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知識分子如何認識佛教▪P6

  ..續本文上一頁們還是向他學習,我們之所以拜這個佛的相,不是拜這個木頭,是拜佛的代表。佛代表了慈悲,佛代表了覺悟,佛代表了喜舍,佛代表了博愛,佛代表了犧牲一切的生命爲救度一切衆生。我們了解,佛是這麼偉大的一個聖人,所以我們拜他,我們拜也是拜自己,希望將來也能夠學習像佛這麼樣了不起,所以偶像實在是一個,最主要是它的表征,它的代表是什麼?

  譬如說國旗、國父遺像,你不能說國旗是一塊布。你說如果國旗那一塊布,拿來當做內衣,會不會向國旗暨國父遺像行叁鞠躬禮?你總不能說那一塊布做國旗,你就向它鞠躬,可是做一件內衣,升旗升一件內衣,向內衣行叁鞠躬禮,一看奇怪!大家都在笑,怎麼向內衣呢?內衣也是國旗做的。你怎麼不跟它頂禮呢?不跟它鞠躬呢?所以因爲它的代表性不一樣。所以我們佛教徒是最講理性的。並不見得就是說,你基督徒是不拜偶像,就認爲你們完全不執著了,不是這樣子。基督徒他本身也挂十字架,對不對?他那裏面有聖母瑪利亞,聖母瑪利亞是天主教徒的,他們還有。所以說一直講別人,可是自己卻沒有想到,他們也是耶稣、基督的像,很奇怪。

  我們是一心向賢能的人。那麼有心學佛初步應當如何做?諸位同學,我們學佛應該跟平常生活是一模一樣的,你不要還沒有學佛,跟大家都合得來,學佛以後,跟每一個都合不來,那就慘了,那這個叫做怪佛。釋迦牟尼佛是跟每一個衆生都合得來的,他心中沒有恨也沒有敵人的。我們學佛以後,看這個也不順,看那個也不順,那完了。學佛一定要先學習看得順別人,別人的缺點不要管人家,不要管人家知道嗎?管自己就好。首先要管自己就好。

  學佛有幾個步驟。往日的生活,跟以往的生活是一模一樣的,沒有改變。我們學佛,當他不能接受佛教的時候,不要一直講給他聽,他會認爲你是這樣子的,他認爲你是阿哒的,不要一直講佛法給他聽,沒有這個必要,釋迦牟尼佛講,隨緣度衆生,隨緣就好了。他不能接受,也沒有辦法,那你就先拿錄音帶給他聽聽看,要能接受也就接受,不能接受就算了。一直硬給人家接受這個觀念,有一天他反過來的話,還是不能接受。

  第二點就是說吃素的問題。如果我們是一個團體,那麼我贊成吃素,那麼如果是一個人的話,家裏的人又不允許你吃素的話,學佛,吃素不代表什麼。吃素不就是代表你解脫了,解脫是要靠大智慧的,但是諸位今天也不要誤會,師父怎麼不主張人家吃素,不是。因爲我們一個人吃素的時候,我們不會煮飯,不會煮菜,隨便煮一個飯,大茂花瓜買一下,那個菜隨隨便便弄兩、叁下…就像我以前,以前逢甲大學沒有素食團的時候,我是堅持吃素的,堅持吃素的時候,因爲忏公每次都問我:“有沒有吃素?”被問得不好意思,被問得不好意思,非吃不行就吃素了,吃了以後經過兩個月,上廁所去大便,一蹲下去上來,褲子都不知道在哪裏,昏頭轉向的。營養不良,隨便吃,然後自己也不煮,營養也不那麼好。

