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本文上一頁嗎?念阿彌陀佛。好。反而好教。
我去臺大上課,你給他講:你要念阿彌陀佛。他說:慧律法師!你看過阿彌陀佛嗎?業障!這個所知障,書讀的越多,障礙就越大,卡死了!反而年齡大的好教,對不對啊?所以,有一天,我媽媽就問我說:師父!什麼叫明心見性?我跟她講:你八十五歲快死掉了,你還問這個?趕快念佛!你還問這個。講的讓你通達,那不可能的事情,是不是?所以,有時候,我們就了解說,這個世界是沒有辦法停止的。注意,只要有利害關系的,進去,不管是哪一個團體,你都要覺得叫做normal.很正常的,非常正常的,哪裏都是,只是輕跟重而已。【若修此行,是自歸依。凡夫不會,從日至夜,受叁歸戒。若言歸依佛,佛在何處?若不見佛,憑何所歸】?諸位!六祖講的,都是自性的東西,是上乘的,單刀直入就是講無生的道理,可是,凡夫沒辦法這樣子啊!所以爲什麼極樂世界分四土?四土就是漸教,你知道嗎?你造了五逆十惡罪,臨命終一念回光返照,助念,還能往生呢!要不然衆生怎麼辦?大家都象六祖這樣怎麼得了?對不對?所以,這個淨土法門,凡聖同居土,方便有余土、實報莊嚴土、常寂光淨土,它就是漸次第進的,知道吧!六祖他這個當下見性、直截了當,就是常寂光淨土。所以頓教就是坐電梯,漸教就是爬樓梯,我們就必須慢慢來,一步一步來。那麼六祖講的就是當下這一念,無上的覺性就是佛,你不要找。【言卻成妄。】你這一句話就是錯。
經文,【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佛不歸,無所依處。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叁寶,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
【善知識,各自觀察,莫錯用心。經文分明言自歸依佛,不言歸依他佛】。自歸依佛就是自性歸依佛,不歸依他佛。其實記得,阿彌陀佛也是我們自性清淨心影現出來的,十方諸佛國土,不離這一顆清淨自性,還是一樣的,一個是理上的佛,就是我們的自性,一個是事相的佛,就是確實有淨土。我跟那些外省的教授沒學到什麼,就是學到這一句國語。叫做:的的確確!就是學到這四個字,印象很深。所以有人問:慧律法師,有沒有淨土,有沒有極樂世界?的的確確有淨土!我們看過太不可思議了。我跟你講的:放了師父的咒輪、金光明沙、蓋往生被,放到冰庫裏面,冰二十四個小時,第二天出來化妝,九個統統變冰棒,拖出來的這個,要化妝的時候,你看!全身都是柔軟的,他是覺得太不可思議了,師父這個咒輪,他太高興了,全身都是軟的,面貌如生,這化妝師都嚇一跳。那個化妝師說:我化妝了幾十年,沒看過這種怪現象,哪有一個人進去冷凍庫裏面冰凍二十四個小時,出來身體說是柔軟的?面貌如生,我告訴你:淨土法門,密宗的加持,那是非常不可思議的。所以,六祖講六祖的自性法,知道嗎?我們贊歎,因此諸位很有福報,有這個因緣來聽經聞法。
【自佛不歸,無所依處】。自性就是佛,如湧泉;外覓佛,就向別人取水。念佛也是不離當下這一念清淨心,還是一樣的。【今既自悟,各須歸依自心叁寶】,你的心中就有叁寶了。【內調心性,外敬他人,是自歸依也。】這個要畫雙紅線。這個就是真正的修行人,內心要好好調整自己的心性,把那個不生不滅不著相的本性拿出來用,尊敬跟你有緣的衆生。我告訴你:我就是有一個特點:一生一世,都不敢跟人家講一句重話,都跟任何一個衆生結善緣,要是那個人很壞,實在沒有緣,就合掌令歡喜啊。爲什麼?他也是未來的佛啊!世尊說:叁世諸佛,以苦爲良師。有的人痛恨提婆達多,這個提婆達多是一天到晚害佛。佛在經典裏面講:我因爲有提婆達多,所以就早了五百大劫成佛,有的講五百世。因爲有提婆達多一直做梗,一直老是找他的麻煩,增加、堅定他的意志,世尊在《法華經》就跟提婆達多授記,說:你將來也可以成佛。一天到晚害佛的,佛從來沒有恨過他,佛就原諒他,還跟他授記說他將來可以做佛,不得了啊,諸位!我們的心性也跟釋迦世尊一樣的,外敬他人,你就了解說,他也是未來佛,你一定要尊敬他。他是未來佛,就用這個心,對待每一個衆生。
經文,【善知識,既歸依自叁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叁身自性佛,令汝等見叁身了然,自悟自性。總隨我道:于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
