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P27

  ..續本文上一頁口袋裏面,因爲沒有布施出來。佛陀就說:布施就像撒種子一樣,人要有這種正確的概念。所以,千萬不要吝啬,不可以把所有的福報這一輩子享盡了,不可以的!所以,人應當懂得布施和分享,取之于大地,用之于大地,像出家人,取之于十方,用之于十方。(衆鼓掌!)出家人不愛財,但是愛法,佛教就興盛!(衆鼓掌!)如果出家人愛財不愛法,正法Out!(衆笑、鼓掌!)死定了,死定了!所以,世尊生生世世舍頭目腦髓,就是爲了法!所以,在座諸位!你今天所爲何來?爲了正法而來,爲了解脫而來,爲了開悟而來!(衆鼓掌!)你這個宗旨抓到了,那麼,我們來到香港的時候,譬如說吃得不是很滿意,可以忍受,因爲我有法可以聽,住得不是很好,采光、通風不是很好,也沒關系!一個內心充滿法的喜悅的時候,那一種生命觀,佛陀講的:就算打地鋪。我告訴你:都睡得很安穩! (衆鼓掌!)我告訴你:一個不懂得佛法的人,你就王公貴族搞一個象牙,象牙的床鋪,你知道嗎?臺灣有一個床鋪,廣告啦,一個床鋪多少萬?你猜猜看。臺灣有賣那個床鋪,頂極的一個床鋪,兩百萬!我如果睡在那個兩百萬的床鋪,叫我整個晚上如何睡得著?兩百萬!這兩百萬印《楞嚴經》可以印幾本、可以救多少的衆生啊!(衆鼓掌!)睡不著的。

  有一次我出國,出國的時候,我就問那個導遊,我說:這個飯店這麼好,請問這個最貴的,最貴的有人住?他說:有啊!中東的什麼石油王子來,都是住這個啊!我說:這個一個晚上多少錢?他說:一個晚上叁十六萬!我說:多少?我耳朵有沒有聽錯?你再講一遍,One more tine. I beg your pardon

   (衆笑。)pardon

  麻煩你再講一遍。他說:叁十六萬!阿彌陀佛!(衆笑、鼓掌!)我算給你聽,叁十六萬臺幣,像我們休息時間,師父的休息時間是很短的,我休息的時間大概是六個鍾頭最多,躺下去起來,大概就是……平常師父的睡覺時間只有四個鍾頭,當然沒有辦法,我們用比較寬一點來,六個鍾頭。叁十六萬除以六,一個鍾頭六萬,一個鍾頭六萬,我常常想:這個世間人怎麼住的,住一個晚上叁十六萬?(衆笑。)無法想像啊!他說:慧律法師!這個還不是最貴的。什麼?還有比這個貴?有!世間人的錢就是不曉得怎麼花,很可怕的!如果我們了悟了,金錢要用在對的地方,所以,要培福報,不要損福報,要施舍、培養我們的福報。這佛陀告訴我們的:培福才有辦法享福,我們把這一輩子福報用盡了,下輩子完了!所以,我告訴我的徒弟:我不留財産給徒弟,我留什麼?我留一個字給徒弟,就是留一個「德」字。所以,(衆鼓掌!)所以,徒弟!你注意聽:千萬不要動腦筋要我的錢,(衆笑、鼓掌!)我所有的供養,統統要化作無上的智慧法寶,散播到全世界去!(衆鼓掌!)爲什麼?因爲我也怕沒有福報啊,這一輩子不做一點善事,下輩子,哇!糟糕,沒飯吃了,趕快布施!(衆鼓掌!)

  有即是無,有,當下就是無。所以,我們了解這個道理,不二的法門。諸位!有從無來,無也因爲有才能顯示出來,如果有是有、無是無,那麼,整個宇宙就沒有辦法動作了。諸位!舉個例子,你今天你爲什麼能夠活著?因爲你有吃飯,吃飯,這個嘴巴需要空間。你今天爲什麼能夠活著?因爲你有呼吸,呼吸有鼻孔,鼻孔就是有空間。所以,諸位!大空才能大有。對不對?你怎麼樣能夠維持生命?因爲身上有空啊!我是用這個來比喻一下,有空,他才有辦法活,如果這個身上沒有空間,那你呼吸怎麼呼吸啊?嘴巴沒有空間,食物拿到這裏的時候,往哪裏塞啊?沒有空間啊!所以,有空間,它就會造成有,空就會轉換成有,有,當體又是空,空本來就具足大有。如果你有這個觀念,建立起來,我告訴你:吃虧就是占便宜,百千萬種計較,不要跟衆生計較,因爲他叫做衆生。(衆鼓掌!)

  我告訴你:人家侮辱你,你要當作是培福;人家傷害你,你要當作是他來成就你。你受盡委屈,記得!你是有福報的人,不要抗拒,一個人傷害別人兩種情形:傷害別人就是花自己的功德法財,一個傷害別人的,心腸不好,常常傷害人家,就是拿錢去給人家賺;一個忍辱的人,就是一直收錢;來啊,來啊!來啊,(衆笑。)沒關系啊!(衆笑、鼓掌!)哇!這個大忍辱就像開銀行、能夠納百川。爲什麼有大海?能納百川,是名大海,能夠大忍辱,就是大福報。(衆鼓掌!)

