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還危害人類,那就得不到任何真實的加持。
因此,華智仁波切講:對上師叁寶有上等的信心和恭敬心,就能獲得上等的加持和利益;有中等的信心和恭敬心,就能獲得中等的加持和利益;有下等的信心和恭敬心,就能獲得下等的加持和利益。如果對上師叁寶毫無信心,那就一無所獲,任何真實的利益都得不到。
其實,不僅佛教的教義這樣講,從心理學的理念來看,信心也有莫大的作用和不可言說的力量。《潛意識的力量》一書中說:如果醫生診斷錯誤,說病人患了癌症,或其他絕症,病人很快就會因恐懼而死亡。實際上,說他病情嚴重並不是死亡的主因,但因病人心裏覺得自己已經無藥可救了而産生絕望,就會喪命。相反,如果我們在遇到一個身患絕症的人時,以語言讓他生起向往和勇敢之心,也許還會有救。關于這些問題,西方心理學家和佛教所講的道理,完全可以吻合。
我覺得,如果沒有這樣對應,恐怕很多知識分子都難以接受。但知識分子也有一個好處,不管講任何理論都容易通達,講完了以後馬上就能懂得對方的密意,不像跟文盲或愚笨之人溝通一樣特別費勁。但也有一個毛病,很多思想和智慧本來千真萬確,沒有任何過患,他們卻不接受,始終以邪見來排斥真理。
五、依教奉行 生起信心
所以,我們都應想盡一切辦法讓自己生起信心。那有什麼辦法呢?要多學一些佛教的經典和論典,通過對經論的聞思、研究,信心自然而然就會生起來。
當然,要學習佛法也要有信心,沒有信心或緣分,也不可能進入這道門。對釋迦牟尼佛的教法貢獻最大的,就是世間人們共稱爲第二大佛陀的龍猛菩薩,他在《大智度論》中說:“佛法大海,信爲能入。”即唯依信心可以入于佛法的大海。如果沒有信心,就不可能進入。
我們身邊,許多有邪見、成見、常見、斷見的人,每天都在拼命追求生活,但到底追求什麼,自己到死也不明白。就像這樣,現在絕大多數人都處于渾渾噩噩的狀態,一部分沒有目標,一部分盲目追求錢財,一部分貪得無厭,一部分得過且過……正因爲衆生的狀態千差萬別,各種各樣的邪說就特別多。印度非常著名的哲學家陳那論師說過:“邪見無邊故,一一難破盡。”就是我們身邊,持邪見的人也相當多,那就不要說整個世間了,所以要一一破掉他們的邪說,既沒有這個時間,也沒有這個興趣和精力。
雖然如此,我們還是要鏟除自己的邪見,培養清淨的信心。因爲只有依靠信心,才能通達一切萬法的本來體相。《寶性論》雲:唯依信心,才能通達勝義谛。勝義谛是什麼呢?就是空性。本來空性的意義是非常甚深的,但有信心的人,通過再叁閱讀、思維、修行之後,也可通達。隨之就能生起真實的信心。這種現象在人類曆史上比比皆是。
尤其大圓滿傳承上師,對叁寶的信心無法用語言來诠表。我記得上師如意寶晉美彭措,每一次講到他的根本上師托嘎如意寶都淚流滿面,就是七十多歲接近圓寂時也是這樣。爲什麼會這樣呢?因爲,上師獲得的智慧與傳承上師有很大關系,所以一想起上師的恩德,就萬分感激。就像世間的企業家等慈善人士,通過財富等途徑救了某人的命,那被救者一輩子都會牢牢記住,永遠也不會忘記。因爲,在最危險、最痛苦的時候,是他救的命。《法句經》雲:“信能度河,其福難奪,能禁止盜,野沙門樂。”正因爲依靠上師的加持、開示,度過了茫茫無邊的叁有輪回苦海,所以永遠感恩上師。
