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的妄情,來測如來的境界的。如來的境界不可思量,一切衆生,一般都是常識、都是知識,要不然就是常常看電視。一般人不是常識就是知識,那個跟生死扯不上,跟了生死扯不上關系的。
2010. 5. 16(晚上)
(衆: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
好!互相叁問訊。一問訊,(衆:南無阿彌陀佛!)再問訊,(衆:南無阿彌陀佛!)叁問訊,(衆:南無阿彌陀佛!)
好!諸位請坐吧!
我們剩下一點點時間,也講了到最後的一點點的內容,諸位看底下:
【真如法界,無他無自】
真如就是一真,究竟如,沒有自他對立的,是自他不二的,是生佛平等的。所以,這個真如法界,唯是一真法界,唯是一心,這個心並沒有二元對立,沒有能所,所以,也無所謂的他,也無所謂的自。真正大悟的人,你是誰?你就是我。我呢?我就是你。爲什麼呢?元素平等,地水火風平等,空性平等。所以,我們在這個假相裏面,妄起煩惱,虛妄的執著,一直連續不斷,所以,沒有智慧的人生,他就會困死愁城,而且想盡辦法要擺脫這種執著的痛苦,他就是甩不掉,他愈想甩掉,無明就卡得愈重。爲什麼?他認爲有佛道可修,他就趣向某一個角度,趣向一個空,被空所束縛,曲解了有,被有所束縛。所以,世間人,如果沒有釋迦牟尼佛這種大聖人來示現人間,來開示最上乘究竟的涅槃妙義,我敢說:沒有一個人能醒得過來,包括我在內,沒有辦法!人生沒有佛法是毫無目標、毫無意義,整天迷迷茫茫,可是,問題他不知道。就像廁所裏面的臭蟲,一條蟲在蠕動,它自己不知道,它在惡臭的環境,它還樂此不疲。人類也是一樣,在聖人來看,一切的衆生是真的很可憐,因爲他貪著這種不淨,苦、空、無常、無我的世間,誤認爲有實在性,所以,沒有一天不過那種強烈地執著的日子,這個日子就叫做無明,而這個沒有智慧,就是無始以來一直存在的一種妄動。但是,如果打破了無明,進入了真如的法界,這個日子就好過!你看,無他無自,我們爲什麼會煩惱?就是有他還有自己,他跟自,這就是對立。所以,真心是不二的,是自他不二,是衆生與諸佛不二,究竟平等。
【要急相應,惟言不二。不二皆同,無不包容。】
要急相應,如果你急著要跟佛的心性相應,就是用哪一種修行最快?最快開悟?唯言不二,這個「不二」中間要加二個字:當下。回歸當下,叫做唯言不二。你想要急著相應佛心,修行得力,那麼,就是只有當下進入不二。不二就是能所不二、心境不二、境智不二,萬法平等。不二皆同,無不包容。什麼叫不二皆同?如果你入于不二的心性,無分別處的時候,就在這個時候,則法法皆同,同什麼?皆同如來藏心,同一個心性。爲什麼佛佛道同?爲什麼?因爲悟到究竟,悟到究竟,就是所有的衆生都是存在著那一顆佛性。所以,不二皆同,入于不二心性,無分別處的時候,則法法皆同,皆同什麼?同如來藏心。如來藏性,當一個人開采了如來藏性,大悟的時候,則萬法無不包容,萬法無不包容。爲什麼?就如同虛空一樣。諸位!如來藏性不著,虛空就是如來藏性,虛空就是法身;如來藏性著了,我法二執、根本無明刹那動念,法身就化作頑空,在《楞嚴經》講:就會變作虛空。所以,虛空也是由色法,無相的虛空才襯托出來,無論是心、無論是色、無論是虛空,都是如來藏性的遺留物,遺留物。
所以,這一段的意思是說:跟法相應最快的,就是全心全身融入一真法界,內心裏面開悟到絕對的心性、涅槃的妙心,那麼,你就會證到:所有的分別都是自心的問題,就親證到自他不二,物我一如,人、物、我,萬法都是一如,這個叫做到家的功夫。也就是親證海水一味,則萬物萬法皆非有別,這不是很痛快嗎?所以,我們之所以會煩惱,是因爲看到種種相,建立了知見,而這個知見,就是強烈的觀念,這個觀念就很可怕了。先生有先生的觀念,兄弟姐妹各人有各人的觀念。所以,爲什麼會吵得不可開交?正就是觀念,就是所謂知見立知,頭上安頭。如果把這些知見融入了我們的如來藏性,所有的分別心消化、融入,變成一個體性,不妄起知見、不妄起你我,自他無妄,入于無妄之地,就是一真,就是絕對平等。所以《金剛經》裏面講:是法平等,無有高下,就是這個道理。修行,你就摸對門了。
【十方智者,皆入此宗】
十方法界有大智慧的人,都入什麼宗?入見性、當下不二的最上乘的禅法,皆入此宗,因爲禅就是佛的心,悟禅,單刀直入,一針見血,省時省力,沒有葛藤。所以,十方智者,都來入最上乘這一宗。
【宗非促延,一念萬年。】
