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六▪P4

  ..續本文上一頁種條件而起,這個世間,沒有一件事情——人、事、時、地、物,沒有一件事情不是借緣起而顯現的,而所有的顯現都是假相,放下就是見真。而更作種種的[遍計]妄想。爲什麼會有遍計妄想?就認爲那個有實其自性,問題就出在這個地方。萬法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無我,而我們一直認爲,萬法有其自性。就是一個人,這就明明一個人,你爲什麼講沒有?就不能理解、體悟佛陀的本心,保持如如不動的本心,不能了解佛的用心,明明就是一個人,爲什麼講沒有呢?佛法就是叫你用智慧透視一下。

  世尊爲什麼要叫你作無常觀、緣起觀、不淨觀、膿爛觀?膿爛就是人死了以後流出膿;爛就是爛壞的爛。還有半屍、半壞觀,就是屍壞到一半的時候,再把它請出來現在前面。臺灣沒有這種習慣,泰國有,泰國如果要解剖男衆、女衆的話,如果一個人死掉,要解剖的時候,泰國他們會請這個比丘,還有這個修行人來觀、觀照,居士穿著白衣,來看解剖屍體,血淋淋的把這個屍體剖開來。我這邊就有一片是解剖屍體的,英國的醫生,他們上這個解剖學的,全長二個多鍾頭,就是這個屍體,一個五十幾歲的把他供養出來,他酷好科學,他希望死了以後,作爲人體解剖的研究,就供養給他的朋友,他朋友就是醫生,就是現在操刀的,把他剖開來,從這個腦部剖開來、皮。我沒有看這一片還不知道,身體最重的器官是什麼?是胃、肝、心、脾嗎?不對!是皮膚,皮膚是全身身體最重的器官。我看那個身體解剖,整個皮脫下來,肌肉一塊一塊的切割開來,有男衆的、有女衆的,他把身體剖開來以後,把那個腸子拉開來;你看這個解剖室,躺屍體的那個不鏽鋼床,拉得很長,人的消化系統,這樣子一撐開來,腸子有七尺,二百多公分!而我看了很習慣了,每天都看那個就當作不淨觀。所以,一看到那個帥哥、老人、小朋友,眼睛裏面就出來一刀一刀的觀想;喔!原來是緣起無自性,一切法真的無我,割完了就剩下骨頭。

  還有那個美國,人家供養那個屍體作爲研究,這屍體放著給它自然的爛、自然的壞,記錄看看多少時間?什麼時候長蛆?這個蛆成長幾周?爲什麼?刑事組要判斷這個刑案,說這個人死了多久了?死了多久以後,産生這個蛆?這個蛆長得愈大,愈大,它會慢慢的脫殼。所以,判斷一個人死亡多久,抓那個蛆過來化驗、判斷,就知道這個人死多久,有助于判斷這個案情。人家這Discovery的頻道裏面,這屍體放著,慢慢慢慢的爛、壞。二片,不淨觀,無我觀,喔!很精彩的,讓你認識你自己,世間原來就是如此。

  [不能于中出是、非是]:如此只是在[依他起]及[遍計所執],這個遍計所執就是根據依他起,因爲不了解緣起如幻。諸位!依他起就是緣起如化;而遍計所執就是妄執、妄動、妄分別,而不知道那是緣起性空的道理,不知道萬法是依他起性的;[遍計]就是周遍計度,什麼統統執著。二性中打轉,于此二性之中,永遠也無法超出[是]與[非是]的二法之戲論。衆生不了解諸法畢竟空的道理,所以,在緣起假相裏面拼了老命,想要快樂,卻得到痛苦;想要解脫,就更大的束縛![由是真精妙覺明性,故能令汝出指非指]:[指、非指],謂于萬象之中,何者是見性可以指陳?何者非見性不可指陳?此言,然由悟了能見與所見皆是真精妙覺明了之性,則能頓遠離一切依他起性及遍計所執性,而了達根塵識叁者無非圓成實性,諸位!要悟了喔!悉無自他之別,怎會有是非可以指陳呢?

  義貫:[佛言:此]能[見]的見精之[妙明]之性,[與]所見之[諸空、塵]等物象,[亦複如是],無是、無非,但一體真,離言說相(亦即,不可說是見非見,是空非空,是塵非塵),因爲這一切能見與所見,其體原[本是妙明無上菩提]本來清[淨圓]滿周遍之[真]如本[心],由最初一念妄動,故轉妙明爲無明,轉明覺爲不覺,因而虛[妄]地化[爲]所見之[色、空](相分),[及與]能[聞]能[見]之見精(見分)。譬[如]捏目而見[第二月],然後再來思辨此中[誰爲是]真[月?又誰]爲[非月?]意思就是:第二月根本不存在!

  [文殊],淨眼人皆見[但一月真,中間自無是月]與[非月。是以汝今]若于[觀]察能[見]之性[與]所見之[塵](依他起性)之際,你能好好的觀照,作[種種]的闡[發]開[明],用智慧觀察觀察,你就不會那麼執著、那麼痛苦。都只能[名爲妄想](遍計所執性——于依他起上起遍計執),所以,衆生沒辦法擺脫這個,這師父已經講過了:無論是科學家、哲學家、藝術學家、音樂學家、雕刻學家、畫畫、書法,都沒有辦法擺脫六識妄心,只有佛法有辦法!是故[不能于]其戲論[中]超[出是]與[非是]二法分別的境界。然而[由]悟了一切能見與所見皆[是真精妙覺明]了之本[性],[故能令汝]超[出]可[指]陳與[非]可[指]陳的依他起及遍計執性,而頓入一真的圓成實性。一真就是絕對,你只要不落入善惡、是非、對錯、好壞的意識型態觀念,沒事!萬法沒事。所以,閑人非等閑人,諸法本來就是閑,諸法本來就是空。

  [第9.顯示見性超情]

  這個[情]是指凡夫、外道、二乘、權教菩薩,超情。

  經文:[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覺緣遍十方界,湛然常住,性非生滅;與先梵志娑毘迦羅所談冥谛,及投灰等諸外道種,說有真我,遍滿十方,有何差別?]