  所以,你今天受到委屈,你有福了,人家批評你、惡意地中傷你,白的講黑的,沒關系,沒關系,統統沒關系!爲什麼?你懂佛法嘛!懂佛法。所以,這個宇宙,悟到了真理的人,他是多麼的快樂,多麼的灑脫,多麼的自在,內在的灑脫,外現莊嚴,哇!他每一分、每一秒統統是enjoy,每一分、每一秒都是perfect life完美的衆生。

  【若不如是,必不須守。】

  如果不是,若不如是,若不如是的,中間加幾個:的不二法門。意思就是:不二法門才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整句的意思就是:若不如是不二法門,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的,恢複到本性的見性大法,必不須守,就不需要去守它,因爲守它……意思就是:不需要去修它,因爲去修它不能成就。這個「守」意思就是:你守住它,不能成就啊,守要守住什麼呢?守住不二法門,回歸當下,若不如是,必不須守,如果不是這個當下不二法門,能成就阿耨多羅叁藐叁菩提這種見性大法,也就不需要去修它,因爲不能見性,也就不能成佛。

  所以,修學佛法,不能得少爲足,裹足不前,不可以的。

  我們要了解,念佛也要入于心性的不二法門,全部的阿彌陀佛融入我們的心性,我們的心性跟阿彌陀佛自他不二,下午講的:全修即性,全性即修,這樣修行一日千裏,具足信、願、行,這個信——本性的信堅固不壞;願——本性的願堅固不壞願;行——堅固不壞行。所以,爲什麼這一句南無阿彌陀佛是金剛寶劍?諸位!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從本性出來,就是金剛寶劍;念南無阿彌陀佛,這一句不能斷貪,那麼,這一句阿彌陀佛就沒有力量。念南無阿彌陀佛的心,就是這一句佛號能斷貪、能斷嗔、能斷癡,以一句阿彌陀佛全部涵蓋在本性裏面,如是修行,一日千裏。爲什麼?因爲它是不二啊!所以,念佛跟心性是不二的。所以,我告訴你:沒有見性大法,要修淨土法門修得很大成就是很難的!爲什麼?你用意識心:我要念佛!對!沒有錯,一直煩惱啊!「我要念佛!」對!邊念佛一邊煩惱,一直壓抑,一直壓抑,一直不滿,所以,沒辦法成就。底下: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意思就是:如來藏的絕對心性,一就涵蓋了一切萬法,一就是如來藏性,我們的本性。「即」就是涵蓋了一切,底下加兩個字:萬法。

  一切即一,一切就是種種差別的緣起,這一切的萬法呢?即一,就是同一個空性、同一個性空。所以,衆生見到種種的差別,聖人見體,見到沒有差別的心性,性空就是緣起,緣起就是性空,萬萬千千種的差別相,其實來自一個本源,就是一個心性,妄起知見,所以有高低;如果放下知見,是法平等,就無有高下。我們常常聽的:萬殊一本,一本萬殊。殊,文殊講堂的殊。百千種差別,其實是來自一個根本,一個根本,其實就是涵蓋了萬法,這個根本就是性空。所以,爲什麼佛陀說: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如果你見到種種的差別相,小至一個顆粒微塵,大至叁千大千世界,只要是相,都是因緣生的,都是虛妄的,短暫的刹那生滅的。所以,祖師大德告訴我們:萬法皆是敗壞之相,沒有實在性,這個世間的真相是什麼?這個世間的真相都是萬法都是假相,這個就是世間的真相。

  【但能如是,何慮不畢。】

  但能如是,入于平等不二、心性解脫的見性大法,只要能夠入于平等不二、心性解脫的見性大法,我告訴你:今生今世你要成就佛道,何慮不畢呢?「畢」就是究竟成就,你就不用罣礙不能成就佛道了,因爲你是開悟的聖人了。但能如是,何慮不畢?你只要入于你自覺聖智、平等不二的心性的解脫見性大法,你今生今世的修行,又何必罣了礙,說你不會成就?一定會成就的!

  【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這個「信」是指深信,只要你深信。這個「心」就是真心。只要你深信這一顆真心是離于能所的。「不二」,是離于二元對立的,不二的真心,就是佛。

  信心不二就是你只要深信這一顆真心,離于二元對立,離于能所,當下不二,就是真心。

  底下是:不二信心,當你入于不二法門,這個時候更能深信,這個信就是更加一層,更加一層深信,絕對的一心就是真心,信心。所以,這個信心,不是我們一般講的對佛有信心那個信心。深信這一顆真心,就是見性的大法。

  再解釋一遍:信心不二,不二信心。第一句:深信這一顆真心是離于能所、離于二元對立,當下不二,入于真心。底下一句:當他入于不二法門,就更能深信,絕對的一心就是我們的真心,沒有能所,法外無心,心外無法,唯存一心,唯存一心,就是究竟的佛道,當下理事圓融,信心不二,不二信心。

  【言語道斷,非去來今。】

  言語道斷,就是一切語言說不上,簡單講:就是斷除一切語言,一切語言無法說,說不出來,一切語言都不能表達。簡單講就是:大道本來就是無形,佛道本來就是沒有語言、沒有形相、沒有符號的。所以,道本無形,所有的言語不能表達,叫做言語道斷,說不上!

  非去來今,也不是屬于過去,也不屬于現在,也不屬于未來,因爲那是時空、觀念的東西,觀念的東西跟本性扯不上關系。所以,它不是時間、過去,也不是現在、也不是未來,非過去、非未來、也不是現在,非去來今。如果有過去、現在、未來,那麼,就是變成有時間,有時間就有概念,有概念就有生滅性,那麼,就不是永恒。所以,…

《《信心銘》慧律法師主講(2010年香港弘法大會)》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 继续阅读 ▪ 道就在你心中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