以前,我看過許多上師的傳記,認爲他們最感動人的,就是對自己的生活、地位、名聲等毫不在乎,而一想起依靠傳承上師獲得了佛陀傳下來的智慧,就極其感激。《頂果欽哲法王傳》中講:他在七十來歲時,一提起自己的根本上師,就熱淚盈眶。是老人家愛哭嗎?不是。他在年輕的時候,從來沒有爲感情、家庭等世間問題哭過,在老時更不會爲這些哭。那哭的原因是什麼呢?因爲,依靠上師獲得了遠超世間財富的精神財富。
所以,在修學過程中經常祈禱上師很重要,這也是很多人口口聲聲都說的。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在有生之年當中,對自己的根本上師,應視如釋迦牟尼佛、觀音菩薩、文殊菩薩等佛菩薩來進行祈禱。如果上師有上師瑜伽,每天都要不斷修持。在藏傳佛教中,很多上師都講:上師瑜伽是一切修法之王。因爲,修任何法沒有上師瑜伽的引導,或他的無形加持,都得不到真實的成就。所以,我們早起後、晚睡前,至少要祈禱上師叁遍。
如果對上師或釋迦牟尼佛有信心,也會把他們的像視如真佛一樣,永遠帶在身邊。現在世間的追星族,天天都將明星的照片貼在胸口,這也是一種信心。但是,這種信心與我們對佛陀的信心完全不相同。爲什麼不相同呢?因爲佛陀身口意的功德不可思議。不知大家翻閱過《大寶積經·第叁金剛力士會》同本異譯《佛說如來不思議秘密大乘經》沒有?這裏面講了佛陀的很多功德。
六、護持正念 聞思修行
大家忙得連課程都沒有學的時間,哪有時間翻閱《大藏經》哪!即使翻閱,古文也看不懂,讀兩句就放棄了。會不會這樣?不應該這樣,獲得人身不容易,遇到像如意寶一樣的佛法更不容易。所以大家要珍惜時間,至少對自己要有一種約束。
當然,每個人的情況不相同。少數人非常精進,特別有信心,除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務以外,白天晚上都可以空出時間來修學;就像以前高僧大德的傳記一樣,不但晚上睡得少,白天散亂也少。而大多數人工作不一定有那麼忙,就是散亂。
現在散亂的因緣特別多,而古代世界並非現在這樣五彩缤紛,所以也沒有這麼多散亂的外因。我以前講國學時發現,孔子、孟子、荀子都認爲,當時的外境色彩斑斓,很誘惑人心。其實跟現在比較起來,遠遠不如。
所以,如果自己沒有抵製欲妙的心念,不要說其他的,就是玩手機,人生也基本上夠了,因爲很多人天天都在手機上打遊戲等。這不僅是個別人的現狀,整個世界已變成了這樣。現在藏地很多修行人都特別擔心,但也沒辦法,衆生的共業。
從表面上看,21世紀的人應該比古人的福報大。因爲,人們穿的五顔六色的衣服,全是特別時髦的裝束,就拿在座居士穿的衣服來講,可能以前的王妃和國王也不一定能穿到。但實際上,在短暫人生中享用美妙服飾等,也拯救不了生生世世的靈魂。因爲,我們生生世世受苦、受樂的,就是所謂的“我”。它沒有解脫之前,就要跟隨善惡業繼續不斷地漂泊。所以大家都要懂得,自己的前途如何?現在應該怎麼做?
