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还危害人类,那就得不到任何真实的加持。
因此,华智仁波切讲:对上师三宝有上等的信心和恭敬心,就能获得上等的加持和利益;有中等的信心和恭敬心,就能获得中等的加持和利益;有下等的信心和恭敬心,就能获得下等的加持和利益。如果对上师三宝毫无信心,那就一无所获,任何真实的利益都得不到。
其实,不仅佛教的教义这样讲,从心理学的理念来看,信心也有莫大的作用和不可言说的力量。《潜意识的力量》一书中说:如果医生诊断错误,说病人患了癌症,或其他绝症,病人很快就会因恐惧而死亡。实际上,说他病情严重并不是死亡的主因,但因病人心里觉得自己已经无药可救了而产生绝望,就会丧命。相反,如果我们在遇到一个身患绝症的人时,以语言让他生起向往和勇敢之心,也许还会有救。关于这些问题,西方心理学家和佛教所讲的道理,完全可以吻合。
我觉得,如果没有这样对应,恐怕很多知识分子都难以接受。但知识分子也有一个好处,不管讲任何理论都容易通达,讲完了以后马上就能懂得对方的密意,不像跟文盲或愚笨之人沟通一样特别费劲。但也有一个毛病,很多思想和智慧本来千真万确,没有任何过患,他们却不接受,始终以邪见来排斥真理。
五、依教奉行 生起信心
所以,我们都应想尽一切办法让自己生起信心。那有什么办法呢?要多学一些佛教的经典和论典,通过对经论的闻思、研究,信心自然而然就会生起来。
当然,要学习佛法也要有信心,没有信心或缘分,也不可能进入这道门。对释迦牟尼佛的教法贡献最大的,就是世间人们共称为第二大佛陀的龙猛菩萨,他在《大智度论》中说:“佛法大海,信为能入。”即唯依信心可以入于佛法的大海。如果没有信心,就不可能进入。
我们身边,许多有邪见、成见、常见、断见的人,每天都在拼命追求生活,但到底追求什么,自己到死也不明白。就像这样,现在绝大多数人都处于浑浑噩噩的状态,一部分没有目标,一部分盲目追求钱财,一部分贪得无厌,一部分得过且过……正因为众生的状态千差万别,各种各样的邪说就特别多。印度非常著名的哲学家陈那论师说过:“邪见无边故,一一难破尽。”就是我们身边,持邪见的人也相当多,那就不要说整个世间了,所以要一一破掉他们的邪说,既没有这个时间,也没有这个兴趣和精力。
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铲除自己的邪见,培养清净的信心。因为只有依靠信心,才能通达一切万法的本来体相。《宝性论》云:唯依信心,才能通达胜义谛。胜义谛是什么呢?就是空性。本来空性的意义是非常甚深的,但有信心的人,通过再三阅读、思维、修行之后,也可通达。随之就能生起真实的信心。这种现象在人类历史上比比皆是。
尤其大圆满传承上师,对三宝的信心无法用语言来诠表。我记得上师如意宝晋美彭措,每一次讲到他的根本上师托嘎如意宝都泪流满面,就是七十多岁接近圆寂时也是这样。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上师获得的智慧与传承上师有很大关系,所以一想起上师的恩德,就万分感激。就像世间的企业家等慈善人士,通过财富等途径救了某人的命,那被救者一辈子都会牢牢记住,永远也不会忘记。因为,在最危险、最痛苦的时候,是他救的命。《法句经》云:“信能度河,其福难夺,能禁止盗,野沙门乐。”正因为依靠上师的加持、开示,度过了茫茫无边的三有轮回苦海,所以永远感恩上师。
以前,我看过许多上师的传记,认为他们最感动人的,就是对自己的生活、地位、名声等毫不在乎,而一想起依靠传承上师获得了佛陀传下来的智慧,就极其感激。《顶果钦哲法王传》中讲:他在七十来岁时,一提起自己的根本上师,就热泪盈眶。是老人家爱哭吗?不是。他在年轻的时候,从来没有为感情、家庭等世间问题哭过,在老时更不会为这些哭。那哭的原因是什么呢?因为,依靠上师获得了远超世间财富的精神财富。
所以,在修学过程中经常祈祷上师很重要,这也是很多人口口声声都说的。我希望在座的各位,在有生之年当中,对自己的根本上师,应视如释迦牟尼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等佛菩萨来进行祈祷。如果上师有上师瑜伽,每天都要不断修持。在藏传佛教中,很多上师都讲:上师瑜伽是一切修法之王。因为,修任何法没有上师瑜伽的引导,或他的无形加持,都得不到真实的成就。所以,我们早起后、晚睡前,至少要祈祷上师三遍。
如果对上师或释迦牟尼佛有信心,也会把他们的像视如真佛一样,永远带在身边。现在世间的追星族,天天都将明星的照片贴在胸口,这也是一种信心。但是,这种信心与我们对佛陀的信心完全不相同。为什么不相同呢?因为佛陀身口意的功德不可思议。不知大家翻阅过《大宝积经·第三金刚力士会》同本异译《佛说如来不思议秘密大乘经》没有?这里面讲了佛陀的很多功德。
