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心系衆生 肩挑佛法

  心系衆生 肩挑佛法——于天津開示

  各位佛友:晚上好!

  今天我利用這個時間,給大家作簡單開示。

  一、從比較中獲取智慧

  前一段時間,我去藏地一些地方,爲在家佛教徒傳授佛法。當時沒有這麼好的環境,聽法的人也沒有大家穿的這麼幹淨,吃的也沒有剛才大家吃的這麼豐盛。他們都坐在草地上,下雨時就冒著雨聽。但大家都很開心,因爲對佛教有無比虔誠的信心。

  雖然從物質生活條件和學習環境上講,藏地高原遠遠不如漢地,但藏地的學佛氣氛卻很不錯,除了極個別年輕人到城市裏面做工、上學後,思想觀念發生改變之外,全部都學佛。

  因爲99.9%的藏人都學佛,所以誰不學佛,或排斥佛教的見解,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有問題。如果一個家庭出現一個出家人,大家都覺得這是家庭的光榮、福報。而漢地恰恰相反,誰學佛,大家都覺得這個人有問題;若一個人出家,一家人都不好意思。總之,從藏漢民族的生活習俗來講,學習佛法的氣氛有天壤之別。

  正因如此,大家在這樣的環境中,能堅持學習佛法,是非常不容易的。今天我們也不敢通知很多人,只是學會裏面的部分道友。如果通知,這個屋子也坐不下,所以只好瞞著大家。若以後其他人知道了,對你們有意見,就對他們說:平時叫你們好好學習,你們卻不學,那現在也不要怨天尤人;如果平時能正常學習,就可以參加,這是內部活動,並非公開的。

  今天大家在如此殊勝的環境中交流,在所講內容方面,我也沒有什麼新的東西,只是老話重談,因爲大家都看過我的光盤和書,只不過見見面、說說話。對大家來講,這可能更有意思,因爲有一種新鮮感,而且在溝通之前,還舉行了一些世間的儀式。

  在1994年,我來過天津,當時的建築和生活條件都沒有現在這樣好,但我感覺當時人的心純潔得多,思想上也沒有那麼多複雜的煩惱,現在物質條件越來越好,人的欲望一天比一天增長,痛苦也一天比一天多。因此,人類到底是進步了還是倒退了,確實需要觀察。

  從某個層面來講,比以前有很大的進步。以前,很多人連手機的名字都沒有聽過,家裏也沒有高檔的房子、豪華的轎車。但現在有了這些快樂嗎?不一定。因爲,爲了養車、養房、養人、養手機,必須打工掙錢。而古人的生活以減少欲望爲原則,因爲快樂建立在心上,並非建立在物質上。如果建立在物質上,人的欲望始終填不滿,最終得到的只有痛苦。

  所以,在短暫的人生中,不要成爲欲望和貪婪的仆人,而應對自己有一種約束,要看自己到底爲什麼活著?現在大多數人都不缺乏生活用品,因爲競爭和攀比心理作祟,別人買了什麼東西,自己也要跟著買,別人擁有什麼東西,自己也想擁有,人生幾十年一直在不斷賽跑,最終只有倒在賽跑場上。但沒有行持善法,天天造惡業,就沒有依靠處,最終必將漂泊在漫長的輪回苦海當中,永無出期。

  在座的人都是學習佛法的,非常榮幸!在世間,人們在擁有財富、地位、名聲、才華時,才覺得榮幸。但從我的生命曆程來看,擁有任何世間東西,都不覺得榮幸、快樂,最榮幸、最開心的,就是即生當中遇到了具有法相的善知識,和了脫生死的佛法,因爲以此必將超越無邊無垠、漫漫無際的輪回。這是發自內心的肺腑之言,並非爲了應付大家,在口頭上說一些漂亮話。

  我想這也是在座各位的心聲,很多人都對我說:佛法改變了我的命運,佛法讓我得到了快樂。如果沒有遇到佛法,我的生活將與動物一樣,沒有目標、沒有價值,除了吃吃喝喝以外,再也無所事事了。

  二、學習佛法需要堅強的心

  今天在座的人,90%以上都是學習佛法的,而且有些人學了很多年,這是非常堅強的。雖然在生活、學習當中,遇到了一系列障礙、困難以及命運的坎坷等,但都沒有倒下去,還更加勇往直前。

  其實,這是很重要的,古人也說:“哀莫過于心死。”意謂:最大的遺憾、悲哀,就是心已經死了,因爲心死以後,什麼事情都辦不成。如果心還有活力,什麼事情都可以面對。現在人們也說:“扶貧先扶智。”所以,人在財富、金錢、身體方面有缺陷,並不是最嚴重的障礙,最嚴重的障礙就是心力不足。若心力足,在世間沒有面對不了的事。這一點,不單世人值得重視,大乘佛教徒尤應引起注意,否則在這個社會當中,遇到一點一滴的事情,就會一蹶不振,再也站不起來,這是非常可惜的!

