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P26

  ..續本文上一頁、無可言說、無可思議、無有邊表。爲什麼?因爲它不立一個相,沒有相,虛空沒有相。所以,虛空小跟大是一樣的,小小的虛空,一點點,大的虛空,小的虛空是無相,大的虛空也是無相。那麼,在這裏,小跟大是融入空性,極小的空性,因爲小也是緣起性空,極大也是緣起性空,就緣起的相有大、小,就體性來講是不可得,不可得裏面沒有大小。所以,極微小的顆粒微塵的空性,跟大的叁千大千世界,還是空,這個時候,把平等心性功夫拿出來的時候,就忘絕了境界,因爲凡所有緣起,都是假相,一悟即入如來地。因此你修學佛道要訓練,要訓練放下。如果你有佛道、佛學的基礎,有見性的功夫,記得!你所到之處,別人會叽哩呱呱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你到公司、你是個老師,老師本身裏面,就有內在很多的看法不同,你跳出這個是非圈。你到任何一個團體,他們都沒有辦法離開是非、大小、恩怨,沒有辦法,愛恨交織會毀掉一個人。所以,這個世間人,他所過的這個日子就是懲罰,因爲對生命沒有了解,生命對他來講就是一種懲罰,因爲每天活得快活不下去了,沒有錢煩惱,有錢煩惱,還沒有結婚前煩惱,結婚後更煩惱,沒事業、沒錢煩惱,事業更大也煩惱,唉!真不知道怎麼過日子?沒有錢的時候,人家瞧不起,連便當買不起,有錢的時候怕被綁票,還活得真辛苦!所以說:這個境界,它是緣起的假相,我們能夠放下它的時候,這些境界統統融入如來藏性,叫做忘絕境界。因爲凡所有相,皆是虛妄,凡所有諸相,其實就是空相。爲什麼?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見到種種的相,當體即空,就見到如如不動的心性。所以,忘絕這個緣起如幻的假的境界,本性當中,大就是小,極大的叁千大千世界的空,就等同小。意思就是說:大跟小,在見性的人的看法是一樣的。

  不見邊表:「邊」,就是邊緣,一個界限。「表」就是表相。邊表就是我們所講的範疇,一個範圍,一個範疇。「邊」,就是邊緣,「表」就是表相。所以,開悟見性,他那個心跟佛一樣,有無量無邊的慈悲。所以,爲什麼我們八十八佛要這樣念:大慈大悲愍衆生,大喜大舍濟含識,相好光明以自嚴,衆等至心皈命禮。爲什麼統統要加一個「大」?大慈大悲,大喜大舍,爲什麼?這個字就是這樣念。絕對的慈,因爲「慈」就是與樂,給衆生快樂、喜悅,沒有任何的條件;拔一切衆生的苦,沒有任何的條件,因爲佛就是證入絕對的境界,絕對的慈、絕對的悲,絕對的喜,這種喜不是靠物質享受,不是依靠某一種條件來快樂的,不是依靠金錢,不是依靠名利,不是依靠世界上所有的東西,他無所依,但是,他這個喜悅是絕對的喜悅,因爲沒有能所,融入一切物我都是一體的東西,每一種東西,任何的現象界在大悟人的心境來講,統統是本心,統統是本來面目。因此大慈大悲,大喜大舍,這個「舍」是什麼意思?這個「舍」是很難很難做到的,這個舍包括身命;布施所有的金錢、做功德,不讓人家知道,我布施多少,沒有人知道他做,這個就是真正契入佛的心性。做了很大的功德,完全不讓人家知道,也不想出名,這個符合佛義,這個功德更大!

  諸位!用數學就可以算出功德,我算給你看。譬如說,這個人布施了師父一百快,人民幣,假設說啦!好!人家問,說:你布施多少給慧律法師啊?供養。他說:我布施一百。有一點執著,假設說。一百除以一百,功德一,講出來、執著,一。說:你有布施給上人嗎?沒有啦!就是這樣子,平平地過日子,「沒有沒有,少少的。」他說:有沒有一塊?有啦有啦!隨便講一下。一,那就一百塊除以一,一百個功德,他不誇大,有的人就沒功德,「你布施給慧律法師多少啊?」我給他一百……萬一!突然冒出一個「萬」,一百塊除以一百萬,沒功德!爲什麼?他就是執著這個,一百塊,你誇大其辭,說你布施一百萬,那就是一百塊除以一百萬。所以,愈誇大其辭的人就愈沒有功德。對不對?愈少人知道的,功德就愈大,就是這樣,世間人要積陰德,積陰德,所以,行善不欲人知。這個舍是包括身命的,所以,這個很難做到!一般人來講的話,他擁有的東西要叫他舍出來,佛陀有一個比喻,說叫法師們,說:法師,法師!不要常常去同一家化緣。這個弟子就不明白它的道理,爲什麼不可以常常去同一個居士家化緣呢?佛陀:你們說說你們要知道道理嗎?我們想知道。好!佛陀就叫一個徒弟,說:你今天去東門,那邊有一只狗,那個狗,主人把它用鏈子鏈起來,但是,給它飯吃,等它下午……狗都是下午在吃飯,你在下午的時候走過去,給它分一半拿回來。世尊就交代,他就去走……派一個徒弟,分一半,靠近狗,就把它的食物拿一半回來。世尊就問了,說:狗有什麼反應嗎?狗就用眼睛看著我!(衆笑。)分一半。釋迦世尊就說,爲了要教育他的徒弟,出家的徒弟,就說:好!你記得!去跟同一只狗,今天再去。等到它下午吃飯的時候,這個比丘又過去,又要把它分一半,這只狗就嗡……這個聲音就更大了,嗡……汪!(衆笑、鼓掌!)它就狂吠了一聲!喂!才化緣第二次而已啊!(衆笑。)到第叁天的時候,世尊說:你再去!同一條狗,同樣的下午,在狗吃飯的時間,那一條狗看到那個人又要來跟它拿那個飯,它很遠就:汪汪!汪汪!(衆笑、鼓掌!)你回來就向世尊報告,來!報告一下,你今天去跟狗化緣那個飯。他說:世尊啊!還沒有走到的時候就一直狂吠啊!所以佛陀說:真正的比丘,不擾衆生,擾亂衆生,不名比丘,要安分守己,隨緣度日,隨緣度日。

