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解惑錄一▪P3

  ..續本文上一頁行即是修正錯誤的認識和行爲,所以你要趕快煞車,轉變航向,以後要活在安祥中,而不是活在虛空裏。

  如何能使安祥心不失?

  問:心態好時,整夜睡不著,恐怕影響次日的工作精神,但是隔日精神很好,並無倦意,在這種情形之下,應如何使它繼續保持下去?

  答:剛剛體驗安祥的法味時,就如一個小孩得到了一個他喜歡的玩具,他會高興得睡不著覺。一個人初嘗安祥法味,那種飄飄然,有點醉叁昧酒微醺的感覺,他是會睡不著,因爲一來是法喜充滿,二來生命力增強了,精神力自然比平常旺盛。在睡不著的時候,你就要秒秒觀心、離念、無念、無相、無住,用這種心態躺在床上,即使是整夜未睡,次日精神仍然會很好,照照鏡子,容光煥發。安祥就是生命力的源頭活水,它會使人健康、喜悅,你一定要習慣,習慣了以後,修行就上路了。

  真正皈依處

  問:可否請求皈依耕雲老師?

  答:皈依,即是皈向與依靠的意思。

  蘇東坡和佛印遊西湖“上天竺”,見觀音菩薩聖像手中拈一串念珠。東坡奇怪地問佛印:觀音菩薩豈不是久遠劫前已經成佛,現在還拿念珠作什麼?佛印說:念佛。念那尊佛?他只念──南無大悲觀自在菩薩。東坡懷疑地問:念自己作什麼?佛印說:求人不如求己。

  我們學禅修心,要皈依自心真佛,如果各位想跟我作個朋友結個緣,我也不反對。在各位心目中,只要認爲我是老師,我就是老師了。禅不講求形式,過去認識的會友見面,有人問訊、有人鞠躬、有人頂禮,我覺得都是多余的。敬,發自內心,各位如果願意跟我結緣,願意做禅學會的會友,大家共同來砥砺、切磋,我非常的歡迎。

  學禅在認識你自己

  問:如何修行,才能見性成佛?

  答:這幾年來,很多人問:禅是什麼?我給禅下了很多定義和界說。禅是什麼?禅是心的原態──原態即是沒有受汙染以前的本心原貌。禅是什麼?禅是生命的共相。生命的共相是什麼?如果你知道了,就認識你自己了,識得自己就到家了,不必參禅了。問題就這麼簡單。

  如果有人說:這不簡單,我參禅參了許多年都沒成功……那是因爲你有障。什麼障呢?業障──積業而成的障,業障遮蓋住了你原有的本心,障蔽了你本心的光明(摩诃般若)。譬如瞎子看不到太陽,眼前只是一片黑暗,那是因爲瞎子眼睛有障。

  我還曾說:禅是生佛平等、自他不二的所以然。爲什麼說衆生與佛平等、自他是不二呢?你若入了禅,你就明白了。還有人問:禅是什麼?我說禅就是你自己!禅如果不是你自己,與你無關,你何必參禅呢?

  禅的第一公案,就是惠明在六祖大師面前所領悟到的自己的本來面目,當你認識了自己的本來面目以後,你就知道了宇宙實相,知道了一切存在的真實,也就完成了自我突破,自我突破則一切突破。所以,參禅是一勞永逸的事,因爲真理沒有兩個,你問我如何修?我簡單的回答:認識你自己。

  至于如何修才能成佛?首先你必須確認:真實的是原本的,原本的不是靠修成的,凡是修成的都會壞。無念靈知不從緣有;靈知本心不是父母生我才有,更不是肉體壞了就無,說有說無是斷、常邪見,而生命是永恒的、是無限的,要想證得生命的永恒,你參話頭也可以,保任安祥心態也可以,但是第一步,你必須先做一次徹底的反省,這是修行過程中非常重要的。

  反省,是爲了去障,患有白內障的人若不求醫徹底根治,還是看不清東西。你要明心、見性,見什麼性?見宇宙萬事萬物的共性,也即是生命的屬性,生命的屬性是什麼?這非常明顯、非常一般、非常普遍的生命共性,你若是看不見、不知道,顯然你有障,這話不是假的,這麼簡單、這麼清楚、這麼明白,你怎麼會不恍然大悟呢?不悟就是因爲有障,所以請你去障。

  去障的方法,就是反省。把時光倒流──今日反省昨日,今年反省去年……把自己過去所做所爲,見不得人的、不好意思的、說不出口的……巨細不遺的一一寫出來,寫得越詳盡越好,寫完了可以變成一本著作,如果把它排版印成書,送給你的親朋好友,那真是功德無量,累世的罪業都可以消了。金剛經上不是說嗎?“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爲消滅,當得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世儒也說:“聖人之過,如日月之蝕。”如果我們肯把自己的罪過發露,讓它“見光死”,不必散發給許多的親友,只要找一個你信得過的人,請他給你作見證,發露忏悔以後,誓不再犯,若能這樣,則天大的罪過,當不得一個“悔”字。這是佛的慈悲法門,如果沒有這個慈悲法門,我們都無法修行了。有了忏悔法門,我們才不會僵化,才有新希望、新生機,修行才會成功。

  有人說:老師啊!我曾經反省過了,但是沒有效果。不是沒效果而是你的心態不對,做得不由衷,你一定要極爲誠懇、莊敬、認真,抱著九死一生──如果不這樣做,我就沒命了似的,用這種戒慎心情去做,就容易相應。如果你認爲這太倒架子,太沒面子……那是沒效的。