  因此,希望在座的道友,在以後的學佛旅途中,一定要有堅定的誓言——在有生之年,乃至生生世世中,在修學大乘佛法的旅途,不管遇到再艱難的事情,也絕不退轉信心,一定要將佛法的精髓融入自心。若心裏時時能發這種願,當我們的身心遇到種種曲折不平時,很快就會煙消雲散。若心裏沒有這樣的決心,人與鬼神、邪魔等非人看到你極其脆弱,就會乘機摧毀你。

  而很多高僧大德,所遇到的種種違緣,都會看作修行的順緣。比如:被人欺負、毀謗、侮辱,修忍辱的機會到了;身體不好,天天生病,修自他相換的菩提心的機會來了;家裏出現種種痛苦、困難,修出離心的機會來臨了;整個世間,所有人都抛棄我,增長厭離心的機會降臨了。就像高明的醫生,所有萬物都可以配成妙藥一樣,修行好的人,也不會感覺外面有違緣,因爲違緣越來越大時,修行的力量也越來越強。

  在如今這樣的末法時代,尤其生活在城市裏面的人,身邊有許多人不理解、製造違緣、進行攻擊,有很多惡友讓你邁向惡道的深淵,此時若能將這樣的修行铠甲披在身上,就會有一種安全感。因此,大家都應將大乘佛法最殊勝的竅訣、教言銘刻于心。

  叁、把握現在 展望未來

  ⒈ 珍惜機遇 團結和合

  現在我們有這樣的聞思修行機會,是來之不易的,因爲不管是學習資料,還是聞思修行的組織、道場,都不是無緣無故來的。在你的生命曆程中,雖然有過很多值得回憶的燦爛輝煌時光,但從長遠來看,最有意義、最有價值的,還是現在的學習機會。

  今天我跟學會的負責人交流,要求他們一定要團結和合。大家都知道,在十八、十九、二十世紀,國家與國家之間大多以戰爭互相征討;而二十世紀以後,全世界有越來越多的人在提倡和平。既然非佛教徒都以各種方式促進世界和平,那我們學習大乘佛教的人,若內部沒有和合的氣氛、團結的理念,就太不應該了。

  所以,分屬各個教派、各位高僧大德的佛教團體,都要互相理解、互相謙讓、互相學習,不能互相排斥、互相誹謗、互相蔑視。作爲佛教徒,經常談論的話題,也應圍繞團結和合、清淨戒律、聞思修行、弘法利生,不應說別人的過失、長短、是非、缺點。

  ⒉ 挖掘人才 續佛慧命

  現在很多佛教團體都有一定的規模,那就需要既懂得世間法,又懂得佛法的年輕人,和具有豐富經驗的老菩薩們共同合作。這個時代是我們這一代人的時間,再過二叁十年,又要換成另一代人。現在佛教如意寶已經落到我們手裏,我們是把它傳遞下去,還是在我們手裏丟失?這是每位佛教徒都需要思考的。

  其實,我們這一代人怎麼保護佛教教證二法如意寶,這是有關全人類乃至所有衆生的大問題,對稍微有點佛教常識和境界的人來講,這是心知肚明的事。因此,對整個人類的文化瑰寶,我們不能置之不理。

  在座聽法的人和我主講者,都會離開世間,但不能因爲我們死去,就讓解除一切衆生生老病死苦的妙藥——佛法從此消失。所以,我以前一直呼籲,每個人都要做好心理准備,因爲無常什麼時候到來誰都不好說,否則就會措手不及,這是非常遺憾的。

  當然,對個人來講,自己的事情不安排也無所謂,甚至今天離開人間,對整個社會來講,影響也不是很大,因爲在世間,誕生和死亡都是自然的規律。但各個地方的學佛小組建立起來委實不易,大家都知道,依靠叁寶的加持、信衆的善根、各個地方發心人員的共同努力,才有如今的規模。如果一個人死去,團體也隨之消失,這就是人類的大損失。

  在這方面,我希望很多有志之士要再叁思維,也希望有利他心、有能力、願意爲衆生和佛法盡到自己應有義務的人,能站出來發心,這沒有什麼不好意思的。如果是世間事情,你站出來做,怕道友不理解,這是應該的。但爲了弘揚佛法、利益衆生出頭露面,就不用擔心別人會不會說我,會不會看不慣我。若自己認爲發心特別累,很多事情都很煩惱,不如自己學一點,那就是獨覺、阿羅漢的發心。

  我們經常引用相關論典的教證說,小乘沒有菩提心,好像自己真的有了菩提心似的。可是我們爲佛法、爲衆生,哪怕在一天、一月當中做幾件事情也不願意,那就不要說像釋迦牟尼佛在因地時一樣,爲了一個衆生的少許安樂,付出自己最珍貴的生命了。

  因此,我希望在能力、智慧、資源等方面有實力的人,能站出來主動發心。其他佛友對他們也要給予機會,不但不要嫉妒、障礙,還要共同維護他們的所作所爲。現在有很多弘揚佛法的因緣都可以成熟,但需要大家共同努力。

  世間有這種說法,要成辦大的事情,必須要有政界、商界、知識界的精英。弘揚佛法也是如此,若沒有知識界的力量,全部都是文盲,那佛教的智慧誰都不會認可。所以,這幾年我也盡量跟大學生等知識分子交往。希望在座的各位,也經常跟知識分子在佛教方面進行交流。另外,還需要很多有福報、有能力的商界人士支持,因爲現在是經濟時代、金錢社會。當然,對個人修行而言,知足少欲是可以的。但對集體來講,若沒有人提供道場,就沒有共同修行的地方,那大家就很難集中學習。除此之外,還需要其他人士的大力支持。

  這裏有很多人發心,道場非常好!作爲個人來講,爲弘揚佛法付出一些很有意義,因爲能利益衆生。若對佛法、衆生沒有利益,光是個人享受,即使自己很富裕,地位、學識很高,也不一定有價值。

  ⒊ 建立道場 加強管理

  前一段時間,…

《心系衆生 肩挑佛法》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