  以前我們那邊有個比丘,那個比丘偷偷地叫個在家居士,去買什麼?買收音機,一下子買電扇,那個護法一次買、兩次買,因爲他沒什麼錢。然後買來的時候,法師就說:多少錢?那在家居士說:法師!不用了!供養。他哪裏敢拿法師的錢?這個法師就一直拜托他買電扇啦、買什麼收音機啊、買什麼……在買的時候,這個在家居士一直遠離,因爲他沒有錢,又不敢說:師父!我真的沒有錢,拜托你不要叫我去買東西,, 買來,我也不敢跟你拿錢,你給我,我當然說不要,你就把它當作真的,其實是我要!(衆笑。)這個真的是很矛盾的!所以,我當時候知道的時候,我嚴格禁止徒弟叫任何一個人(在家居士)買任何東西,佛法不是這樣子的。是不是?好!你買少許的錢的時候,那還沒關系,萬一那個機子,放VCD、DVD的機子,一臺二萬塊,那麼多錢,那你怎麼辦?居士!我要不要給你錢啊?居士說:不用啦,師父!供養。對不對?人家也不敢講。所以,做比丘的、比丘尼的法師們!沒事跟在家居士盡量保持一個距離,尤其不能一直伸手向人家化緣,這個很不好的習慣!但愁無道,不愁無廟,隨遇而安,這個就是我們沙門的本份事,淡泊名利,安住我們的本份事,有福報就自然來,沒有福報,我們就隨緣,叁餐過得去就很好了!(衆鼓掌!)

  所以,萬法皆性空,空性無大小。因此,極小同大,忘絕境界,極大同小,不見邊表。極微塵的空性,跟叁千大千世界的空性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忘掉一切的緣起的假相,極大叁千大千世界跟小如微塵,在開悟的人看是相同的,因爲開悟的人是不會有界限,或者是去卡在一個邊,或者是表相,不見邊表,開悟的人,心性是沒有範疇的,是容天容地,容一切萬法。

  【有即是無,無即是有。】

  即是就是當下,不二,有,其實就是無,有無不二,無即是有。這個「無」解釋的層面很廣,也可以解釋作空,這個「無」的含義很深。

  有即是無,緣起的東西,當下就是性空,就是跟沒有是一樣的。無即是有,性空可以展現在一切緣起的有裏面。所以,性空即是……前面那個「即是」,跟後面那個「即是」,意義不一樣。前面:有即是無,有當下就是無;底下這個:無即是有,這個「即是」當作不離,無不離有,意思更圓滿。有當下就是無,是什麼意思?這個有,在座諸位!我們困死愁城,就是不認識這個有,而不知道因緣生的東西它總是空,我們不了解真正的,而是真正的有是我們的本性、是我們的妙智,可以展現在一切萬有,而世間的享受的有,是煩惱的有,煩惱的有。

  

  佛在世的時候,有一個長者很有錢,他就是很滿意,他有一天到佛陀的面前就說:佛陀啊!我有多少的馬車、鹿車!就像現在,我用現在的語言:我有多少的房地産、汽車、洋房大樓,我有孝子賢孫!佛陀都聽他講,一直講。佛陀啊!我對我的福報很滿意,我擁有了這麼多東西!講到最後,佛陀就問他:你真的擁有它嗎?這就是禅了,這個就是一針見血的問,這個長老從來沒有想到說:我是不是真正地擁有它?沒有的!對不對?你今天你活得好好地,還有身份地位,我告訴你:你今天斷氣的時候,早上斷氣,我保證你那個床鋪不可能讓你用,立刻下午就扛出來了!(衆鼓掌!)真的!這個世間看透了,它就是這麼一回事,人一斷氣,什麼都帶不走!所以,我常常用佛陀的思想告訴大家:我們活著的時候,就應當懂得布施、分享、行善,要做一些對社會、國家有幫助、有正面,尤其佛弟子要對這個正法有幫助的,因爲有就是無。好!現在就是愈布施……佛陀講:愈布施愈有錢,愈布施福報愈大。他是這樣子,佛陀說,說:弟子們!如果我現在手抓了一把種子,種子,放在口袋裏面,諸位!這個種子能不能生根?能不能發芽?弟子就說:不能!那麼,世尊就說:如果我把這個種子撒在這個土地上,碰到了因緣,有雨水、施肥,這個種子會不會開花結果、成長?所有的徒弟就說:會的!好!我們現在如果把這個金錢一直放在口袋裏面,是不是一定是你的?不一定!放在口袋還不一定是你的,你怎麼知道你走出去會不會發生車禍?(衆笑。)我告訴你喔:放在口袋裏的錢,這個錢沒有用出去就不是你的,你這樣走出去的時候,被車子撞到,往生了,錢還在…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道就在你心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