六、护持正念 闻思修行
大家忙得连课程都没有学的时间,哪有时间翻阅《大藏经》哪!即使翻阅,古文也看不懂,读两句就放弃了。会不会这样?不应该这样,获得人身不容易,遇到像如意宝一样的佛法更不容易。所以大家要珍惜时间,至少对自己要有一种约束。
当然,每个人的情况不相同。少数人非常精进,特别有信心,除了自己的工作和家务以外,白天晚上都可以空出时间来修学;就像以前高僧大德的传记一样,不但晚上睡得少,白天散乱也少。而大多数人工作不一定有那么忙,就是散乱。
现在散乱的因缘特别多,而古代世界并非现在这样五彩缤纷,所以也没有这么多散乱的外因。我以前讲国学时发现,孔子、孟子、荀子都认为,当时的外境色彩斑斓,很诱惑人心。其实跟现在比较起来,远远不如。
所以,如果自己没有抵制欲妙的心念,不要说其他的,就是玩手机,人生也基本上够了,因为很多人天天都在手机上打游戏等。这不仅是个别人的现状,整个世界已变成了这样。现在藏地很多修行人都特别担心,但也没办法,众生的共业。
从表面上看,21世纪的人应该比古人的福报大。因为,人们穿的五颜六色的衣服,全是特别时髦的装束,就拿在座居士穿的衣服来讲,可能以前的王妃和国王也不一定能穿到。但实际上,在短暂人生中享用美妙服饰等,也拯救不了生生世世的灵魂。因为,我们生生世世受苦、受乐的,就是所谓的“我”。它没有解脱之前,就要跟随善恶业继续不断地漂泊。所以大家都要懂得,自己的前途如何?现在应该怎么做?
我经常在想:现在的人每天都忙忙碌碌,但在短暂几十年人生后,所作所为全部要舍弃,那将所有精力全部付出就不值得。的确,当我们离开世间时,就像从酥油里拔出一根毛一样,辛辛苦苦赚来的钱、积累的财产、培养的子孙等,一点一滴也带不走。无论怎样有名声、有财富,只有独自一人前往中阴,并随着前世所造业感受苦乐。若能多想一想这样的因果道理,也许追求五欲的积极性就会减弱。
但我们也不能太极端,今天听了开示,明天就对家庭等不负责任,拿着包就前往寂静地方出家,两三天后又还俗。不能这样,首先要明白真理。在世间,很多人都自认为是大学生、研究生等,但实际上所作所为却很盲目。因为,人欠缺信心、智慧、教育,就会迷失方向,有这个可能性和危险性。
七、睁开慧眼 维护信心
所以,我们首先要有信仰三宝的财富,这很重要!《大庄严论经》云:“能信三宝者,是名第一富。”意思是,谁能信仰三宝,他就是世间第一富人。因为,一般的财富通过努力就能获得,而没有福报的人却得不到信心,甚至多生累劫当中都得不到。
我跟道友交谈的过程中经常讲:我们的修行与前世的福报有一定的关系。如果没有福报,就没有做善事的机会,而做恶事的机会却相当多。比如,今天遇到一个不好的朋友,跟他合作一起造恶业,各方面的门都敞开着,特别顺利。自己还认为:啊,我太成功了,机会太殊胜了!而有福报的人,造恶业的机会却越来越少,并经常翻阅佛经论典,值遇高僧大德,很多善缘都具足。这个时候,自己的信心也自然而然增上。
《大庄严论经》还讲:“于诸财宝中,信财最为上。”但很多人都不这样认为,唯对拥有众多财产之人心生羡慕,认为这才是最快乐的。
当然,以世间财富供养三宝、布施众生,佛陀在相关经典里也作过开许,而且佛陀在世时,也有对佛教非常有贡献的给孤独长者等大施主。现在弘扬佛法,也需要很多有能力的佛教徒、企业、团体、知识分子共同合作,这样佛法才能广泛弘扬、推广,之后不可胜数的众生才能获得暂时、究竟的利益。所以我想,如果能运用好财富,这是很好的;如果用不好,很有可能变成造恶业的因。
因此,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要分清方向,如果分不清方向,尤其是大城市里的人,堕落的因缘就相当多。有些人的所作所为,我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内心经常发出悲哀之声。为什么呢?因为,在短暂的人生中,造的业太不可思议了,之后必将感受漫长而剧烈的苦果。但每一个众生都想离苦得乐,不愿遭受种种苦痛,所以在座的佛友,都应好好观察,看自己的方向到底是什么样的。
现在我们是佛教徒,那就应该有一些修行,如果没有修行,光有一个皈依的名称,永远是这个层次,我觉得是不合理的。因此大家都要有信心,若生起信心还能利益众生。即使文化程度不是很高,但有信心后,境界就会越来越增上,利益他众自然而然就会成功。
我记得《喜马拉雅大成就者的故事》中有一则公案:
