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當在床上靜坐,自心悠然放松,向內反觀審察:“昨晚做了善夢,還是惡夢?”
如果夢中作惡,則應心生慚愧,覺得自己夢中都這樣太過分了,然後念金剛薩埵心咒、百字明21遍誠心忏悔。以前許多修行人都有這種習慣,我在課堂上也強調過一百次了,但你們有些人還是不聽,早上起來時連牦牛都不如。牦牛在圈裏醒來後,還要搖搖尾巴,再坐一坐,它有它的“入定”境界,而有些人連這個也沒有。
假設你昨晚夢到行善,就應該心生歡喜,同時將善根回向衆生,並默默發願:“昨晚行持的善法還不錯。在今天,我要繼續爲一切衆生獲得圓滿佛果而竭盡全力奉行善法、斷除惡業。”
其實這個很重要!我們在實際修持當中,早晨起床時務必要有正知正念,尤其要觀察自己的夢。一個人的夢,實際上與修行有很大關系,倘若你白天對上師叁寶有信心、歡喜心,對衆生有饒益心,做夢的時候,大多數也會跟上師、正法有關;反之,如果一直以貪嗔癡而奔波,那晚上肯定全是惡夢。這一點,在大圓滿的修行竅訣裏也有,假如你修行到了一定境界,夢就會統統變成善夢。
二、晚上:
到了晚上睡覺時,也不要像塊石頭“砰”一聲就倒下去,蒙頭就開始呼呼大睡。而應當在床上端坐,如前一樣觀察思維:“我白天都做了什麼有意義的事?修持了什麼善法?”
倘若成辦了善事,則應感到欣慰,並回向一切衆生獲得佛果;假設造了惡業,就要自我呵責:“我這個人實在惡劣,今天這樣做,完全是毀了自己。”對此應生起追悔之情,誠心誠意忏悔,並發誓:“從今以後,我絕不再造那樣的惡業!”
其實,我們時時刻刻修心很重要。《佛說救疾經》中也說:“罪從心生,罪從心滅。心如天堂,心如地獄。”假如自心沒有調柔,貪嗔癡的罪業就會從心而生;若要滅掉煩惱、轉爲善法,也是源于這顆心。所以,心就是天堂,心就是地獄。
爲了調伏自己的心,今年學院的道友一直在百日閉關,我通過不同的途徑了解,很多人還是修得不錯,大家對此極有興趣,這從言行舉止中也看得出來。其實,一個人在一年中閉關一百天,這是很有必要的。就算你無法拿出一整天的時間修行,那麼上午一座、晚上一座也非常需要。
我個人而言,盡管學院的事情、建築的事情特別多,但每天一到下午,就會把所有電話關掉,利用短短的時間修行。不然,成天都忙忙碌碌的,自己到死可能也沒有修行的機會,因此,我每天至少會抽出幾個小時,強迫自己觀一觀學過的法,尤其是前行。你們不要認爲前行是很低的法,所以一直不願意修。其實若能將前行、尤其是共同四加行,反反複複觀修好,那麼通過祈禱上師加持,大圓滿等境界輕而易舉就會現前。
當然,除了學院道友以外,城市裏的人雖不可能放下一切去閉關,但早上起來用一兩個小時,甚至半個小時觀修;晚上睡覺前也是這樣;白天在工作之余抽空修一修,這對調伏自心也非常重要。否則,你僅僅是理論上了解,卻從來沒有深入體會過,那在遇到問題的時候,根本起不到任何作用。
至于早晚應如何觀修,這裏已講得很清楚,每天按照這樣去做就可以了。我在二十多年來,一方面會修點本來清淨、任運自成的竅訣,同時,這些出離心和菩提心的教言也一直在修。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這個習慣都數十年如一日,從來也不會改來改去。不像有些人,今天修個拙火定,在臍下觀火焰,一直燒燒燒;明天觀個明點,從頭上降下來……氣脈明點的這些修法固然殊勝,但按照法王如意寶的傳統,這些暫時不重要。最重要的是什麼?就是先要在共同四加行、不共五加行上下功夫,只有這樣,更高的境界才會自然現前。
如今有些人認爲,修加行只是喇榮的一種做法,其實並非如此。在藏傳佛教中,甯瑪派、薩迦派、格魯派、噶舉派盡管傳承不同,但加行修法都大同小異。此外,漢傳佛教雖沒有這麼明顯的竅訣,但教義也都可以涵攝其中。這幾年來,我翻閱了漢地很多《大藏經》的經論和高僧大德的教言,許多大德對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痛苦的認識,實則跟藏傳佛教並無二致。因此,大家有了這樣的傳承和教言後,希望要把主要精力放在加行上,一定要修好!
同時,無論在何時何地,我們都不能離開正知正念,對內外器情的一切顯現,不要有根深蒂固的實執,而應在虛無缥缈、無實如幻的遊舞中修持自心,恒時住于善法和正道中,令內心調柔。就像《入楞伽經》所說:“叁有如陽焰,幻夢及毛輪,若能如是觀,究竟得解脫。”《大圓滿虛幻休息》也講了如夢如幻的許多竅訣。一個人若是有了實執,那修什麼都不會成功;但即便如此也還是要修,中間這個分寸一定要把握!
