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事者,佛之知見也。世人外迷著相,內迷著空】。外迷就著相,內迷就著空,以爲我能破相,還著一個空相。不是著空就是著有,相就是有,空是對有講的,有是對空講的。衆生不是著有就是著空,不是著空就是著有。【若能于相離相】,你看,其實這一句就是修行的開關,見性的關鍵。如果能夠于相離相,即一切相,離一切相。【于空離空】,也不著一個空,就是內外統統不著就不迷了,【即是內外不迷。若悟此法,一念心開,是爲開佛知見。】佛就是內外不著,空有不著,能所俱泯,是爲開佛的知見。
經文,【佛,猶覺也;分爲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自是佛之知見,我輩無分。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彼既是佛,已具知見,何用更開?】
【佛,猶覺也】;【猶】就是即,佛就是覺悟啊。【分爲四門】:就四個角度,哪四門?【開覺知見,示覺知見,悟覺知見,入覺知見】。六祖講的都是自性,什麼是佛呢?佛來降生人間,就是開導我們每一個人的清淨覺性的知見,指示我們覺悟不生不滅的覺性的知見,教你悟入我們的覺性的知見,叫做悟覺知見,入覺知見。【若聞開示,便能悟入,即覺知見,本來真性而得出現】。你只要聽到開示、了悟,即相而離相,清淨自性就展現出來了。
【汝慎勿錯解經意,見他道開示悟入】,四個階段,這個看過《法華經》的人都知道,開、示、悟、入,它是一個字一個字分開的,開佛的知見,示佛的知見,悟佛的知見,入佛的知見。【自是佛之知見】,但是我們一般人很卑微,就是:哎呀!開、示、悟、入?那是佛,不是我。怎麼樣?【我輩無分】。自己太謙卑了,反而懦弱無能,不敢直下承擔,人家那是佛啊!【若作此解,乃是謗經毀佛也】。六祖就是說:你也有分,你直下承擔,你也是佛。【彼既是佛,已具知見】,釋迦牟尼佛已經是佛了,已經具知見了。何用更開?】
經文,【汝今當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更無別佛。蓋爲一切衆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叁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雲: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于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谄佞我慢,侵人害物,自開衆生知見。】
【汝今當信】,現在應當相信。【佛知見者,只汝自心】,就是你的真如自性。【更無別佛】。所以,師父就說了,離開自性法門,統統叫做外道,萬法回歸自性,叫做正法,離開自性,沒有佛法,八大宗派統統一樣,要回歸自性。【蓋爲一切衆生,自蔽光明,貪愛塵境,外緣內擾,甘受驅馳】。衆生是疲憊不堪的,一直在追求外境,自己不覺得累,修行人看起來是很累的,可是他們不覺得累。衆生因爲沒有智慧,把這個光明隱藏起來,貪染、執著這個境界,外面一直攀緣,內心一直幹擾,甘受驅馳,甯願受到這些五欲六塵的驅馳。
【便勞他世尊從叁昧起,種種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前幾天報導的:有一個心髒病的,他去做股票,一個老先生,就儲蓄那麼一點點,就去做股票。做股票以後,跌下來了,哇!心髒病發,死了。我現在問一個問題,你回答:現在都是流行call in的節目,做股票犯不犯戒,算不算賭博?好,我們現在就call in了。什麼叫民主?民主就是可以容納更多的音聲,認爲佛弟子不可以做股票的請舉手,好。認爲佛弟子可以做股票的請舉手,有做也不敢舉手,我現在公布標准答案:不犯戒,可以做。這有根據的,我告訴你喔,根據拿一條?凡是國家法律規定的,合乎國家法律規定的,叫做不犯戒,所以,股票市場叫做合法的賭場。
有一個菩薩也沒有什麼錢?坐在那裏,阿彌陀佛……,眼睛不是看佛,看那個叁塊八毛買進,四塊兩毛賣出,什麼兩塊買進,什麼賣出,阿彌陀佛……。但是,做股票雖然是合法的,國家的大賭場,我們作佛弟子的,只要你日子可以過,我是說:除非你日子很難過了,歇即是菩提,慢慢慢慢……,日子不能過,那就賭一賭嘛,因爲合法的嘛!知道嗎?所以,佛弟子可以做股票,但是,but,盡量不要,我如果沒補上這一句,有的人就會找到理由了:慧律法師說可以,拼了!慧律法師說可以,大和尚都講可以了,對不對?老婆!一百多萬拿出來,回去就清倉大拍賣了,就說是我講的,哇!這老婆就不原諒他了,不行!
做股票,佛弟子可以做,只要是國家合法的,佛的戒律所允許的,但是,盡量少做,因爲會起高低起伏嘛!是不是?當然有的人是做玩的,說真的,有的人並不是說靠股票,他現在是說:我閑著沒事嘛,就少許的跟你玩一玩,就是這樣子。也是無心,也不是說故意的,因爲國家合法的嘛!爲什麼今天要講這個答案?太多人打電話、寫信來問了,真的很多人,一直問這個問題,雖然是國家合法的,但是會影響到內心的道業,哪天臨命終,阿彌陀佛來接的時候,八塊八毛買進,兩塊二毛賣出,來接引的也是四個字,不是阿彌陀佛,那叫【股票市場】,慘了。所以,凡是會影響到往生的,如果你有多余的錢,你只是玩一玩,那就丟著,我事實上有一千萬,我丟一百萬,看都不用看,是不是?管你幾毛買進,幾毛賣出,那當然無所謂,不影響往生,是不是啊?大部分的人都會這樣安慰自己啦!