有一天,藏地北方有一家人死了家长,但苦于找不到出家人念破瓦。此时,正好来了一位像乞丐一样的瑜伽士,便请他超度。他说:我一个字都不认识,也不会念破瓦,只会念“噶mb千诺”(意为祈祷噶mb,或上师噶mb知、上师噶mb垂念我),不过这也可以超度。于是他每念100遍“噶mb千诺”,就用念珠打一打死者的尸体,不久奇迹就出现了——死者的梵净穴出现了破瓦的相,并出现光等往生瑞相。
后来,那位瑜伽士在西藏见到噶mb,噶mb对他说:在北方,我们齐心协力超度那个灵魂,还真不容易。而且还用念珠打一打身边的人。当时瑜伽士会心而笑,并更加坚信法王噶mb。
乔美仁波切在《山法》中讲:我们经常说“喇嘛钦”,其实喇嘛钦就是祈祷上师或上师知的意思,如果我们经常在早起晚睡时念喇嘛钦,平时也有祈祷上师的意念,这就是修行。现在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很多法都没办法修,因为没有时间,所以最好修上师瑜伽这种简单而根本的法要。我本人早起晚睡都要念修上师瑜伽,哪怕是几遍,一定会念。
八、信心坚固的标准
所以我觉得,每一个人一定要对佛法有信念,而且到一定的时候,这种信念要坚不可摧、颠扑不破、不可退转,也就是说,要以正理了知,佛法在所有理论中是最殊胜的,而非人云亦云。
虽然我不敢说自己有什么证悟,但凭二十多年来闻思的积累,我愿意在“佛法的力量、加持不可思议,佛的智慧无法想象”这个问题上,跟任何一个不信佛教的人辩论,我有这个把握。在有生之年当中,其他的我不敢说,但我敢保证对佛教的信心不会退转,可以说这就是我最大的进步。当然,像“文化大革命”期间那样天天逼打,我胆小,不知道会不会说一些妄语。但自己内心已经与佛法相融,骨髓里的东西是不可能改变的。我觉得这也是一种坚固的信心,还是很重要的!
相关教言当中都讲,修行人要生起坚固的信心,但这并非短暂的欢喜心。现在极个别人,今天遇到一位上师就激动地说:“上师,您好!您跟佛没有差别,我对您很有信心。”但第二天就心生不满,认为这个人坏得很,还到处宣说过失,并寻找其他上师。这不是坚固的信心。
如果有坚固的信心,就会认为:佛陀宣说的真理,任何理论学家、哲学家等世间智者都没办法宣说,即佛陀智慧如海、无与伦比;而佛陀的悲心,哪怕为了利益一个众生,于千百万劫当中,在地狱感受种种痛苦也愿意,这也是任何世间人做不到的。
大家都清楚,现在各种表彰大会表彰的对象,很多只做了一点点小事,比如今天献血、明天得奖等。但佛陀的智慧和利他精神是什么样,他又是怎样看待奖励的,每个人都应该想一想。
《佛说广博严净不退转轮经》云:“信诸牟尼尊,以法施众生,我亦应随学,是名为坚信。”我希望大家能背诵这个教证。其意是说,对释迦牟尼佛生起真实信心时,会把他的佛法看作自己的生命一样来保护、护持,并想通过佛法来帮助众生。
我觉得,帮助众生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佛教的甘露妙药,医治众生无始以来非常严重的贪嗔痴病。所以,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一定要随着释迦牟尼佛的足迹去走、去学,要从心坎深处、骨髓里面,生起坚定不移的信心,不要停留在口头上、表面上、文字上。哪怕成千上万人来批判你,说你的行为不对,也不会退转,这才叫真正坚固的信心。有了这样的信心,在弘法利生过程中绝对会成功。如果没有这样的信心,表面上作再多文章,也不过关、不及格。
殷重嘱咐
作为佛教徒,自欺欺人没有任何意义,而非佛教徒因为没有信仰,他会做各种手脚,但这也没有实在的意义。所以我提倡,一定要生起坚固的信心,因为只有生起坚固的信心,才能真正获得正道。《出曜经》云:“信财乃得道。”既然信心的财富是唯一得道的途径,那想获得一系列成就者,就要依靠坚固的信心。
我以前看过仲敦巴尊者的传记,他把阿底峡尊者当作真正的佛陀一样来看待、承事,后来在承事过程中就获得开悟。
以前汉地有个荼陵郁禅师,他有视师如佛的清净心和欢喜心,依靠上师的加持,开悟时自然而然流露出一个偈颂,云:“我有明珠一颗,久被尘劳关锁,今朝尘尽光生,照破山河万朵。”意谓:我本来就有像水晶般透明的心性如来藏,但因自己的业力,很长时间都被尘垢覆盖,今天依靠上师的加持和自己的信心,明珠上面的尘埃一扫而光,其光芒自然而然照破千山万水,乃至整个世界。这种境界非常庄严,我希望已经得到者要再接再厉,没有得到者要勤奋努力。
今天讲到这里,谢谢大家!
--------------------------------------------------------------------------------
[1] 指心性本来清净。
《成就信心 圆满二利》全文阅读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