  所以說自己一個人吃素要特別的小心,營養一定要照顧好。你不要吃了以後,這個臉像死人相似的,整個臉都是發白了,然後一跑百米的時候,二十五秒叁,我的天啊!一百米跑二十五秒叁,當然這個是比較誇張的。但是不能因爲吃素,弄得你身體糟蹋了,然後整天那邊痛肚子痛,或是怎麼樣了,精神集中不了,考試也考得不好,對不對?所以講都是小讓別人,最後一名。這樣也不行。所以我一直不主張學生時代能夠吃素,是有素食團,那就沒有關系,因爲有團體在,煮得比較豐富一點,像我們以前沒有素食館的時候,又沒有素食餐廳,也沒有團體吃素,那完了。有的人是拚命吃素,吃素以後一個月打了兩瓶的點滴,那兩瓶點滴是一千多塊,傻瓜蛋!你要打點滴不如去吃好一點的。你打了兩瓶點滴一千多,營養不夠再來打點滴,你爲什麼不把那個營養照顧好,把一千多塊再去買營養。泡一些什麼高蛋白的東西喝一喝,身體把它弄壯一點。

  師父今天的意思是爲了,怕同學發一個勇猛心要學佛,可是不瞻前不顧後,反正我就是要學佛,我就是要吃素,回到家裏誰講也不管人家。我以前就是這樣子,這就是我的毛病,把自己身體弄得很糟糕,不行。後來我還是一直堅持吃素,後來逢甲大學就有素食團出來,我們就請外面的人來煮,煮了營養就比較夠一點,所以自己一個人吃素,我反對,因爲你不會煮。那麼自己一個人吃素,如果你要很會煮,很會弄,營養照顧得好那沒有關系,那你就吃素吧。是啊,如果自己一個人吃,你想想看會弄好一點嗎?會嗎?芹菜、空心菜、豆芽菜,全部倒一鍋,這樣比較省時間,要不然她就先煮一個素食,弄一點起來,然後再加肉炒給她先生吃,都是這樣子的。隨便炒一下就這樣子,吃到後來的時候,胃寒口吐白沫,受不了,走起路來,你看我像觀世音菩薩嗎?觀世音菩薩,像你這樣要死不活的?要吃素弄好一點,對不對?我們這個氣色你看,多漂亮的臉,氣勢夠,弄好一點嘛,把身體照顧好嘛。

  再來第叁點,初學佛的人千萬不要我慢。我慢,你得不到什麼,不要狂妄,聖賢比我們行得太多了,比我們成就的人多得不得了。不要一直認爲我們很了不起,要常常謙沖自牧,謙虛總是好的。再來就是不要辯論,對于不信仰的,或者是怎麼樣的話,你一直跟他辯論,就産生他的反感,你就先拿錄音帶給他聽聽,他不能接受也就算了。

  第四點就是打坐。如果沒有人教的話,不要亂修,打坐,如果沒有人教的話不要亂修。我以前去中原大學上課,那麼有一個建國中學的學弟,那麼學弟來的時候,他就請教師父說:“師父,我是你的學弟。我打坐以後,一打坐頭就痛得不得了。”我就問他說:“你怎麼修行?你告訴我。”他說:“我一打坐的時候,我就觀想我頭,一直觀想。”我說:“弄錯了。打坐的時候,不能用頭觀想,要從肚臍底下叁寸的那個地方,念頭要從那個地方出來。你在觀想頭,當然要裂開。”修行就錯誤了。

  有一個輔大的,他修行修得半身痳痹,像秘雕一樣的,這樣子。一走過來,我說:“你老人家怎麼樣子?”“師父,我打坐。”我說:“打坐誰教你的。”“沒有人教我,自己看書的。”完了,你打坐沒有人教。我說:“你打坐怎麼打的?”他說:“我看密宗的書,然後自己運氣,用什麼丹田運氣,一起來奇怪,半邊如如不動。”糟糕了,一半不能動了,如如不動了,糟糕了。只有動右邊,左邊不能動了,走起路來一拐一拐的。我說:“那你慘了,你要趕快去給中醫看一看。”哪有人修行修這樣子的?