我經常在想:現在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在短暫幾十年人生後,所作所爲全部要舍棄,那將所有精力全部付出就不值得。的確,當我們離開世間時,就像從酥油裏拔出一根毛一樣,辛辛苦苦賺來的錢、積累的財産、培養的子孫等,一點一滴也帶不走。無論怎樣有名聲、有財富,只有獨自一人前往中陰,並隨著前世所造業感受苦樂。若能多想一想這樣的因果道理,也許追求五欲的積極性就會減弱。
但我們也不能太極端,今天聽了開示,明天就對家庭等不負責任,拿著包就前往寂靜地方出家,兩叁天後又還俗。不能這樣,首先要明白真理。在世間,很多人都自認爲是大學生、研究生等,但實際上所作所爲卻很盲目。因爲,人欠缺信心、智慧、教育,就會迷失方向,有這個可能性和危險性。
七、睜開慧眼 維護信心
所以,我們首先要有信仰叁寶的財富,這很重要!《大莊嚴論經》雲:“能信叁寶者,是名第一富。”意思是,誰能信仰叁寶,他就是世間第一富人。因爲,一般的財富通過努力就能獲得,而沒有福報的人卻得不到信心,甚至多生累劫當中都得不到。
我跟道友交談的過程中經常講:我們的修行與前世的福報有一定的關系。如果沒有福報,就沒有做善事的機會,而做惡事的機會卻相當多。比如,今天遇到一個不好的朋友,跟他合作一起造惡業,各方面的門都敞開著,特別順利。自己還認爲:啊,我太成功了,機會太殊勝了!而有福報的人,造惡業的機會卻越來越少,並經常翻閱佛經論典,值遇高僧大德,很多善緣都具足。這個時候,自己的信心也自然而然增上。
《大莊嚴論經》還講:“于諸財寶中,信財最爲上。”但很多人都不這樣認爲,唯對擁有衆多財産之人心生羨慕,認爲這才是最快樂的。
當然,以世間財富供養叁寶、布施衆生,佛陀在相關經典裏也作過開許,而且佛陀在世時,也有對佛教非常有貢獻的給孤獨長者等大施主。現在弘揚佛法,也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佛教徒、企業、團體、知識分子共同合作,這樣佛法才能廣泛弘揚、推廣,之後不可勝數的衆生才能獲得暫時、究竟的利益。所以我想,如果能運用好財富,這是很好的;如果用不好,很有可能變成造惡業的因。
因此,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分清方向,如果分不清方向,尤其是大城市裏的人,墮落的因緣就相當多。有些人的所作所爲,我從一個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內心經常發出悲哀之聲。爲什麼呢?因爲,在短暫的人生中,造的業太不可思議了,之後必將感受漫長而劇烈的苦果。但每一個衆生都想離苦得樂,不願遭受種種苦痛,所以在座的佛友,都應好好觀察,看自己的方向到底是什麼樣的。
現在我們是佛教徒,那就應該有一些修行,如果沒有修行,光有一個皈依的名稱,永遠是這個層次,我覺得是不合理的。因此大家都要有信心,若生起信心還能利益衆生。即使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有信心後,境界就會越來越增上,利益他衆自然而然就會成功。
我記得《喜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中有一則公案:
有一天,藏地北方有一家人死了家長,但苦于找不到出家人念破瓦。此時,正好來了一位像乞丐一樣的瑜伽士,便請他超度。他說:我一個字都不認識,也不會念破瓦,只會念“噶mb千諾”(意爲祈禱噶mb,或上師噶mb知、上師噶mb垂念我),不過這也可以超度。于是他每念100遍“噶mb千諾”,就用念珠打一打死者的屍體,不久奇迹就出現了——死者的梵淨穴出現了破瓦的相,並出現光等往生瑞相。
後來,那位瑜伽士在西藏見到噶mb,噶mb對他說:在北方,我們齊心協力超度那個靈魂,還真不容易。而且還用念珠打一打身邊的人。當時瑜伽士會心而笑,並更加堅信法王噶mb。
喬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講:我們經常說“喇嘛欽”,其實喇嘛欽就是祈禱上師或上師知的意思,如果我們經常在早起晚睡時念喇嘛欽,平時也有祈禱上師的意念,這就是修行。現在生活在城市裏的人,很多法都沒辦法修,因爲沒有時間,所以最好修上師瑜伽這種簡單而根本的法要。我本人早起晚睡都要念修上師瑜伽,哪怕是幾遍,一定會念。
八、信心堅固的標准
所以我覺得,每一個人一定要對佛法有信念,而且到一定的時候,這種信念要堅不可摧、顛撲不破、不可退轉,也就是說,要以正理了知,佛法在所有理論中是最殊勝的,而非人雲亦雲。
雖然我不敢說自己有什麼證悟,但憑二十多年來聞思的積累,我願意在“佛法的力量、加持不可思議,佛的智慧無法想象”這個問題上,跟任何一個不信佛教的人辯論,我有這個把握。在有生之年當中,其他的我不敢說,但我敢保證對佛教的信心不會退轉,可以說這就是我最大的進步。當然,像“文化大革命”期間那樣天天逼打,我膽小,不知道會不會說一些妄語。但自己內心已經與佛法相融,骨髓裏的東西是不可能改變的。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堅固的信心,還是很重要的!
