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皈依開示(2011年元旦)

  皈依開示

  2011年1月1日

  諸位請放掌,請放掌。

  你們從一點多來到現在,已經相當長的時間。我講國語你們聽得懂嗎?還是講臺語,講國語。我講國語聽不懂的舉手,國語聽不懂的。如果講臺語,講臺語的聽不懂的請舉手,講臺語完全聽不懂的,那就講國語了,講國語了。

  諸位從一點多來到現在,已經相當長的時間了,師父也不耽擱大家太長的時間,簡單把這個佛教、學佛的重點講清楚。

  首先恭喜大家,能夠成爲佛陀的弟子,這個是可喜可賀的,這是很重要的生命的一個裏程碑。如果我們今天沒有進入這個佛教,或者佛法的真谛的領域,我們的生命會完全沒有任何的意義,沒有任何的意義。

  生命,如果用世間來講的話就是追求快樂,追求快樂,就像佛陀所講的就是說:每一個人都在追求快樂,但是,沒有一個人他真正了解快樂是什麼,不曉得我們的本性最深入的寂滅,不生不滅的清淨自性是真正的快樂,不懂得這一層。沒有學佛前跟學佛以後,生命觀是全然不同!師父還沒有讀大學以前,沒有聽到佛法,也是這樣子地過日子,譬如說現在的元旦,到處都放煙火,臺北市擠進七十五萬人,你想想看那個七十五萬人,膀胱無力的人你怎麼辦?上個廁所,七十五萬人啊!如果你腸子不好,你要上個廁所,你想,七十五萬人,叫做跨年晚會;你不去跨年,年也是過啊!但是沒有學佛,他的觀念就是:依靠某一種東西要得到快樂;依靠某一種現象要得到解脫,那是不可能的事情,這永遠不可能!爲什麼?那是生滅法的東西、是無常法的東西,你永遠不可能得到快樂。所以世間沒有學佛人的生命,就是我拼命追求快樂,但是你真的擁有快樂?沒有一個。譬如說政治人物追求名,或者是企業家追求利,他們當然也是在造福,造福人生,也在造福人類所以我也是在爲全人類報務,對不對?他當然也是。但是問題就是:他內心裏面那個我執突不破,總有一個“我”在爲人類服務,所以這個思想就跟佛陀沒辦法比了,佛陀說:雖度無量無邊衆生,實無衆生可度。釋迦牟尼佛的一句話,就把整個宇宙的真相全部講完:一切有爲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以前人沒有學佛就是這樣,學佛以後不一樣。師父!您要不要去跨年?躺著睡覺比較快活了,跨什麼年?我八點半、九年就開始打哈欠准備睡覺了,還去跨什麼年?你不去跨年,世間還是一樣運轉,如果我不去跨年,那也不會去礙到什麼事情啊!這個生命觀是完全不一樣的,完全不一樣的!是不是?

  以前小時候不懂,中秋節的時候,跟我們那個好朋友叫做吳金松,帶去總統府旁邊一個公園,公園,做什麼?就看看情侶卿卿我我,想看什麼?也不知道,覺得就是這樣子。等到學佛以後,無聊,它是生滅的東西,它不是真實的東西,就像我昨天看到自己的母校,那個學弟跳樓,這個如果他今天有正確的人生觀的話,不會這樣子,他會珍惜自己的生命,因爲他知道這個色身得來不易,他可以成佛,你爲什麼要殺掉他?他可以成佛,他可以解脫,所以,就算你讀了很多的書,我告訴你:跟解脫沒有關系。我去臺大上課跟同學都是這樣講:今天你上臺大就算是狀元,但是佛法這種東西,跟博士沒有關系,跟教授也沒有關系,跟高深大也沒有關系,唯一有關系的就是善根,要有善根的人,要有非常善根。你一個人沒有善根的話,他這個門他怎麼樣都跨不進來,跨不進來。所以,這個就要看因緣了,看因緣了,對不對?看因緣。所以,諸位你想想看,臺灣二千叁百萬的人,它真正的學佛到底有多少人?真的對佛教的真谛去了解,到底又有多少人?我去臺大上課,同學來跟我彙報,他說:我們臺灣大學,現在佛學社很麻煩!第一個,裏面有慈濟的,還有中臺禅寺的、有佛光山的。一個臺大的佛學社就分了好幾個門派,你走你的,我走我的。有一個法師就很慈悲的,就是說……。他們去邀請一個大法師,專門講中觀的,中觀的,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要開示中觀八不中道的思想,就去臺灣大學上課,你知道嗎?去多少人?去上課只有一個人,一個同學!現在的學生沒有辦法,臺灣少子化,沒有人要生,政府一個月補貼叁千,根本不夠奶粉錢,尿布錢也不夠,他哪有辦法生小孩?現在的孩子很麻煩,而且出家衆,尤其是男人就更難了!女衆,她叫做出家、出嫁……差一個音,哎呀!都差不多啦,這樣比較看得開。男人不一樣,他要傳宗接代,男孩子他要傳宗接代啊!對不對?要賺錢、要養家,這個男孩子要出家,現在愈來愈難,你想想看,整個臺灣大學多少人,聽中觀的思想只有一個同學,一個同學!現在的人沒有人要學佛,講經說法也沒有人要聽,有那個法師就沒有那個學生。爲什麼?少子化,現在的學生,爸爸、媽媽,要去讀大學的時候都特別地叮咛:你們上大學的時候,不要去參加佛學社,參加佛學社出來,都是做和尚,不然就是做尼姑!事先就恐嚇他了,嚇都嚇死了,沒有人要學佛。不過還好師父上次2005年到臺大上課,包括外面的居士來了五百多個人,算是師父的法緣是最好的,法緣是最好的,臺大因爲上過好幾次的課,所以那個感觸很大!今天如果外面賣那個lV包包的話,一萬塊打一折,剩下一千塊,他就會排了好幾公裏,大家都要來搶包包,限量版的LV包包,CHANEL、限量版的LV包包、GUCCI的、香奈兒的,如果打一折,就會排二、叁公裏了,二、叁公裏了!對不對?可是要學佛,沒有,太難了!而這個是最重要的,生命最重要的,竟然他疏忽了,疏忽了!對不對?生命還有更高一層的思想領域、更高一層的幸福、更高一層的快樂,我們爲什麼不去追求、不去研讀、不去體會?所以這個就變成跟宿世的善根有關系。所以大家,你們一跨進進來皈依,師父真的是贊歎你,無論是男女老幼、無論是小朋友,哪怕是來到佛前這樣合一個掌,師父都贊歎不已。當你們學佛以後,回去家裏不要把學佛挂在嘴巴裏面,小心人家會攻擊你。譬如說人家要請你去吃一餐,吃一餐,譬如說那個餐館,譬如說你吃素,你要懂得推拖,不會推的人就說:我學佛,我是吃素的,跟你們這些吃葷的不同道啦!那就死定了!講那個話有挑釁的意味,而且你認爲你的立場是正,沒有錯啊,講那個吃素的怎麼樣子。我告訴你:世間人沒有學佛的人,觀念跟你不一樣的。