【善知識,既歸依自叁寶竟,各各志心,吾與說一體叁身自性佛】,法身、報身、應化身,這叫做叁身。【令汝等見叁身了然】,讓你很清楚的看到自性當中,清淨法身、圓滿報身、千百億化身。【自悟自性。總隨我道:于自色身,歸依清淨法身佛】。要修到清淨法身,如何修呢?無相,修無相,立刻見到清淨法身,有相叫做汙染,要修無相法,立刻清淨。現在我要講一個生命的重點,我這一個字投入你的心中,你一生一世就擁有無量的財富,你的生命當中用一個字,就是我的徒弟法無師那個【無】。任何的狀況,任何的情形,你都加個【無】字,好用得不得了!銀行的金錢增加,你加個【無】,沒有真正增加的東西,因爲將來也會消失,銀行的金錢減少,你加個【無】;你今天夫妻很恩愛,告訴自己有一天會消失,今天的恩愛也是無。哪天你女兒走了,你兒子車禍了,你要告訴自己也是無,爲什麼?因爲我們沒有出世的時候,沒有這個緣起啊,今天出世有這個緣起,緣起刹那即滅,每一分、每一秒都在變化。我們的生理、色身,身體每天都在化學、細胞的變化,生即滅,生就是滅,我們從小到大,到現在一直生滅,一直到臨命終變化。
我有一次到美國,在機場看到一個到美國來留學的中東沙特阿拉伯人,交到美國的女朋友,到機場的時候,這個難割難舍,哇!那沒有辦法形容。這個女孩子一直哭,非常嚴重,一直哭……,爲什麼?中東這個要回去,她來送行,牽手不能分開,直到機場關門的前一分鍾,沖進去,還是要分開。學佛的人,就有更健康的心態了,因爲這個分開是一定的,遲早的問題。就象我大學同學,談戀愛,到臺中火車站走完了,又去買太陽餅,又去臺中公園,一直走……,兩個要分開了,又不好意思,又舍不得。分開了以後,男朋友又騎摩托車到女朋友的家中,就是不忍離開,又在那邊談……。幹脆我們又走了,又把她帶出來,繼續去走臺中公園,當然不是繞佛啦!怎麼可能繞南無阿彌陀佛,哎呀!那個牽纏、黏著,那個執著,難以割舍,沒辦法形容。
第二天回來,眼眶發黑。我就問他:你是去哪兒啊?我昨天跟我女朋友去臺中公園走哪!我就問他:喔!你去做壞事喔!我沒有,純情走路、純聊天。我說:你爲什麼不早一點回來休息啊?他就說:難分難舍,沒辦法。我說:臺中公園走幾圈?他說:無數圈,好幾十圈。我說:那你怎麼不用跑的比較快呢?你看要走幾圈,大家用跑的比較快啊!快一點回來休息啊!因爲到最後一定要回到床鋪來休息啊!要不然怎麼辦?這個世間,我們心理要有健康的心態,就了解說:有一天,我們一定要離開,現在就要做心理准備,遲早要分開。所以你的生命加那一個【無】字,哇!生命完全不同,人家诤,你無睜;人家貪,你無貪;人家嗔恨,你沒有嗔恨,這個【無】字,百用不厭,好好的用它,就象一顆摩尼寶珠,用不完。【于自色身,歸依千百億化身佛;于自色身,歸依圓滿報身佛。】
經文,【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向者叁身佛,在自性中,世人總有。爲自心迷,不見內性。外覓叁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叁身佛。汝等聽說,令汝等于自身中見自性有叁身佛。此叁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善知識,色身是舍宅,不可言歸】。這個色身,就是我們住的地方,生滅法,不能講歸。【向者叁身佛在自性中】,剛剛講的,叁身佛就在你的清淨自性。【世人總有。爲自心迷】,世間人都是有這個叁身,但是,自心迷惑顛倒。【不見內性】。沒有見到自己的清淨自性,拼命的【外覓叁身如來,不見自身中有叁身佛。汝等聽說】,好好的聽。【令汝等于自身中見自性有叁身佛。此叁身佛,從自性生,不從外得。】
經文,【何名清淨法身?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日月常明,爲浮雲蓋覆,上明下暗。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萬象皆現。世人性常浮遊,如彼天雲。善知識,智如日,慧如月,智慧常明。于外著境,被妄念浮雲蓋覆自性,不得明朗。若遇善知識,聞真正法,自除迷妄,內外明徹,于自性中萬法皆現。見性之人,亦複如是。此名清淨法身佛。】
【何名清淨法身】?什麼叫清淨法身?注意你的起心動念。【世人性本清淨,萬法從自性生】。因爲清淨自性能生萬法嘛,只是我們把它搞錯了。【思量一切惡事,即生惡行】;思量一切的惡事,就産生了惡的行爲。【思量一切善事,即生善行】。所以,祖師大德告訴我們:不要去注意外境,注意你的起心動念。諸位!這個就是修行的重點。不要去注意外境,因爲外境是緣生緣滅的東西,沒有實體可得,注意我們的起心動念。【如是諸法,在自性中。如天常清】,只要你自性拿出來用,就象天空常常清淨。【日月常明,爲浮雲蓋覆,上明下暗】。本性是清淨的,但是,被這個無明蓋住了,無明就是浮雲,要有一天,【忽遇風吹雲散,上下俱明】,這個雲表示無明,表法的。【萬象皆現】。
【世人性常浮遊】,【浮遊】就是不定,定不下來。玩這個,要玩那個,到這個迪士尼,要不然就是到東京狄斯奈樂園再玩,一直玩,玩到最後就很疲憊。這個世間就這樣子,只要我們要是沒有聽到佛法,就是不幸的一個人。以爲境界可以追求,不知道境界就是空,拼死命的追求,要得到一種快樂,卻愈來愈作繭自縛。世尊告訴我們:一切法不…
《<六祖壇經>講座第四天》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