  平常我都一直叫人家念佛,我勸人家念佛,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我不教打坐的。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我不教打坐,這個打坐要調飲食,吃飽飯後一個半鍾頭以內,不能打坐,太累不能打坐,吃得太飽不能打坐,晚上太晚了不要打坐,冬天打坐窗戶要關起來,這兩只腿要蓋起來,坐的時候姿勢一定要挺好,但是也不能太挺,太挺的話撐不下去。呼吸,所以調呼吸、調飲食、調睡眠、調姿勢、調眼神,很難的。打坐並不是說你想象的,兩只腿一盤像觀世音菩薩,很快,很快就著魔了。有的人一打坐的時候,全身都會發抖,好像很冷一樣的。所以我都勸衆生,多拜佛,多念佛。

  打坐就是坐起來呼吸,隨著自然的呼吸,忏公講的打坐不要刻意的調整。打坐以後,把這個屁股要墊高一點,腰部也不要太彎曲,也不要太挺,很自然的一種,nature,自然的姿勢。頭稍微一點點彎曲,不要高下來這樣子,頭不要太彎曲,剛好就好。在這裏不能示範。所以大家就是不要學這樣子,暫時不要學,將來我文殊講堂弄好了,有一個示範的地方,我教你們怎麼調,怎麼樣用功這樣子。

  還有就是說有一個淡江大學的,那才怪,淡江大學一打坐以後,自己打這個手印起來,就一直打手印,好像演布袋戲一樣的。真的,那個女孩子又長得非常漂亮,糟糕了,那個女孩子實在是長得夠漂亮的,但是怎麼修行修到了著魔。是不是去找清海的,我也不知道,後來一打坐的時候,就一直比手印,然後看到人就“嘻、嘻”,我一看,怎麼這樣子呢?是看到我英俊在笑,還是精神有問題呢?她這樣嘻、嘻、嘻,她就這樣笑了。後來我就聽同學講說:“師父,她有一點著魔。她很精進,還是著魔。”我說:“著魔這個沒有關系,我來跟她辦。”

  我就從她的頭頂上,泰山壓頂壓下去持咒,她就倒下去了。倒下去起來的時候,“師父,你做什麼?”我說:“做什麼?你不知道。”她說:“我不知道。”我說:“你問你的同學做什麼?不會亂動,你放心,只有摸摸頭而已。“所以一個貌相長得那麼莊嚴,而且讀到大學有智慧,她很想修行,結果跟錯師父了,完了。

  再來第五點就是,盧勝彥的書不能看。這個盧勝彥的書,都是稱揚他自己,按照他在修行的,他自己自稱是什麼菩薩來的,臺灣待不下了,跑到加拿大去了。盧勝彥你們知道,這個書不能看,修盧勝彥的這個法,很多人也是霧煞煞。所以我這個慧律,常常收這個破銅爛鐵,他去外面修修得亂七八糟的,然後跑來給師父加持。我在這裏勸告諸位,你們不要這樣做法,要一心一意的相信師父的話,要按照我所講的話,要依照這個經典,不要自己隨隨便便去跟人家亂修,修到後來就著魔。你們多念佛,多拜佛,要親近忏公,親近這些臺灣省的高僧大德,是正知正見的高僧大德。

  我們師大是最方便的了,對不對?文殊講堂建好了,是不是?有空到我那邊吃飯,我買便當給你們吃。我煮給你們吃不好意思,要不然我就請別人來煮。對不對?你們冬至或者是有放假,就到文殊講堂來,是不是?那麼以文殊講堂就做爲師大,或者是中山大學,或者是國際商專,乃至說一些什麼專科學校,什麼大學,統統可以集中在那個地方活動。文殊講堂將來是做爲大專的高雄區的,或者臺南的成大,也可以,就是南部的這些大專院校做一個聯絡,然後以我那邊做中心,我永遠地支持你們。煮一些湯圓給你們吃,也吃不了多少。冬至到了,我請客,對不對?所以這個沒有問題,經費上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不要求神通,也不要求什麼感應的法門,感應看多了就會著魔。黃文仁說這個講到九點十五,我們是慢了兩分鍾下課,很抱歉。那麼諸位,因爲師大不能講得太長時間,也不要發問了。那麼今天就上課到此爲止。大家請站起來,好了,問訊。再見!

  

《知識分子如何認識佛教》全文閱讀結束。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