。若能平等觀。即是寂光土。
臥佛贊
無事打眠。快活欲死。十方界中。誰能如此。
阿彌陀佛贊
心似寒空。面如滿月。坐寶蓮華。出廣長舌。水流風動。熾然常說。六道四生。無機不攝。但有稱名。即得解脫。只爲當初願力深。十方盡是無生國。
又。
稽首大師。光明無量。具足二嚴。號尊中上。以慈攝心。心包沙界。衆生即心。本來無外。是故稱名。即求自己。願見我師。如是而已。
長齋繡佛圖贊
神存理觀。妙契法身。想澄淨土。即俗而真。不住于相。解脫諸塵。應如是住。降伏其心。是則名爲。無事道人。
釋迦佛贊
稽首本師。面如滿月。清淨法身。湛然常寂。是身若空。其心若水。空水連天。月光如洗。月不離天。水不離地。以空合空。上下無際。雲起長空。風行水上。彌滿波瀾。廣長舌相。不信但聽海潮音。翻出龍宮秘密藏。
又。
唯我世尊。妙功德聚。如空中華。隨緣應世。法音若雷。聽者心碎。不是王宮割舍來。誰作利益人天事。
又。
從兜率來。不是無因。爲一大事。特現此身。才出母胎。大驚小怪。走向雪山。翻成納敗。幸有明星。一聲喚醒。若不回頭。幾墮陷阱。複到人間。漏逗不少。本大利微。空懷懊惱。末後掀翻。和盤托出。得遇知音。方才雪屈。舌上蓮花。目前生事。肝膽相投。虛空粉碎。是故智者。深知苦心。故拌身命。常轉此經。
又。
法身之光。如日之影。照破世閑。令人夢醒。明暗一空。聖凡一覺。不透頂[寧*頁]。是爲法縛。
刺繡釋迦佛贊
稽首大能仁。救護衆生者。現身濁惡世。如蓮花出水。妙相叁十二。功德悉莊嚴。是故見者悅。如觀慈父母。良與衆生心。平等無差別。故從巧思惟。俨隨指端現。衆生妄想絲。織成惡道形。佛在妄想中。化出微妙相。手引妄想絲。針刺光绫素。針針見法身。念念成正覺。于此和合緣。頓見不思議。是知法界空。佛種從緣起。我願諸衆生。從妄想針線。念念見法身。無不成佛者。
毗盧佛贊
于一毫端。現微妙相。如空中花。似鏡中像。欲隱彌彰。才收便放。是知我師。光明無量。
觀佛贊
稽首淨法身。無量光明聚。最勝蓮花王。故號聖中聖。湛然寂滅海。應現微妙相。端居極樂國。攝化諸衆生。以一心普印。一切衆生心。是故衆生心。即是如如佛。心佛與衆生。叁本無差別。見心即見佛。念佛即念心。一睹殊勝容。便悟真實性。故從一毫端。現此希有事。禮念暫歸依。頓獲常住果。
經行如來贊
惟我大師。胡爲現身。爲衆生故。作主中賓。廣長舌相。如風行空。雷音長夜。喚醒群蒙。來無所從。去無所至。要見我師。如是如是。
又有二弟子隨之
如來宴坐。何爲經行。瞥然念起。爲度衆生。尊者隨之。捕風捉影。衆生度盡。熱夢未醒。
栴檀毗盧佛贊(有引)
曲阿長者孫雲翼。字圖南。宦遊南海。適遇栴檀香一枝。徑可尺余。長八尺許。世爲希有。喜而購之。意效優阗故事。持歸。施置邑之廣福道場。比丘通溙荷擔。遂成毗盧妙相。建閣以奉。複請大藏經一部。共成莊嚴。余時休老南嶽。溙持書乞贊。余雖未面長者。喜其功德難思。乃略述其事以贊之曰。
海岸栴檀。其價無外。一铢之微。值大千界。何處移來。至震旦國。但有聞熏。無不欣…
《憨山老人夢遊集第31-35卷》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