  反省,要在空閑、沒有任何挂礙的時候去做,而且不要急躁,心要細、要靜。每次做反省之前要禱告,禱告是必要的,你家裏供奉誰就向誰禱告,如果沒有佛、菩薩像,向祖先禱告也可以,請祂慈悲、善導,慢慢地發掘出來自己遺忘了的錯誤。如果做得很誠,把六歲以前都能夠反省出來的話,就可以進而反省出自己的出生,再向前反省,便是宿命通了。

  從下決心修行開始,要活在責任義務裏“求心安”,“凡是不可告人之事斷然不爲,絕對不做”;“凡是不可爲的事,斷然不想”,這是禅學會最簡明的戒律,只要能夠真實地做到,心自然會安,人一定活得潇灑、自在、安祥。

  妄想心重易隨境轉

  問:安祥是最美好的心態,在修行方法上是否因人而異?對妄想心重、容易隨境而轉的凡夫,用什麼方法來對治?

  答:臺南禅學會成立時,我就給佛法下了個定義:佛法者,成佛的方法也。方法就是方便,佛法除了方便,沒有什麼叫究竟的,方法對了,修行就相應。禅,是直下承當的。這些年來,有些人糾纏不清,在無法可說之下,我說出一個“安祥”來。安祥是什麼?安祥是叁昧耶,叁昧耶即是正受,正受即是真正的受用。很多人修行一輩子,都沒有得到過正受,真正的受用就是安祥。正受除了真正的受用,還有正確的感受。我們活在五光十色的虛幻裏,如果不認清虛幻而自我突破,便會心隨境轉,而失去正受──安祥。因此,禅的架構,一如鳥的兩翼──一個是正受,一個是正見,有了正見和正受,就具足了禅的修持。

  最近,我寫了一首杜漏歌,杜即杜絕,漏即漏洞,修行人如果把漏洞都杜(補)好了,修行也就成功了。

  我們在修行中有那些大的漏洞呢?

  一、邪思妄想:想是五陰之一,妄想多了便落入想陰,禅的心是光明的,想陰能把光明的本心障蔽,所以不要胡思亂想。

  二、著相認同:把一切虛幻之相看成真實的而執著它,說是天長地久……其實,天既不長,地也不久,到時候都會壞,因緣所生的東西,幻化無常,沒有任何一個永遠不變的自我,如果你認同、追求虛幻,最後所得到的一定是幻滅。

  佛法的基本精神是真獨立,不與萬法爲侶,不與任何人、事、物同在,是唯我獨尊的,不要人家叫你笑你就笑,人家叫你哭你就哭;真自由就是不受外在一切的幹擾;真平等就是一切色、一切聲皆平等,不管任何人贊美你、諷刺你、歌頌你、毀謗你……你都要不爲所動,這樣你才能保持安祥。

  叁、說話太多:話說多了心會亂,心一亂就失去安祥了。

  四、生氣發怒:因爲怒火能燒功德林,好不容易修行累積了一點功德法財,一把怒火燒個精光,很不合算。

  五、軀殼起念:最可怕的就是軀殼起念。如果一切想念都離不開自己的肉體,完全爲這部機器而活,甘做機器的奴隸,被機器所軀策,不能主宰、操縱這部機器,因此太多人與草木同朽,這一生是白活了。

  學禅不能像用菜籃子去打水,要想擁有安祥,你必須要杜漏、防漏。一個真正的禅者所顯示的是親和力和同化力。親和力、同化力是現代語言,如果用過去的語言表達,就是“以心傳心,心心不異”,你如果想認真修行,想達到一個理想的美好境界,那就是我剛開始所說的:你不可以不努力就想成功,不耕耘而想收獲,不付出就想獲得,你必須下一番功夫,“不經一番寒澈骨,爭得梅花撲鼻香?”

  修行必須珍視安祥。因爲安祥是法的現證,是法的現量,是入禅的基礎,對禅來說,它(安祥)是必須的,也是足夠的。

  妄念很多要追根究底

  問:我在打坐的時候,妄念很多,平時待人處事,榮辱得失處處挂懷,不知如何對治,才能使心安祥自在?

  答:像這樣情形,有兩個方法:

  第一、要確認那個才是真正的自我?你找到真實的自己以後,就獲得了金剛心,有了金剛心,榮辱、是非、得失……對你都失去了幹擾作用,勿須對治,自然沒有挂懷。

  第二、有妄念,就追根究底,看這妄念是從那裏來的?像抽絲、剝蕉似的,找它的源頭,一層層地剝下去!剝到最後,答案就出來了,這是個一勞永逸的方法。不過,這得十天、八天或者更長一些時日,你要有耐心,絕不放棄,當你找到妄想的來源以後,你就能夠當家作主了,從此,你要想就想,你不須要想,它不敢妄想。至于說一切得失、利害……那都是一種自我執著,妄想不存在時,得失、榮辱自然也都銷聲匿迹了。

  如何保持平常心?

  問:如何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平常心、並且不忘修持?在學佛過程中,是否人人都會遭遇到阻礙?如何去通過、去適應,然後做到隨遇而安?

  答:能夠保持平常心,那已經到家了。平者平等、常者不變,平常心就…

《解惑錄一》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解惑錄二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