以上總結了修四種厭世心[6]的中心要義。這次可以說是講得最廣的了,我雖談不上有什麼甚深教言,但以前依止過很多善知識,對這個法門有強烈信心,並且從中受益匪淺,所以,這次將自己所懂得的一切道理,對你們毫無保留地全盤托出了。同時在傳講過程中,我查了大量漢藏兩地的公案、教證,並翻閱《大藏經》作了補充,還引用了法王如意寶和其他上師的許多教言。希望每個人在聽聞之後,務必要好好修持,若能真正生起這四種厭世心,我的一番苦心也算沒有白費了。
《前行》剩下的內容裏,共同加行還有“解脫利益”、“依止上師”,不共加行則有從“皈依”直至“頗瓦”之間的修法,這些我想講簡單點,不能特別廣,不然的話,可能兩叁年都講不完。倘若講一部《前行》共需要五六年,你、我都不知道有沒有那麼長的壽命。
不過,你們每個人的想法也不太相同。我聽有些佛友說:“您這樣廣講太好了,裏面有很多竅訣,我們也想一字一句了解其中的深意。”但也有人在背後抱怨:“哎喲,《大圓滿前行》這樣一天只講幾行,哪一年才能講完啊?太啰唆了,受不了、受不了!應該講點大圓滿法,不要天天都講加行。”盡管外面有各種議論,但我也不一定聽。在我的計劃中,共同四加行會講廣一點,但後面部分可能稍略一些。
你們若能把這共同四加行修好,那在正知正念的攝持下,做什麼善事都不會離開叁殊勝。這種人就像藥樹一樣,誰依止他都會帶來快樂,如頌雲:“善人如藥樹,依彼勝一切。惡者如毒樹,依彼毀一切。”如此賢善之人以自心的堪忍力,能令與其結緣者心皆轉向正法,自他的廣大善業蒸蒸日上,生生世世生于人天善趣,不會墮入惡趣和邪道。
尤其是這樣具法相的高僧大德,無論住在什麼地方,當地人都會奉行善法,衆天人也會恒常護持。盡管他只有一個人,但依靠護法神的加持、自己善願力的加持,能利益無量無邊的衆生,弘法利生的事業也會自然展開,一切所願都能如願以償。如《大智度論》雲:“若人滅衆惡,乃至無小罪,如是大德人,無願而不滿。”
所以,希望在座的人也要從內心中深信因果,行爲如理如法地取舍,這樣一來,別人就不會對你挑毛病。只要你全心全意是爲了衆生、爲了佛法,這種善心和善行自會受到人們歡迎,就算你只是個普普通通的人,但也會像日輪在空中發出光芒一樣,遲早會在衆生界中顯出你的偉大。
以上講了業因果的重要性,下面是最後的結文:
雖知因果差別然信弱,雖聞衆多正法然未修,
我與如我惡行衆有情,自心與法相應祈加持。
華智仁波切謙虛地說:雖已了知因果差別,但這方面信心薄弱;雖已聽了很多正法教理,卻並沒有實地修持。對于我和像我這般惡業深重的衆生,祈願佛菩薩加持、護佑,令自心完全與因果法相應,就像前輩大德們一樣,何時何地皆能取舍因果、不造惡業!
【因果不虛之引導終】
文殊師利勇猛智 普賢慧行亦複然
我今回向諸善根 隨彼一切常修學
叁世諸佛所稱歎 如是最勝諸大願
我今回向諸善根 爲得普賢殊勝行
[1] 《能斷金剛經》:一卷,唐玄奘譯。與鸠摩羅什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菩提流支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真谛譯之《金剛般若波羅蜜經》,達摩笈多譯之《金剛能斷般若波羅蜜經》,義淨譯之《能斷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同本異譯。
[2] 原經文是:“若善男子或善女人于此經典受持、讀誦、究竟通利,及廣爲他宣說、開示、如理作意,若遭輕毀、極遭輕毀。所以者何?善現!是諸有情宿生所造諸不淨業應感惡趣,以現法中遭輕毀故,宿生所造諸不淨業皆悉消盡,當得無上正等菩提。”即鸠摩羅什所譯的《金剛經》中:“須菩提,善男子,善女子,受持讀誦此經,若爲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
[3] 詳見《雜寶藏經》之《優陀羨王緣》。
[4] 《佛說立世阿毗昙論》:說國土日月等事,即佛教之宇宙觀。有二十五品,十卷,陳·真谛譯。爲印度小乘論部經典之一。又作立世阿毗昙藏、天地記經、天地記經錄,今收于大正藏第叁十二冊。
[5] 《前譯教法興盛之願文》雲:“希奇薩霍堪布之行爲,無比具德龍樹之見二,欽定雙融傳承之教規,祈願蓮生大師教法興。”
[6] 四種厭世心:人身難得、壽命無常、輪回過患、因果不虛。
《大圓滿前行廣釋 第七十二節課》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