「宗」是什麼?「宗」就是宗旨,是指見性大法一悟如來地。簡單講:禅宗所崇尚的、所悟到的這一顆真心,就叫做宗。任何一門學問都有它的宗旨,任何一個法門都有它的宗旨,而禅宗的宗旨就是見性大法,一悟即入如來地。所以,宗非促延。「促」是時間很短。「延」時間很長。短、長。一念萬年。這整句是什麼意思?就是禅宗所崇尚的這一顆大悟的見性涅槃妙心,這個宗旨,它是超越一切時間的長短,因爲這裏面,刹那即見永恒,所以,它是沒有時間,亘古以來,法性常存,佛性沒有增減。因爲禅宗悟了以後,開悟了本來的面目的時候,這個就不能用時間的短跟長來論斷了。爲什麼?因爲禅宗的宗旨是真心,而真心是超越時空的,沒有叁世,更沒有長短,也沒有東西南北,這個都是概念。超越一切時間,超越一切概念,時間的長跟短都是概念。爲什麼?有時候你覺得一個小時很快就過去了,當你在做功課,恢複到理性的時候。對不對?當年輕人在談戀愛的時候,在等她的男朋友,或等她的女朋友,就很難熬了,慢了一分鍾就看表了,慢了十分鍾像經過十年了,一日不見,如隔叁秋。是不是?那種感覺不一樣。所以,時間它沒有真實性的。當一個人很累很累的時候,躺下去,咦?怎麼這麼快就天亮了?其實時間一樣,那種感覺不一樣!當一個人每天都吃安眠藥,突然出國的時候,忘記帶安眠藥了,忘記帶了,他躺下去,雖然很累,但是,睡不著!諸位!晚上失眠的人,時間就會很漫長,很難很難熬!這就我們要知道了,時空也是感受的一種,也是不是實在性的。譬如說我們現在下午七點四十五,是晚上,在美國是早上,時間,它也是互相襯托的,也是概念所形成的。所以,一念跟萬年是沒有差別的,所以,一念萬年中間加一個字叫做「即」,一念即萬年,後面加四個字:等無有異。哇!這意思就更清楚了,一念即萬年,等無有異,沒有什麼差別。意思就是:悟道的人,時間長跟短都是概念,他已經超越了時間長短。所以,在《維摩诘經》裏面講:已過量,已經超過一切的觀念的量。底下說:
【無在不在,十方目前。】
無在,諸位!上面那個「無」要念兩次,無在無不在,要這樣念。
無在無不在,無在,就是因爲真心它是無相的,真心它是無相的,所以,你要找還找不到呢!不在就是無所不在,真心的這個佛性本體,遍虛空界法界,一切根、塵、識一十八界,無所不在。所以,若論真心、佛性,它因爲是無相,所以,沒有辦法指陳,唯證相應,所以無在。可是,他的真心本體,遍法界皆是,無所不在,真心無所不在。
十方目前,中間也是加一個「即」,十方即目前。遠在他方,十方、十方界等同就在眼前,因爲如來藏性沒有空間,沒有距離。簡單講:如來藏性沒有長短的時間概念,也沒有遠近的距離,爲什麼?因爲超越一切概念。因此《百法明門論》把時間跟空間都列爲怎麼樣?二十四不相應行法,不相應行法。簡單講:時間跟空間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概念。
好!我舉一個例子來講:譬如說東方,我們的概念,這裏是東方,東方。那麼,往這邊去呢?這邊東方,本來東方,比它更東,這個東就變成西了。對不對?其實這個地方還是在,並沒有改變,但是,它的名字改變了。這裏是東的話,我跑得比這個更東,這個就變成西了。那麼,如果是東的話,我跑到更西邊去,更西邊去,那就更遠了。所以說:東定位在這個地方,對不對?它就會隨著定位會改變,在上面,這一點是下面;如果說右手放在下面,這一點就變成上面,如果在東邊,這又變成西邊;如果把這個定位,這變成西邊,東邊,這個變成西邊。所以,這個位置固定;但是,它的名詞都不一樣,定位一樣。所以,時間跟空間是人類所刻劃出來的。你一天爲什麼要二十四個小時?喔!因爲人類把它區隔二十四個,比較好計算,每一小時六十分鍾,每一分鍾六十秒。那一秒怎麼計算?答、答、答……這樣子,秒數就是這樣算的,這也是人類創造出來的。是不是?中國人十二個時辰,子醜寅卯……西洋人二十四個小時。好!那一只螞蟻怎麼知道幾點啊?你問一只螞蟻說:螞蟻,螞蟻!現在幾點?它怎麼知道幾點?所以,時空的觀念,是人類意識型態的産物。意思就是:它沒有實在性。因爲真心無所不在,所以,它統一了時間跟空間,物我一如。爲什麼?它沒有分別。
由于如來藏性沒有時空,因此十方,遠在十方,就等同在目前,因此十方目前是毫無間隔的。這一句的意思就是:真心它是非相,所以,不能講它在,因爲指不出來,可是,真心體性遍虛空界法界,所以,它無所不在,遠在十方,就等同近在目前,因爲如來藏性、本性沒有時空。看底下:
【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
極小就是極……一個顆粒微塵,同大,大就是叁千大千世界,小到一個顆粒微塵的空性,跟大到叁千大千世界的空性,是同一個空。所以小跟大,在見性的人看是一樣的,心性裏面沒有小跟大。所以,人類妄自分別小、大,這個是大,這個是小,人類給它一個名詞。所以,聖人見體,衆生見相,聖人見到體,那麼,體就無量、無邊、無盡…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