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惡。不思善、不思惡,就是衆生造惡不要落入觀念去輕視他,不要造一切善執著,就不落入善的觀念,令心自在無礙,人家認不認識我,沒有關系,行善,內心知道就好,衆生不知道,反而功德無量。【名解脫香。五解脫知見香,自心既無所攀緣善惡,不可沈空守寂】,就是要依體起用,解脫的人擁有種種知見,所有的知見統統是無見,知見無見,斯即涅槃,知見立知,是無明本,所以,這個解脫會依體起用的。
【即須廣學多聞】,這個很重要,很多人一開始就一門深入,就搞死了,就完全卡死了,我一念佛,也不聽經,也不聞法;我一誦經,也不參善知識,也自己搞不來,我現在念佛,我要了生死,請問你:煩惱來了怎麼辦?煩惱是賊,煩惱突然來拜訪,你怎麼辦?割舍不下呀,需廣學多聞,一門深入,這兩句不能少前面四個字啊,沒有前面四個字,就沒有後面的。【識自本心,達諸佛理,和光接物】,就是老子所講的:和其光,同其塵。和光接物就是:表示生活在同一時間、空間,跟你很近,沒有距離,叫和光接物。【無我無人,直至菩提,真性不易】,【不易】就是不改變,如如不動。【名解脫知見香】。
經文,【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今與汝等授無相忏悔,滅叁世罪,令得叁業清淨。】
【善知識,此香各自內熏,莫向外覓】。見性的人開示就是不一樣,每一句話,統統叫你在自性下功夫,沒有在相上下功夫,所以禅宗講的:著相這人,累劫不得見性。【今與汝等授無相忏悔】,我現在傳授你,什麼叫無相忏悔呢?【滅叁世罪】,就會滅掉過去、現在、未來,其實叁世的罪,都在一個執、一個著相,說難很難,說簡單很簡單,著相就是重複的巡回、輪回,重複的造業,重複的忏悔,忏不完。【令得叁業清淨。】
經文,【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诳染,從前所作惡業憍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嫉妒染,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
【善知識,各隨我語,一時道:弟子等】,請大家一直說,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愚迷染】,六祖講的每一句話,你看!統統在起心動念下功夫,注意看,看經典會看喔!沒有一句在相上打轉的,六祖講的每一句話,統統在念頭下功夫。【從前所有惡業愚迷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頓悟就一時消滅。爲什麼沒有煩惱呢?頓悟無生,萬法無咎。【永不複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念念不被憍诳染】,【憍】,驕傲;【诳】狂妄,哎呀!這是全世界衆生的通病,自己身體好,象猛男,就起驕傲了,依此這個色身驕傲別人。富有的人也是一樣,叫那個窮光蛋進來!驕傲、诳妄。【從前所作惡業憍诳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弟子等,從前念、今念及後念】,怎麼講,統統叫你在念頭下功夫,就是無念。【念念不被嫉妒染】,這個是男人的通病啊!嫉妒心是男人的通病啊!男人就是這樣子,福報淺、業障重、是非多,男衆要好好忏悔。我沒有什麼意思,你笑什麼?嫉妒心不是女人的專利品,男衆也會有嫉妒心的。【所有惡業嫉妒等罪,悉皆忏悔,願一時消滅,永不複起!】
經文,【善知識,已上是爲無相忏悔。雲何名忏?雲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盡忏,永不複起,是名爲忏。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複作,是名爲悔。故稱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不知悔其後過。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複又生。何名忏悔?】
【善知識,已上是爲無相忏悔】。爲什麼要這樣子呢?你有相,你就有嫉妒,你有相,你就有狂妄,你有相,你就有高低、是非、恩怨,你要進入無相的真空狀態,你怎麼會有這些東西呢?【雲何名忏?雲何名悔?忏者,忏其前愆】。以有的過失,【從前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悉皆盡忏】,諸位!要不然你念佛念了這麼久,怎麼辦啊?你不了解清淨自性,你從哪裏下手啊?不要忘記佛法是心法。【永不複起,是名爲忏】。我們常常這樣子,念得很好,南無本師釋迦牟尼佛……,忏得很厲害,就象我們去戒壇上一樣的。這個戒壇上最好看了,那些在家居士拜這個:南無……,他就是哭啊,一邊忏悔啊,等一下一下課,兩個聚在一起:那一個多可惡你不知道,那一個人怎麼樣……,那個人他的女兒,我告訴你喔:十五歲就大肚子了!整天就是搞這個東西,在佛前拜佛,然後哭泣、求忏悔,一下,佛不在了,下課了!沒看到佛了,在佛前很端莊,按部就班來,一下課,都忘光了。拜忏的時候哭得淒慘,地下是最濕的,眼淚是掉得最多的,下來,口業也造得最重,那個就是男人,這樣講比較好意思了。【悔者,悔其後過。從今以後所有惡業、愚迷、憍诳、嫉妒等罪,今已覺悟,悉皆永斷,更不複作】,忏悔包括改過,【是名爲悔】。悔就是悔其過,從今以後,所有的惡業,愚癡、迷惑、驕傲、诳妄、嫉妒,同時當下覺悟,悉皆永斷,更不複作,是名爲悔,【故稱忏悔。凡夫愚迷,只知忏其前愆】,以前忏悔了。【不知悔其後過】。防患于未然,【以不悔故,前愆不滅】,因爲沒有悔,不曉得要停止這些惡業,忏悔以前的過失,可是,後來又繼續造。【後過又生;前愆既不滅,後過複又生。何名忏悔?】
