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祖壇經
2004年10月2日——8日
上慧下律法師
文殊講堂
講座第四天
經文,【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更與善知識授無相叁歸依戒。善知識,歸依覺,二足尊;歸依正,離欲尊;歸依淨,衆中尊。從今日去,稱覺爲師,更不歸依邪魔外道,以自性叁寶常自證明。勸善知識,歸依自性叁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名二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名離欲尊。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衆中尊。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叁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言卻成妄。】
【善知識,今發四弘願了】,就發四弘誓願。【更與善知識授無相叁歸依戒】。六祖所講的法,不離自性,不離現前當下一念。如果諸位了解這個無相的道理,萬法盡空,這個無相就是說:緣起無自性。所謂緣起無自性,也就是說:你見到任何的相,你把它徹底的分析、透視,你會發現一切相的本質都在變動,刹那不住。所以找不到永恒的體性,這個叫做無相。無相並不是否定這個相,無相無不相,也不能離開相;但是,當下超越這個相,就是即現實又超越,即超越又現實,這個才是真正的無相。修行就是懷著一顆宇宙的心,過活你現在現象界的每一分、每一秒,就是無相。無相的叁歸依戒,都不離自性。
【善知識,歸依覺,二足尊】;六祖講的法,每一句都是見性,針針見血,沒有一句廢話,他不是說歸依佛,爲什麼?歸依自己的清淨自性,如果你開采了我們每一個人的清淨自性,就是兩足尊,福慧兩足。我們一個人走路要兩條腿,這個足也可以說滿足、福足、具足的意思,也可以這麼說,具足福跟慧,叫做兩足尊。【歸依正】,【正】就是正法。如果沒有歸依正法,我們沒辦法解脫,叫做【離欲尊;歸依淨】,心清淨。你心清淨就無诤。無诤就是僧,這個僧團,其實是表和合的意思,以前講到這僧團,就是僧伽,其實這個僧伽,就是我們現在所講的團體,各合的團體叫做僧伽,那麼,事相上是這樣。心靈上的和合就無诤,一個很有智慧的人,不會一直在相上跟人家诤,我們一出世,吃多少,穿多少,差不多有個定數了,命中有的終須有,命中沒有的莫須求,強求不得。該有的還是有,如果不該有的,你擁有,那會是一種災難,災難就會現前。學佛的人那個快樂,那不是世間人所能擁有的,學佛人的快樂,那是二十四小時都充滿著智慧,都充滿著解脫,因爲他有真理嘛!
有四種強大的力量,今生今世你可以依靠、值得你依賴、你一生一世、無量劫都要依靠它。你要記住:第一、依靠每一個人的清淨般若智慧,你只要把你的本性拿出來用,本性就是無诤,要把你的本錢拿出來,這就是我們無上的摩尼寶珠,每一個人都具足的清淨自性,但莫著相。第二,依靠佛陀所講的正法,這要看諸位的福德因緣了,沒有依靠佛陀的正法,你走到外道去,就邪知邪見、惡知見,你怎麼死的都不知道,真的!那個衆生的愚癡,那是沒有辦法想像的!爲什麼?我們也不方便講什麼,最近,有一個什麼……分身,《金剛經》一句就解決了: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你看到分身,And so whau?哎呀!這個一句就解決的事情,沒辦法!世間就是沒有佛陀的正法智慧,所以,我們一定要依靠佛陀的正法。第叁個,你要依靠大善知識,沒有大善識,你路絕對走不出來,就象進入稠密的森林裏面,你沒有方向感,對不對?哪裏有得拜,我們就去,反正都是勸人爲善嘛,禁人作惡嘛,哪裏有神就去拜,哪裏有佛就去拜,也沒有真正的大善知識,你絕對走不出來。第四種強大的力量,就是南無阿彌陀佛的大悲願力,你一生一世都要堅持。
我們看得太多了,那個往生,臉都發綠了、黑的,我們去給他助念,念佛,那個臉就面貌如生。就拿我爸爸來講吧,我爸爸生病的時候,記憶就喪失,我進去問他說:爸爸!我是誰?他想不出來,年紀大了,得到一種阿茲海默症,好象幾萬人才一個,我爸爸就中獎。進去,沒辦法了。我就趕快拿這個我加持過的咒輪、咒水啊,他在醫院的時候,在加護病房,我跟我大哥一起去看他,就在加護病房,跟那個醫生拜托,讓我加持,我加持完以後,因爲我們加持久了,習慣了。跟他加持完,我跟我哥哥講:爸爸差不多剩下四天。大哥也想說:可能拖了很久了。第四天就走了。走了以後,我們運回來,我告訴家人怎麼處理,怎麼助念啊,我告訴你:我爸爸往生,那個臉去看,面貌如生,再來,叁天叁夜助念,助念了幾十個小時,換衣服時全身都是軟綿綿的。說我爸爸很有修行嗎?你看他一生一世就是多麼偉大,把我們母子一丟,你看,我才有今天的成就,我爸爸多慈悲啊!是不是?他就講:沒有把你們母子丟下,你有今天的慧律法師嗎?嗯!說得也是。我自己父親也不好意思講什麼,我就這樣跟他加持,灌師父加持過的咒水,然後放這個咒輪。他一生一世就沒有什麼特殊的修行,我爸爸就有一個習慣,就是會比較。他看了這個電視,這個佛教的節目,我爸爸意思很多,他就會講說,哎呀!不是我贊歎我自己的兒子啦!這個法師講得怎麼樣……,我馬上就跟他講:毀謗叁寶,你不知道。喔喔喔,對對對,我忘記了。他就是聽我的《般若心經》。然後,他喜歡看如本法師的,因爲國語聽不太來,本土化的,各有各的優點,你喜歡看什麼法師我都平等,沒有關系。