相關教言當中都講,修行人要生起堅固的信心,但這並非短暫的歡喜心。現在極個別人,今天遇到一位上師就激動地說:“上師,您好!您跟佛沒有差別,我對您很有信心。”但第二天就心生不滿,認爲這個人壞得很,還到處宣說過失,並尋找其他上師。這不是堅固的信心。
如果有堅固的信心,就會認爲:佛陀宣說的真理,任何理論學家、哲學家等世間智者都沒辦法宣說,即佛陀智慧如海、無與倫比;而佛陀的悲心,哪怕爲了利益一個衆生,于千百萬劫當中,在地獄感受種種痛苦也願意,這也是任何世間人做不到的。
大家都清楚,現在各種表彰大會表彰的對象,很多只做了一點點小事,比如今天獻血、明天得獎等。但佛陀的智慧和利他精神是什麼樣,他又是怎樣看待獎勵的,每個人都應該想一想。
《佛說廣博嚴淨不退轉輪經》雲:“信諸牟尼尊,以法施衆生,我亦應隨學,是名爲堅信。”我希望大家能背誦這個教證。其意是說,對釋迦牟尼佛生起真實信心時,會把他的佛法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樣來保護、護持,並想通過佛法來幫助衆生。
我覺得,幫助衆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佛教的甘露妙藥,醫治衆生無始以來非常嚴重的貪嗔癡病。所以,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一定要隨著釋迦牟尼佛的足迹去走、去學,要從心坎深處、骨髓裏面,生起堅定不移的信心,不要停留在口頭上、表面上、文字上。哪怕成千上萬人來批判你,說你的行爲不對,也不會退轉,這才叫真正堅固的信心。有了這樣的信心,在弘法利生過程中絕對會成功。如果沒有這樣的信心,表面上作再多文章,也不過關、不及格。
殷重囑咐
作爲佛教徒,自欺欺人沒有任何意義,而非佛教徒因爲沒有信仰,他會做各種手腳,但這也沒有實在的意義。所以我提倡,一定要生起堅固的信心,因爲只有生起堅固的信心,才能真正獲得正道。《出曜經》雲:“信財乃得道。”既然信心的財富是唯一得道的途徑,那想獲得一系列成就者,就要依靠堅固的信心。
我以前看過仲敦巴尊者的傳記,他把阿底峽尊者當作真正的佛陀一樣來看待、承事,後來在承事過程中就獲得開悟。
以前漢地有個荼陵郁禅師,他有視師如佛的清淨心和歡喜心,依靠上師的加持,開悟時自然而然流露出一個偈頌,雲:“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關鎖,今朝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意謂:我本來就有像水晶般透明的心性如來藏,但因自己的業力,很長時間都被塵垢覆蓋,今天依靠上師的加持和自己的信心,明珠上面的塵埃一掃而光,其光芒自然而然照破千山萬水,乃至整個世界。這種境界非常莊嚴,我希望已經得到者要再接再厲,沒有得到者要勤奮努力。
今天講到這裏,謝謝大家!
--------------------------------------------------------------------------------
[1] 指心性本來清淨。
《成就信心 圓滿二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