  注釋:[覺緣遍十方界]:[覺緣],能覺、能緣者,指見性。見性遍十方界,阿難是指在第六番顯見之時,佛說:[見性周遍,非汝而誰?][湛然常住]:[湛然],澄清。這是指第四番顯見中佛說:見性[譬如澄清百千大海]。[常住],這是指第二番顯見不動中,佛言:[誰動?誰靜?]阿難言:[佛手不住,而我的見性尚無有靜,誰爲無住?];以及第五番顯見性無還,[無還],即是常住不動。[先梵志]:[先],古時。[梵志],在此指婆羅門。[梵],清淨。[志],志求。凡志求于清淨之道的修行人,便稱爲梵志。原先是指婆羅門之修行者,因爲他們修習他們所自以爲的清淨之道,認爲那樣的修行可以令他們來世生于梵天,故稱梵志。後來[梵志]一詞演變爲廣義的修道人,亦可用來指佛門弟子。[娑毗迦羅]:義爲金頭或黃發,又稱爲黃發外道。

  [冥谛]:冥初之真谛,即萬物初始之相,亦即一切萬物之初始、本源。此爲外道囿于己之所見之妄想,猶如老子所說之[混沌初開],或《易經》之[無極]。詳如前所釋。[投灰]:指印度有一種外道之苦行,以身投灰,或終日不斷將灰塗在身上等,修種種無益于調伏自心貪嗔癡之苦行;諸位!這一句修行的重點找到的時候,我們就知道方法是什麼,就是調伏自心的貪嗔癡,這個才是真正的修行,而不是在身體受種種的苦;無益的苦行當遠離。其他有的更慘的,譬如說拔頭發、終日裸露、這個我在影片裏面有看到,印度確實還存在,現在也存在。本來我是不了解,而且也不太敢相信說:一個人光光的走在路上,那怎麼走啊?臺灣也不習慣這樣的生活方式啊!後來看了影片以後,發現真的是這樣子,我實在嚇一跳,真的是嚇一跳!不看不知道,看了嚇一跳,是真的這樣子,還很多!他們每年都有聚會,終生裸露的,全部都是,男衆啦!就像佛陀經典裏面講的:終生裸露。有的常蹲、有的常浸水中、倒立、倒吊、臥刺,或持牛戒、狗戒等無益、無義之苦行,而謂如是受苦能消業障,消錯方向了!

  告訴你:不是說打香板就一定能消業障,要看打的人那個功夫,還要看那個被打的人的根器。打香板打下去,你的貪嗔癡消了,真的業障消了!打下去能忏悔,我癡、我見慢慢的消,這個打香板就很有效。要叫我跟你打,我還不要呢!爲什麼?沒有那種根器啊!有時候要挑人家的業呢!業它會轉移的,除非是定。《金剛經》裏面講,說你這一輩子誦《金剛經》,爲人所毀謗,是因爲你前世的關系,這《金剛經》不是講得很清楚嗎?誦《金剛經》以後,它可以轉的。所以,毀謗人家,變成分攤人家的業報,那是最愚癡的!對人慈悲,絕不吃虧;就算吃虧了,也無是非,你沒聽過這句話嗎?我吃虧了,是非就停止了。所以,佛法它總是用智慧,懂得退、懂得忍、懂得無诤,這個堅持,那一輩子都受益!你身上不必擁有很多錢,你就是全世界最富有的人,因爲二六時中你都堅持放下,就沒有一件事情難得倒你,智慧是最重要的!

  要受苦能消業障,要看情形啊!而且說如是衆苦受盡即業障消盡,來世得生天上,純受福樂。諸位!那個煩惱消盡,業障才能消盡,你要記住這句話,消是消我們內在的煩惱。[說有真我]:外道所說之真我,指[神我],亦即西洋人所說的靈魂。

  義貫:[阿難白佛言:世尊,誠如法王所說],能[覺] 能[緣]之見性爲[遍]滿[十方界],且[湛然]澄清如百千大海,[常住]不動,不還不去、猶如主人,其[性] 本[非生滅]。然而如來此說,[與先]古之外道]梵志娑毘迦羅所談]之[冥]初始[谛](宇宙萬物之本源),以[及]提倡[投灰等]苦行的[諸外道種]性之人所[說有]一[真我](神我),[遍滿十方],如來所說本性遍滿,與外道此說[有何差別]呢?

  诠論:在此,阿難疑佛所說本性,與外道之神我混同。

  經文:[世尊亦曾于楞伽山,爲大慧等敷演斯義:“彼外道等常說自然,我說因緣,非彼境界。”我今觀此覺性自然,非生非滅,遠離一切虛妄顛倒,似非因緣,與彼自然;雲何開示,不入群邪,獲真實心;妙覺明性?]

  注釋:[楞伽山]:在今錫蘭(斯裏蘭卡),也就是佛陀曾經來到這個地方,有佛陀的遺迹。[楞伽],義不可往,就是到達不了,或難可到;以其山高峻,又無路可通,唯有得神通者得住。所以,講這個《楞伽經》,只有飛上…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義 十番顯見 第二十六》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