南無阿彌陀佛這個大悲願力,我告訴你:沒有修過淨土法門的人不知道,修過淨土法門的人就知道,這個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你沒有辦法想像的。一個人平常沒有什麼修行,可是,到臨命終一助念,哇!往生!何況在座諸位,你看!有因緣來聽經。有的人跑出去外面,一直賺錢,窮忙,瞎忙,忙到最後,雙手一放,什麼都沒有。我們現在還有因緣、還有時間、空間來聽經聞法。師父講過:往生是現在的事情,不是臨命終的事情。這個觀念要先矯正,很多人都認爲,往生是臨命終助念的事情,這是錯誤的。往生是現在的事情,就是現在的執著、分別心、顛倒見,你就要好好的處理,臨命終,撒手西歸的時候,刹那之間,即得到極樂世界去。往生是現在的事情,觀念先矯正回來,你就會重視現前萬法回歸當下一念,本自具足的清淨心。這四種力量可以依靠,我們再來看下去,你就知道了。
歸依淨,就是僧衆,【衆中尊】。心清淨,就是所有的法最重要的,表相來講,一切出家人,就是我們所應當尊敬的,因爲他能夠讓我們超越叁界。【從今日去,稱覺爲師】,你看!六祖講的統統是自性,自性覺悟就是你的師父。【更不歸依邪魔外道】,心外求法叫邪魔外道,所以我剛剛講的就是這個樣子。這個世間不是說,你讀多少書就有辦法的。有一次,英國的劍橋學生回來,回來的時候,要請我到英國去演講。在講堂101碰到,我就說:從哪裏來?他說:英國劍橋。我說:我們同樣有一個字相同。師父是什麼橋啊?我說:臺北大橋。哈佛的同學來,也是這樣問,我說:你從哪來的?他說他哈佛來的,我跟他講:我是從阿彌陀佛那邊來的,也有一個佛。
劍橋學生的素質很高,就問:師父,什麼是禅?我就跟他講(伸出一個大拇指),他說:看不懂!這代表什麼意思啊?什麼是禅,絕對叫做禅,沒有任何對立,沒有任何善惡,能所、是非、單刀直入,破所有相,碎爲微塵,凡所有相,皆是虛妄,不落入二無對立的觀念,就是禅,無上的禅。他講:師父,我們有跟您籌錢,請你到我們劍橋大學來上課。據說牛津大學也來請過,我們學佛有沒有這個福報啊。英國我去過一次,從那邊坐飛機坐到中東的沙林,然後再停,再坐到香港,再坐到臺北,再坐回來高雄,整整坐了十七個鍾頭,嚇壞了!去一次英國我就嚇壞了!國外我盡量不去,也很奇怪,我住國外也不習慣,我也不想移民,大家說國外多好多好,很奇怪,我就是喜歡臺灣,真的,我很喜歡臺灣這一塊土地,因爲我草根性很重。
諸位很有福報,【以自性叁寶常自證明】。自性叁寶:自性的覺、自性的法、自性的僧。【勸善知識,歸依自性叁寶。佛者,覺也;法者,正也;僧者,淨也。自心歸依覺,邪迷不生】,你覺悟了,你這個迷惑顛倒就不會産生。【少欲知足,能離財色】,你沒聽過去大德說過這句話:名、利、色叁關,賺得凡夫團團轉,凡夫就是轉這叁樣東西。【名二足尊。自心歸依正,念念無邪見,以無邪見故,即無人我貢高貪愛執著】,就這樣子。你沒有邪知邪見,不著相,那就解脫了,一著相就邪見。人我貢高貪愛執著,那就太多了,你要隨手拈來,你要是在哪一個團體,我告訴你:沒有一個地方沒有是非,記得!有人的地方就一定有是非,一定的道理。諸位!你把它當做常態,就不會難過,衆生他就是貢高、貪愛、執著,上至王公貴族,下到凡夫走卒,沒有一個不是貢高、貪愛、執著,修學佛道就是有這個好處。
【名離欲尊】。離欲尊就是離開五欲六塵的束縛,叫做離欲。【自心歸依淨,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這個大難大難!爲什麼呢?衆生單單這個錢,要看開就很難了,非常難了。一切塵勞愛欲境界,自性皆不染著,【名衆中尊】。你偶爾打開電視節目,有一個叫做《白色巨塔》的日本片,裏面描述醫生那個勾心鬥角,我沒有看,偶爾啦,sometimes It”s not aoways. 沒有那麼多時間看那個啦!偶爾打開,那個財前,哇!長得很帥。就是這樣子,裏面勾心鬥角,還上法院告。醫生叫做doctor就是博士,博士就是醫生。讀到博士那種勾心鬥角才可怕呢!反而我媽媽那個八十五歲,不認識字的,鄉下的姑娘,她成長也沒認識幾幾個大字,她很單純,你跟她講:有阿彌陀佛。嗯!不要鬥诤!嗯!好。知道…
《<六祖壇經>講座第四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