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不受聖法。」我們這個世界有四天下,有南贍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北俱盧洲。單越就是北俱盧洲,北俱盧洲的人都在享樂,無有佛法,亦不得戒。不僅是北俱盧洲,現在社會上很多有錢有勢的人,要他來聽經聞法,他說沒有時間,要他來持戒更是不可能,他有這麼多的錢財,就要享受人天的富貴,享受五欲之樂,心當中爲財色所惑,所以「不受聖法」,清淨的法水無法進他的心。
「天道以著樂故深重,不能得戒。」假使叫天上的人來聽法受戒,也不可能,因爲天人都在享樂當中,所以不能得戒。目連尊者是佛的大弟子,他的弟子當中有一人生病了,世間上所有的名醫都醫不好,目連心想,過去有一位醫生名叫耆婆,專門醫治出家僧衆的病痛,但耆婆已經死了。目連用天眼觀察,耆婆因爲修了很多福報,死了以後投生天上。目連就到天上,想去問耆婆,沒想到耆婆只對他招招手就駕車而去。目連以神通令耆婆的車停下,責備他的態度。耆婆說:「我對你揮手已經算不錯了,其他天人連看你一眼的時間都沒有呢!」雖然是生到天上,但由于享受天福的關系,心迷惑掉了,所以我們要了解,富貴容易讓我們迷失本心;但是,也有富貴的人來修行學佛,這都是由于前世的大善根,今生才不會迷惑。
其次,「餓鬼以饑渴苦,身心燒惱」,餓鬼時時刻刻都在饑渴當中,身心就像火在燒一樣,也不可能來持清淨戒、來聽聞佛法。第叁,「地獄無量苦惱,種種楚毒,心意痛著,無緣得戒;畜生中以業障故,無所曉知,無受戒法」,有些畜生很聰明,雖然聰明,它還是畜生,你教一樣,它學一樣,並不知道當中的意義,所以古人說「鹦鹉能言」,鹦鹉、八哥雖然能夠學人講話,但它還是畜生,你講一句它學一句,它並不知道當中的意義。所以,畜生道也不能受戒。「龍受齋法,以善心故,而受八戒,一日一夜得善心功德。不得戒也,以業障故。」大力毒龍過去有一些善根,雖然墮入畜生道,它的善根不滅,這在畜生道非常稀有。但因業障,雖受持八關齋戒卻不得戒。
(五)
「有經說:『若作閻浮提王,于閻浮地中一切人民金銀財寶,于中自在。雖有如是功德,分作十六分,閻浮提王功德,于十六分中不及一分。』所謂最後清淨八齋也。」假使有一個閻浮提王,閻浮提中所有人民與財寶皆爲他擁有,福報很大。把八關齋戒功德分作十六等份,閻浮提王的功德,于十六份當中不及一份。
很多經典上都記載八關齋戒的功德無量無邊。「除五逆罪,余一切惡,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除五逆罪,其他諸罪,悉皆消滅。「受持八關齋戒,更修定慧,得證四果阿羅漢」,受了八關齋戒,繼續再修戒定慧叁無漏學,得四果阿羅漢。「受持八關齋戒,念佛發願往生極樂世界,得中品中生乃至上品上生。受持八關齋戒,爲修定慧故,又能忏罪、消災、增福、增慧故。」每一個月到了六齋日,若于一日一夜受持八關齋戒,所得到的福德更勝于其他日子。
受持八關齋戒的人還能種出世因。即使不能成阿羅漢道,不能成無上道,受了八關齋戒,永爲道種。雖然事情很忙、家務事很多,沒有辦法修行,但是有八關齋戒作爲根本,就能永爲道種,直到證得菩提爲止。忉利天主釋提桓因說:「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是人壽終後,功德必如我。」一般人稱釋提桓因爲玉皇大帝。「六日神足月,受持清淨戒」,在六齋日當中受持清淨戒,死後生到天上必能當天王。「佛告諸比丘:釋提桓因不應說如是偈。所以者何?釋提桓因叁衰、叁毒未除,雲何妄言持一日戒,功德福報必得如我?」佛告訴弟子,天人叁毒未除,五衰現前就死亡了。釋提桓因這句話說錯了,不是如此的,應當怎麼講呢?「……若受持此戒,必應如佛,是則實說。」天王的福德沒有八關齋戒這麼殊勝,受持八關齋戒的功德必應如佛,未來當證菩提、涅槃,成就佛的智慧。
(六)
受持八關齋戒要發大心,像大力毒龍一樣,它要普度衆生,布施身上的肉來成就這個戒法,這就是大心。同樣一件事情,一個是小心,一個是大心。有的人終身持戒,如五戒即是終身戒;有的人沒有受持五戒,但是他在這一天當中持一日一夜的八關齋戒,功德比持終身戒還大。例如,過去有世襲製度,不論你的智慧高低,假使你的父親是大將軍,你以後就可以當大將軍;你的父親當元帥,你以後就可以當元帥。所以,有人憑著他父親的關系,承襲爲大將,終身都是大將軍。有一次打了一場勝仗,他的部下立了大功,當了英雄,把整個災禍都平定了,救了整個國家,功勞蓋世。小兵立大功,就勝過當大將軍的人。終身持戒比喻爲大將軍,很榮譽、很有福德、很有功名,但是「小兵立大功」,雖然是一個小兵,從來沒有功德,從來沒有光環,忽然在戰場上立了大功,平定了禍亂,國家安定了,就功蓋天下。所以,受持八關齋戒一日一夜,就等于小兵立了大功,超過終身持戒的人。因爲雖然是終身持戒,但他沒有發大願,而八關齋戒是一日一夜,如果發了清淨心,上求佛道,下化衆生,發了大心,就超過持五戒、持終身戒的功德,等于小兵立了大功,成了國家的功臣。
今天大衆受持八關齋戒,希望每一個人都能了解八關齋戒的意義、緣起、道理、功德,以及受持八關齋戒的殊勝。同樣是持戒,由于每個人持戒的目的不一樣,所以成果就不一樣。就如同出家一樣,雖然是出家,因爲出家的因緣、發心不一樣,成就也不一樣。有的人出家是因爲感情受創,産生了煩惱,想把世間上的煩惱放下,而來出家,希望得到清涼、得到解脫,這是一種發心;第二個,在事業上失敗了,受了種種折磨,覺得人生是苦,看到佛法說人生是苦海,要出家修行,要成就聖果,于是出家修行;第叁種,家庭、婚姻起了煩惱,兒女不孝,夫妻不合,事業也不順利,受不了這種折磨,看破了人生,而出家修行,這也是一種……。
每一種因緣都不一樣,但是,要正信出家就不容易了。什麼是正信出家?知道人有叁世因果,有世間法、出世間法,有善、有惡,一切衆生都是我們的親眷,在生死輪回中頭出頭沒,因此,出家的目的是要「上求佛道,下化衆生」,普度衆生,圓成佛智,像地藏王菩薩一樣發大願:「地獄不空,誓不成佛,衆生度盡,方證菩提」,這就是正信出家。正信出家就能圓成佛智,所以,因不一樣,果就不一樣。
受戒也是一樣,每一個人受八關齋戒的發心都不一樣,不論是以什麼發心受持八關齋戒,都買到了出世的船票,這是脫離生死的船票。所以,這一天一夜雖然時間很短,它的功德是不可衡量、不可思議的,是最殊勝、最圓滿的。祝福大衆,要有信心、恒心、耐心、清淨心,持清淨戒!
《八關齋戒的意義與功德》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