  大陸有一個姑娘結婚了,結婚以後,她二十幾歲,她吃素了,她吃素了,她學佛以後,她不讓她先生知道還好,她默默地學佛還沒有什麼障礙,她回去就講了:我吃素了我怎麼樣子。她這個老公,嫁的那個老公,臺灣話叫做稱贊不得,他就明明知道他老婆吃素的,就故意把那個肉一定要挾給她,非吃不行,不然就是離婚!“你這樣沒有營養!”就變成現在糟糕了,一個是宗教情操的良心,跟對自己的約束,吃素的;再來,一個是老公,面對婚姻的破裂,你這兩種東西是很難抉擇!所以,我現在告訴你就是說:因爲大家剛剛初皈依,皈依,所以不要一直把學佛挂在嘴巴,讓你所有的四周圍的人引起反感,你一定要記住師父這一句話:學佛,我們靜靜地學就好,沈默、靜靜地學,從內心裏面釜底抽薪地改變自己就好,不要一直挂在嘴巴;你不要常常講你學佛。對不對?就靜靜地,盡量不要去把這個學佛一直擴大,變成你的障礙,靜靜地學就好,我們用誠懇來感動你的對方。碰到你因緣不具足,或者觀念跟你不一樣的,你一定要用慈悲心跟耐性,慈悲心跟耐性。後來這個姑娘,我就教她,我就說:現在你瀕臨婚姻……她這個問題就問了師父了,她說:怎麼辦?要怎麼樣面對婚姻這個問題?我就教她:在你先生在的時候你照吃。要不然再接下去就是離婚了!你照吃!然後你就跟佛祖講:不是我愛吃,所有的罪都是我老公的!願以此罪過,回向我老公。不是我願意吃的,這沒辦法,不吃,婚姻就是破裂。他認爲你這樣沒有營養,這個觀念沒有交集(指不同的事物、感情聚集或交織在一起。),知道嗎?沒有辦法的!這個就是問題很大的。所以,你今天你要學佛,造成不要自己製造障礙。

  碰到你有因緣的,你覺得還不錯的,可以跟他溝通,說我們一樣是學佛,同道的。對不對?學佛有好幾種的,有好幾種的:有的人是趕時髦的,趕時髦,認爲學佛很好,來皈依很光榮!有的人不是,有的是說:嗯!師父長得很可愛,我來看看他到底長得怎麼樣?嗯!果然不錯!來看師父長得是高是矮。有的人是他真的研究了佛法以後,知道這一條路是非常好的,非常好的,他心裏有准備了,這一輩子投注在這個佛教真理的路上,這一條路不會後悔,他是真的走對路了!各種的立場都有。

  所以第一個,不要把學佛挂在嘴巴。第二個,不要跟你思想、意見、觀念、看法不同的人搞對立,這個對立以後,你就會變成孤立,這個是很可怕的!學佛,你要平常心,就是你回去跟正常人沒有什麼兩樣,知道嗎?跟正常人沒有什麼兩樣;但是從你的內心裏面徹底地改變自己,徹底地改變自己。譬如說你以前脾氣不好的,動不動就很凶的;現在從現在開始,把那個嗔恨心,發脾氣的嗔恨心稍微調整一下,讓你的四周圍的人感覺到說:這個學佛真的不一樣了,這個學佛真的不一樣了!你看,以前的脾氣真的很不好,現在脾氣是真的改變了!這個你學佛就走對路了。你一直……與其能辯,不如能忍,你用一只嘴巴,彼此之間因爲觀念的不同不能融洽,不如先改變你自己的態度,用你誠懇的態度才有辦法感動對方,你一直辯論沒有用的!所以禅師大德講:與其能辨,不如能忍。與其你一直彼此這樣辯論,不如能夠忍辱,不如能夠忍辱啦!對不對?

  像我們讀大學的時候,債券一條念珠念佛,旁邊大學的同學都覺得你很奇怪:爲什麼這個大學生怎麼會拿個念珠這樣念佛?大家都覺得很奇怪!我也是覺得他們很奇怪:爲什麼他們不學佛、不念佛?他們也…

《皈依開示(2011年元旦)》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 继续阅读 ▪ 受八關齋戒法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