我們自己心中要開,不能讓佛開。因爲衆生就是一直往外,甘受驅馳,便勞他世尊從叁昧起,種種的苦口,勸令寢息。莫向外求。與佛無二。【故雲:開佛知見。吾亦勸一切人,于自心中常開佛之知見】。自性就具足了。【世人心邪,愚迷造罪,口善心惡】,嘴巴講的很好聽,從後面給你打個毒針,你不知道,六祖很了解人性,口善心惡,【貪嗔嫉妒,谄佞我慢】,【佞】就是巧言善辯,叫做佞。谄曲就是面是背非,前面給你阿谀、拍馬屁,馬屁拍錯了,拍到馬腳去,就是這樣子,謅。你要跟世間人講,講不過他,我們放下更快。【侵人害物】,【侵】就是傷人,害物害一切衆生。【自開衆生知見。】所以你跟衆生生活在一起,你就知道,那個沒有學佛的,不得了,很嚴重的!那個衆生有時候那個壞,壞到極點了,可是你還是原諒他。
經文,【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衆生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衆生知見,即是世見。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爲功課者,何異牦牛愛尾?】
【若能正心,常生智慧,觀照自心,止惡行善,是自開佛之知見。汝須念念開佛知見,勿開衆生知見】。我把它會歸一句更簡單:動念,就是開衆生的知見,動到執著的念,就開衆生的知見,著相就開衆生的知見,千萬不要開衆生的知見。【開佛知見,即是出世;開衆生知見,即是世見】。【世見】就是世間輪回的知見,是生生滅滅的,不曉得我們這個心體是離念的,心的體的不生不滅的,你見到一切假相,産生了生滅、增減。【汝若但勞勞執念以爲功課者,何異牦牛愛尾?】我告訴你:六祖真的是大徹大悟的聖人,太了解我們衆生的毛病了,今天衆生的毛病,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若但,如果你只是,勞勞就是很勤勞的,執念就是執著自己,認爲、以爲誦經就是做功課、就是修行,從來不放掉內心裏面的貪嗔癡、執著,六祖說:完蛋了!你很勤勞的一直拜佛,一直念佛,從來沒有在心性上下功夫,而且又執著,以爲這個叫做修行。勞勞執念就是:我這樣跑著誦經、拜佛,不需要去見性,執著說這個叫做修行。
何異牦牛愛尾,我們在這個比丘戒裏面,我告訴你:這個牦牛那個尾巴很漂亮。只要有人走過的時候,要接近它,它兩只角就向著你,它就一直保護它的尾巴,牦牛有時候閑著沒有事的時候,就會用這個嘴巴一直想要咬住自己的尾巴,它自己在那邊打轉,咬不到自己的尾巴,頭移動,尾巴就移動,尾巴移動,頭就移動,自己又咬不到自己的尾巴,就在那邊,稍微有一只蒼蠅停著,它就保護著。牦牛愛尾就是很嚴重很嚴重的執著。諸位!六祖講的這一句話,就是目前修行嚴重的弊病,不聽經,不聞法,不開悟,爾後每天就是在佛前阿彌陀佛……,每天就是在佛前誦經。諸位!那不要誦經了。六祖講:經有何過啊?豈礙你誦?師父!那你這樣講的話,我幹脆就不要誦經了,六祖就回答了:經有什麼害處啊?會影響你誦經啊?底下就會講到:經有什麼過失啊?豈障汝念?
經文,【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不勞誦經耶?”師曰:“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只爲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口誦心不行,即是被經轉。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悟轉法華。誦經久不明,與義作仇家。無念念即正,有念念成邪。有無俱不計,長禦白牛車】。
【達曰:若然者,但得解義】,如果按照您這樣子講的話,了解義理就好了,【不勞誦經耶?師曰】:六祖就說了,【經有何過?豈障汝念】?問題在你的心性啊!要誦經很好啊!我們今天就是這樣,所以師父爲什麼主張用清淨自性修行,念佛、誦經、拜佛,就是這個道理。經典沒有任何過失,對不對?就是你的動念的問題。【只爲迷悟在人,損益由己。口誦心行,即是轉經】;你口誦經,心要跟著契入實相,就是在轉經啊!【口誦心不行】,你每天都誦經,可是你不悟到這個真如自性,不見性。【即是被經轉】。煩惱來,控製不住,執著來,割舍不下啊。
【聽吾偈曰:心迷法華轉】,心中迷了,《法華經》就把你轉得糊裏糊塗的,你每天都誦經啊,可是不悟啊,心還是迷。【心悟轉法華】。你心要見性,整部《法華經》就真的轉動了。【誦經久不明】,你經誦了多少部?叁千多部了,不明心見性,不了解其中的義理。【與義作仇家】。跟這個《法華經》的義理做冤家,就是跟《法華》的經義,…
《<六祖壇經>講座第四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