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P2

  ..續本文上一頁精神的、物質的;還是有爲的、無爲的;也不論是善良、清淨的,還是醜惡、染汙的……都屬于"法"所涉及的領域之內。

   所以,"法"在佛教中的定義爲:軌生物解,任持自性。軌生物解,是說能使人了解它是什麼;任持自性,是說法具有自身的體性,或者說擁有自身的特征。如水以濕爲自性,因爲它擁有濕的特征;火以暖爲自性,因爲它擁有暖的特征……總之,一切事物都可以從法的角度去分析。

   明白了法,再說法執。衆生的法執非常普遍,比如我們對名言概念的執著。其實,語言不過是後人約定俗成的符號,與事實並非一體,就像我們說到"火"這個詞不會燒嘴一樣。但衆生愚癡,總是將名言概念執爲真實的存在,其中尤以對名字的執著爲甚。幾乎所有人都會在下意識中將名字認作是自己本身,無論是恭維贊歎還是誹謗辱罵,一旦和自己的名字聯系在一起,我們的心就會失去甯靜,而隨之歡喜,隨之憤怒。

   除了名言的執著,我們對于自己的身體也是呵護備至。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但我們的一生,與其說使用身體來爲我們的學習工作服務,不如說,我們在很多時候都做了身體最忠實的奴仆:忙于它的吃,忙于它的穿,忙于它的住,忙于它的享樂,忙于滿足它的種種欲望……甚至忙了幾十年還嫌不夠,希望能永遠地忙下去。在古代忙于煉製丹藥,到現代又忙于病體的冷凍,爲了長生不老的幻想,忙出種種匪夷所思的花樣,結果自然是徒勞。因爲世上的一切都是無常的,地球尚有毀滅的一日,何況我們脆弱的色身?

   佛經告訴我們:"有生無不死"。若是我們把色身執爲永恒不變的實體,就難以面對它的衰老,面對終將來臨的死亡。

   我們還對身體的色相執著不已。尤其是女孩子,對容貌的珍視更甚。不惜將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用于身體的裝修,塗脂抹粉、變換發型,搞得全身細胞不得安甯。

   其實,我們的身體遠不如我們以爲的那麼幹淨,不必說腐爛的死屍,就是青春妙齡的少女,體內又有些什麼呢?皮肉下不過是骷髅般的骨架,骨架裏不過是無法美化的五髒六腑,至于髒腑間的內容,就更是汙穢不堪。每天,我們正是帶著這些自己所不喜歡的內容四處走動,不但不嫌棄,還要將它們套上華麗的包裝,百般珍愛。雖然我們的體內"九孔常流不淨",但衆生卻認識不到這一點,反而執身爲淨、爲常,才引起了許多無謂的煩惱。因而佛陀在經典中告訴我們,要"觀身不淨"、"觀心無常"。

   身體以外,我們還執著財富爲實在。隨著社會的商業化進程,金錢萬能的口號已經響亮到肆無忌憚的地步,似乎有錢就有一切,所以一切都在向錢看。當然,從生存需要出發,適當的物質財富是必要的。但是,在溫飽問題已基本解決的今天,人們對財富的執著不但沒有減輕,反而愈演愈烈。金錢被奉若神明,而掙錢則被當作生活的唯一目標。對很多人來說,財富的擁有已不僅是爲了生活的保障,更是使貪欲得到滿足的手段。可我們想過沒有:積聚的財富終將消散:竊賊會千方百計來瓜分它,兒女會心安理得來揮霍它,即便是牢牢地鎖在保險櫃中,通貨膨脹也會使它在一夜之間成爲精美的廢紙,更不必說天災人禍的降臨。如果我們將財富視爲永恒,無疑是在生命中埋下了又一粒痛苦的種子。

   對異性的執著也是導致痛苦的原因之一。我們所向往的兩情相悅一旦落入現實,總會帶來這樣或是那樣的不如意:或是由于單相思而帶來求不得苦;或是由于天各一方而帶來愛別離苦;或是由于生活中的摩擦而帶來怨憎會苦。若是雙方彼此愛慕,又會進一步希望相愛到永遠,可世間是無常的,心念是無常的,無論什麼樣的愛情誓言,都難以經受無常的考驗。所以,世人總以結婚成家爲幸福,不知這正是麻煩和牽挂的開始。

   除此以外,衆生的執著還有很多:對地位的執著、對事業的執著、對名譽的執著、對親人的執著……殊不知,世上的一切都是無常而虛妄不實的,如果我們將其妄執爲有,妄執爲常,就好比是作繭自縛。我們只有充分認識到緣起的假象,認識到性空的原理,才能從根本上破除我們的執著。

  

  2、我執:

   我,是主宰義、常一義、不變義。

   衆生總覺得在自己生命中,有一個恒常不變的自我作爲主宰。因此,時時爲我著想,處處以自我爲中心,一言一行都反映出強烈的自我:我喜歡,我討厭;我愛,我恨……如果作個統計,我們一天不知要說多少"我"字?