經文,【善知識,既忏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衆生無邊誓願度!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
【善知識,既忏悔已,與善知識發四弘誓願,各須用心正聽。自心衆生無邊誓願度】!這個什麼意思?自心衆生,我們就是集五蘊煩惱而生,我們因爲有這個色、受、想、行、識,叫做衆生。集五蘊衆生而生叫做衆生,因爲一是單,二是雙,五就是衆多嘛!集五蘊衆多而生叫做衆生。我們現在這個五蘊身心,要認識它,自心衆生,自心所起的煩惱衆生無邊誓願度。我們現在就是要轉煩惱成菩提,衆生就是煩惱,五蘊就産生煩惱了,【自心煩惱無邊誓願斷】!因爲有五蘊身,【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自性法門就是你從哪一個角度切入,隨每一個人的根性不一樣,因爲每一個人的切入點不一樣,見到自性不一定。有的人,打破碗開悟了;有的人師父給啪!一巴掌,開悟了;有的閱讀《六祖壇經》,開悟了“有的誦《金剛經》開悟了!有的聽師父開示了,也開悟了,【自性法門無盡誓願學,所以要廣學多聞自性無上佛道誓願成!】見性就成佛道。
經文,【善知識,大家豈不道,衆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且不是惠能度。善知識,心中衆生,所謂邪迷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如是等心,盡是衆生。各須自性自度,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衆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衆生。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如是度者,名爲真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離迷離覺,常生般若,除真除妄,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
【善知識,大家豈不道,衆生無邊誓願度?恁麼道】?【恁麼道】就是怎麼說呢?用我們今天的語言就是這樣子。善知識啊!大家難道不是說。豈不道,大家不是在說:衆生無邊誓願度,這句話怎麼說呢?【且不是惠能度】。諸位!不是我惠能有辦法度你。【善知識,心中衆生】,你心中衆生,你要自性度。【所謂邪迷心】、邪知邪見、迷惑顛倒的心、【诳妄心、不善心、嫉妒心、惡毒心】,對不對?天下最毒婦人心,聽過嗎?【如是等心,盡是衆生】。這煩惱就産生了。【各須自性自度】,自性自轉大*輪,【是名真度。何名自性自度?即自心中邪見、煩惱、愚癡衆生,將正見度。既有正見,使般若智打破愚癡迷妄衆生】。煩惱一生起來,大智慧起來,愚癡、迷惘就消失了。
【各各自度,邪來正度,迷來悟度,愚來智度,惡來善度】。有一個他看了《六祖壇經》,講話講到快吃飯了,他就說:師父!我現在餓來飯度啊!我說:亂亂合。人家六祖又沒這樣講。他意思就是說:我現在要吃飯了。餓來飯度,沒辦法,反正就是,佛門裏面有很多的天才。【如是度者,名爲真度】。這個才是真正的度!【又煩惱無邊誓願斷,將自性般若智除卻虛妄思想心是也。又法門無盡誓願學,須自見性,常行正法,是名真學】。正法分二個角度:一、世俗正法,二、勝義正法。什麼叫世俗正法呢?就是文字叁藏,在事相上講的,就是我們今天講的大藏經。也可以說:就是文字上記載的、事相的。什麼叫做勝義正法呢?就是證得無漏的理,這個就是開悟的人。世間人擁有世俗的正法,不一定擁有勝義正法,我告訴你:擁有勝義的正法,一定擁有世俗的正法。叁藏十二部經典,統統在自性當中顯露出來。
簡單講:大徹大悟的人,叁藏盡通,叁藏統統通達,叫勝義正法,就是證無漏的理,無生的理,五根、五力、七菩提分、八聖道分,這個理上來講,證無漏的真空,無生的道理,叫勝義正法。我們護持正法有兩個角度,一個是事相上護持叁寶,諸位!一個是護持你起心動念,叫做護持正法。一個女衆也是很天才:師父!現在時間到了,我要回去護持正發了。我一下子聽不懂,現代的人的名詞很多。我說:護持什麼正法呢?她說:【發】是頭發的【發】。她要去護持正【發】。有一個人真是天才,小姐,長得很漂亮,頂禮師父。我就說:你在哪裏高就啊?她說:我在電子公司上班。我說,你結婚嗎?沒有,師父!我現在是單身跪族。就是單身,每天拜佛,我現在是單身跪族,一下子還聽不懂呢!現在這一些人哪,都是名相,還搞不來,這些年輕人,拿她沒辦法了,我們也用一用嘛!單身而沒有結婚的,走修行路線的,叫做單身跪族。
【又無上佛道誓願成。既常能下心,行于真正,離迷離覺】,離迷,也不能著一個覺。諸位就說:離開覺悟怎麼辦?這個就是問題很大了,這兩個字,你怎麼搞就搞不來,你覺悟了那個迷,諸位!這個覺還是迷,因爲是生滅的,覺是對迷講的,迷是對覺講的。徹底放下迷跟覺,絕待的真空自性,就叫做真正的大悟。一天到晚說:我覺悟了,就是沒覺悟,著一個覺性【常生般若,除真除妄】,爲什麼?妄不可得,真也不能著,【即見佛性,即言下佛道成。常念修行是願力法。】諸位!願力就是佛力,佛力怎麼成就的?
諸位!佛道就是靠願力來的,當你發了這個大願,我告訴你:世間只有一種事業,可以舍身命,絕對不後悔的,就是佛教事業,護持正法,絕對可以用生命下賭注的。告訴你啊!世間,你用生命下賭注,有什麼意義呢?男人、女人不愛她,跳樓自殺!你爲什麼不把跳樓自殺的生命拿來學佛呢?做一個單身跪族呢?對不對,就這樣子。因此佛法就是願力法,願力就是動力,就是諸佛菩薩成就必須具備的最大的動力,就是發願。我也是發願,我後面的動力就是四個字:正法重現,這個就是我今生今世的願力。
《<六祖壇經>講座第叁天》全文閱讀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