   因爲有了"我"的觀念,進而産生我執。

   通常,我們會執名字爲"我"。但凡聽到自己的名字,總會引起特別的關注,覺得這個名字就是我,贊歎它就是贊歎我,毀謗它也是毀謗我。其實,我們的名字只是父母取的一個代號而已,並不能代表真正的"我"。否則,我們只需換個名字,就能將自己變成另一個人,而那些有別名、筆名等不同名字的人,又以什麼作爲"我"的象征?所以說,執名字"我",爲之憂喜,實在是毫無意義。

   我們也會執身體爲"我"。色身乃是四大的假合,其中何嘗有"我"的存在?所以禅宗的祖師會問:"父母未生前本來面目是什麼?"在我們的身體中,究竟什麼代表了真正的"我"?在醫學發達的今天,組成我們色身的每一個部件都可以進行移植和再造,如果其中的任何一部分是"我"的話,"我"的概念早已被醫學所挑戰:經曆了整容手術的"我"是誰?經曆了心髒移植的"我"是誰?可凡夫卻由于無知,將當下這個虛假的色身妄執爲我,所以,就會爲了容貌的美麗或醜陋,爲了身材的魁梧或矮小,爲了身體的健康或衰弱而斤斤計較,徒尋煩惱。老子說"吾有大患,爲吾有身;吾若無身,複有何患"。這也在一個側面反映出佛法所說的"身爲苦本"的原理。

   我們還執服裝爲"我",格外注重外表的包裝,以爲一身名牌就高人一等;我們還執工作爲"我",職業不僅是謀生的手段,更是處世的面子所在;我們還執地位爲"我",一旦身居要職就不可一世、趾高氣揚……其實,服裝、工作、地位與真正的"我"又有什麼關系?當這一切發生變化時,"我"是否也會隨之而起起落落?

   衆生的執著形形色色,遍一切時,遍一切處,歸納起來不外乎我法二執:無我執我、無常執常;執垢爲淨,執苦爲樂……正是由于執著,帶來了無盡的牽挂和衆多的煩惱,帶來了種種事與願違的痛苦。我們只有用智慧的觀照破除無明和執著,才能體會到放下的自在,體會到沖出樊籠的解脫。

  

  (叁)、煩惱

   如果說無知和執著是生命痛苦的根源,是因爲它們會導致煩惱的出現。而煩惱不僅是痛苦的肇事者,它的本身就是痛苦。

   一旦我們感染了煩惱的病毒,內心的甯靜就會徹底破壞。煩惱潛伏在我們的生命中,占據著我們的心靈,無論我們走到哪裏,就會把煩惱帶到哪裏,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那就是--如影隨行。

   那麼,衆生的煩惱究竟有哪些呢?佛經中稱有八萬四千煩惱,包括欲界煩惱、色界煩惱和無色界煩惱。叁界內,不同的生命層次又具有不同的煩惱。其中,根本煩惱爲六種,它們是一切煩惱生起的土壤;隨煩惱爲二十種,隨根本煩惱的作用而生起。我們首先來認識一下幾種主要的根本煩惱。

   根本煩惱的第一種爲貪心所。貪心是人類最常見的心理活動之一,即對自己喜歡的境界所産生的染著心和占有心。

   當我們的心被燃燒的貪婪占據時,就會失去對行爲的製約,爲滿足貪欲而無所不爲。因爲貪著財物而不擇手段;因爲貪著女色而坑蒙拐騙;因爲貪著地位而結黨營私;因爲貪著虛名而自贊毀他;或者因爲貪著別人的所有,而不惜踐踏自己的人格,以谄曲、奉承的手段來達到不可告人的目的。

   貪的範圍更是十分廣泛,《成唯識論》曰:"貪于有有具染著爲性"。"有"是叁有,即欲界、色界和無色界;"有具"則是叁有之因。叁界現象及能招感叁界現象的因緣,都是衆生貪著的所在。

   我們貪著身體、貪著財富、貪著事業、貪著地位、貪著名譽;我們貪著美味的佳肴,貪著悅目的色彩,貪著悅耳的聲音,貪著動聽的恭維,貪著舒適的住宅,貪著惬意的環境……總之,我們貪著一切的一切。

   貪著使我們的心不由自主地被它們所牽引,産生種種挂礙。當我們的貪著沒有得到滿足的時候,我們的心被強烈的希求占據著、折磨著,甚至導致病態的渴望,使我們無視道德的要求,無視法律的約束,在貪欲的驅使下胡作非爲。即便在我們的貪著得到暫時滿足之後,我們的心依舊不得安甯,又會因爲害怕失去這一切而陷入患得患失的恐懼中。而我們被充分鼓動起來的欲望,更會魔鬼般繼續摧毀我們的理智,使我們在貪著的陷阱中越陷越深。

   從個體的生命來說,貪欲是煩惱的根本,而從整個人類社會的角度來看,貪欲又是一切人爲災難産生的基礎。貪著會給世界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隨著欲望的升級,人類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吞吃著地球有限的資源:森林被過度砍伐,礦藏被盲目開發,空氣被汙染,水源在變質……資源急速消耗和貪欲不斷增長所形成的惡性循環,正在世界各地蔓延著。僅僅幾代人的生存時間,我們的對自然的破壞,就已超過了過去的幾千年的總和。今天,我們幾乎是卡著大自然衰竭的脖子在索取。如果不能有效地克服我們的貪心,不能將我們的占有欲控製在合理的範圍之內,而是繼續地發展它,縱容它,那麼,要不了多少時間,我們能夠留給子孫後代的只能是滿目蒼痍的大地,只能是不再適合人類居住的家園。

   與貪所表現出的占有欲相反,嗔則是對自己不喜歡的事物所産生的排斥及惱恨心理。

   嗔的表現形式很多。在生活中,我們處處可以發現由于嗔恨導致的辱罵和爭鬥。或是因意見不合而彼此惱羞成怒,或是因利益沖突而彼此怒目相向……當他人對我們構…

《生命的痛苦及其解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生命的回歸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